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周異問絡腮鬍子:“你們的人都在這裡嗎?有沒有人逃跑?”絡腮鬍子數了數說:“122人,人數沒少。”
周異聽後,覺得他的話中有破綻,於是,親自數了數,確實是122人。周異心想:這就奇怪了,之前,蒯導用飛鏢殺死一個,怎麼人數沒變呢?如果將獨劍飛算在內,他們應該少兩個人啊?
他趕緊問道:“122人,是否包括獨劍飛?”絡腮鬍子結結巴巴地說:“包,包括。”周異聽後,在蒯導耳畔低語幾聲,叫他趕快帶人到後面加強看管。接着,他用低沉的語氣憤怒地說道:“看來,你很不老實。”絡腮鬍子一聽,忙說:“大人,我說的是實話,連我在內確實是122人……”
周異打斷他的話,說:“不說別的,獨劍飛已經離開了,怎麼還有122人?到底是怎麼回事?”絡腮鬍子聽後,連忙說:“對不起,大人,小人想起來了,總數確確實實是122,不多不少,只是今天早上又來了兩個弟兄,咦,不對呀,走了獨劍飛,來了兩個人,人數應該是123人才對啊?還有一個弟兄到哪裡去了呢?”
周異說:“你說的那個人我們已經安排好了,說說,今天早上新來的兩個人是不是走在隊伍最後面?”其實,周異自從看到吳明吳亮就已經產生懷疑,因爲他們的衣服同絡腮鬍子等人不一樣,吳明吳亮到世祖廟中偷青銅豆時換上了普通百姓的衣服,而絡腮鬍子等人的衣服是曹裘叫人統一做的。周異不僅發現吳明吳亮着裝不同,而且察覺到二人故意走在隊伍後頭,看來他們想趁人不備時偷偷溜走。周異覺得這二人肯定同某件大事有關,否則他們的神態舉止不會如此反常。
這時,有人小聲嘀咕:“我們沒幹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的事情,憑什麼抓我們?”
“是啊,我們來這裡是練功的!”漸漸地,隊伍開始騷動起來。
周異聽到他們的談話,說:“如果你們以前沒有幹過犯法的事情,依據律法會放了你們,聽清楚了沒有?”“聽清楚了,謝謝大人!”衆人連連稱謝。
突然,吳明吳亮轉身踢倒兩個兵丁,然後快速朝密林中跑去。蒯導見狀,立即追趕,飛身將二人踹倒在地。幾個兵丁一擁而上將他們牢牢捆住。二人垂頭喪氣。
他們走了將近兩個時辰終於走出密林,周異騎着馬等候在一旁,他要等隊伍全部走出密林,再往前走。這時,衙役丁發騎馬匆匆趕來,他看見周異,趕緊下馬施禮,說:“大人,宮中來人,叫您趕緊回府衙!”周異聽後,立即叮囑蒯導、侯筍以及幾位小頭領,務必嚴加督查,防止有人乘機逃走。他們一同領命,齊聲說道:“大人放心,屬下一定盡職盡責。”
周異拍馬回府。原來,昨晚吳明吳亮在世祖廟殺死守衛,盜走青銅豆後,當晚並沒有人發覺。次日早上,一個名叫潘衛的年輕守衛想找老守衛商量事情,他高喊:“崔大爺,崔大爺!”見無人迴應,他想:真是奇怪,老頭子會到哪裡去呢?他很少出門的呀。於是他同陳守在世祖廟內尋找。他們邊走邊喊:“崔大爺,崔大爺!”直到二人尋找到大殿內,才震驚地發現崔大爺倒在血泊中,已經死亡。二人趕緊去稟報主管世祖廟守衛任務的班付。班付大吃一驚,趕忙到現場察看,他查點了殿內的禮器,發現少了多件青銅豆,他十分害怕,趕緊令潘衛等人看護現場,然後親自去稟報世祖廟令。
世祖廟令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立即稟報主管祭祀的太常卿,太常卿聽到此事後,驚愕不已,趕緊去奏報皇上。皇上聽說後,龍顏大怒,立即下詔,令大理卿陳球緝拿兇犯。
陳球是一個正直無畏的高級官員,字伯真,下邳淮浦人,家族歷代名人輩出。陳球年輕時博覽儒學,熟悉法律政令,先被舉爲孝廉,歷任郎中、尚書符節郎、繁陽縣令等職,爲政清廉,頗有口碑。後受太尉楊秉舉薦,任零陵太守,平定李研、朱蓋等人的叛亂,功勳卓著。此後接連任魏郡太守、將作大匠、南陽太守、大理。
