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其實無所不在,宇宙空間自然也是如此,但是正常情況下宇宙電磁波中的小波長高能輻射會被大氣層吸收,高能帶電粒子也會被地磁場偏轉到無人兩極形成極光美景,至於不帶電的中子流之類一來非常少見二來有厚厚大氣阻隔,同樣不用擔心。
不過隨着地球逃離太陽系,失去太陽輻射導致大氣層下沉變薄全球冰封,進而使得更多高能輻射可以更容易到達地球,在殺死大多數地表生物的同時,也導致了極少數幸運兒的變異,掌握智慧的他們自稱靈族,組建了名叫靈族聯盟的跨種族聯合體。
其實還是蜜蜂版的蟲族,畢竟蟑螂什麼的生命力更頑強嘛。
話說,未來戰士打蟲子什麼的,和加特林打喪屍一樣,早就成了科幻故事的經典套餐之一,蜂遊顯然也沒能免俗。
考證源流的話,大約離不開已故科幻大師羅伯特-海因萊因(robertheinlein)於1959年發表的小說《starshiptroopers(星船傘兵、星際船上的部隊)》。
在該書中首次出現了肉-體強大的外星蟲子和士兵動力裝甲服的概念,並且被其他小說家和編劇家頻頻引用。自那以後,各式各樣的昆蟲及其變體不斷出現在小說、廣播劇、電影電視劇以及遊戲當中,花式虐打各種龍套,同時又被一代又一代的主角們花式虐打。
在無數編劇家以及小說家的補充下,“蟲族”這個概念越發細緻完善,到了遊戲《星際爭霸starcraft》時更是臻至大成,從幾乎沒有多少智慧的“它們”,變成了擁有自己語言文化、社會結構乃至科技樹,逼得人類不得不盡量對等看待的“他們”。
有趣的是,這部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星河戰隊(也譯作星河艦隊)》反倒被人當成了李鬼,指責影片中的蟲子(bugs)抄襲了sc的zerg(異蟲)種族設定。
《星河戰隊》第一部97年上映時依靠cg合成的bugs(蟲子)吸引了無數觀衆的眼球,取得了一點二億美元的票房。雖然比不了同年上映大船(泰坦尼克號)的6億刀票房,但在當時已經很是不錯了,於是製片方三星影業(美國獨-立電影公司,95年被哥影收購,後來一起賣給索尼)又投拍了兩部續集,但是因爲導演沒處理好小說原著中的思想問題,兩部片子都沒有公映直接發行了dvd,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海因萊因生於1907年歿於1988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並曾在海軍航母上服役。這些個人經歷賦予了他的小說可信的技術細節,使他成爲硬科幻大師,卻也鑄就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或者說軍-國主義情結,並在他的小說中多有體現。在《星船傘兵》中作者設定了一個全民皆兵的未來聯邦,人們只有參軍服役並順利退役才能由平民提升爲公民享有諸多權益。這顯然有違“天賦人權”的美式主流價值觀,因此一經發表就遭受了不少批評和爭議。
第一部電影淡化了這種思想衝突,全程只是蟲子虐人、兵打蟲子,依靠精美的特效和番茄醬(血腥效果)博取眼球,這才取得了商業成功,後面兩部續集的導演試圖強調這種思想性以討好小說讀者或者反映自己的思想,卻也因此疏遠了普通影迷,導致影片只能像其他小衆影片一樣發行dvd了事。
事實就是,小說作品、特別是強調文學性的嚴肅小說可以探討社會矛盾、反映尖銳問題,文學性的文藝電影同樣也可以這麼做,但是這樣一來就很容易落入曲高和寡或者孤芳自賞的境地,銷量和票房一般不會太好看。
