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爐中的底灰堆成四個小山形,炭火的紅和茶釜烏黑相應,有一種古樸的感覺。當他們依次坐好之後。渡邊彌子打開了茶室的另一個入口走了進來。
“歡迎各位遠道光臨。”渡邊彌子的聲音比較低沉,屬於那種比較好聽的女中音。
渡邊雄雖然是她的父親,但今天的茶會他是作爲首客的。他躬身答道:“承蒙邀請不勝榮幸。”
這種父女之間的主客敘禮問答有點怪怪的。接着,渡邊雄代表客人對等候室裡的掛軸、盛熱水的小碗、茶庭的設計等等一一進行詢問。他和渡邊彌子的這種問答,其實就是在向真正的客人雷濤他們介紹自己家的這間茶庭。
“彌子,這掛軸中的‘境由心生’作何解?”最後他問到了茶室裡這這幅掛軸。
渡邊彌子一邊添炭一邊淡然地說道:“身處之境由心而生,心寒則境寒,心靜則境靜,萬物以如是!”
他們父女之間的這種彷彿禪機交鋒式的問答,屬於茶道儀軌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是爲了向客人闡述此間茶庭的主人的茶道領悟。
而除了這種對答之外,渡邊彌子添炭的動作,也是一種表演。附在炭上的炭屑在點燃時會出現迸濺的情況,所以在茶會之前,她需要將炭逐一洗去炭屑並晾乾,所使用的每一粒炭都經過這樣的處理。
而爲使爐中乾燥的底灰不會在添炭的時候濺出來,在添炭前要壓上一層溼潤的灰。這些灰都用茶水攪拌後反覆用手揉,最終揉成一粒粒大小適中的圓球。表演添炭的時候,客人們都圍在地爐邊上,靜靜地欣賞着渡邊彌子那嫺熟優雅的動作,到最後渡邊彌子往爐裡放了一個圓球,瞬間滿室飄香,原來那個圓球是一粒薰香。
茶會的程序按部就班地上完了一湯、三菜,上過三次飯、兩次酒之後,渡邊彌子在門口跪坐着說了一句:“請允許我在茶廚陪飯,有事的話請擊掌喚我。”
這是爲了爲了讓客人之間進行正式的交流,她必須暫時退出去。
“請端出來一起用吧。”渡邊雄按例回了一句道。對於這樣的話,渡邊彌子自然是按例謝絕了。她走了之後就該談正事了。
“我聽說《決戰黃海》這部電影在貴國沒有通過公映審覈……有這回事嗎?”渡邊雄一開口就對着雷濤問了一個很是尖銳的問題。
雷濤淡淡地說道:“有這麼回事,不過這只是個人觀點的問題。而且我相信這部電影肯定會通過再次審覈的。”
“貴國的審片委員會應該是代表着官方的態度的,這部電影沒有通過審覈,是不是意味着官方對於這部電影所表達的觀點是持否定態度的呢?”渡邊雄看來並沒有打算放過這個問題的意思,繼續追問道。
雷濤笑了笑說道:“審片委員會是獨立機構,官方的態度……總是面向未來的,不過其基礎還是要立足於正確的看待歷史吧!”
他的話很巧妙,話語中雖然說的是電影的事情,不過其核心卻是直指“如何正確看待歷史”的問題。這恰恰是目前兩國交往中一直無法迴避的核心差異。
“面向未來,立足於正確看待歷史。”這是華夏官方一直堅持的對待兩國關係的基本原則。這一點別說是渡邊了,就算是個小學生都知
道。可關鍵問題就在這個“正確看待”四個字上了。到底怎麼樣纔算是正確看待呢?兩國之間顯然是有着各自的標準的。
渡邊雄向雷濤介紹了一下《讀辯新聞》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對於正確看待戰爭責任問題的一些立場。
說到最後,渡邊雄說了一句話,雷濤總算明白他這次請他們來“喝茶”、“採訪”的真實用意到底是什麼了!
“新一屆的國會選舉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希望這部影片能夠在菊國得到廣泛認同的同時也能讓貴國對菊國的政策有所改變,這樣華夏和菊國至少可以在如何正確認識歷史問題上能夠有一個起碼的共識。”
渡邊雄的話非常明確。如果這部電影能在菊國熱映,讓菊國民衆接受影片中所提出的以反對戰爭的立場出發看待具體的戰爭責任問題的觀點。接下來這部電影如果能在華夏國內上映,同樣的也得到廣泛的認同。那麼至少一個基本的共識就建立起來了。
也許就像《讀辯新聞》的社論標題一樣“一切都該有所改變!”渡邊雄從這部電影之中看到了改變的可能。
他的想法也許不錯。但是對於雷濤來說這樣的想法和自己並沒有多大的關係。他所要做的是讓這部電影能夠得到觀衆的認可。至於渡邊雄所說的“改變”,那就要看這部電影是否能達到那種效果了。
而且由於雷濤對於“豐南會”和熊澤賀太郎的疑慮和警惕,他也不可能過多的參與其中。如果真要說起來,也許就是一種利用關係吧。至於渡邊雄的這番話是否代表豐南會和熊澤賀太郎的意思,其中的真實目的如何,一切都得讓時間來檢驗了。
雷濤只是泛泛地表示了一下贊同的意思。至少以渡邊雄在媒體界的影響力,讓他們推動一下這部電影的推廣應該是沒問題的。
接下來就是雙方推杯換盞邊吃邊聊,說的也都是些閒話,這中閒談之間拉近彼此距離的做法菊國人是比較擅長的。茶室內的氣氛也挺熱絡親近。渡邊雄說話比較平易近人,也挺風趣給人的感覺像就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
渡邊彌子推門進來之後,有些抱歉地說道:“菜的味道不怎麼樣,真是抱歉了!”
