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平山周晉見

把握到了平山周的想法,山田茂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在倭國弱小而華蘭強大的時候,華蘭國始終待我們如友,大家和平共處世代交好。而在倭國強大之後,雙方卻屢次爆發戰爭,讓兩國良善的百姓無辜犧牲。所以我認爲要想保有永久的和平,倭國就必須重新向華蘭國稱臣,雙方保持主僕關係,才能永保和平。這樣我們可以專心發展經濟,不必爲了自身安全,勒着褲腰帶造軍艦,讓百姓們長期處於飢餓線上。”

山田茂的話讓平山周表情陰晴不定,作爲一個倭國人,國家的強大自然是他的夙願。但是山田茂對歷史的回顧卻沒有任何破綻,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只有倭國軍事變得強大,纔會出現戰爭。如果倭國放棄武力,永遠臣服於華蘭國,未來的確有可能保持住和平。

思來想去,作爲和平主義者的平山周最終說服了自己,向山田茂表示願意幫忙。兩人一番商談,最後決定由山田茂牽線搭橋,讓平山周得到華蘭國政府的授權,前往京都見倭國天皇和內閣首相,與他們商談關於倭國投降的事宜。趙守宏成功的讓平山周當上了中間人,讓華倭兩國可以用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了。

華蘭國居然首先伸出了橄欖枝,委託中間人平山周與倭國接洽,這讓裕仁天皇和新任內閣首相濱口雄幸大爲高興。本來在炸死張作霖之後,田中義一首相就遭到了天皇的斥責,後來倭軍的全面戰敗,而田中義一力挺的良弼僞政權又突然倒戈以後,陸軍建立的軍閥內閣被認爲是無能和懦弱的。

田中義一作爲這次失敗的替罪羊,遭到了全國的一致聲討,這個時候天皇聯合政友會突然倒戈。失去了政友會的支持,陸軍又呈全面頹勢,讓田中義一被迫辭職。政友會這纔將民政黨黨首濱口雄幸推上了首相寶座。

這位崇尚民主政治,對經濟建設的興趣多過軍事的新首相一上臺,就表示倭國與華蘭國的戰爭是個嚴重的錯誤。兩國需要的是合作而非攻伐,只有互利共贏才能讓倭國獲得最大的利益,因此他認爲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儘快結束這場戰爭,讓兩國關係翻開新的一頁。在這個時候,平山周的到來等於是送貨上門了,這如何不讓濱口雄幸大喜過望。

第一次得到覲見天皇的機會,平山周顯得異常激動,在步入大殿的時候,他的手臂甚至在微微發抖。見禮之後,裕仁天皇第一個先開口了:“華蘭國委託你來求和嗎?兩國罷兵自然可以,但要退回到之前的分界線。”大臣們上報戰況多少要有些保留的,所以裕仁天皇還以爲倭軍有一拼之力,迫使對方求和的,所以自然要提出一些條件。

裕仁天皇的話在這個時候說出來,未免有自大的嫌疑,濱口雄幸首相不得不尷尬的輕咳兩聲道:“平山先生此來,自然是帶着和平的誠意,我們不如讓他先說一說。”

濱口雄幸這是在爲天皇掩飾,裕仁也不是傻子,立刻知道自己剛纔的話可能有什麼不妥,他當即點點頭表示同意:“好吧,我們就先聽聽平山周先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消息。”

平山周也被裕仁天皇剛纔的話嚇了一跳,如果倭國高層現在都看不清楚形勢,恐怕他這次來成功的希望就很渺茫了。不管是否能成功,那些話他還是必須要說的,所以他硬着頭皮將山田茂對他說的話,又在天皇面前複述了一遍,最後還補充道:“華蘭國認爲倭國百姓是無辜的,爲了不造成太多的殺戮,只要倭國對華蘭國稱臣,華蘭國保證倭國皇室的安全和應有待遇,同時仍然保留倭國的國家地位。”

“你說什麼?難道倭國就這樣任人宰割不成?哪怕七千萬國民玉碎,我也決不當亡國之君。”裕仁天皇激動的站了起來,他對着平山周怒目而視,彷彿要將一肚子的怒火都通過眼睛發泄出來。

看到裕仁天皇的這種狀態,平山周就知道他所知有限了,如果他了解如今倭國的無奈,恐怕也不會有如此硬氣。嘆了口氣,平山周說道:“天皇陛下,我希望您瞭解到倭國如今真實的處境,再做判斷如何?”

