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消費電子領域領導者的他們,卻在積極限制自家子女接觸自己的產品,箇中原因自然引起了公衆和媒體的好奇,更加令人好奇的,則是其他“硅谷人”的態度。
而他們的回答也是令人頗感意外,比起ipad和手機,硅谷高管和投資人們更喜歡讓自家孩子多接觸書籍、小夥伴與大自然。
大多數受訪者都表示會限制子女接觸電子產品和網絡,並且嚴禁在臥室玩手機和電腦。區別只是限制的程度,開明些的允許使用,但規定每天使用時間;嚴苛些的更是儘可能地子女同這些東西絕緣,不給ipad給紙書,不上sns(社交網絡)去玩耍,就算逼不得已需要買手機,也恨不得塞給他們一支功能機了事。
而他們對這種做法的解釋,赫然是“爲了防沉迷”。
溫和說法是小孩子沉迷手機會影響睡眠並導致現實社交能力下降,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自然只能進行限制;而激進說法則是網絡上有黑客、有謾罵欺凌、有不健康內容,小孩子沒有辯識能力,要是接觸到了很可能會禍害一生,當然只能隔離隔離。
實際上這些問題馬競同樣也有注意到,而他之所以放任自家小朋友們從小接觸這些東西,自然是因爲有了更好更放心的解決辦法,那就是蜜蜂自己的加強版綠壩。
說起來,當初的四千萬大小姐綠壩娘,要是努力做好未成年人上網行爲管理的本職工作,多舉這些硅谷高管的例子,拉攏擔心子女成長環境的家長,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畢竟對於未成年子女的家長來說,更好更放心的家長管理還是有用和必要的。
然而綠壩孃的研運人員卻急功近利地把一副好牌生生打輸了,一方面軟件本身做的不好,頻繁出錯影響用戶體驗導致很多人怒而卸載,另一方面他們又藉助行政力量強行推廣,要求品牌機甚至網吧電腦都全面預裝,卻是惹到了數量更多的成年網友犯了衆怒。
最後,用網友的說法就是,他們實力不行還強行裝逼,結果扯到了蛋把自己疼死了。
在綠壩生的轟轟烈烈、死的悄無聲息的同時,包括“蜜蜂藍壩”在內的同類產品卻在悶聲發大財。
不過,別人是直接賣產品或者賣服務,而蜜蜂賣的卻是整個體系。
“藍壩”的名字是網友起的,源自蜜蜂藍白雙色的vi(企業視覺設計),隨着在網絡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這名字終於得到蜜蜂的承認。
實際上,藍壩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產品,而是蜜蜂應用於自家產品的一系列內容安全管理軟件和服務的統稱,包括但不限於廣告過濾、應用審查、文本檢索、圖片過濾、入侵攔截、行爲分析、用戶畫像等等,以不同形式服務於蜜蜂各個網絡服務,蜜蜂所有軟硬件上面或多或少都有藍壩的身影存在。
它們實際上起着整個“蜜蜂王國”虛擬圍牆的作用,因此也被一些網友們戲稱爲“牆中牆、小長城”,並且參照流行語編出了“局域網技術哪家強?蜜蜂有個牆中牆!”和“藍爸爸,像父親一樣關懷你的手機!”之類的段子進行調侃。
蜜蜂本質上始終是一家遊戲公司,其他業務的發展自然要屈從大局。即使冒着引發網友不滿的風險,他們始終在內容過濾尺度上保持高標準嚴要求,儘量向官方網媒甚至電視臺看齊,其落實者就是藍壩系統。
雖然他們也在諸如蜜搜優影、蜜蜂百科等產品上打了擦邊球,給成年用戶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信息,但是這種“發圖不發種”的行爲顯然並不能滿足網友們日益高漲的需求,對於產品市佔率的提升效果並不明顯。
還好,藍壩帶給蜜蜂的也不全是壞消息。
