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意外的風暴

在趙守宏發下誓言,定要讓倭國人血債血償的時候,蔣瑞元又一次向倭國派出了特使。這次他是不得不再次派出特使,因爲國民軍已經頂不住了。

依照歷史上的進程,當數年後倭國以近似於一次世界大戰的陸軍裝備,發動對華蘭國的入侵時,國民軍竟然難以進行抵抗。他們不但損失慘重還丟土失地,艱難的進行了十四年抗戰,最後纔在國共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勉強戰勝了倭國。這還是在倭國大部分力量都投入了海軍,並在東大洋上被白鷹國消耗殆盡的結果。

以這樣的軍隊素質,如何能抵達精銳如西特軍的部隊。這支在西大陸都令人聞風喪膽的軍隊與國內軍閥交手,簡直比演習還要輕鬆。短短的半個月時間中,出擊的西特軍各支部隊就取得了極爲豐碩的成果。

西特軍所到之處,國民軍紛紛敗退,他們很快讓出了半個中原省、江左省、粵東省、江南省和江北省。蔣瑞元的勢力被壓縮在寧江和會稽兩省苟延殘喘,直系也僅剩下了齊魯一省,奉系更是被逼退出了關外。

情況一直在持續惡化,在西部特區使者的秘密接洽下,掌控中南省的馮玉祥和掌握着河東省的閻老西最終接受了對方的建議,宣佈全省加入西部特區,他們各人也親赴中川省,聽候特區政府的任用。

兩個中立勢力的投誠,讓西部特區在國內再無掣肘,奉系、直系和國民軍的殘部將直面來自西部特區的所有壓力,形勢已經危如累卵。在這樣的情況下,蔣瑞元第二次派出特使,無異於將倭國看成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這一次蔣瑞元把什麼都豁出去了,他知道如果不能抵擋西部特區的憤怒反撲,他將失去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此他讓陳立夫帶去了一長串的賣國條款。其中包括割讓西部特區所屬的祁連山以北的全部領土,包括冥北三省、北利亞地區、烏拉爾地區和匈奴地區。光海城將作爲自由港,由倭國人負責管理,它將成爲倭國的物資集散地。同時華蘭國內多個大城市將接受倭國駐軍,並建立大量租界,這些駐軍的軍費由華蘭國負擔。

華蘭國所有礦場接受倭國管理,龍江流域作爲倭國的自由貿易區,開放全國十八個行省給倭國進行商貿活動,承認倭國的治外法權,同時華蘭國會每年將政府收入了兩成交給倭國,作爲進獻上國的朝貢。

這些條款一旦真的實行,華蘭國將不復存在,華蘭民族將世代成爲倭國人的奴隸,甚至不會再有復國的希望。喪心病狂的蔣瑞元爲了保住自己的權力,已經出賣了所有國格人格,甚至不惜當個兒皇帝。

可以想象,當剛剛登基的倭國新天皇裕仁看到這份條款的時候,其心情是如何的激動。連想都沒想,甚至沒有如平時一般推諉一番,或者是藉故說些模棱兩可的話,讓首相去擔責任,他直接就同意了。

倭軍早已做好了一切戰鬥準備,在得到天皇下達的命令之後,倭國各軍立刻動作了起來。大批陸軍越過對馬海峽和倭海,向着高麗和遠東地區集結。他們甚至將良弼爲首的宗社黨小朝廷也帶上了,打算等到佔據冥北三省之後,利用這個小朝廷作爲傀儡,掌控整個冥北地區。

經過幾年來的準備,倭國裝備了大量新武器,這一次他們志得意滿大有一雪前恥的架勢。陸軍和陸軍飛機部隊大量進入大陸地區,準備對西特軍大打出手,而海軍則全體離港,向着光海城的方向駛去。

對於屢次折戟沉沙的傷心之地,倭國打算畢其功於一役,這次他們不但帶上了所有主力艦,還有數艘航空母艦隨行。這是倭國所有的海軍精華力量,一旦失去了這支艦隊,倭國海軍也就等於覆亡了,因此在出徵前不少人都非常擔心,裕仁天皇甚至親往相模灣送行。

這支擁有六艘戰列艦,四艘戰列巡洋艦和三艘航空母艦的龐大艦隊緩緩駛過東大洋,向着光海城的方向駛去。他們沿途保持着無線電靜默,所有戰艦甚至沒有走航線,而是打算從外海向南,然後經過宮古水道進入內海。通過從外海繞圈子的辦法,設法躲過華蘭空軍的偵察,以便達到偷襲的目的。

