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面對堅城

羅剎兵頓時有些慌亂,不過在軍官的嚴令下,他們並未撤退,而是利用無線電呼叫支援。紅聯軍騎兵打得起勁,打算利用重火力消滅這個機械化偵察連,但偵察連的援兵很快就到了。隨着一陣密集的坦克炮聲,連串的七十六毫米炮彈落在馬車中間,即使那些受過訓練的馬匹也驚得亂刨亂跳,駕車馬伕好不容易纔將他們安撫下來。

然而這個重火力團的噩夢只是剛剛開始而已,隨着隆隆的履帶行進聲傳來,大批坦克正在快速駛來。這是羅剎第一坦克師的兩個坦克團編隊,他們所使用的坦克爲奔狼1型和2型的混編部隊。

按照指揮官的設想,奔狼1型坦克較快的速度配上三十七毫米長管炮,主要用於攻擊對方的坦克,而奔狼2型坦克那粗大的七十六毫米榴彈炮則用來支援步兵進攻,這也是當今世界裝甲理論的主流思想,而剛纔用於掩護偵察連撤退的炮彈,就是奔狼2型坦克的傑作。

速度無匹的坦克配以重型火力,加上三十七毫米短管炮難以擊穿的前裝甲,紅聯軍士兵們頓時色變。

這是一次高技術對低技術的碾壓,其中根本沒有任何僥倖的成分可言。哥薩克騎兵們尚未分出勝負,紅聯軍的重火力團已經覆滅了。儘管紅聯軍抗擊的格外英勇,他們不顧個人的安危,對掃射和炮擊不閃不避,只知道用手中的武器拼命反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但是個人的勇氣無法抹平武器的劣勢,在擁有絕對實力的羅剎軍坦克部隊面前,紅聯軍只有飲恨當場。

消滅了紅聯軍重火力團之後,坦克師兜了個大圈,向着正在拼殺的騎兵衝去。在他們後面跟隨的,是機械化步兵的裝甲車和卡車部隊,這些架設了機槍的大傢伙同樣分散開來,打算包圍紅聯軍騎兵。紅聯軍的騎兵早就盡顯頹勢,現在已經被羅剎復國軍壓着打,而坦克部隊的到來,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機槍子彈從西面八方射來,身邊的同伴被陸續射殺,紅聯國騎兵再也難以維持士氣了。紅聯國兵敗如山倒,就連長官們的呼喝也難以阻止,到了最後連那些軍官也不得不選擇了後撤。羅剎復國軍一直追殺到奧倫堡城下才罷手,僥倖逃脫的第一騎兵軍騎兵最終入城時,剩下的已經不足一千人了。

首戰失利,尤其是自己起家的精銳部隊幾乎被全殲,這讓布瓊尼元帥感到頗爲棘手。他的心裡很明白,失去了第一騎兵軍,他幾乎失去了全部機動兵力,以後的戰鬥只能龜縮在各大城市中進行防守了。

此時的羅剎軍隊由鄧尼金親自指揮,在第一戰就消滅了紅聯軍王牌第一騎兵軍之後,他志得意滿認爲奧倫堡一戰可下。鄧尼金立即率軍北進,打算攻克烏法之後切斷在烏拉爾前線的紅聯軍後勤補給,成爲此次反攻的最大功臣。不過紅聯軍可不是軟柿子,很快他們就結結實實的給鄧尼金上了一課。

哥薩克騎兵在紅聯軍中是個異數,他們是唯一在軍隊中不設置政治委員的隊伍,這也是布瓊尼力爭的結果。不過布瓊尼也不得不承認,政治委員在軍隊中發揮的作用非常大,大到幾乎能左右戰局的勝負。

在羅剎復國軍坦克開入城區,對戍守奧倫堡的紅聯軍第十軍發起猛攻的時候,駐守城市的紅聯軍已經做好了防守準備。政治委員們一手拿着鐵皮喇叭,一手端着納甘左輪手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鼓動着士兵們,那些紅聯軍士兵士氣高漲,他們用手中簡陋的武器與羅剎復國軍進行了殊死的搏鬥。

鄧尼金很快就發現不對了,紅聯軍士兵往往用集束手榴彈對付坦克,他們根本不考慮自己的死活,不少士兵甚至將手榴彈纏在腰間,等到復國軍坦克經過的時候拉開導火索,整個人從二樓窗戶處跳下,以便準確命中坦克頂甲。在手榴彈的爆炸撕裂坦克頂甲的同時,也會將那個士兵炸得四分五裂。在這樣不要命的阻擊下,復國軍終於開始膽寒,鄧尼金不得不將部隊撤出城市另想對策。