渡邊雄則回道:“哪裡的話,非常美味呢!”
接着父女兩人喝了一杯交杯酒。這個和華夏人的交杯酒的概念是不一樣的,這樣的儀式是非常神聖的,其意思表示同心同德。
喝完了酒之後,渡邊彌子爲客人們每人上了一小碗湯。把筷子洗淨,漱清了口之後,她又奉上一壺酒和一個白木方盤。木盤右上方放着一些蘑菇和山菜,左下方則擺着海帶和小蝦米之類的小碟子。
給其他客人斟了一輪酒之後,渡邊彌子提出讓渡邊雄給自己斟酒。
渡邊雄一本正經地說道:“請再拿個乾淨的酒杯來。”
“沒準備這個,我就用您的吧。”渡邊彌子看似隨意地答道。
渡邊雄拿起自己的酒杯用紙擦淨後爲女兒斟了一杯。這些對話和動作都是茶道的傳統,其實就是表現一種共同飲食,表達除了同心同德的意思。
隨後,大家用渡邊雄的這個酒杯喝了一輪。最後拿上來的是鍋巴泡飯和鹹菜。這也是按照古禮準備的,鍋巴泡飯是古代菊國人的
常備食物,鹹菜同樣是每餐必備的。按照渡邊雄的說法,菊國人只有吃了這兩樣東西心裡才塌實。
將傳自華夏的茶道里加入了茶食,也算是一種民族特色的體現。把食物吃光之後,渡邊雄和辻政信從懷裡掏出一張半尺見方的紙,開始擦起碗筷來了。雷濤他們這才明白剛剛換衣服的時候爲什麼會特意在衣服上放上一張紙。
他們也跟着掏出了那張紙,有模有樣地擦拭起了餐具來。擦好了餐具之後,辻政信示意他們和他一樣將筷子拿起來,在渡邊雄將筷子撒手的時候,他們也跟着將筷子放下了。筷子落下發出“啪”的一聲響,渡邊彌子隨即過來收拾食案,客人同樣要致禮遞送。
原本雷濤以爲這就算喝完茶了,可沒想到辻政信告訴他這才僅僅只是茶會開始的的“初坐”,隨後還有“後坐”。
後坐開始的時候上的是味道較苦的濃茶。所以在之前還要吃吃一些甜食。吃點心的動作還不能雜亂,否則就會影響濃茶的莊重氣氛。
初坐退席之前渡邊彌生奉上了甜點並躬身說道:“用完後請到茶庭休息片刻。”
渡邊雄躬身回了一聲:“準備好之後就不用親自迎接了,用鐘聲通知一下吧!”
雷濤算是看出來了,在這場茶會中渡邊彌生和渡邊雄父女倆所有的對話都是有着禮儀規範的。
果然,她立刻回了一句:“我知道了。”
用完點心之後,雷濤等人在渡邊雄的引領下依次退席,再次來到茶庭的茅棚中休息。閒聊沒多久,聽到了一聲悠揚的鐘聲。
渡邊雄聽到鐘聲,也沒說話徑自往石盂處去洗手。雷濤他們則跟着依次再洗一次手。此時渡邊彌子已經將茶室清掃了一遍,壁龕上那幅掛軸已經取了下來,換上了一瓶插好的鮮花,清水罐和小濃茶罐已經按位置擺好了。
等他們按序坐好後,渡邊彌生拉開了隔扇門,行默禮,然後開始點濃茶。此時茶室裡的氣氛莊重嚴肅,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看着她優雅的動作。當濃茶點好之後只有一個茶碗,由客人們分飲。
喝完茶後,還有一個“拜看”茶碗的程序。而所謂“拜看”,說白了就是鑑賞一下這喝茶的碗。茶碗在點茶用具中是最重要的。茶碗的規格代表了茶會的規格。
雷濤聽辻政信和渡邊彌深的對話中提到了這茶碗是渡邊家珍藏的越窯白瓷碗。由此可見渡邊雄對這次茶會的重視程度了。
接下去就是拜賞中的問答。問答結束後,濃茶的點茶表演就結束了。最後是爲客人點薄茶。添了一次炭後,渡邊彌子用一些小糖塊開始點薄茶。
這甜甜的薄茶和剛剛的濃茶正好形成了一個先苦後甜的過程。點薄茶的氣氛相對就輕鬆多了,點茶的時候主客間可以閒談。
喝完薄茶之後,這次茶會也就正式結束了。
今天體驗了一回傳統的菊國茶會。雷濤的心裡倒是有些感觸的。在華夏飲茶是一件平常事。一杯熱茶,招待親朋自然而不造作。
菊國的茶道對環境和工序的講究韋莫如深。給人的感覺把茶奉若神明,可實質是以茶爲名摻進了不少神道宗教和菊國文化的傳統禮儀。
兩者相比雷濤還是喜歡華夏的飲茶方式——以茶養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