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倭國政府的決斷

西園寺公望本來只是有感而發,想不到山縣有朋如此對答,話語中隱隱有責怪政府拖了陸軍後腿的意思。今天西園寺公望是來解決問題的,他自然不願意與對方發生衝突。看着山縣有朋漸漸陰沉的臉,他不禁搖頭苦笑道:“這也不能怪政府,海軍始終無法掌握制海權,後勤運輸跟不上啊。就算投入再多陸軍,物資補給跟不上也無法勝利。”

這段話的意思顯然是將責任推到了海軍身上,聽到對方如此說,山縣有朋的臉色漸漸好了起來。“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西園君認爲我們應該如何做?”

西園寺公望嘆氣道:“如今海陸軍皆大傷元氣,再打下去意義已經不大。何況撒爾國盟友一直在催促我們出兵西大陸,如果繼續在華蘭戰場拖延,盟國會對我們有意見的。”

“哼”山縣有朋滿臉的不屑:“大倭國帝國的行動還不需要撒爾國人指手畫腳,倭國士兵的血,只能爲帝國的利益而流。”

“話雖然是不錯,但倭國還不夠強大。一旦惹惱了西大陸盟友,讓他們轉而支持華蘭,對我國不利。”西園寺公望的思想更加務實也更加理智:“我認爲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暫且議和,以我對華蘭的瞭解,一旦外部的威脅被解除,他們就會內鬥的。這次帝國在齊魯的失敗,是由兩個地方軍閥趙守宏和蔡松坡所爲。隨着他們的名望被大大提高,袁隗自然會感受到威脅。我想一旦帝國求和,他就會着手對付這兩方勢力了。”

山縣有朋點頭表示同意:“不錯,華蘭人歷來喜歡內鬥。”

“所以我們應該靜觀其變,一面示好西大陸盟友,一面挑撥華蘭內鬥。等到他們筋疲力盡的時候,帝**隊就能輕鬆對付他們了。”西園寺公望給對方分析着,希望山縣有朋能夠支持議和。

山縣有朋點了點頭,顯然是已經被西園寺公望說服了。見到對方點頭,西園寺公望鬆了口氣,他最怕陸軍選擇決一死戰,繼續向齊魯或者冥北戰場投入兵力,與華蘭不死不休。那樣就算打垮了華蘭,倭國政治經濟以及外交方面都會遭受重創,而且會失去短暫的發展機遇。

“不過我也有個條件。”山縣有朋突然說道。

西園寺公望驚訝的看向對方,隨後點頭道:“山縣君請說。”

“讓大隈重信下臺,他的內閣太過軟弱了。在國家困難的時期,我們需要一個堅強的內閣,我認爲讓寺內正毅組閣是合適的。”山縣有朋的話等於是否定了大隈重信這種文人內閣的作用,而希望由陸軍進行組閣。

西園寺公望考慮着得失,如今倭國已經無力再戰,如果堅持下去對國家的損失太大。如果得不到山縣有朋的支持,結束戰爭就會非常困難,而大隈重信並非與他一派,犧牲了也並非不可。

隨着第三次桂太郎內閣因爲護憲運動而倒臺,隨後接任的海軍大臣山本權兵衛組閣。年初,‘西門子事件’遭到曝光,大批海軍高官被捕,山本權兵衛內閣也因此而引咎辭職,隨着清浦奎吾組閣失敗,大隈重信被推上了首相位置。可以說大隈重信的組閣是各方勢力相互妥協的結果,幾位元老對這個內閣最大的期望,只是壓制政友會而已。

這位肥前藩出身的首相,背後並沒有元老支持,這在元老政治的倭國政壇是個最大缺陷,因此他是隨時可以被輕易犧牲的。“這個當然沒有問題。”西園寺公望最終做出了妥協。在倭國政壇最爲位高權重的兩位元老達成妥協之後,內閣召開了御前會議。

“我認爲應該繼續增兵華蘭,我軍尚未用出全力。只要再派出五個師團,必然能夠奪取整個齊魯,還請監國殿下聖裁。”陸軍大臣岡市之助躬身說道。

“三個師團加上一個旅團,還有最珍貴的三個重野炮聯隊,這樣強大的兵力竟然被全殲。陸軍還有臉再戰嗎?”海軍大臣八代六郎冷哼道。

“海軍似乎更加狼狽,華蘭根本沒有什麼大艦,你們卻損失了那麼多戰艦,還敵人摸到相模灣來。不但炮擊東晨城損失了大量工廠,還被人家把三艘戰列艦拖走了,這簡直是倭**人的恥辱。”岡市之助立刻反脣相譏。

