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軍隊改編

趙守宏的表態等於是將三亞分艦隊提升了一個層次,達到了與大艦隊比肩的程度,這樣的提升非常巨大。而林績勳等人是被倭國海軍打死的,讓他們駐紮倭國領土,自然有另外一層意思。聽到這個消息,三亞分艦隊的官兵們無不欣喜,劉傳授也高興得再次敬禮致意。

各軍區和各兵種的最高指揮官齊聚北華城,自然不是單純爲了這個大會而來。爲官兵們授勳之後,指揮官們進入了參謀本部大樓裡,準備舉行華蘭國建立之後第一次重要的會議。

“各位遠來辛苦了,這次邀請大家來是因爲華蘭國統一之後,我們的防禦態勢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因爲領土再次擴張,之前的軍隊分配方案已經不足以掌控整個國家,所以我打算進行一次擴軍,並進行軍隊格局的調整。”趙守宏看了看衆多將官道:“這樣的調整自然不可能盡善盡美,所以我需要聽取各位的意見。下面由參謀次長白崇禧中將宣佈新的建軍規劃,如果各位有疑問可以當面提出,我們當場進行修改。”

白崇禧點了點頭走到臺前道:“諸位將軍,如今華蘭國終於完成了統一,我們的陸上防線被大大縮短,這有利於我們的防禦,但是隨着海疆的擴大,我們的防禦態勢更加嚴峻了。下面我將會將各軍種的調整一一公佈,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提出,我最先要說的是陸軍。”

白崇禧說道陸軍,一旁的吳子玉、蔡松坡和潘文華三位陸軍大佬都緊張了起來,他們豎起耳朵傾聽着,不敢漏過一絲一毫的信息。

白崇禧清清喉嚨說道:“華蘭國防部下設陸海空參四部,其中陸軍部保持不變,依然由吳子玉上將擔任部長,蔡松坡和潘文華擔任副部長,徐孝剛、齊燮元、周道剛、吳玉章爲軍事參議官,進入國防部工作。總後勤部負責全軍後勤補給,部長由林爽擔任,成立總裝備部,負責全軍武器研發和補充換裝,由吳祿貞擔任部長。西特軍正式更名爲華蘭國防軍,部隊分爲三級,其中野戰軍從軍級分爲甲乙兩等,甲級軍編制四個師,乙級軍編制三個師,地方衛戍軍爲丙級軍編制兩個師。今後甲級軍依然爲募兵制編制,乙級軍將與衛戍軍一起成爲兵役制部隊,在發生大規模戰爭的時候,國防部有權臨時編組集團軍大單位,用於某些方面的統一作戰,下面我宣佈一下各級部隊的具體編制。”

聽說軍隊既然分爲了三級,所有將軍都豎起了耳朵,等着聽自己手下的部隊會被分爲那個級別。白崇禧繼續道:“甲級軍編制有第一坦克軍軍長劉元勳,下設第一坦克師,第二機械化步兵師,第三坦克師,第六十炮兵師。第二機械化軍軍長劉伯昭,下設第五機械化師、第六坦克師……”

白崇禧將部隊一一做了分配,雖然將領們都沒有再升職,但軍隊卻都得到了加強。其中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第四軍、第五軍、第六軍、第九軍、第十四軍、第十五軍、第十六軍、第十七軍晉升爲甲級軍。甲級軍的所有步兵師都被升格爲機械化步兵師或者坦克師,而增加的那個師都是專門的炮兵師,用以加強軍隊火力。騎兵軍與紅海騎兵師合併,改編爲坦克部隊,更名爲近衛坦克軍。

第七軍、第八軍、第十軍、第十一軍、第十二軍、第十三軍、第十八軍,以及由河東省軍隊組建的第十九軍,奉軍組建的第二十軍和第二十一軍,中原省軍隊組成的第二十二軍劃歸乙級軍,此外各省的衛戍部隊都將升格,組建一到兩個丙級軍。所有炮兵師劃入各甲級軍,第三炮兵師改稱岸炮衛戍部隊,另歸炮兵司令部指揮。

陸軍的防區被重新劃分爲七大軍區,其中北部軍區由宋哲元擔任司令官,防守範圍包括貝加爾省、北利亞省、上烏拉爾省和下烏拉爾省,除了衛戍部隊以外,還駐守第一軍、第二軍、第四軍、第六軍。

