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曜石集團的總部位於摩國紐約華爾街。就是那條號稱每時每刻都流淌着錢的地方。黑曜石集團當時在摩國是數一數二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早在1985年就由彼得•潘寧和斯塔夫•施爾曼兩位華爾街精英共同創建。
要說這個黑曜石集團,它的實質是一家獨立的另類資產管理機構,說白了就是一家金融諮詢服務機構。其主營業務主要包括企業私募股權基金、房地產機會基金、對衝基金的基金、優先債務基金、私人對衝基金和封閉式共同基金等。
黑曜石集團還提供各種金融諮詢服務,包括併購諮詢、重建和重組諮詢以及基金募集服務等。這黑曜石集團的創始人彼得•潘寧和斯塔夫•施爾曼曾在全球著名的投資銀行共同工作過。兩人創立公司的時候,這家所謂的“集團”只有40萬美元資產和兩個合夥人、兩個助理。
以黑曜石當時的規模,叫“集團”真有點虛張聲勢。他們深知,要想跨入新興的槓桿收購市場,只憑4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兩人開始投入併購顧問業。黑曜石的第一桶金,是藉助彼得•潘寧早年與索尼公司總裁松田昭結下的友情,搶得收購代理權,代表索尼公司出價20億美元收購哥倫比亞唱片公司。
不過可惜的是這筆生意就賺了點諮詢費。後來,兩人決定借雞生蛋,創立私募基金。當時開創私人股本業務非常的艱難。施爾曼在他寫的一本書《聰明人的生意》中回憶當時的情況——“19個最有希望的投資者一個接一個地拒絕了我們,488個潛在的投資者也拒絕了我們,那真是最令人難堪的時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東奔西走,聽到許多朋友對我們說‘不’,這是很難受的。”
他們的運氣還算不錯,英國保誠保險公司的副總裁卡特•凱斯給他們投資了一億摩元。就在那之後,黑曜石的第一個基金爭取到了包括日興證券、大都會人壽保險、GE和通用汽車退休基金在內32位投資者,總共募集了8.5億摩元。
他們的第一筆交易是一家因爲罷工受到重創的鋼鐵能源集團。這家公司急需增加現金流,同意將其物流業務51%的股份賣給黑曜石,收購價格是2500萬摩元。後來黑曜石出售這個部門的時候賺了將近6億摩元。
黑曜石憑着高回報率贏得了投資者的青睞。據業內人士估計,在其公司上市之前的五年間,黑曜石的房地產和私人股本基金每年的回報率至少是30%。
作爲全球最早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黑曜石開創了私募股權投資這一個新興的行業,同時也見證了這個行業的起起落落。
上市前,黑曜石集團的年盈利超過22億摩元,人均創造利潤295萬摩元,是最大的投行通盛公司人均利潤的八倍,儼然成了華爾街熠熠生輝的PE之王。
可黑曜石集團上市的時候,卻好像沒看黃曆。他一上市就趕上了由華爾街蔓延開來的全球金融危機。事實上,黑曜石集團也是這次金融危機的一個助推器。
黑曜石集團上市之後,一開始股價上漲很快,可隨後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它就成了第一批受害者。股價跌至每股9.34摩元,自上市以來市值跌幅超過了6
9%。
這樣的暴跌使得投資者的利益大幅縮水。隨後引發了新一輪的狂跌。而這之中,就要屬茂源集團損失最爲慘重了。
如果說對黑曜石公司的投資,僅僅只是造成了虧損,這還好說一點。畢竟“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樣的話在股市上一直都只金科玉律。有賺有賠也是常理。可關鍵的問題是茂源集團對還要是公司的投資,從整個過程來看,實在是讓人有點很難理解。
茂源集團當時斥資30億摩元搶在黑曜石公司的股票上市前,以“前IPO”的協議價買下了其10%的股票,這些股份黑曜石公司是按照上市原始價格的70%優惠賣給茂源的。
俗話說天下沒有掉餡餅的好事。明明上市可以賣100塊的東西,卻在上市前夕便宜賣給茂源。這難道是黑曜石公司的兩位財神爺給茂源集團派紅包嗎?還是陸仁邦對他們有救命之恩,人家給他報恩來了?