“你……”八代六郎氣的臉色鐵青,如果不是監國皇太子裕仁在這裡,他就要動手單挑了。

“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問題是我們是否還有必要再打下去。監國殿下認爲如何?”總理大臣大隈重信的目光望向了裕仁。

因爲大正天皇小時候大腦受過傷害,所以他的精神時好時壞,如今國家大事就全都交給了身爲皇太子的裕仁管理。這位頗有祖父遺風的裕仁皇太子,此時也是一籌莫展。

海陸軍的戰敗並不能將責任都推給官兵,畢竟對方動用了潛艇、飛機等倭國沒有的先進的武器,其重炮和機槍數量也讓倭**方始料未及。何況當初進攻黃島,借消滅條頓國人的機會入侵華蘭,這是御前會議決定的事情,他也是同意的。如今倭國海陸軍都敗得很慘,如果繼續投入兵力,不但難以預測勝負,還有可能浪費寶貴的發展時機,讓倭國的經濟無法復甦。

“監國殿下聖斷,撒爾高盧羅剎三國公使都在抗議我們私自與華蘭開戰,稱這是在間接的幫助同盟國增加盟友。羅剎國公使說他已經看不清楚,倭國究竟是協約國的盟友,還是同盟國的幫手了。”外務大臣加藤高明的話,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整個御前會議頓時陷入了死寂,所有人都知道這場仗已經沒有了勝利的希望。但是誰也不想擔這個罵名,因爲這是倭國自明治維新以來,唯一對外作戰失敗的情況。

“如今戰局不利,再糾纏下去也是無益。不如我們暫時罷兵,等到培植國力和軍力,再捲土重來好了。這一次外務大臣要辛苦一點了,華蘭人素來軟弱,說不定你可以在談判桌上,拿回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見到所有人都不說話,裕仁終於開口了。

, !

第五十五章 化學大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羣情激憤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兩難抉擇第九百七十章 唐繼生的宴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山田茂的邀請第一百零九章 登門拜訪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突襲低地國家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馬德里巷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五百零六章 空軍來襲第二百章 賽車賭鬥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列斯特和約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強行起飛第四百七十二章 德拉諾的承諾第四百四十二章 分路出擊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力劣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插人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楊晳子來訪第八百五十五章 堅守貴港第三百五十四章 罌粟報廢第五百九十一章 人販子的用途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空中反包圍第一百九十九章 汽車展覽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挪威的重要性第六十三章 名將大搜羅第七百四十三章 內外夾攻第五百二十四章 種植先鋒樹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優先目標第四百一十章 止步邊境線第九百八十六章 東西夾攻第五百八十一章 死不悔改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指明目標第一千零七十章 內部騷亂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兩線作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德拉諾的承諾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截斷歸路第六百零六章 拜見梁啓超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親身試驗第六百四十章 海上肉搏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面佯攻第七百一十八章 澳軍的笨辦法第十九章 成功洗腦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高盧出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仇視白蘭國第八百七十五章 忍氣吞聲第五百六十二章 空軍參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試探口風第四百一十章 止步邊境線第五百七十七章 果敢內亂第四百八十三章 選舉結果第八百六十六章 列強的威脅第一千零二章 緊急迫降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欲擒故縱第八十章 初見詹佑銘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經濟危機的賺錢方式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德惠翁主第八百八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圍仰光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威瑟堡行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洗腦神恩大領主第一百章 汽車製造人才第五百六十四章 全殲登陸倭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技師行會第七百五十八章 倉庫鑰匙第五百五十三章 倭軍南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超時代武器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龍湍號的發現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反擊VS反擊第八百七十七章 不惜代價第八百七十六章 紅羅空軍第六百三十章 倭軍出兵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炮兵交鋒第九百一十章 布寧的異動第二百二十九章 援助難民第三百八十九章 巧奪炮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冒險的計劃第九百一十六章 應對方案第二百二十八章 內河炮艇第六百四十六章 老者的回憶第七百八十四章 攻克後勤基地第七百零六章 組建華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制定新法第四百四十章 民間的抵制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戰果巨大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剎大軍第二十八章 視察鐵廠第五百四十六章 抵制倭貨第二百零三章 大神匯聚第七十二章 朝堂對答第二百零六章 治療威廉二世第五百三十一章 交換條件第七十四章 千頭萬緒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軍艦試探第七十八章 正陽樓飯局第三百四十章 推演獲勝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萬里潛行第五百四十三章 四發轟炸機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反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川劇名家第八百八十八章 政策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