謝苗諾夫同樣束手無策,羅剎軍擅長野戰,對這種拳拳到肉的肉搏式巷戰並不在行,這讓他們一籌莫展,雙方不得不隔着城市的高樓對峙。對持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很快一支由東方人組成的部隊抵達了奧倫堡,其指揮官親自前往會見鄧尼金和謝苗諾夫。

如今羅剎復國軍的總指揮雖然是張學良和郭鬆齡,但實際上在他們熟悉新式戰術戰法之前,部隊的指揮權是秘密處於華蘭國陸軍副總司令潘文華手中的。潘文華是趙守宏手下資格最老的將軍,在過去多年的戰鬥中,他始終被吳子玉和蔡松坡等人的光芒所遮蓋,似乎顯得有些碌碌無爲。

實際上潘文華只是比較低調而已,經過這麼多年在趙守宏身邊的薰陶,他的技戰術水平絕不低於任何當世名將。潘文華任勞任怨不計較得失的性格,讓他在軍中贏得了極高的威望,就連吳子玉和蔡松坡見到他,也是客客氣氣的,同時他也無意中隱藏了自己,讓他合適於做一些不引人注目的事情。

這一次羅剎軍配備了裝甲部隊,而將領們卻沒有幾個能夠熟練運用這種戰術,所以負責此次對紅聯國作戰的潘文華,纔會將羅剎復國軍的指揮權也攬了過來。他需要幫助羅剎復國軍渡過進攻初期的不適應階段,爲羅剎軍培養出一批使用機械化部隊的戰場指揮官。

掌控整個烏拉爾戰區近百萬大軍的調動和作戰,潘文華可沒有精力爲羅剎軍做這麼多事情,他必須找個幫手能夠遙控指揮,同時又有足夠的能力。爲了不讓華蘭軍界受到牽連,找幫手的時候潘文華並未從軍中搜尋,而是將目光轉向了那些民間隱士中的高人,而徐樹錚很快進入了他的視線。

, !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中川幣制第五百零四章 孤膽對敵第八百九十六章 新的實驗室第七十八章 正陽樓飯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火燒高地第六百二十二章 意外發現第八百四十九章 經濟轉型第四十七章 各負其責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全速前進第八百七十二章 趙守宏的新研究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雨林伏擊第一千零九章 改組情報總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工業聯合項目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火燒芝加哥第九十六章 贈送盒子炮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私人會晤第六百四十章 海上肉搏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處處受制第四百八十二章 第一次選舉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深海出擊第九百零六章 富商捐款第八百二十五章 凱末爾的謀劃第六百一十章 羅剎入侵第五十五章 化學大師第七百九十九章 鐵證如山第一千零一十章 形勢微妙第六百三十七章 華倭空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會見羅剎皇帝第五百三十五章 袖手旁觀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岸炮擊第二百零七章 與大公的決鬥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大的錯事第七百六十二章 參戰軍的轉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知遇之恩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二十章 貶官爲民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收購與轉移第二百四十章 霍元甲打擂第七百一十五章 首尾難顧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海口的重要性第八百一十八章 中川號戰巡第一百二十六章 電器廠建立第二百一十八章 登船離開第六百八十二章 復辟失敗第七百二十四章 澳洲屠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兩個逃兵第九百二十二章 平民總領第九百四十三章 反攻的北伐軍第八百七十一章 合作的條件第八百七十四章 女皇登基第六百四十六章 老者的回憶第四百七十四章 謝明爵的手段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假倭元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插人手第九百零七章 總領俱樂部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路運動第五百四十章 白鷹國的嫌疑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二個錦囊第六百八十八章 土地換武器第五百一十六章 孫文海來訪第八百九十三章 相互妥協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加浪岸第二百三十四章 食堂排隊第一千零十八章 倭軍撤退第四百六十七章 沙遜洋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馬維騏提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馬維騏提親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反擊VS反擊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真正的用意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聯合作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老者的回憶第九百五十九章 海狼盛宴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經濟危機的賺錢方式第三百零四章 冥北疫情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四十六章 全面捷報第一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要求第四百六十四章 圖紙的誘惑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噴氣式發動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異常情況第二百六十七章 雨林伏擊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金融動盪第一百一十一章 特色早餐第二百三十七章 狄賽爾的柴油機第五百一十二章 南北夾擊第九百二十三章 馮玉祥的決斷第五百九十五章 南苑航校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斯曼總理來訪第六百零九章 故意挑釁第三百八十五章 中川動向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宣戰三國第一千零八十章 舉棋不定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火炮決勝第四百四十章 民間的抵制第四十章 人民的力量第二百零三章 大神匯聚第二百七十六章 喬裝進入第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羅剎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