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基石 三 (求訂閱!1/5)

實際上,張毅對於這次大規模軸承鋼冶煉生產線是非常重視,畢竟只要這次軸承鋼的生產線測試正常,那麼意味着他的七彩石機械廠就具備了大規模冶煉軸承鋼的能力,他們廠以後生產軸承的話,在這方面就不用再擔心被國外的廠商卡脖子了。

同樣,今天他們七彩石所要測試的高精度軸承生產線,對於張毅他們的七彩石來說,更加重要了。

軸承,雖然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是和現代所有機械都息息相關,不管是路上跑的還是天上飛的?離不開這小小的軸承,所以,可以說軸承是現代各種機械的基石。

“王師傅,軸承鋼冶煉的怎麼樣了?合格率和產能有沒有達到我們設計的要求?”等到吃了中飯之後,張毅他又一次來到了軸承鋼的冶煉車間,並且對王紅問道。

“老闆,我們改造後的冶煉設備,上午運行的非常順利,今天上午出了第一爐鋼水,不管是在性能上,還是在合格率上以及產能上,都達到了我們預期的要求,現在我們正準備對這些鋼水進行爐外處理,只要順利,那麼就沒問題了。”聽了張毅的話之後,王紅直接回答說道。

“那就好,那等一下你們完成冶煉之後,直接把冶煉好的軸承鋼送到軸承生產廠房去,我也先去冶金車間了。”說完之後,張毅就直接的走出了冶煉車間向着中央大道對面的另一個廠房走去。

這個廠房就是軸承生產車間,由於這些廠房都有着一萬多平米的大小。所以,對於安裝一條軸承的生產線,地方足夠了。

張毅他們七彩石研製的這條高精軸承的生產線,理論上每年的產量可以達到三千萬套,每天如果24小時不停生產的話,可以達到近十萬套的產量。

不過實際上產量現在卻根本無法達到這麼多,甚至在剛剛開始生產的時候,能夠達到十分之一的水平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雖然說這條生產線也和空氣動力自行車生產線一樣也是半自動的生產線。

不過還並不是全自動的生產線,並且由於生產線是他們自己研製的,就算是暫時成功了,也還要經過時間的考驗,當然以後這些生產線都會慢慢的向着自動化發展。

當張毅來到軸承生產車間之後,此時車間裡的工人也正在緊張的對軸承生產線進行最後的檢查。

由於整條生產線都是他們七彩石機械自己設計製造的,整條生產線上面所有的零件都是嶄新沒有經過磨合,也沒有任何的鏽跡。

就在張毅來到軸承生產車間不久,軸承鋼終於被送到了軸承製造車間,而且在運過來之後。

張毅他們沒有任何的儀式,直接把一塊塊已經給切割好的,畢竟現在測試纔剛剛開始,如果測試完成的話,張毅到不介意放煙花爆竹來慶祝一下。

由於此時的軸承鋼,雖然說已經被冶煉出來了,但是實際上這些軸承鋼也並非是真正的成品,這些軸承鋼在製造軸承的過程中,還是要經過很多道工序的處理。

隨着一塊塊的半成品軸承鋼被放入進料口,這些軸承鋼被軸承的生產線給吞沒,生產線開始正式的運行。

這條生產線名義上是一條半自動生產線,但是自動化的程度也非常高,基本上在製造過程中,並不用過多的人爲手段的調整。

不過這條生產線一次性只能生產一個型號的軸承,如果要生產其他型號的軸承的話,那麼機器就要對於數據進行修改,而模具也需要人工進行更換。

並且不管是更換模具還是修改數據都比較麻煩,如果是一般的工人的話,想要修改這些東西沒有個三五天絕對沒有辦法完成,不過由於張毅廠裡有着衆多堪比九級的技工,自然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

如果張毅他們的七彩石想要生產其他型號的軸承的話,憑藉廠裡的這些學霸只要半天的時間就可以了。

與此同時,在生產線開始正式測試運轉之後,在場所有的學霸,包括蔣帥在內,全部都緊緊的盯着生產線的每一處運行情況,看看是否正常。

特別是生產線上面各個關鍵部位,也就是生產線中的那些軸承,畢竟蔣帥對於這條生產線上面的其他地方,都非常的有信心,因爲這條生產線是他自己親自設計的,同時生產線上面的零件也是他自己親自監督製造的。

