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瑞獸風箏線軸(三)

bookmark

中年男子笑着說道:“小姓譚名虎彌,不知這位朋友貴姓?”

既然劉宇浩說自己的瑞獸風箏線軸是剛上手的,那就表示這線軸很有可能就是劉宇浩在這公園裡得的了。那譚姓男子眼中射出一道詫異的光來,沒想到自己面前這位看似年紀不大的人居然會有這樣高超的眼光。

譚虎彌心中一轉,隨即和劉宇浩不動神色的攀談起來,大家彼此都是古玩愛好者,應該會有很多共同話題的,說不定多談一會能買到那年輕人手中的線軸也說不定。

“譚老哥客氣了,小子劉宇浩,譚老哥可以叫我小劉或是直接喊名字也可以。”

對待歲數比自己大的人,劉宇浩一向是十分有禮貌的,剛纔衝那婦女發火是因爲她欺負了曹若彤的原因。這個譚虎彌既然能遠遠的就發現了自己手中的瑞獸風箏線軸,說明他也不是一般的庸碌之輩,能和這樣的人交談劉宇浩是很樂意的。

“劉老弟,能否把你手中的風箏線軸給我漲漲眼?”

這男子終於把話引入正題了,劉宇浩心下笑笑,點了點頭,把瑞獸風箏線軸遞給了譚虎彌。這線軸因爲是竹質的,也不怕損壞,所以直接遞過去也無所謂了。

“劉老弟真是好眼力啊,這麼好的物件只花了五百塊就到手,這算是撿了漏了。”

在手裡翻來覆去的把玩了那瑞獸風箏線軸,還用上了放大鏡。那譚虎彌這纔不舍的把線軸交還到劉宇浩手中,語氣中不乏羨慕。

撿漏,是一句古玩界的行話,形象的體現在撿上,因爲古玩界普遍認爲撿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行爲,故而,北方的方言,用一個撿來寓意它的難得,是極詼諧的表達,所謂的撿漏其實也是因人而異,不一而足。

要說一個人花了八百塊錢買了一個老物件,這物件最後又以一千五百塊賣出的話,這種嚴格來說不算撿漏,像劉宇浩這種五百塊買到這個瑞獸風箏線軸,最低怕是要賣上小几十萬的這種成倍的增長那纔是真正的所說的撿漏。

又有誰不羨慕撿漏之人?

“呵呵,我也是瞎貓遇到了死耗子,本來這線軸不是我有意要去買的,只是我妹子把一個孩子的風箏弄壞了,這才賠錢給人家,順便買回了人家廢棄的線軸,哪知上手以後仔細看了看才發現居然還是個老物件,讓譚老哥見笑了。”

劉宇浩笑着說了一些這瑞獸線軸的來歷,不過說的是半真半假而已,這對於一個初識的人來說也夠了,畢竟大家也只是萍水相逢。

再者說了,對於古董的雜項之類,劉宇浩就是一個標準的門外漢,看這譚虎彌應該是個精通古玩雜項的行家,萬一等會人家要是跟自己問起什麼來,自己肯定是答不上的,那不光是丟人現眼的問題了,說不定還會遭人猜疑,索性,劉宇浩只把曹若彤剛纔發生的事講出來,這樣說一半,留一半最好。

“兄弟,玩古玩這一行就是這樣,不光要有好的眼力,還要有高人一籌的運氣。就比方說今天,要是老哥我能出來一會,沒準這線軸現在就是哥哥我的了,哈哈。”

譚虎彌是個心直口快的爽利之人,想到什麼就直接說了出來,從最初的自稱老哥哥,到後來的哥哥,這就是一個拉近彼此距離的轉變。

“這風箏啊,它起源於春秋時期,本是雅俗共賞,貧富皆可的遊戲,但到了後來,經過人們不斷的改進,就有了流派之說。”

二人說的興起,都席地而坐,譚虎彌雙眼炯炯有神,講起了這風箏的故事來,正好劉宇浩在這方面的知識也很匱乏,笑着招呼幕月兒來帶走譚虎彌的孩子,聽起了故事。

“劉兄弟你手中這個風箏線軸我看的很仔細,以我的經驗來說,現在我可以肯定它是正宗的唐家風箏,觀其形,應該屬於清朝中期的,要是能確定的話,那它就是唐洪飛的祖輩之作了,極其珍貴。”

劉宇浩點着頭,只聽譚虎彌講,自己並不插言,剛纔自己用八錦之術查驗過的,這線軸的確是“風箏唐”的作品。

但劉宇浩對這“風箏唐”究竟是個什麼人,這個人又有着什麼樣的故事,這些劉宇浩都是十分陌生的,正好有這譚虎彌講解,補充些知識。

“譚大哥您接着講。”劉宇浩微微笑着說道。

“說起這唐家扎風箏的歷史可就長了,唐家第一個扎風箏的人起始於明末年間,其作品曾流傳於青州、萊州、沂州三府。到清咸豐年間‘唐家風箏鋪’正式開張。其第三代傳人唐洪飛、唐洪亮兄弟,開過竹器店,同時兼制風箏。他們將購進的毛竹先選出適宜的製作風箏的材料,其餘的再製作竹器,所以他們的風箏材料很好。”

譚虎彌說起這唐家風箏來如數家珍,毫不含糊,足見此人的文化底蘊還是很強悍的,不然的話也不可能一眼就能辨別出風箏的年代和出處來。

“劉兄弟可知道《扎彩圖譜》?”