東北軍區包括冥北三省、遠東省、漢四郡直轄區、直隸省、北華直轄市、東匈奴省、西匈奴省、南匈奴省。司令官由徐海清擔任,下設第三軍、第二十軍和第二十一軍。

中大陸軍區包括中亞省、裡海省、西疆省、疆南省,司令官高語罕。軍區下設第七軍,第十七軍。

阿拉伯軍區包括紅海省和阿拉伯省,由索朗旺堆擔任司令官。下設第五軍、第八軍、第九軍、近衛坦克軍。

中部軍區包括蜀都直轄市、北疆省、西域省、中川省、高原省、青海省、河東省、南原省和中原省,由徐海清擔任司令官,下設第十六軍、第十九軍、第二十二軍。

東部軍區包括齊魯省、江左省、江北省、江南省、寧江省、光海直轄市,由朱代珍擔任司令官,下設第十軍、第十四軍、第十五軍。

南部軍區包括會稽省、粵東省、粵西省、交趾省、夷州省、果敢省、黔貴省,以及有以河內以北地區新組建北越省組成,司令官唐繼生,下轄第十一軍、第十二軍、第十三軍和第十八軍。

傘兵師擴編爲空降第二十三軍由中央直屬,軍長張紹曾,副軍長顧祝同,下轄第七十九傘兵師、第八十傘兵師和第八十一傘兵師。內衛旅改爲國防部內務司依然由王陵基負責,憲兵旅改爲軍事警察司,由張之江負責,這兩部全部併入政府部門。此外倭國駐屯軍司令劉文輝,下設兩個駐屯軍,作爲編外部隊使用。

經過這樣的改變,華蘭國防軍的陸軍野戰軍已經擴大到八十一個師,一百六十多萬人,加上衛戍部隊全軍接近三百萬人,已經成爲了全世界最大的常備軍力量。

, !

第八百三十三章 軍方大清洗第六百九十三章 紅海自治區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雨林偷襲第五百三十章 擴軍威懾第一千零三章 托洛茨基的震撼第五百一十四章 臨時起意第四百六十六章 炮臺規格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力調動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南大陸的烽煙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炮榴彈第一千零十二章 果斷回絕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擊鹽井第六百九十二章 表明立場第九百四十七章 古怪的水井第十九章 成功洗腦第七百零七章 側翼襲擊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衝出包圍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訪果敢高層第三百一十九章 早起的困擾第五百二十三章 重兵圍剿第四百九十六章 蔡廷乾的邀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衝出阿登森林第四百七十九章 制定新法第八章 路遇土匪第八百零七章 藥物無效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十字星共和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員考試第六百零六章 拜見梁啓超第八百七十六章 紅羅空軍第九百二十七章 情況緊急第五百二十一章 白朗出擊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列艦VS戰列艦第六百四十二章 草原總攻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冒險穿越海峽第八百八十四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打算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入地中海第一千零十六章 平射的防空炮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宣傳攻勢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股跌如潮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抗強敵第三百五十六章 宴請匈奴王公第三章 確定年代第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第七百九十三章 基爾起義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員考試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力支持第三百四十六章 全面捷報第八百七十二章 趙守宏的新研究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艦炮轟擊第八十九章 慶王府會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新式戰鬥機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列艦VS戰列艦第一千四百章 圍攻丹佛第五百一十七章 刺殺的真相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裝衝突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截斷歸路第五百六十五章 偷襲橫須賀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難啃的骨頭第三百八十六章 動員大會第六百零五章 袁隗稱帝第八百二十五章 凱末爾的謀劃第八百七十三章 驚聞噩耗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大規模空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挪威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條頓的海上空襲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緊急磋商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強行起飛第八百一十六章 間諜審判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派職位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走出巖洞第六百二十六章 死守不退第八百五十二章 起兵反叛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可戰勝的鐵軍第五十二章 只誅首惡第六百二十六章 死守不退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聯合作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上合組織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挪威的重要性第四百五十三章 裝甲推進第九百一十二章 海軍會議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進取紐西蘭第九百六十六章 航天的未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飛艇製造第三十四章 打草驚蛇第九百零八章 造艦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爾巽離任第五百二十一章 白朗出擊第三百四十二章 臨時加註第八百八十二章 紅羅兵敗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張學良和郭鬆齡第四百六十章 回國的海圻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賣國到底第三百二十章 行使職權的彈劾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孤膽阻擊第四十九章 提前起義第四百九十四章 素質差別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木的擔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軍艦圖紙第八百六十章 合浦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