不過這條生產線上面的這些軸承卻不是自己製造的,而是對外外購的,雖然說這些軸承都已經是國內能夠購買到的最好的軸承了,甚至都已經達到了軍工級別的軸承標準。

但是這些軸承如果拿到國際上的話,那麼也只是二流的軸承而已,和國際上真正的頂尖軸承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不過同樣他也非常的清楚,這些在這條生產線上面使用的也只是暫時而已,只要他們七彩石自己生產出同樣的軸承之後,那麼這些在生產線上面的軸承都將會被張毅他們廠自己生產的軸承給取代。

隨着生產線的運行,張毅他們終於等到第一套軸承從生產線上面下線。

於是張毅就迫不及待的拿起這個剛剛生產出來的軸承看了起來,像這樣的高精軸承基本上用肉眼已經無法分辨出好壞了。張毅他們還是興致勃勃的拿在手上看了起來。

“真漂亮,我想這個軸承的精度肯定會達到我們預期的要求。”不知道什麼時候過來的張揚看着軸承說道。

當張毅拿起這個軸承仔細的觀察的時候。此時他旁邊的其他人也仔細的看着張毅手中的這個軸承,也點了點頭。

不過他們說的的確是事實,剛剛從生產線下來的這套軸承的確非常的漂亮,至少在外表上面他們沒有看到一絲的瑕疵,由於這個軸承的密封圈同樣也是張毅他們廠的軸承鋼製造的,所以就連軸承上內外環與密封圈之間也沒有看到一點點空隙,可以想象,這個軸承的精度有多高。

雖然說,張毅他們的眼睛無法看出這個軸承的精度,是否十分符合設計要求,這並不妨礙張毅他們高興的心情,畢竟這是他們廠生產的第一個軸承,並且裡面所有的材料,除了潤滑劑之外,都是他們廠自己生產的,這怎麼不令他們興奮和驕傲呢!

第136章 微型高速大功率直流電機第376章 協議達成第710章 人工引力技術第727章 三年發展第709章 反重力引擎完成第458章 國際風雲第397章 地面滑行測試第426章 受刺激的各大航天大國第731章 金星改造二第607章 登陸穀神星二第720章 選擇第350章 絕密項目第769章 木衛二生命的研究結果第439章 太空救援第29章 租廠房第769章 木衛二生命的研究結果第123章 反響 (求訂閱!3/5)第452章 龐大的投入第334章 轉機第418章 世界反應第36章 首個2000萬第184章 對北極國複雜的感情第124章 檢修生產線 (求訂閱!4/5)第286章 計算速度第89章 收穫巨大第747章 金星考察第232章 專家們的讚揚第416章 月球資源數據第201章 審覈開始第167章 島國精工第732章 行星發動機第670章 電磁脈衝彈打擊第193章 北極國新的要求第787章 金星大氣層改造 二第198章 黃熙茹的建議第288章 七彩光子科技第330章 黃老爺子的電話第321章 華威的成果第86章 簽訂合同第101章 生產線第419章 屬於整個人類的盛況第7章 朱剛的麻煩第181章 伊國的期望第433章 美麗國的期盼第307章 留住員工第212章 長城十號火箭第233章 通過評審第301章 喜從天降第726章 地外生命研究 二第140章 非數控高精機牀滴629章 武器標準第21章 聯繫黃熙茹第679章 艦隊之間的較量 七第697章 決戰小行星帶 四第76章 天文儀器展一第374章 參觀基地第258章 說客第255章 苛刻的條件第296章 開建第75章 完成第566章 星港一期工程第321章 華威的成果第301章 喜從天降第95章 測試結果第460章 現場第304章 和國外芯片生產廠商的交鋒第20章 試製第792章 生物測試第746章 進入金星第96章 機牀改裝第681章 慘勝第737章 金星探測任務第696章 決戰小行星帶 三第439章 太空救援第161章 任務第582章 新的發現第196章 系統積分第263章 全滅第757章 太空採礦任務 二第723章 行星改造計劃二第778章 新金星 二第336章 機械外骨骼的不足第726章 地外生命研究 二第57章 大規模僱傭第613章 轟動第274章 準備收購船廠第5章 初次僱傭第606章 登陸穀神星一第782章 新金星六第439章 太空救援第360章 霸王槍級空天戰機第732章 行星發動機第632章 宇宙採礦第457章 張毅的分析第570章 飛船進度第190章 電池研究第453章 “火龍槍”級空天戰機第368章 研討會結束第767章 木衛二上的生命第9章 系統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