那譚虎彌摸出一顆煙,遞給劉宇浩,劉宇浩是不抽菸的,但他也不反對抽菸的人。笑着擺手拒絕了譚虎彌的好意。

“願聽譚大哥詳談!”劉宇浩笑着說道。

劉宇浩哪裡就知道什麼圖譜之類的知識了?要說劉宇浩知道的圖譜怕是隻有那張已經被自己消融在體內的那張鹿皮圖譜罷了。

“唐洪飛其祖上曾傳下一部《扎彩圖譜》,其中介紹了21種串式、桶式、硬翅風箏和彩燈的扎制方法,可惜現已失傳。唐家風箏的第四代傳人是唐延壽,其父唐洪飛、唐洪亮是叔兄弟,父子二人大膽創新,把“唐家板子硬翅風箏”兩翅加寬,使之更加吃風、宜飛。唐延壽還創造了像形風箏,他的‘雙燕’被稱爲一絕。”

吸了口煙,譚虎彌又繪聲繪色的講起了這《扎彩圖譜》的事,邊講還邊把玩着那線軸,絲毫不掩飾自己眼中對劉宇浩那瑞獸風箏線軸的羨慕之意。

第388章 卵子大的帝王綠第85章 我是正人君子第519章 我贏了第1059章 海底探秘(五)第1093章 原是故人第668章 自創攻玉絕活第419章 戴麗得出事了(下)第788章 暗標區的驚喜第437章 又賭漲了(中)第366章 暗標(五)第720章 齊老爺子的震驚第1187章 傻姑第558章 吉成安仿的贗品第563章 茶道第899章 我有辦法第213章 毛大哥是好人第785章 成交第955章 今天晚上我是主角第1230章 第一石(九)第1156章 風起雲涌(中)第1183章 捧着金飯碗行乞第19章 錦繡園裡有個郭美麗第137章 潘家園第527章 斷骨重接第880章 李璐梅失蹤第579章 劉宇浩成了先生第121章 今天就解石嗎?第364章 暗標(三)第226章 翡翠天珠(三)第557章 我可以看壺了嗎第835章 挑釁還是挑戰?第804章 五塊玻璃種(四)第617章 碰瓷第1232章 擦了纔會漲第1208章 進疑冢第1139章 黃金鯊骨刀第532章 謀劃第984章 寶龍秋拍第150章 異能新發現(中)第611章 神石種(二)第609章 再幫一個忙第402章 珍珠王者第632章 老師出山第1100章 夏雨晴發飆第311章 競價高冰種第1069章 綠度母牙牌第54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1301章 巨鼎第126章 美女也麻煩第601章 綠幽靈之王第983章 回購國寶第907章 五彩青花瓷盤(上)第638章 五福捧壽掛件第938章 竊玉第677章 和田珍寶樓第815章 不怕賊偷第468章 賭石鬥法(中)第22章 再遇賀旭東第595章 翁海沒事了第271章 奇怪的毛料第677章 和田珍寶樓第1241章 俏色(下)第1156章 風起雲涌(中)第1157章 風起雲涌(下)第597章 盒子你也想買嗎?第363章 暗標(二)第179章 有變化第687章 接二連三的撿漏第666章 和翁老對賭第756章 京都莊園88號第41章 還讓不讓人活了第905章 遭遇假青花(上)第268章 嘉靖飛龍大缸第73章 真的大漲了第144章 交惡,第二波第581章 《子午流注法》第692章 她要練嗓子第256章 小日本的妖刀第1275章 美女來助陣第919章 大明成化鬥彩第949章 外援第220章 回家(下)第596章 古玉拍賣(上)第914章 潘老夫人暈倒了第285章 給豬頭的黑烏砂第484章 恩威並施第919章 大明成化鬥彩第621章 老衲和師太第499章 裡克先生要瘋了第846章 暗標爭奪(六)第807章 五塊玻璃種(七)第309章 毛料中有秘密第506章 不吃白不吃第559章 不速之客第1107章 耍陰謀也是學問第464章 讀心術第628章 丟了兩千萬第1252章 泛南洋珠寶的危局第362章 暗標(一)第1133章 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