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比,我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中醫就緩慢多了,中醫看病不光要懂得某一個科室的知識,更是需要環顧病人的整體,古時候的醫生更是要從小就開始培訓,別的先不管,將師傅交給的幾本醫術全部背得滾瓜爛熟,然後開始採藥泡藥,熟悉各種草藥的藥性,待到這些藥材的基本屬性全部掌握以後,才能開始逐漸跟隨師傅外出診病;”
“醫生負責看病,學徒往往是跟在旁邊負責記錄,抓藥等工作;”
“隨着時間的推移,師傅認爲這個學徒有天賦,悟性好,人品好的話,纔會教授一些診病的經驗;”
“再過些時日,徒弟就開始爲病人診斷,師傅則坐在邊上負責把關,一旦徒弟有所差錯,師傅才能夠及時修改;”
“學徒在師傅身邊培訓個十幾二十多年以後,各方面經驗醫術有所增長,得到了師傅的認可以後方能出師。”
“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意味着精英教育,只適合培育極少數的弟子,一旦弟子的數量多了,師傅就忙不過來了。”
“是以,在醫學的普及方面,中醫因其複雜的傳承性,不如西醫來得簡單、清楚、明瞭、批量生產。”
蘆志強停頓了片刻,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兩口茶水後,稍微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西醫是給病人去尋找病菌,中醫則是爲病人找回健康,這兩者的差別非常大!~”
“西醫喜歡以藥物作爲依靠對象,用藥物去正面對抗病症,例如用藥物進行消炎滅菌;中醫則是依靠藥物幫助病人去自我康復,儘管有時也會用到藥物,但是在用藥的方面,依然是以調動人體自身爲主,達到人體自身的康復,迫出掉病毒!~”
“要是說西醫是對抗醫學,那麼中醫就是中庸醫學。”
“西醫在用藥方面,喜歡提煉一些純度極高的單體,結構清楚,作爲靶點進行治療,屬於靶點單一;中醫則在用藥上是調整人體自身的免疫力,煥發自身機能去排除病毒,而非是對抗。”
“西醫的作用比較單一,在局面對抗方面,往往毒副作用很大,正所謂食至精則有害,藥至精則有毒!~”
“我華夏中醫自古以來就認爲是藥三分毒,講究的是中病即止,效必更方,從不會主張長期大量服用藥物。”
談起中西醫之間的差別,蘆志強從容不迫的侃侃而談,頗有種指點江山的感覺,讓萬貴、鄭秀娥、顧啓平、顧燕和孟婉君等人不敢打擾,紛紛認真傾聽,生怕錯過了什麼精彩內容。
“說了這麼多中西醫之間的區別,現在回到剛纔的問題上,爲什麼大醫院的專家教授們沒有看出這個小兒厭食症的真因來?”
蘆志強瀟灑的打了響指道:“理由很簡單,現在的許多醫生喜歡從病人發作的症狀上去看病,在臨牀上只要見到了什麼食慾不振,他們僵硬的腦袋就很自然的聯想到以健脾助運爲治的方法。”
“孰不知溫燥健脾之品,有傷津之虞,故治療胃陰不足之厭食,則應注意運脾養胃滋陰之法。”
顧啓平聽了蘆志強的話語,似懂非懂的恍然大悟道:“噢,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蘆志強詳細認真的介紹道:“這個方法其實也是我以前讀醫書時,觀看南凌城中醫學院江育仁教授提出的健脾不在補,而貴在運的基礎上學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