對於那些因爲惡意應用氾濫而逃離安卓的用戶來說,擁有“藍爸爸”的bp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對於廣大家長來說,安全省心的藍爸爸同樣是他們的好朋友。
所以,蜜蜂手機及平板能夠連續三年獲得幾大it媒體的“青少年選擇獎”也就不顯得意外了。
說是“青少年選擇獎”,倒不如說是“家長選擇獎”,畢竟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大部分沒有自己經濟來源。家長們青睞蜜蜂的便宜好用和安全省心,他們自然只能習慣用着,畢竟賣腎少年總是少數。
所以越是低年齡用戶使用蜜蜂產品的比例就越高,像是14歲以下少兒組使用率更是輕鬆過半,一騎絕塵地把其他品牌遠遠拋在身後。
不過到了19到25歲青年組,平板使用率沒有變化,而手機使用率就突降到了第七,這倒也符合它們的銷量成績。
手機前六是三星蘋果lg華米中,這些年產量半億甚至數億支的國內外大廠,蜜蜂手機全年2200萬的銷量實在不夠看,現在的名次還是廉價租機業務加持的結果。倒是蜜蜂平板憑藉着首次實現的千萬銷量,以微弱優勢逆襲了多屆冠軍ipad,第一次拿到了平板電腦國內銷量冠軍。
只可惜二者雖然銷售臺數接近,但利潤卻差了好大一截。
蜜蜂賣掉的平板大部分都是千元左右的中低端型號,並且大多是賣給蜜蜂租機公司,加入後者的“電子書包租賃計劃”。中低端、批發出貨,再加上還要向教輔書出版方支付版權費用,實際利潤率自然沒多少,當然比起大多數安卓平板還是不錯的。
而且更爲重要的是,通過這個途徑蜜蜂爲自己找到了一張長期飯票。
全國有上億小學生,半億初中生、3000萬高中生和2700萬大學生,實際上就算用兩億平板把這個市場全部佔滿,蜜蜂能夠直接獲得的利潤也沒有多少,他們更加看中的是培養用戶習慣。
這方面巨硬和鵝廠都是成功前輩,巨硬通過免費的windows教育版在世界範圍培養了大批學生用戶,他們長大後都已經習慣win平臺自然不會輕易離開,而鵝廠對於小學生市場的開發,更是羨慕壞了其他國內同行。
只是像蜜蜂這樣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總是少數,國人還是太過執着於短平快、多省好。
在花費巨大代價甚至不惜大幅讓利後,蜜蜂終於啃下了全國幾家主要教輔書出版社,讓後者同意在蜜蜂平臺上發行旗下書籍的電子版。有了齊全的教輔書庫,再加上實惠的租機方案,以及蜜蜂平臺乾淨無害的好口碑,自然可以輕易打動學校和家長,畢竟其他三大平臺在教育內容以及安全和諧這兩塊上做得都不如蜜蜂好。
開放的安卓本身就是個篩子,即使大人都有可能因爲點擊下載惡意應用而把手機搞得一團糟丟錢又受氣,更何況涉世未深甚至字都沒認全的小孩子。其他教育平板廠商雖然使用所謂的雙系統來規避安卓的安全問題,卻是治標不治本,而且他們的軟件開發實力以及資金實力和蜜蜂根本不是一個檔次,自然被輕鬆碾壓了。
蘋果和微軟倒是有錢有資源,而且他們封閉的系統在安全性安全性要好不少,但是遇到蜜蜂這樣類似低價傾銷的手段,兩家公司在簡單權衡以後就都放棄了,相比華語地區的教育市場,人家更在乎歐美本土那邊。
更何況號稱封閉安全的這兩個系統,也不是絕對安全的,過去兩年他們可沒少被央嬸點名批評。除了定價和售後歧視,央嬸攻擊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在兩家的應用商店中可以輕鬆下載到一些潮溼油膩的小說和圖片應用,十分不利於祖國花朵們的身心健康。
這裡面倒是沒有馬競什麼事,甚至那些熱心羣衆都跟他沒關係,純粹是央嬸記者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挖掘出來的。
