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阿古斯特負責燒玻璃以及吹制各種實驗器皿,這種活除了原材料的配比之外,他甚至比石熊還門清。
蓋子兄則是負責燒石灰,在這方面,石熊和他比起來也沒多大的優勢,唯一的優勢就是原材料的配比。
反正這兩件事就交給他倆去做了,石熊也不擔心他們搞出什麼亂子來,畢竟這兩件事都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原材料有人,那幾乎就不可能辦錯的。
當初石熊可是沒有煉過鋼鐵,不也摸索着把鋼鐵給煉出來了嗎?
至於傑克.威廉姆斯和大衛.艾迪安,他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沒辦法參與燒水泥和燒玻璃。
威廉姆斯對於全鋼鐵機牀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他現在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這種全金屬機牀上面。
事實上,機牀這種東西和玻璃、水泥一樣,出現的時間都非常早。最早的樹木車牀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出現了,那可以說是機牀的雛形。
這種樹木車牀簡陋的慘不忍睹,但卻真的是藉助外力來對物品進行加工的一種工具。
樹木車牀的主要功能就是切割。在兩棵距離比較近的大樹中間架設由兩根原木組成的平臺,其中一根原木是固定不動的,另外一根原木稍細同樣不可以移動但卻可以轉動。
這時候人會在兩棵大樹中選擇一根堅韌的樹枝,然後把一根繩子上端拴在這根樹枝上,繩子垂下來在那根細原木身上繞兩圈,最後垂到接近地面的高度,挽一個繩釦,這種機牀就算是安裝完畢了。
工作的時候,工人向下踩那個繩釦,繩子帶動細原木轉動,同時把上端那根堅韌的樹枝拉下來,然後工人鬆腳,堅韌的樹枝就會帶動繩子向上運動,再次帶動細原木轉動。
而細原木上安裝着有堅硬而鋒利的貝殼或者石刀,隨着細原木原木不斷來回的轉動,這些貝殼或者石刀就會切割被固定在那根固定不動的原木上的物件,從而完成對物件的切割。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利用人力+樹枝彈性作爲動力對物件進行加工的一個過程。
你可以把那根固定不動的粗圓木當成機牀的牀體,是用來固定加工件的;那根細原木則可以看做是工件,至於石刀或者貝殼則可以看成是刀具,而那根繩子就是傳動系統,工人的腳還有那根堅韌的樹枝則可以看做是動力系統。
這就是最原始的樹木車牀。
不過人類總是在發展的,車牀這東西同樣也在與時俱進。
用了N年的樹木車牀總不能老是掛在樹上吧,於是到了中世紀的時候,就出現了用腳踏板旋轉木質曲軸並帶動木質飛輪,再傳動到木質主軸使其旋轉的“腳踏車牀”,也稱之爲彈性杆棒車牀,不過除了刀具是換成了金屬刀具之外,操作原理還是跟原先的樹木車牀是一模一樣的。
在1395年的時候,德國出現了真正的杆棒機牀。
在杆棒機牀出現之後的大約二百年之後,華夏的明朝出版了一本名爲《天工開物》的奇書,這本奇書記載了明朝中前期及以前各朝各代的各項技術,其中就有對磨牀的詳細記載。
這種磨牀利用了類似歐洲中世紀腳踏機牀的原理,用腳踏的方法使金屬盤旋轉,配合沙子和水來加工玉石。
這種磨牀雖然名爲磨牀,但功能除了磨之外,還有切割的功能。
這種磨牀有很多種刀具,其中一種刀具名字叫“衝砣”,這種衝砣的功能主要是對玉石內部進行掏空,功能和現代鏜牀差不多。而另外一種刀具的名字叫“扎砣”,這種扎砣的主要功能就是切割玉石。
不管是樹木車牀還是杆棒車牀又或者是華夏的磨牀,刀具都是固定不動的。不過後來在法國有一個叫貝鬆的工程師設計出了一款通過過螺絲桿使刀具滑動的用來車螺絲的車牀,刀具終於不再是固定在一個位置的了。
這種車牀已經有了現代車牀的模樣了,但可惜的是,貝鬆設計的這款車牀不知道什麼原因並沒有推廣開來,僅僅是用於鐘錶加工等很小的行業......
與此同時,意大利傳奇人物達芬奇在十六世紀初的時候,就曾經繪製過車牀、鏜牀、螺紋加工機牀和內圓磨牀的構想草圖,裡面已有了曲柄、飛輪、頂尖和軸承等機構。但和貝鬆車牀一樣,達芬奇的設計僅僅是停留在了紙面上......
總的來講,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全世界的車牀都處在一種極爲原始的水平。這主要與道具的選擇、傳動系統的構件以及動力來源有着極大的關係。
雖然也出現了諸如貝鬆、達芬奇的設計概念,但真正的現代化車牀卻是從來不曾出現過。
事實上,就算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如果沒有英國人約翰.威爾金森發明的炮筒鏜牀,瓦特的蒸汽機不僅無法大規模推廣開來,甚至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失敗的作品。
當時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過程就是他製作出了3/8英寸厚的鋼板氣缸,可是這種用人工錘鍛出來的氣缸真的可以稱之爲“漏洞百出”,工作效率極爲低下。
這時候,約翰.威爾金森已經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利用水輪做動力的鏜牀。只是當時威爾金森做這種鏜牀的目的是爲了加工火炮的炮管,所以這款鏜牀也被稱之爲“炮筒鏜牀”。
只是威爾金森在得知瓦特的氣缸加工的很不如意之後,就主動聯繫上了瓦特,然後用自己發明的炮筒鏜牀重新加工了瓦特的那個漏洞百出的氣缸,最終達到了真正氣缸的要求。
於是威爾金森開始和瓦特合作,併成爲了瓦特蒸汽機氣缸的唯一供應商。
爲了鏜制更大的氣缸,威爾金森又在炮筒鏜牀的基礎上研製出了氣缸鏜牀,用來加工更大型號的氣缸。
約翰.威爾金森開創了現代機牀設備的先河。
可是現在距離威爾金森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款炮筒鏜牀還有九年的時間呢,而石熊手下的鍊金士傑克.威廉姆斯,已經對全金屬機牀的研究有了巨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