其實早在茂源投資黑曜石的前兩個月,摩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已經開始有點不穩的跡象了。而當時作爲執行董事的陸仁邦僅僅花了三個星期的時間就做出了投資黑曜石的決定。這短短的三個星期,別的不說,就連審查黑曜石公司的經營業績的時間都不夠。這麼重大的決策出臺,的確是非常草率的。
在這件事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叫陳良鬆的南港人了。這陳良鬆和陸仁邦是非常好的朋友。當初陸仁邦進入茂源集團之後,就曾在茂源集團南港分部工作。在那時兩人之間建立了非常好的關係。
這陳良鬆在南港當地也是一個比較知名的銀行家,後來還曾在政府擔任過財務官的職務。當時他因爲不名譽的偷稅漏稅的事件辭職離任,成了黑曜石公司大華夏區總裁。
隨後他就藉着他的關係網,將老朋友陸仁邦拉下了水。
當初陳良鬆和陸仁邦之間到底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了。但陳良鬆居中穿針引線,後來還帶着黑曜石公司的CEO斯塔夫•施爾曼親赴海州和茂源集團談判。這些情況是沒辦法否認的。
陸仁邦就在這位朋友的保證和推薦下,沒有經過諮詢同行的意見也沒有讓中間機構估價。沒有認真查證黑曜石公司過去的經營狀況資料。也沒有讓專業的投資律師參與談判。沒有經過專業的風險評判甚至去摩國實地考察黑曜石公司也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了看。剩下的時間大多是出席各種當地名流們的晚宴、沙龍等等。
最終茂源集團在從投資黑曜石公司10%的股票交易中損失了將近二十億摩元的資產。而且如今黑曜石公司的股價依然在低位徘徊,這筆投資基本上等於打了水漂了。
“其實,黑曜石公司賺錢的方法並不新鮮。他們主要運用的操作辦法是槓桿收購。就是用少量的資金帶動大宗收購。但這種運作方式的成本逐年在加大,他們當時發行債券已經很困難了。這樣的收購方式越來越不被社會接受。類似這樣的贏利方式,其高峰期即將過去了……”
陸宋元對於這件事情研究地比較深,他現在越看越覺得當初摩國人讓陳良鬆出任大華夏區總裁,並讓他找茂源集團投資黑曜石公司,根本就是一個蓄謀已久的陰謀。
如今華夏已經成功的成爲了世界製造業中心,而黑曜石要想進入華夏,就必須藉助政府的力量。他們讓茂源集團投資30億美元,卻不給股票投票權,而且在四年還不能套現。
由於茂源集團在華夏的特殊地位,這樣一來他們就相當於把他們的利益和華夏政府的利益綁在了一起。茂源集團投資黑曜石企業之後,黑曜石公司僅僅上市不到兩個月。其CEO斯塔夫•施爾曼就到華夏來訪問了。
這次來訪施爾曼直接提出了收購華夏一家比較大的國有控股化工材料集團。按照施爾曼的說法:“黑曜石集團願意與華夏的國有企業以多種方式進行合作,加快其國際化的步伐。”
可後來在談判過程中,雙方沒有談攏。這個收購沒談成,一星期後,黑曜石公司的股票就開始跌了……
正是由於黑曜石公司擁有茂源集團投資的那三十億股本,黑曜石公司看中了哪個企業,華夏就得讓他們收購,否則黑曜石的股票就要跌,而茂源集團的投資就會變得血本無歸!這充分說明了黑曜石公司讓出這10%的股份根本就是針對華夏針對茂源集團的一個圈套。
由於黑曜石公司的股票大幅縮水,茂源集團承受了巨大的投資損失。陸曾泰就此對陸仁邦失去了信心。丁坤原定的退休計劃就被推遲了。
“……南澳島的深水港計劃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公司當時出現了資金週轉困難的情況,不得不緊縮投資,這才停了下來。”陸宋元說到最後,不無遺憾地說道。
“原來是這樣……”雷濤聽完了陸宋元的解釋之後,算是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不過他還是有些困惑的問道:“那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如今茂源集團也算是緩過來了,可爲什麼這南澳島的投資計劃卻一直都沒有再重啓呢。這地方建設一個深水港,對於茂源港務和茂源航運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啊!”
“這就是此一時彼一時了……”陸宋元嘆了一口氣說道,“當初我們緊急叫停了長山港的擴建計劃,算是放了南澳縣政府的鴿子。後來等我們緩了口氣,想要重啓這個項目的時候,南澳縣的政府領導換屆了,新上任的縣領導,對於旅遊興島這個計劃,已經失去了信心。前任領導就是搞出了一大片的爛尾樓,被平調走了。這繼任領導對於這個計劃那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根本就不和我們談了。”
雷濤算了算之後說道:“那麼現任的縣領導不是又換過一屆了嗎?我聽說新縣長是三個月前剛剛上任的。”
“這我就不清楚了,反正被拒絕了之後,我們就沒有這方面的計劃了,當地領導換沒換我們也就不關心了……”陸宋元說了一句之後,又補充道,“其實當初的計劃也沒得到省市的立項審批,現在政府方面對這個管得比較嚴了,不再允許這種未經立項審批就擅自開工建設的政績工程了。”
雷濤想了想說道:“那如果現在我們想要重啓這個項目,茂源集團會配合嗎?”
聽到他這麼說,陸宋元愣了一愣。他沒想明白雷濤怎麼想到那南澳島上去插一腳了。而且還說什麼重啓項目……
就在這時紀嘉在餐廳那邊叫了一聲:“吃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