當然,導致這篇科幻名著沒能受到影迷歡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的賣相不太好。兩大陣營的設定過於簡單,蟲族的設定稍顯原始缺少顏值和智力,沒有類似吸睛吸粉的刀鋒女王莎拉·凱瑞甘(sc蟲族人氣英雄)的存在。而人類陣營爲了反映作者的思想也充滿了各種吐槽徵兵廣告和美國社會情況的情節,不夠偉光正的軍方自然不太容易得到影迷的喜愛。
要知道,論起怒刷存在感、樹立偉光正形象,五角大樓絕對可以說是世界翹楚,經過幾十年持之以恆的努力,他們成功地打造了高科技裝備加持、保衛美利堅、保衛地球的高大上形象,並且被潛移默化了大多數影迷的既有印象。一些與此相反的影片自然會因爲觀念衝突導致失分。
而且他們美化自己形象的方法頗爲溫和,卻也很是有效,五角大樓並不會粗暴禁止有損美菌形象影片的上映,但是也不會對其加以配合,至於贊助就更加別想了。
想要在影片中動用軍隊龍套、看到高大上的f22和f35隱形戰鬥機、m1a1主戰坦克,乃至宙斯盾驅逐艦和航母戰鬥羣,製片方就得把劇本交給五角大樓審覈,並且接受他們的修改意見。改得好了不但能夠省錢甚至還能賺錢,然後市場的無形大手自然會推動着製片人們投拍更多像《壯志凌雲》、《變形金剛真人版》系列一樣的“徵兵宣傳片”出來。
蜂遊在製作《地球重建計劃(earthrebuilding)》時就吸取了這方面的教訓,提升了蟲族的顏值和智商,同時適當降低血腥程度,並且把人類陣營一分爲二,來一出新世界版本的“三國殺”。
雙陣營對抗太過單調,一方優勢之後很容易滾雪球碾壓,而三陣營的話就會多出來合縱連橫的空間,看點和可玩性自然要增加不少。三國故事比西遊、水滸以及封神故事更受遊戲開發商和玩家歡迎,三陣營對抗帶來的可玩性功不可沒。
這樣一來倒是讓er有了幾分星際爭霸sc的感覺,同樣是三陣營,同樣有星際人類和強大蟲族。但實際上手以後,很少有人會將二者混爲一談。rts即時戰略遊戲畢竟過了黃金時期,暴雪用盡渾身解數也沒辦法逆歷史大潮而動,蜂遊自然也不會跑去螳臂當車,所以er被做成了一款混搭風格的沙盒rpg。
這倒是蜜蜂的強項,畢竟他們的bc編程平臺最擅長處理的任務還是大型軟件工程。自動編程雖然失之呆板,不能做到最佳效果,但是卻也有着有效控制代碼質量的優點,能夠避免多人開發溝通銜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失誤,越是大規模的軟件工程,自動編程的效果就越明顯。
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蜂軟還是蜂遊都有充足的動機和動力去搞大項目。所以在er地球重建遊戲當中,玩家可以接觸到fps射擊、act動作格鬥、slg模擬戰略等風格迥異的玩法,同時沙盒遊戲特有的開放世界與摸d(自定義修改模塊)也是少不了。
這些東西都在試玩版中有所體現,所以在打退了“蟑螂獸”的進攻後,歐陽嬋嬋就見識到了這遊戲的虛擬搬磚玩法。
敵人退卻危機解除,她和她的npc隊友們紛紛將機甲切換到工程模式,重新回到搬磚正軌上來。雖然遊戲過程不可能完全模擬現實,但是像早期遊戲那樣工人拿把大錘敲敲打打,就能蓋起一座大樓的事情卻也不會在這裡出現。
因爲蜂遊在工程建造環節添加了大量的細節內容,所以爲了讓遊戲裡的機甲靈活切換切割機、電鑽、機械手等工具以更好更快地修理地球,屏幕外的玩家也需要雙手分握雙魚手柄做出各種動作。
雖然這兩隻手柄設計輕巧只有幾十克,但是經常遊戲應該還是可以起到幫助鍛鍊玩家雙手肌肉的作用,大約能夠有效避免雙臂粗細不一的麒麟臂問題吧。