“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我還不知道倭國的處境嗎?”裕仁天皇瞪眼問道。平山周的話讓濱口雄幸嚇了一跳,他還來不及阻止,裕仁天皇已經在問了:“你說說看,如今倭國的情況如何?”

平山周看了旁邊欲言又止的濱口雄幸一眼回答道:“天皇陛下,聯合艦隊在夷洲海峽全軍覆沒,四萬將士陣亡您應該知道吧。”

“什麼?”裕仁天皇驚訝的站了起來,之前內閣大臣們提到海軍都是三緘其口,只說損失不小正在船塢修復,根本沒有人告訴他倭國賴以生存的海軍已經覆滅了。

“在陸軍方面,如今倭軍在大陸上的所有據點均已經失去。琉球羣島、北海道和九州島盡入華蘭軍之手,保守估計有四十萬倭軍陣亡或被俘,空軍已經所剩不多。如今倭國只剩下本州島和四國島還可以堅守,而在華蘭空軍的大轟炸之下,兩個島上的工業設施幾近全毀,根本無力再支撐戰爭。”

平山周娓娓道來,將倭軍的所有困境詳細解釋了一遍,最後還說道:“如果我們繼續抵抗下去,最後的結構就是國家滅亡,百姓流離失所。如今我們的海路被完全封鎖着,華蘭軍根本不需要發動進攻,只要持續封鎖,我們就完蛋了。百姓將因爲糧食短缺而死亡,工廠因爲沒有原料而停工,我們只是等死而已。”

聽完這一切,裕仁天皇反而平靜了下來,他坐回御座中,望着濱口雄幸道:“首相閣下,我想知道平山君所說是否實情?”

此時濱口雄幸的汗水都快把衣服溼透了,平山周已經將實情全都捅了出來,他只好老實回答道:“是的,如今我國已經難以爲繼,在軍事上根本沒有勝利的希望。”

,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戰略決策第二百八十五章 業務收縮第五十九章 緬因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町野顧問是高手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邊協定第五百七十三章 攜手北上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動出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斯曼雄起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搏擊風暴第五百六十六章 海軍的橫財第四百五十四章 羅剎的難處第九百二十三章 馮玉祥的決斷第五百八十一章 死不悔改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戰前動員第四百九十二章 主動出擊的湯薌銘第六百七十三章 傘兵破交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哥薩克的對決第四百九十一章 高原省亂局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格萊維茨電臺第九十一章 慶那公司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覺遵守第九百二十六章 奉軍兵敗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吞併蘇祿羣島第八百八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購船廠第四百七十章 陳說厲害第三百二十二章 楊晳子來訪第七百九十八章 腦殘的倭國法官第九百三十章 桂系的用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製藥產業第五百九十五章 南苑航校第一千零十四章 無後坐力炮第三百五十四章 罌粟報廢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二個錦囊第六百九十七章 定居申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挪威的重要性第九百一十章 布寧的異動第九百八十九章 醫院巧遇第九百七十七章 輕鬆取勝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八十一章 張勳入城第七百一十章 倭國的軟刀子第三百零八章 全面防疫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上合組織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內鬥真相第三百八十四章 回絕上諭第十七章 軍用農場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國間諜第二百六十七章 雨林伏擊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軍艦試探第六百六十五章 發行華元第二百五十三章 遠方來客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意外引發的清洗第三十六章 巧計逼降第六百零四章 搶先一步第四百四十九章 我軍劣勢第一千零十八章 倭軍撤退第四百六十四章 圖紙的誘惑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攻入高麗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傘兵的弱點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全速前進第四百六十六章 炮臺規格第六百二十章 另類工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喬裝破城第二十一章 幕僚中的名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戰力差距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巴巴羅莎計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棘手的倭國第一百九十九章 汽車展覽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抗強敵第六百七十六章 段瑞泉免職第二十二章 酒桌上的試探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裝甲洪流第二百四十章 霍元甲打擂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廉皇儲來訪第九百八十三章 尼赫魯的考慮第四百零六章 意外的敵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倭國的暗招第二百五十三章 遠方來客第六百二十七章 鐵甲列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回家省親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齋尼出兵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兩線作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無奈的奧布里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戰前動員第一百三十五章 馬維騏提親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裝衝突第一千零六章 巨型計算機第六百一十章 羅剎入侵第二百九十五章 朝廷陰謀第八百五十一章 粵西暗流第一千零十二章 果斷回絕第一百零二章 工廠搬家第一千零十二章 果斷回絕第六百六十三章 會見羅剎皇帝第六十六章 賑災救援第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第五百二十二章 兩強並立第八十八章 修築水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