倭國海軍並不知道,他們的通訊密碼早已被西部特區情報部門破譯。雖然艦隊始終保持着無線電靜默,但其行動路線卻已經被掌握了。爲了與倭國海軍決戰,西特軍兩大艦隊同時出動,他們在夷洲島秘密集結,等待着出擊的命令。

西特海軍駐守光海城和夷洲島的四個水上飛機團輪流出動,利用超長程的水上飛機在海面上巡邏,尋找着敵軍的動向。

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爲海上天氣的變化無常,倭國艦隊在東大洋上遭遇了一場風暴。聯合艦隊司令官加藤寬治上將對艦隊航行非常老練,他立刻命令艦隊拉開安全距離,避免軍艦之間發生碰撞。加藤寬治上將迅速查看了風向和風力,判斷出這場風暴的風眼所在,隨後他小心指揮着艦隊偏離原來的航向,沿着風暴的邊緣緩緩前進。

此時在沈壽堃、蔡廷幹、杜錫珪和徐振鵬正在基隆港的海軍作戰室內,等着海軍航空兵的消息。突如其來的風暴,打亂了潛艇部隊的跟蹤計劃,因爲海況太過惡劣,潛艇被迫下潛躲避,因此讓倭國聯合艦隊失去了蹤影。

蔡廷幹用紅藍鉛筆在屬於宮古羣島和琉球羣島以東五十海里外畫了一個圈子道:“這裡就是潛艇跟丟了的地方,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小時,風暴正在向東北方向以東,我認爲倭國聯合艦隊應該在宮古島和琉球島之間。”

“現在那裡海況惡劣,我們無法利用飛機或者潛艇進行偵查,大家認爲倭國艦隊會從哪裡出現?”沈壽堃沉聲問道。他的話讓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雖然事前通過監聽倭國海軍的電報,得知對方的目標是光海城,但目標只有一個,道路卻又許多條。

, !

第四十六章 建立政黨第四百一十三章 激戰江口第八百一十章 衛星損壞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尼赫魯的野心第九百八十九章 醫院巧遇第六百四十八章 倒黴的忍者第七百三十三章 蕩平北澳第七百九十七章 軍事法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攻取永宗島第五百八十章 華蘭援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七十九章 出兵救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火燒高地第八百五十九章 西特軍的火力配置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戰略決策第七百八十五章 物質刺激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川大學第六百八十七章 催繳欠款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紐倫堡法案第三十二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七十一章 羣情激憤第四百九十二章 主動出擊的湯薌銘第二百零三章 大神匯聚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兩全之策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國際壓力第九百四十章 合作意向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舉反攻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派職位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全速前進第五百八十三章 改國爲省第三百零三章 約定爲盟第六百三十一章 獨力支撐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經濟危機的賺錢方式第三十九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政體大討論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殺協統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南罷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華蘭的情報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高盧出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內鬥真相第七百零一章 老闆武百祥第一百六十六章 事實爲證第一千零八十章 舉棋不定第四百八十章 袁隗的邀請第六百九十一章 戰爭公債第七章 路遇劫匪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非正式訪問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冒險出擊第七百二十八章 冒雨行軍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落後的坦克旅第九百六十三章 與敵皆亡第八百八十四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打算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岸炮擊第七百九十八章 腦殘的倭國法官第一千二百章 企業大遷徙第一百四十五章 盲女海倫第四百七十章 陳說厲害第三百六十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抗強敵第一千零十一章 七國施壓第四十七章 各負其責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剎大軍第九百八十六章 東西夾攻第八百六十七章 皖系煙消第三十六章 巧計逼降第六百九十八章 聯絡官奧麗加第八十三章 質量堅挺第一百二十章 制鹼方法第八百六十九章 殘破的慕尼黑第八百六十七章 皖系煙消第七百九十九章 鐵證如山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大火焚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全殲護衛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城中搶糧第三百四十五章 提審熊克武第四百零七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二十一章 袁隗入都第七百四十二章 千米絕殺第四百一十九章 迴光返照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搏擊風暴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改進方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彭英甲來訪第二百七十八章 土著人的異動第九百二十四章 敢死隊的預謀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爾巽離任第六十六章 賑災救援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艦載機出動第六百四十四章 城子山阻擊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VT5型坦克第五百九十五章 南苑航校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先生的身份第一千零四十章 擠兌蘭普森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六十八章 嚴厲警告第二百六十三章 暗藏的槍械第六章 路遇變故第九百二十八章 彈藥耗盡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密擴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催繳欠款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誘敵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