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機牀

讓.阿古斯特負責燒玻璃以及吹制各種實驗器皿,這種活除了原材料的配比之外,他甚至比石熊還門清。

蓋子兄則是負責燒石灰,在這方面,石熊和他比起來也沒多大的優勢,唯一的優勢就是原材料的配比。

反正這兩件事就交給他倆去做了,石熊也不擔心他們搞出什麼亂子來,畢竟這兩件事都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原材料有人,那幾乎就不可能辦錯的。

當初石熊可是沒有煉過鋼鐵,不也摸索着把鋼鐵給煉出來了嗎?

至於傑克.威廉姆斯和大衛.艾迪安,他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沒辦法參與燒水泥和燒玻璃。

威廉姆斯對於全鋼鐵機牀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他現在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這種全金屬機牀上面。

事實上,機牀這種東西和玻璃、水泥一樣,出現的時間都非常早。最早的樹木車牀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出現了,那可以說是機牀的雛形。

這種樹木車牀簡陋的慘不忍睹,但卻真的是藉助外力來對物品進行加工的一種工具。

樹木車牀的主要功能就是切割。在兩棵距離比較近的大樹中間架設由兩根原木組成的平臺,其中一根原木是固定不動的,另外一根原木稍細同樣不可以移動但卻可以轉動。

這時候人會在兩棵大樹中選擇一根堅韌的樹枝,然後把一根繩子上端拴在這根樹枝上,繩子垂下來在那根細原木身上繞兩圈,最後垂到接近地面的高度,挽一個繩釦,這種機牀就算是安裝完畢了。

工作的時候,工人向下踩那個繩釦,繩子帶動細原木轉動,同時把上端那根堅韌的樹枝拉下來,然後工人鬆腳,堅韌的樹枝就會帶動繩子向上運動,再次帶動細原木轉動。

而細原木上安裝着有堅硬而鋒利的貝殼或者石刀,隨着細原木原木不斷來回的轉動,這些貝殼或者石刀就會切割被固定在那根固定不動的原木上的物件,從而完成對物件的切割。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利用人力+樹枝彈性作爲動力對物件進行加工的一個過程。

你可以把那根固定不動的粗圓木當成機牀的牀體,是用來固定加工件的;那根細原木則可以看做是工件,至於石刀或者貝殼則可以看成是刀具,而那根繩子就是傳動系統,工人的腳還有那根堅韌的樹枝則可以看做是動力系統。

這就是最原始的樹木車牀。

不過人類總是在發展的,車牀這東西同樣也在與時俱進。

用了N年的樹木車牀總不能老是掛在樹上吧,於是到了中世紀的時候,就出現了用腳踏板旋轉木質曲軸並帶動木質飛輪,再傳動到木質主軸使其旋轉的“腳踏車牀”,也稱之爲彈性杆棒車牀,不過除了刀具是換成了金屬刀具之外,操作原理還是跟原先的樹木車牀是一模一樣的。

在1395年的時候,德國出現了真正的杆棒機牀。

在杆棒機牀出現之後的大約二百年之後,華夏的明朝出版了一本名爲《天工開物》的奇書,這本奇書記載了明朝中前期及以前各朝各代的各項技術,其中就有對磨牀的詳細記載。

這種磨牀利用了類似歐洲中世紀腳踏機牀的原理,用腳踏的方法使金屬盤旋轉,配合沙子和水來加工玉石。

這種磨牀雖然名爲磨牀,但功能除了磨之外,還有切割的功能。

這種磨牀有很多種刀具,其中一種刀具名字叫“衝砣”,這種衝砣的功能主要是對玉石內部進行掏空,功能和現代鏜牀差不多。而另外一種刀具的名字叫“扎砣”,這種扎砣的主要功能就是切割玉石。

不管是樹木車牀還是杆棒車牀又或者是華夏的磨牀,刀具都是固定不動的。不過後來在法國有一個叫貝鬆的工程師設計出了一款通過過螺絲桿使刀具滑動的用來車螺絲的車牀,刀具終於不再是固定在一個位置的了。

這種車牀已經有了現代車牀的模樣了,但可惜的是,貝鬆設計的這款車牀不知道什麼原因並沒有推廣開來,僅僅是用於鐘錶加工等很小的行業......

與此同時,意大利傳奇人物達芬奇在十六世紀初的時候,就曾經繪製過車牀、鏜牀、螺紋加工機牀和內圓磨牀的構想草圖,裡面已有了曲柄、飛輪、頂尖和軸承等機構。但和貝鬆車牀一樣,達芬奇的設計僅僅是停留在了紙面上......