熹平元年(172年),竇太后的母親病故,太后憂思成病,也於六月初十日在南宮雲臺去世。宦官們對竇氏積怨很深,竟用一輛簡陋的車裝着太后的屍體放在城南一個宅院中,此舉顯然違背禮法。幾天之後,曹節、王甫打算用貴人的禮節爲太后發喪,皇帝沒有同意。曹節等人又想把太后單獨葬於別處。對此,皇帝詔令公卿議論。由於許多人懼怕心狠手辣卑鄙無恥的曹節,觀望了很久,卻都不願意先說話。陳球理直氣壯地說:“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臨天下,宜配先帝,是無所疑。”宦官趙忠連譏帶諷,威脅陳球,陳球卻毫不畏懼。後來,皇帝同意了“合葬宣陵”的主張。
陳球接詔後,命左監緝捕兇犯。同時,他啓奏皇上,令周異協助查案。皇上准奏,於是派宦官去洛陽令衙宣詔。洛陽丞稟報說周大人不在官衙,讓他們稍候,一面派衙役丁發速去稟報周大人前來接旨。
周異回到官衙,宦官高聲宣讀:洛陽令周異,朕驚聞宗廟遭劫,神靈受驚,禮器蒙穢,令協大理卿,速查賊盜。欽此。
周異接旨後,立即去見陳球。陳球正同左監官員勘查現場,周異見過陳球,陳球將已經初步掌握的案情通報給他。當週異聽說失竊8個青銅豆後,心想:在喜竹山賊巢發現的青銅豆是不是宗廟失竊的呢?於是,他立即叫丁發速去見蒯導,將繳獲的青銅豆取來驗證。丁發立即出發,他好不容易通過熙熙攘攘的大街,出了城門,行走不到百步,遠遠看到蒯導。他飛快地到了蒯導跟前,向他說明來意。蒯導聽說周大人口諭,立即叫人將青銅豆取出,交給丁發。丁發不敢耽擱,他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將青銅豆交給周異。周異小心翼翼地取出青銅豆,交給世祖廟令詳驗,世祖廟令陶辛仔細地察看青銅豆上的花紋、文字。然後點點頭,鄭重地對陳球和周異說:“二位大人,這些青銅豆都是世祖廟被搶走的祭器。”
陳球與周異聽後,滿意地點點頭,他們緊張的心情一下子放鬆下來,相視一笑。他們知道世祖廟裡的青銅豆不是一般的祭器,它們是周朝傳下來的禮器。青銅豆盛行於周,它既可以用來盛放幹食,比如煮好的肉類——如果不把肉煨乾的話,直接放那兒,過不了多久就會腐爛掉的——這對祖先是很不敬的;也可盛放調好的湯汁如羹類。在祭祀場合,豆是禮器之一,是向神靈供奉食品的最後一道器具,即將肉從鼎中撈出,在俎案上切好,再置於豆中才可敬奉。在祭祀儀式中,盛食的豆往往以偶數組合出現,其容量是四升。從周到漢,經歷多次戰亂和朝廷興衰更替,許多禮器或遭兵火損毀或流失民間,甚至埋入地下成爲葬器。世祖廟中的青銅豆大小、式樣完全相同,是原配的禮器,自然十分珍貴。
由於青銅豆的造型及容量穩定,製作規整,豆因此也衍化成一種量器,“豆”字也成爲容量單位(四升)。世祖廟中的青銅豆年代久遠,沐浴着多年的禮教文化,承載着厚重的古風古韻,經歷多起天災人禍而保存完好,因而十分珍貴,且是世祖廟中的祭器,象徵意義更加特別,絕對不可以一般的祭器等閒視之。
就在陳球、周異勘驗現場的同時,大理寺的大批人馬在洛陽城進行大規模搜查。洛陽城門共12座:南牆4門,北牆2門,東西牆均爲3,他們在各個城門處設卡搜查出城人員,另外在城中客棧、酒肆等處搜查行人。
曹裘正帶着隨從在街上閒逛,突然見衆多兵丁和衙役如臨大敵一般盤問搜查可疑人等,他心裡不免有些害怕,心想:可能是吳明吳亮偷了世祖廟裡的東西,官府發覺後正在追查人贓呢。他見衙役的着裝不像是周異的手下,而且聽說他們奉陳大人之命搜查,他心裡有些慌亂,陳大人,他知道,是大理卿陳球,同周異一樣是個厲害傢伙,鐵面無私,剛正不阿,而且他的官位比周異要高。他心想:這麼說,通過盜宗廟中的物品牽制周異,以轉移他注意力的計謀落空了?另外,假如查出來是我指使吳明吳亮乾的,那該怎麼辦?唉,不就是偷了宗廟裡的幾個破玩意嗎?有什麼大不了的,值得這麼興師動衆的?十有八九同其他事情有關,走,看看再說。他腆着大腹一搖三晃地向前走去。由於曹裘早上起牀較遲,所以對案情經過和性質,以及官府搜查進展情況等毫不知情。由於該案非同小可,因而很快成爲洛陽城中人人關注的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