以前村裡的人都寄希望於小胖這個村裡唯一出去的大學生,奈何時間過去這麼久,小胖似乎在大城市也沒有什麼迴音。漸漸地,大家也不再寄希望於他,不過一提到他,還是充滿了敬意,畢竟他依舊是村裡知識水平最高的人。
“爺爺,我回來了!”一個大概十三四歲模樣的男孩子走了進來,見到餘小帆和穆青青,不知道該如何稱呼,衝着他們微微一笑。
“虎子,這是你小胖叔叔的好朋友。你不是總嚷嚷着要像小胖叔叔學習考入大學嗎,快叫叔叔阿姨!”
虎子露出兩顆小虎牙,衝着餘小帆和穆青青甜甜一笑,“叔叔阿姨好!”
“這就是你的小孫子?”
“是啊!”村長露出自豪的笑容,“他現在已經讀初中,成績可好了!我們家的希望就寄託在他身上了!”
聽到爺爺當着外人的面誇獎自己,虎子有些害羞,立馬將臉別了過去。
“對了,虎子,你今天陪着叔叔阿姨去打水吧,剛好家裡的水也不夠用了!”
虎子懂事的點點頭,虎子的爸爸很年輕的時候就外出打工,已經很多年了,一直沒有音訊,只是留了這個一個孫子給老人家。
村長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沒想到孫子居然這麼有出息,於是逢人就誇。如今村長的年紀大了,背水也已經背不動了,這個重任就落在了年僅十幾歲的孫子身上。
孫子雖然每週只回來兩天,不過每次都會給爺爺將家裡的幾個水缸全部背滿,然後再去上學。他上學的地方也離這裡很遠,基本小跑都要半個多小時。
從小虎子就長得比較壯實,和他的名字如同一般,彷彿如一頭初生的老虎。
虎子背上家裡大大的水婁,然後帶上餘小帆和穆青青就出發了。一路上,餘小帆和虎子閒聊着,“虎子,你們現在的課程重不重?”
虎子點點頭,“現在課程比起小學加了好幾門功課,學起來也挺吃力的。主要是我沒有練習本,有時候只能借其他同學的,把他們做過的答案用紙蒙起來,然後自己再做一遍。”
虎子隨意的說着,餘小帆聽着卻又是覺得一陣心酸。以前他家裡雖然窮,可是學習上需要的學習資料,爸媽卻沒有苛刻過他。勒緊褲腰帶也要湊錢給他買。
虎子的爺爺還是村長,居然連買學習資料的錢都沒有,更何況這村裡的其他小孩子。餘小帆此時心中萬分佩服從這個山溝溝裡飛出去的唯一金鳳凰小胖,他當初到底是克服了多少困難居然考出去成爲了一名大學生!
閒聊的時候,餘小帆隨意的墊了墊了虎子身後的水簍子,“虎子,你平日裡一般要背多少水?”
虎子想了想,認真回答道,“我年紀小,爺爺不准我背滿這個水簍子,說是太重了,以後壓得長不高。我一般背這個的一大半吧,現在爺爺年紀大了背不了,所以只能由我來背,週末的時候我基本上要背一天的時間,才能將水缸都背滿。”
餘小帆心裡細細的算了一筆時間賬,心裡震驚無比,“這麼說,你的兩天週末時間,一天花在走山路上,一天花在背水上面,是嗎?”
虎子有些不好意思的點點頭。
“難道你一點都不想玩嗎?”要知道,以前餘小帆儘管家裡窮,滿腦子想的最多的依舊是如何村裡的小夥伴們玩啥,壓根都沒有想過給家裡分擔一些,也難怪妹妹說自己最近這段日子才長大。
虎子是一個相當誠實的孩子,“當然想啊,可爺爺已經年紀大了,如果我不照顧他給他背水,他估計會活活渴死。”
虎子已經流露出比他年紀更加成熟的一面,餘小帆不得不感慨,難怪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到了背水的地方,餘小帆又是一震,原本他心中想象的地方是一條清澈的小河流,比如像他隨身空間那樣的小河。即使沒有自己空間裡的小河水清澈,好歹也不是這麼一口渾濁不堪的水井。
餘小帆指着那口渾濁的水井,聲音都有些顫抖,“你們平日裡都是喝這裡打的水?”
“是啊!”虎子有些奇怪的望着餘小帆,這有什麼好奇的,從他記事起,自己村以及隔壁村的人,都是吃這口井裡的水。
“可水這麼渾濁”餘小帆又再次不由自主的說出了內心的想法。
虎子連忙解釋道,“沒關係的,等我們挑回家後,在裡面用明礬攪一攪,這水裡的雜質自然就沉澱下來了。我們喝水的時候,用上面一層的水幾好了。”
難怪餘小帆在村裡的時候,路邊壓根沒有看到一些花花草草。水資源如此稀缺,村裡人怎麼可能用這麼珍貴的水去澆灌。
“你們這裡多久下一次雨?”餘小帆自己都感覺快要變成一個問題寶寶了。
還好虎子並沒有嫌棄他的問題多,又認真想了一番纔回答,“大概一個月下一次吧,而且雨比較小。有時候好幾個月不下也很正常。”
餘小帆現在算是徹底明白這裡的情況了,剛纔出發前,他軟磨硬泡,村長才同意將家裡的另一個水簍子給他。
餘小帆將自己帶過來的水簍子打得滿滿的,正準備背起來,才發現很是吃力。再看看虎子,早已熟練的將水簍子背起來,彷彿身輕如燕。
“虎子,你的肩膀難道不覺得勒得痛嗎?”餘小帆才背了十幾步路,就覺得肩膀膈應得痛,不由問道。
“叔叔你是第一次背,所以會有這種感覺不怪,我都已經背了好幾年了,肩膀上的皮膚早已麻木了。”
回來的路上,又看到村裡的其他人,陸陸續續揹着水簍子去打水,虎子和他們很是愉快的打了聲招呼。看來,這樣的日子村裡人早已習以爲常。
回到村長家,虎子把水婁中的水倒在水缸裡,又準備動身去背水,“叔叔,你們已經知道打水的地方在哪裡,現在就不用跟着我去了,我還得來回幾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