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二十七年,雖經歷風風雨雨,但在太祖掌舵下,抵禦了西方帝國對中國新政權的瘋狂進攻,國家從一窮二白逐步建立起和發展了我國工業、農業和國防、交通等經濟體系,人民雖不富裕卻安居樂業。
他們以天下爲己任,以國家爲家,勒起褲腰帶搞建設,依靠人的積極性和奉獻精神,艱苦奮鬥勤儉建國,舉得舉世矚目成就,這是事實,絕不容妖魔化。這就是改開的基本土壤,雖取得些成就但不應忘記前人種樹嘛。
王曉芬心想,若能在改開十五年後,真正搞一次檢驗真理的討論,那該有多好。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不帶政治色彩,而是認真思考國家未來,這樣纔好繼續健康的向前走。
這麼大個國家,總不能一直在摸索中前進,太危險了。國家需要有高瞻遠矚的舵手來掌舵,否則你摸我摸大家摸,加上國際敵對勢力虎視眈眈,最後還不知會搞出什麼大亂子。
中國要亂必是天下大亂!
“部長,小崗和南街、華西之間的比較竟是如此鮮明,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王曉芬目光灼灼看着魏無雙,她對這個年輕部長充滿期待。在她看來,事實勝於雄辯,對兩種經濟模式的探索可以給出結論了。
包產到戶只能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至今爲止,大部分農村貧困依舊,特別是西部和偏遠山區,不少老百姓沒吃沒穿的事依然沒解決,這說明小農經濟並不適合中國農村實際情況。
農村要發展還需依靠集體經濟。可發生這麼多事卻沒人對此進行反思,或說反思只是民間,而官方媒體則是不斷唱讚歌,有些不良媒體甚至採取掩耳盜鈴,掩蓋真相,因華西和南街發展與大政方針不相容,對其進行非議,這還是大國胸懷?
我黨當年若是唯個人聲譽論,不顧社會現實,脫離國情照搬馬列主義,太祖他們還能取得革命勝利而創立新中國?王曉芬想得很多,她是個很有思想的女子,因多年在新聞戰線上,比一般老百姓更瞭解國情和社情,對中國未來發展充滿憂慮。她懷疑某些政策是否符合國情問題。
王曉芬的採訪、摸索對魏無雙意義重大,他基本認爲這條路是正確的,但須實地參觀考察纔好下決心,他計劃以文明辦爲依託在金星市試點進行新式經濟體。
“我們一起幹吧,相信定能成功,畢竟已有成功例子來證明理論的正確性,這是對建國二十七年探索的繼續探索,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一種理論才能變成真理。再說,我們有參照物,搞起來要容易些。”
“部長,真要搞試點?市裡會支持嗎?還是偷偷搞,也和南街一樣搞外圓內方?”王曉芬興奮的問,這可是天大的事。
“省市都會支持的,估計最上頭也會支持,這點不要擔心。關鍵是要搞成功。要認真規劃不要亂搞,要搞就搞大的,扶持村集體企業發展成國家級大企業,來帶動經濟發展。搞並不難,難的是人心。你看,華西、南街等地,就是因爲他們人心齊,加上勤奮努力纔有今天。可這是經歷艱苦甚至頂着巨大壓力情況下才發展起來的。”
王曉芬點着頭說:“關鍵是帶頭人,是發自內心想要帶領鄉親走共同致富的人,這種人真不多,現在人人向錢看,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這是個大問題,但魏無雙並不擔心,“那是社會清流在濁流下喘息,沒被肯定。若國家和社會來推動之,好人還是多的。”
王曉芬離開前,
主動緊握住魏無雙的手,感動說:“部長,謝謝你爲曉芬遮風擋雨,這個承諾,曉芬記在心裡。我在新聞界幹了很長時間,身心真的很疲倦,有了部長承諾,今後又可以大幹一場了。”
接下來,他要去找市委書記鄒海濤,並和宣傳部長於建國打個招呼,當然,不會說具體事。“王曉芬,你先準備,我會盡快安排去這些地方參考考察,算是紅色之旅。要親眼看看,同時與幾個當家人深入交談纔好下決心。到時還需要你出面聯繫。”
“沒問題,我和他們挺熟的。”王曉芬興奮的說。
望着魏無雙下樓而去,王曉芬回到辦公室,坐在大班椅上陷入沉思,她對部長極認可,對未來充滿渴望和信心,她堅信魏武部長一定領着她和趙雅萍、胡婕幹出大事業。
魏無雙開着車往政府大樓方向行駛,行至半路接到杜修明電話,說有事找他,希望能去一趟臨海。杜修明來江南任職都半個多月,還沒去見過他,有些說不過去,故而,掏出電話給趙雅萍和胡婕掛,交代一番後纔開車向臨海進發,行至半路又給王曉芬掛電話,告知去臨海之事,其他只能等回來再商量。
來到臨海,直接前往杜修明辦公室。
“無雙,B市分手又兩個多月了,怎樣,工作順利嗎?”杜修明邊說邊給魏無雙遞茶,掏出煙給魏無雙,點上後閒談起來。“上次動靜不小,呵呵,無雙出手絕不比丹霞差。”他說的是將田忠義父子等人一網打盡的事,這事還沒搞完,牽涉上百人,確實動靜不小了。
“這事暫時不說,杜叔叔,有件事你幫我參謀一下。”接着,魏無雙將他對經濟體建設問題的思考以及初步打算, 和杜修明進行深入交談,他最想知道的是高層態度,及各種勢力的看法等相關信息。
“無雙,還是悄悄辦好,如證明集體經濟正確,那改開的某些理論及出發點就有可能是錯的,這會導致支撐改開政策崩塌,是大事啊。再說,人家在十幾年間佈下多少人來支持理論,他們不會贊同的,哪怕心中認可,口中也要反對。政治路線依靠組織路線來實行,這是人的問題。可那些人都在各崗位上發揮巨大作用呢。”
這事無雙也清楚,但他難以理解,被證明錯誤的理論爲何還要繼續推行,難道承認錯誤真的那麼困難?
“杜叔叔,事關十三億人口大國未來,加上國外敵對勢力的干擾,比如美國,他們絕不會爲中國着想,幹嘛要讓他們來幫咱們設計未來經濟政策,太可怕了,中美間就不可能真正成爲朋友,這是與虎謀皮啊。”
“無雙,這事很複雜,你聽說過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故事嗎?核心不穩纔要團結在。好了,你還是悄悄搞,或表明掛個國際經濟體,別那樣張揚就行。”杜修明建議說。
“杜叔叔的意思是幹一套說一套。”魏無雙笑了起來。
杜修明開心大笑,邊抽菸邊說:“是這個理,特色可以搞成資本,也可以搞成社會嘛。一切還不是人在操縱?你選個和外國有關聯的經濟體概念,實際搞成集.體經濟,這樣想幫你的人也有藉口,呵呵,沒辦法,這就是國情。”
最後,魏無雙笑着點頭說:“行,就按杜叔叔的意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