而且蜂遊在這款遊戲上搭載了自家最新最強大的摸d系統,支持更好的自動建模貼圖以及高智能方便的模塊編程功能,並且向玩家開發的素材庫也更加豐富強大,可以幫助玩家打造各種腦洞大開又活靈活現的機械裝置甚至有機生命體,從而豐富這顆重獲新生的星球,也能有效延長遊戲的壽命。
只是蜂遊似乎不太信任玩家的美工水平,素材庫的容量直接擴大到了其他遊戲的三倍,甚至有很多模型和動畫素材根本沒有用在遊戲本體,完全是摸d特供。好在這樣做並沒有導致客戶端體積過分膨脹,依然被控制在10gb以內,這自然是優化有術的功勞。
遊戲原版場景和各種物件也使用這個美術素材庫,人物和生物語音同樣用音色包加合成引擎的方式實現,兩種重複利用方式雙劍合璧有效地節約了存儲空間。
這其實是蜜蜂遊戲一貫以來的風格,只是以前限於技術實力合成拼接效果多有瑕疵,很容易被人看到聽出異常。到了這一代才終於得到了完善,追上了主流單機遊戲的音畫效果。倒不是說蜜蜂的技術突飛猛進了,而是主流單機遊戲都原地踏步了,主機平臺最高只有,甚至在微軟x波上還有不少的遊戲。
雖然硬件供應商依然在試圖提供更加強大的硬件性能,但是主機平臺爲了解約成本卻不願意使用。同樣的,雖然引擎開發商在不斷向“照片級畫質”攀登,網絡上隔三差五公司財務虛幻四打造的極致截圖甚至視頻放出,但是主機硬件限制擺在眼前,遊戲開發商大多不願意爲“神優化”支付高昂人工成本,就只能默默揹負縮水狗的惡名。
至於性能更加強大的pc平臺,雖然也有了一些正版發行平臺,但是總銷量還是沒辦法和主機相比,銷量不足收不回成本自然hold不住超高畫質。實際上那些畫面超牛的pc遊戲,cry私s是德國crytek打名氣賣引擎的招牌,而偷車4/5、撿垃圾3、少女卷軸5那些美輪美奐的截圖大多是打了高畫質摸d的結果。畢竟官方需要考慮硬件需求和捉蟲成本,玩家愛好者卻可以只顧拍照截圖時美美的進行了,至於顯卡過熱程序崩潰什麼的不是玩摸d的常態麼?
當然,微軟也爲“x波x720p”的惡名付出了代價,更低的畫質表現把相當數量玩家逼去了競爭對手陣營,大部分入了ps4,少部分則帶着好奇心態買了蜜蜂ptb。雖然基於移動處理器的後者在性能上更加弱雞,但是便宜的售價以及蜜蜂大量神優化第一方遊戲,還是讓這個新生平臺擁有了不小的吸引力。
得益於28納米制程產能的擴增,本來就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的ptb變得越來越便宜,相應的蜜蜂雖然沒有大規模調價,卻經常搞買遊戲送新機這樣的搭售活動,事實上不斷降低着pt的售價。
在年初的ces上,馬競之所以表示公司將不會爲第一代用戶補償ai卡,就是因爲公司另外有安排,很快他們就開啓了買遊戲送ai卡以及買遊戲送ptb2015的長期促銷活動,到現在發佈近兩年時間終於把銷量推過了700萬臺的門檻。算上其他基於蜜蜂卡的“兼容機”,整個pt平臺終端數量正在堅定地向着千萬大關邁進,也算是讓第四大主機平臺的名頭名符其實起來。
此時其他三大主機平臺的銷量是:ps4有2400萬、x波有1100萬,而第三大平臺的wiiu距離千萬銷量還有臨門一腳。說起來這裡面當然少不了蜜蜂的貢獻,雖然大家都是“不虧本賣硬件黨”和“第一方扛旗黨”,但是ptb卻有着成本更低和遊戲產量更大的優勢,銷量增速雖然比不上前兩位,卻是把wiiu甩在了後面,就算年內無法超過去取而代之,明年也就差不多了,要是運氣好的話沒準還能感受一下第二名的風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