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主動出擊的湯薌銘

隨後早已返回江左省的李烈鈞首先宣佈江左省獨立,建立討袁軍總司令部,併發出通電討袁。孫文海很快宣佈發動二次革命,要以新的革命浪潮,推翻企圖**的袁隗。按照事先約定,江南省、江北省、南原省、會稽省等地相繼宣佈獨立,並決定組成統一指揮的討袁軍,北上進攻袁隗。隨後粵東的陳炯明也響應孫文海號召,加入了獨立出兵的行列。

李鼎新率領不大的杭州艦隊北上,企圖監視光海城附近的蜀軍艦隊,但很快另外一支艦隊就與他們遭遇了。原來黎元洪被袁隗招入帝都,擔任副總統之後,中原省也成了北域軍的地盤,湯薌銘等人的艦隊自然也成了北域系的艦隊。在與蜀軍溝通之後,他們離開中原省出龍江口北上,駐紮到了天風城大沽口。

這次陳其美雖然出兵協助李烈鈞,但心裡卻是打鼓,生怕趙守宏趁機出兵奪了他的根基。光是安排部分兵力防守杭州城他還不放心,還將海軍全數派出,以監視對方海軍可能的動向。

對於徘徊在外海的李鼎新艦隊,蔡廷幹壓根就沒放在眼裡,這樣一支只有兩艘巡洋艦和十幾艘炮艇組成的艦隊,其威脅力實在有限。何況李鼎新艦隊似乎是害怕光海城的海軍艦隊,躲得遠遠地進行監視,根本不敢靠近舟山羣島附近。

蔡廷幹才懶得理他們,只是將對方艦隊位置通報了北域方面。接到來自光海城的電報,袁隗如獲至寶,他感覺這是在海上立威,全殲對方海軍的好機會。因此湯薌銘率領的艦隊當即拔錨起航,帶着大量煤水船,這支由三艘防護巡洋艦爲主力的艦隊直航舟山外海。

遊弋在外海的李鼎新神經每天都高度緊繃着,自從看到那艘江南船塢自產的巡洋艦之後,他就明白自己手下的艦隊,恐怕是如今華蘭最差的了。說起杭州海軍,雖然陳其美多方籌措,竭力拉攏各處海軍,但此時整個艦隊也只有驅逐艦‘建安’號,練習艦‘鏡清’號,炮艦‘江元’號,小鐵甲炮艦‘金甌’號,以及湖鵬、湖鶚、湖鷹、湖隼四艘魚雷艇。至於本來就作爲訓練巡洋艦設計的‘肇和’號、‘應瑞’號,還是他利用搜刮來的前,假冒國家名義從國外船廠剛剛提來的。即便如此所有這些軍艦加起來,也無法與另外兩方相比。

李鼎新心裡非常清楚,他在這裡多半隻是象徵性意義,頂多是爲杭州預警而已。一旦趙守宏動用海軍圍困杭州灣,他連與之一戰的可能都沒有。讓李鼎新沒有想到的是,他所預料之中的敵人並未出現,而真正的敵人卻來自於另外一個方向。

通過蔡廷幹不斷髮來的新座標,湯薌銘得以準確的捕捉到李鼎新艦隊的位置。爲了達到突然性,湯薌銘沒有直接開向目標海域,而是帶着艦隊兜了個大圈,從西南方向出其不意的衝了上來。

湯薌銘的想法非常簡單,截斷李鼎新的歸路,畢其功於一役,將杭州海軍的全部艦隊統統消滅。湯薌銘之所以有如此把握,所依仗的就是手中的‘海容’級防護巡洋艦。

海容級巡洋艦共有三艘,分別爲海容、海籌、海琛號三艘,這是後金海軍自甲午戰爭覆滅後,爲了重建海軍向條頓國採購的第一批防護巡洋艦。這三艘軍艦皆由條頓國伏爾鏗造船廠建造,每艘造價十六萬三千英鎊,其標準排水量爲兩千六百八十噸,滿載排水量兩千九百五十噸,全長一百米,主機功率七千五百馬力,航速二十節。

按照條頓國的造艦習慣,三艘巡洋艦各裝備了三門四十倍徑一百五十毫米單裝炮,以及八門一百零五毫米速射炮,同時還安裝有三具魚雷發射管。這樣的武備在西大陸只能算是近海防禦型的二等軍艦,但在後金海軍之中,卻已經是除海圻號以外的頂級軍艦了。

在海圻號前往西大陸的時候,接到江夏起義消息的薩鎮冰就是依靠這三艘巡洋艦,纔敢逆江而上炮轟革命軍陣地,讓對方着實吃了不少苦頭。按照薩鎮冰的話說,如果不是因爲後來海軍自亂陣腳反而倒向了革命,恐怕連北域軍都不需要出動,只用後金各支巡防營和旗兵即可肅清革命軍了。

