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能帶來的改變只是外貌,自信、學識、才華靠整容是整不出來的,沒有內在的東西別人也只會更加瞧不起你,把自己形容是花瓶。
自信是靠自己的勇氣和經歷磨練出來的,學識和才華是靠自己的勤奮鑄造的,別人眼裡的光鮮亮麗是需要自己在背後日日夜夜打磨的。
蒙歌深知,這是一個刷臉的世界,沒有一張好看的臉,就好像比別人少了一張通行證。需要繞很遠的路,才能走到跟別人一樣的位置。所以,整容是把雙刃劍,即使他擁有了自信,也使他更加的依賴。
整容成功的蒙歌打算參加選秀節目,既是爲了發揮自己的才能,也是爲了還清善款。選秀節目在中國播了十年,每年都有數十萬人蔘加,十年下來將近數千萬人。但除了那些幸運兒,還有千千萬萬的人的人在爲了這個舞臺默默奮鬥。
有的已經消失不見,有的也許已經轉行。在大家眼裡,也許是小有成績,但對蒙歌自己而言,一切纔剛剛開始。
人生,不是因爲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下去纔有希望。曾經有一年的跨年晚會,有一個節目就是請之前的一屆選秀節目唱一首歌。在採訪中可以看到,堅持下來走音樂這條路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在做着普通的職業,護士,老師,淘寶店主,白領等等。
也就是說,參加選秀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多了一份經歷,並沒有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可是公司並沒有對他傾注太大的心力,蒙歌一直過着每月向公司借錢的生活。
公司平均每月給每位歌手2500元生活費,如果有商業演出,會再給歌手一定的分成。這些錢在普通人看來或許不少,但對一個藝人來說,除掉房租、置裝費等,真的所剩無幾。
生上的捉襟見肘蒙歌可以忍,但他不理解爲什麼工作中的花費也要自己承擔。參加公司安排的一些活動,只要打車費高一點,公司就不給報銷。
沒有演出通告時,蒙歌在家裡跑步、錄歌、上網、練歌,到服裝店買衣服。
而方天行也在參加年底考試,這次考試的內容內容很特別,是關於古詩人蘇軾的,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孫楊有些不解的說道:“蘇軾不是古詩人嗎,和我們網絡作者有什麼關係?”
“我們網絡作者依舊是文學,蘇軾是古代文學的大家,其實有許多相同之處。”方天行對他說道。說到蘇軾方天行想到一個故事,有一天蘇軾在路上走着,忽然聽牆的另一邊傳來一位少女仿若清川碎石般澈甜的笑聲,於是他踮起腳尖,偷偷地往牆裡窺視,想看看這位少女美麗的容顏。可是少女發現有人在偷看自己,於是跑掉了,笑聲越來越遠,直至聽它不到。
然後蘇軾有些懊喪地摸摸鼻子,覺得自己蠻多情的,對方又蠻無情的,於是自我解嘲般寫下這首調侃自己的詞。
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格調,他不侮辱自己,也不侮辱對方。在情感的多情與無情當中,人們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而不替對方設想。
但是蘇軾沒有,他覺得,沒辦法啊,牆裡鞦韆牆外另一番現狀,無可奈何,一如人生嘛。
人們常說,心動常常帶來危險。當你聽到牆裡佳人笑的時候,你心動了,想要越過這堵牆。可當你越過這堵牆的時候,深情的載體消失掉了,所以你只好調侃自己說,我不該逾越這個分寸。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文學與史學和神話並無明顯的界限,最早的文學是對歷史和神話的記錄。但純粹的文學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例如《詩經》。
後來詩、詞、曲、小說等學形式分別在唐、宋、元、明、清達到高峰。民國時期,武俠小說風靡海內外,成爲當時最受歡迎的通俗小說。新中國時期,網絡文學異軍突起,成爲時下最受歡迎的商業作品,惜水平參差不齊,精品很少。
到了大宇宙時代,網絡文學才真正的脫胎換骨,成爲表現人民羣衆所思所想的文學,文學除了擁有外在的、實用的、功利的價值以外,更爲重要的是它還擁有內在的、看似無用的、超越功利的價值,即精神價值。
精神的價值不同於物質的價值,精神價值是內在的、本體的、不斷超越自身的。詩詞曲賦,文學以優美的姿態走進人們的心田,使人或沉醉,或品味。
爲你打開一扇神奇的門,豁然開朗,奼紫嫣紅,溫暖如春。文學即人學,即美學,及世界的學問。
主持年底考覈的是校長邪月,完美大學的管理層對這次考試都很看重,勝利者可以代表完美大學出戰,爭奪新人王稱號,必須要選出新人作者中最優秀的,這樣才能保證獲得的成績最大化。
雖然年年都是陪跑,但是大家心中壓抑着的熱血,不允許再次失敗。
大家都很努力的準備,打算在年底考覈上展示出自己所有的風采,橫輕語壓抑住心中澎湃的感覺,很快考試開始了,大家都上場,每個班先進行內部比賽,很快比賽開始。
第一場是考研文學,對於蘇軾的理解,老師把試卷發下來,大家奮筆疾書,開始寫對於蘇軾的感悟。
爲了使詞的美學品位真正能與詩並駕齊驅,蘇軾還提出了詞須自是一家的創作主張。追求壯美的風格和闊大的意境,詞品應與人品相一致,作詞應像寫詩一樣,抒發自我的真實性情和獨特的人生感受。
蘇詞既向自己的內心的世界去開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於晚唐、五代文人詞所表現的狹小的生活場景,蘇軾不僅在詞中大力描繪了作者日常交際、閒居讀書及躬耕、射獵、遊覽等生活場景,而且進一步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
在二千七百多首蘇詩中,干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蘇軾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着不如適宜的態度,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爲詩歌的重要主題。更可貴的是,蘇軾對社會的批判並未侷限於新政,也未侷限於眼前。他對封建社會中由來已久的弊政、陋習進行抨擊,體現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識。
其實考試前老師已經給大家畫過重點了,然後考試時有監考老師來巡場,說抓到作弊嚴懲。
全場發出爆笑聲,橫輕語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衆人笑了一會繼續安心考試,橫輕語也繼續考試,很快到了考試結束的時間,大家紛紛交卷,橫輕語因爲自己感冒,所以對自己的考試成績並沒有十足的信心,但是方天行對他說道:“不用擔心,相信你自己,幾遍沒有考到第一,也不必沮喪。。”
蘇軾二十歲時和爸爸、弟弟一同參加考試,頓時驚動朝野。歐陽修非常欣賞他,覺得他是考生中最優秀的那個,可是不敢給他第一名,因爲怕他得意忘形,於是給了他第二名。
但是蘇軾那時候不懂,對有些人來說,一個極爲有才的人站在那裡,僅僅站在那裡,就已經構成一種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