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州驛

趙守宏不失時機的與其進行談判,以非常便宜的價格將他那個華撒煤鐵公司盤了下來,這樣趙守宏無意中竟然可以將自己的觸角伸到川東去了。趙守宏可不會像撒爾人一樣作爲,他給予了原本這些土地上的人不少補償,隨後開始開設礦場,優先招募當地人做工,並給予適合的工錢,這樣就籠絡住了很大一部分人。

在川東的那些礦場開辦起來之後,趙守宏在各個礦場駐守了護礦隊,在川東建立起屬於他自己的武裝力量,與駐守重山城的三十三協相呼應。除此之外,趙守宏在礦產附近建立了部分初級冶煉廠,對礦石進行粗加工,以此爲基礎,開始在川東發展重工業。

就在趙守宏大力發展中川工業,並在各處安插自己勢力的時候,神恩大領主穆達終於從帝都起行,取道西域青原兩省返回西疆了。早就等待着這個機會的孫威和趙潛帶上所有生化人衛兵,扮作普通客商跟了上去。

神恩大領主穆達這次繞了個大圈,從內匈奴經西域、青原回西疆可不是多此一舉。他是考慮到經過這些是與西疆十分親近的地區,能夠藉此外事活動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這一行爲卻恰好被孫威等人利用了。

此時的蘭伊鐵路線上,從蘭州到西寧一段已經幾近完工,這讓穆達可以依靠這條鐵路線快速前進。火車頭雖然在趙守宏的機加工廠可以製造,但畢竟從巴塘到西寧的鐵路線還尚未開通,所以這些過於沉重的火車頭根本無法運到蘭伊鐵路上,此時的這條鐵路並非是正式運行。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沒有正式的火車頭與車廂。火車線也一樣能夠應用。華蘭人將四輪馬車放大之後稍加改動,換上了火車用的輪子,這樣馬車就能在鐵路線上跑了。由於在軌道上運行,大部分的力量都由鐵軌承受,所以這些馬車可以造的很大,前面也能掛上更多的馬匹。這樣龐大的八輪馬車,就由十二匹馬拉着在鐵路線上運行了起來,而神恩大領主穆達在繞過內匈奴六盟到達蘭州之後,就換上了這樣奇葩的交通工具。

由馬拉的‘火車’,儘管載重量能夠得到很大提升,但馬的速度和耐力有限,穆達也不可能一天就從蘭州抵達西寧府,他們必須在沿途休息一站。畢竟馬匹不比火車,它是需要休息進食的。在經過大半天的勞頓之後,**一行人就住進了巴州驛之中。

巴州驛古時爲羌地,漢時納入中央政權版籍,置允吾縣,魏晉設白土縣,北魏設金城縣,後改爲龍支縣。宋爲河湟吐蕃地方政權轄地,康平朝隸西寧州,南華帝國時屬西寧衛,後金轄於碾伯所。它地處湟水谷地和紅河谷地,地貌以山溝谷地爲主,湟水、紅河自西向東分別流經縣北境和境南,大通河自北向南流經縣境東北部。

作爲青原地區的一個重要驛站,巴州驛多年來一直是重要的商路要隘,人員的流動也造成了這裡人口構成的複雜,儘管此地依然是華蘭族人居多,但也有四成以上的伊族人,加上少量的土族人,造成了此地管理頗爲困難。由於生面孔的人多語言又雜,一旦出事就很難查證,所以孫威和趙潛等人,將埋伏地點設在了這裡。

鐵路線抵達巴州驛之後,就沒有了,前面一段鐵路還沒有修完,連路基都沒有墊好。要想繼續使用鐵路線,那輛專門在火車道上使用的馬車至少要被搬行數公里,才能在另外一邊的鐵軌上使用,這一段也是從蘭州到西寧段鐵路最後的一個斷口了。

馬車搬運需要一定時間,所以穆達一行人才會在天黑之前就歇宿了。他們打算在巴州驛住上一夜,等到明天再走。可是這些人卻不知道,今天夜裡會發生什麼事情。

因爲鐵路的不連貫,孫威和趙潛早已算定對方會休息在此地,因此他們幾天前就開始了準備工作。巴州驛自然是以驛站得名,這個驛站如今還延續着最後的輝煌,等到鐵路通暢之後,來這裡的人恐怕就都會乘坐火車,而並非騎馬了,那時驛站也會因此而壽終正寢。當然有火車也是好事情,在此地設站之後,估計驛站會改建成來往官員歇腳的招待所。