如今湯薌銘正站在海容號的艦橋上,用望遠鏡觀察着四周,在他的側後是呈一字排開的三艘防護巡洋艦,而在周圍衛護的則是訓練艦通濟號,驅逐艦飛鷹號,魚雷艇辰、宿、列號三艘,以及楚同、楚豫、楚有、楚觀、楚泰、楚謙、策電、甘泉號八艘炮艦,可以說爲了殲滅杭州海軍,湯薌銘將所有主力都帶了出來。

“命令派出偵察艦。”湯薌銘放下望遠鏡,對着艦長髮布了命令,隨後命令被逐級傳下。很快飛鷹號驅逐艦的煙囪裡冒出濃濃黑煙開始全力加速,並很快超越了整個艦隊向着前方駛去。

飛鷹號驅逐艦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二十二節,這在華蘭海軍之中已經算是很快的了。在艦上輪機兵的全力驅動下,飛鷹號乘風破浪向着預定位置而去。蔡廷幹發過去的座標十分準確,因爲這個座標根本就是趙守宏給他的。當初太空醫院剛剛抵達霓藍星,爲了查明附近情況,趙守宏命令榮耀將僅有的一顆伴隨式偵察衛星發射了出去,當做行星同步軌道衛星使用。

儘管這種衛星原本的用途並非如此,但因爲科技足夠先進,也能勉爲其難的兼任,而且在其掃描範圍之內清晰度還相當的高。這顆超越現代科技一千年的微型衛星實際上只有乒乓球大小,但其能力卻超乎想象,在華蘭東海和黃海這一片廣大的區域內,有三千乘三千公里見方的面積是在其掌控之中的。在這個範圍之內,一切事情事無鉅細都能觀察到。除此之外,這顆衛星還能作爲信號中繼站使用,這也是中川廣播電臺的信號能夠傳遍整個東大陸的原因。

, !

第三百六十三章 起義計劃第三百一十七章 給倭國添堵第九百五十四章 空中編隊第一章 烏龍指揮官第七百九十五章 拒不執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固大戰第六十五章 北疆地震第九百一十六章 應對方案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海口的重要性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逃兵涌現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兩黨合併第一百二十九章 秘密出兵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挪威的重要性第八十八章 修築水電站第十四章 耐力測試第三百三十章 張謇的轉變第八百零七章 藥物無效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戰前動員第四章 黃金船隊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上援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全面捷報第一百四十章 識字報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核動力潛艇第五百四十九章 華蘭的情報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兩大原則第七百六十五章 疾風敢死隊第七百八十二章 獨一無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諒山難克第八百九十八章 兩國特使第九百三十四章 劃時代的電器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巷戰利器第九百六十八章 集成電路第八百八十四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打算第二百零五章 改變行程第二十一章 幕僚中的名人第七百零九章 借繩過河第三百八十五章 中川動向第七百九十章 巴黎巷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偷營劫寨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逃第七百零二章 超級市場模式第七十八章 正陽樓飯局第九章 初見趙爾豐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談判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203高地第三十二章 突發事件第九百零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千零三章 托洛茨基的震撼第九百零九章 海軍的重要性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新北華條約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兩大原則第六百三十三章 羅剎騷亂第三百零六章 我們自己幹第八百七十一章 合作的條件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超低空逃逸第八百九十四章 水電站評估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指明目標第二百六十五章 進攻受挫第八百四十八章 戰後的經濟狀況第三百三十一章 載灃的餿主意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入地中海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各省規劃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兵高原省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十字星共和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父輩的旗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哥薩克的對決第一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要求第一百九十九章 汽車展覽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炮擊鎮南關第一百六十七章 民族融合計劃第一百五十一章 ‘精明’的海因茲第九百八十七章 和平談判第六百四十三章 羅剎軍投降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緊急迎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密擴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潛艇圍獵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陣海蘭泡第六百八十一章 張勳入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迴光返照第七百二十二章 長遠眼光第二百五十五章 門診探查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攻克堅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后皆崩第五百一十六章 孫文海來訪第六百二十三章 無盡珍寶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飛機反潛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備控制第九百七十九章 特使邵力子第五百五十章 條頓艦隊的攔截第五百七十四章 愛佔便宜的北域系第七百一十五章 首尾難顧第六百一十四章 四面出擊第九十六章 贈送盒子炮第一百一十章 報紙主編第八百七十五章 忍氣吞聲第三百四十七章 軍政改組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成功登陸第四百九十九章 譚延闓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