總的來講,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全世界的車牀都處在一種極爲原始的水平。這主要與道具的選擇、傳動系統的構件以及動力來源有着極大的關係。

雖然也出現了諸如貝鬆、達芬奇的設計概念,但真正的現代化車牀卻是從來不曾出現過。

事實上,就算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如果沒有英國人約翰.威爾金森發明的炮筒鏜牀,瓦特的蒸汽機不僅無法大規模推廣開來,甚至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失敗的作品。

當時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過程就是他製作出了3/8英寸厚的鋼板氣缸,可是這種用人工錘鍛出來的氣缸真的可以稱之爲“漏洞百出”,工作效率極爲低下。

這時候,約翰.威爾金森已經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利用水輪做動力的鏜牀。只是當時威爾金森做這種鏜牀的目的是爲了加工火炮的炮管,所以這款鏜牀也被稱之爲“炮筒鏜牀”。

只是威爾金森在得知瓦特的氣缸加工的很不如意之後,就主動聯繫上了瓦特,然後用自己發明的炮筒鏜牀重新加工了瓦特的那個漏洞百出的氣缸,最終達到了真正氣缸的要求。

於是威爾金森開始和瓦特合作,併成爲了瓦特蒸汽機氣缸的唯一供應商。

爲了鏜制更大的氣缸,威爾金森又在炮筒鏜牀的基礎上研製出了氣缸鏜牀,用來加工更大型號的氣缸。

約翰.威爾金森開創了現代機牀設備的先河。

可是現在距離威爾金森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款炮筒鏜牀還有九年的時間呢,而石熊手下的鍊金士傑克.威廉姆斯,已經對全金屬機牀的研究有了巨大的突破。

第四七二章 空軍的構想第三五二章 重回部落第四二九章 家,沒了......第六一八章 打牢基礎第二八二章 製作迫擊炮的前提第四十三章 母野牛第五零五章 後世直升機的命名第一三七章 抓了一個少校第五八一章 返程第一四八章 強弓第二三零章 阿帕盧第四四零章 你敢起誓嗎?第五零七章 平定大西南第二五九章 “小玩意兒”第二三零章 阿帕盧第四三五章 秘密潛入第一五二章 隱居部落第六七六章 放棄第七四二章 新目標第五一三章 聯席會議第三五零章 失態的酋長第三章 一個決定第七十章 發怒的石熊第一七五章 傳說中的奇克蒙戰隊第三四六章 散兵線戰術的雛形第六五五章 封鎖海灣第七十二章 流水線工作方式第六七八章 謝司起義第一一三章 一榨第五五一章 拜會第六零九章 積累第六四四章 絕望第五七六章 副總司令官第四九七章 疫病第三八五章 底線第五四六章 英國人嚇壞了第七五一章 被擊潰的拿破崙第二五五章 重建第六九六章 投降第二十六章 立雷第五八一章 返程第二四九章 分裂?第二七二章 一二三四,再來一次第五六二章 情報頭子第一四三章 繳獲第四一七章 趕盡殺絕第三九九章 白送第一二二章 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第二八四章 武力保障第一八七章 堅持留下來的弗格森第七一八章 外交官第一六一章 被神靈眷顧的人第六二八章 銅礦第一九九章 鍊金士傑克第一三三章 哨音蛇的野望第二零九章 授人以漁第三二二章 遠征軍兄弟第三九零章 有後了第五七九章 轉變的必要性第三零二章 五十對五百第二二八章 寶貝第二六六章 正面對決第五二五章 伊萊奈人第四一四章 狂躁的怒火第四一二章 武裝到了牙齒第十章 文明的雛形第四九七章 疫病第三四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七章 美夢第六二二章 包圍圈第四十一章 犁頭第七零一章 人狠話不多,社會我熊哥第四五六章 強大的奧薩奇人第三三七章 慘不忍睹第一六六章 土製手雷第十一章 婦女之友第三八五章 底線第六五九章 一箭雙鵰第四九六章 御駕親征第七十一章 狂歡(跪求推薦票!)第三四一章 一羣哈帕克第四八三章 遭遇第二九五章 神旨豁免第三六五章 這個年代的戰爭之王第四零一章 該死的一切第七零九章 大典第五零六章 準備西撤的阿帕奇人第二六六章 正面對決第五二二章 殖民地局勢(上)第五一八章 感悟第九十四章 旋轉閉鎖機構第一三二章 聖艾蒂尼步槍的缺點第七零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五二章 隱居部落第一六零章 殺了他們!第四七四章 野望第四零六章 圖謀第六零四章 好消息第七二七章 一座和石熊有仇的城市第一二零章 簡易溫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