神恩大領主穆達與他的上百隨員,就住在了驛站之中。那些護佑穆達的親衛們對安全保衛十分上心,在穆達進入房間之後,他們就佔據了附近的所有房間,並佈置好大量明暗崗哨。甚至是穆達所吃的食物,都由專人檢查無毒之後,送入房間內食用。爲了保證絕對的安全,穆達進入驛站之後,就一直沒有出房門。

早早抵達驛站的孫威等人提前一天入住了驛站,他們居住的房間雖然距離穆達所在的房間很遠,但卻是整個驛站視界最好的一間,在這裡的窗口可以清晰的看到穆達所在房間附近的一舉一動。

幾名生化人衛兵輪班在窗口處監視着整個驛站,從昨天開始他們已經弄清楚了此處驛卒們的行事習慣,各個房間內部傢俱佈置。今天又開始觀察那些穆達親衛的哨戒時間與站崗位置,還有這些人的習性與站位死角,這些都是真正有計劃行動所必不可少的偵察。

在房間中央的桌子上,幾名生化士兵用粘土做出了整個驛站的詳細結構沙盤,並用石子代替崗哨的位置,仔細尋找着防守的漏洞,最後他們一致認爲房後的監視最爲薄弱。天黑以後,生化衛兵們開始行動了,這些訓練出特戰隊的生化衛兵,其身手自然更加高強。

承載了千年後的所有作戰技能,生化衛兵可不是那些半吊子的大領主親衛所能比擬的,後者充其量只是依靠自小訓練的身手與淺薄的護衛知識而已,除了人數衆多之外,護衛的漏洞相當多。

,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白鷹參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略資源第三百八十五章 中川動向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強行起飛第七百三十三章 蕩平北澳第三百三十章 張謇的轉變第一千零十四章 無後坐力炮第六百六十九章 華倭備忘錄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首次核爆第六百八十八章 土地換武器第三十八章 巴塘攻防第二百一十一章 工業聯合項目第五百八十二章 消失的國庫第一百九十章 雪佛蘭三兄弟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突襲運河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兌現諾言第一千零一十章 形勢微妙第二十三章 藉機要好處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古斯塔夫第八百九十章 反勝一場第八百五十二章 起兵反叛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得不償失的報復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奪權成功第五百一十六章 孫文海來訪第六百五十二章 白鷹國的憂慮第四百九十二章 主動出擊的湯薌銘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八百零八章 疫情緩解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集體農場第九百九十一章 苦肉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食堂排隊第七百九十章 巴黎巷戰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急流勇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全面搜索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戰略轟炸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首戰大勝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戰果巨大第二百六十九章 圍攻炮臺第四百三十四章 航空母艦第一百五十七章 猛族聚居區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戰意全無第五百八十一章 死不悔改第二百七十六章 喬裝進入第八百三十五章 封鎖法奧港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良弼的手段第五百二十四章 種植先鋒樹第八百八十四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打算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海口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六章 端方入川第一百二十五章 嚇退新總督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流星式戰鬥機第六百章 西線激戰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烏拉爾空戰第九百八十一章 特區的目的第六百六十五章 發行華元第五百一十三章 接收來的新軍艦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噴氣式對決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政體大討論第四百零二章 列強動向第四百一十一章 出兵內匈奴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抗強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冒險穿越海峽第二百九十八章 冥北鼠疫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紅聯國滅第七百六十二章 參戰軍的轉變第二百一十六章 費德勒三兄弟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士氣高漲第一百三十一章 誘敵出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秋明的誘惑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前發炮第三百九十章 進軍鎮江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空襲莫爾斯比港第九百九十八章 處處截殺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國的優劣第四百七十二章 德拉諾的承諾第一千章 控位射擊第六百七十七章 黎元洪的邀請第一百零四章 登門拜訪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興旺的杭州第三百八十一章 黎元洪上位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衝出阿登森林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兩黨合併第九十九章 啓發和引導第七百二十二章 長遠眼光第二百二十一章 菸草貿易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不蹚渾水第三百九十章 進軍鎮江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鎮壓反抗第八百二十章 交通事故第一千零三十章 俘虜成羣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棱軍刺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固大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才衆多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條頓VS白鷹第五百六十五章 偷襲橫須賀第四百一十四章 李純的電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意外發現第八百三十二章 衆矢之的第八百零八章 疫情緩解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炮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