其實兩家平臺也是冤枉,他們的應用數量都是幾十萬、百萬級別的,平臺運營方只能做到在應用首次上架仔細審覈,卻沒辦法監控所有應用的每一次更新,結果就被不良開發商找到漏洞,利用版本更新的辦法把非法內容送進來,“更新一下,好詩變好溼”。
特別是急於擴充應用數量,好讓自家平臺“實至名歸”成爲第三大平臺的微軟,在應用審覈上更是經常擡手又擡手,羅卜快了不洗泥的結果就是應用平均質量非常糟糕,山寨甚至垃圾應用比比皆是,油膩內容自然少不了。
而這種情況在蜜蜂系統上就很少出現,本身自家蜂軟和蜂遊就是最大開發商,足以滿足用戶大多數需求,讓他們可以對第三方應用,特別是中小廠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這些開發商往往也是最容易鋌而走險賺快錢的。
而且蜜蜂強大的人工智能和虛擬機技術,能夠快速檢測大量應用,自動找出常見不良內容並自動隔離,同時他們還擁有網絡公司裡規模最大的臨時工隊伍,剩下的漏網之魚也很難逃過人工手段的查漏補缺。
雖然說隨着網站規模的擴大,平臺上第三方發佈的任務委託越來越多,但是依然沒人能夠動搖蜜蜂集團網站最大單一僱主的位置。
蜜蜂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着網絡巨頭裡最小的員工規模和行業第一的人均工資,就是因爲他們把很多佔用人力的簡單工作如網頁與應用內容檢查、地圖掃街、地面推廣、資料收集等等外包給了cta會員們,變成了網站上的“日常任務”。
每天都有很多會員按時上線領取這些任務,並及時合格完成,雙方配合地相當默契。
這些人其實已經可以說是蜜蜂的編外員工了,每天卡着點兒做日常任務和普通員工打卡上班已經沒有多少區別了,唯一的不同就是可以在家上班或者在當地上班,在時間和地點上要自由一些。而且因爲臨時工只有個稅沒有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也是可選的,實際拿到的收入比不少上班族還要高一些。
當然,這同樣意味着將來買房和退休時會有些麻煩,不過cta不斷高漲的會員數量表明這些問題並不能阻止大家的熱情,畢竟多數人還是習慣於落袋爲安,買房和退休什麼的實在太遙遠了。
而對於蜜蜂來說,有這麼一批熟練臨時工、編外員工,也能極大地減輕公司的人力成本壓力。畢竟員工的養老保險和公積金僱主也要幫忙交一份的,更何況大規模使用臨時工也可以避免項目波動時的裁員問題。特別是他們的海外業務,更是和cta海外版相輔相成,業務開展到哪裡,後者的分站就建到哪裡。
其他公司的管理層當然不是瞎子,很快就“看透”了蜜蜂省錢秘笈,併發揚傳統將其複製過來同樣建立自己的網絡兼職平臺。只不過大多隻是東施效顰沒有學到精髓,網站很快淪爲網購刷手/好評師/差評師、補貼羊毛黨,以及水軍的集結地。最終只能無奈關閉,要麼徹底放棄,要麼把自家任務量轉移到cta,爲後者拿下全球最大衆包網站頭銜出一份力。
馬競其實也沒想到,當初腦洞大開創辦的這家網站居然發展成瞭如今行業第一的規模,儼然成了最大的人力資源c2c在線交易平臺。
要知道蜜蜂名下僅有三個網站做到了世界第一,除了cta,另外兩個是蜜蜂百科和蜜蜂影視vr站。前者打敗度娘百科和wiki更多是因爲這個工作費力不討好,耗費大量資金和人力收集資料不說,還要跟世界各地的版權方鬥智鬥勇;後者則是佔了vr尚在幼稚期的光,等到將來產業成熟了,有很大可能被其他專業視頻網站超過。
與這兩個相比,cta完全是憑藉網站自身發展逐漸走到今天的地位,想來想去馬競也感慨一句“咱終於也享受到人口紅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