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華澳前哨戰

要想打開通往巴蘭迪的通道,就必須堂堂正正的擊敗華軍主力,這一點交戰雙方都非常清楚。澳軍的總指揮是從中東戰場上回來的威廉格蘭特,在歷史上他曾經創造了挽回澳新利亞顏面的別士巴衝鋒,讓協約國各國對澳軍的戰鬥力評價有所改觀。

不過在這個時代,威廉格蘭特還沒有成爲那個澳新利亞的英雄,就被政府急急忙調回國內。爲了增強達爾文港的澳軍力量,他又被調離了自己心愛的騎兵旅,趕赴這裡擔任總指揮官。

儘管威廉格蘭特在中東也沒打什麼露臉的仗,但畢竟參加大戰快三年了,戰鬥經驗非常豐富。他將澳軍第三師放在中間,第九師的兩個旅分作兩翼,掩護着第三師發動進攻。

首先與澳軍相遇的,是作爲華軍先頭部隊的第二師第15團。這個團裡除了從國內抽調來的部分退役軍官,士兵還未打過什麼仗。不過因爲多年來受到澳洲白人的欺壓,這些華人一旦拿起武器,就對白人有着深刻的仇恨。仇恨對初上戰場的士兵很有好處,憤怒的火焰讓他們忘記了危險,也忘記了死亡的恐懼。

雙方的搜索隊首先不期而遇,雙方几乎同時做出動作,尋找各自的掩體。澳軍用手中的菲爾步槍向着對面射擊,華軍也不示弱,當即用手中武器反擊。華軍雖然沒有重武器,但輕武器卻相當先進。因爲蘭芳共和國的參戰,華軍已經換上了新式武器,他們不但使用菲爾步槍,還有華蘭產的零九式輕重機槍和擲彈筒,這些輕便的武器讓他們在步兵遭遇戰中佔盡了上風。

華軍搜索隊配屬的五挺機槍猛烈開火,壓制着澳軍的射擊。儘管華軍搜索隊只有一個排,比對面一個連的澳軍少上許多,但五挺機槍卻抹平了這個差距。澳軍的機槍隨後也開火了,因爲他們裝備的是撒爾國維克斯水冷式機槍,前進時就只能拆卸開才能由單兵負載。

當華軍的輕機槍開始射擊時,澳軍士兵需要趴在地上,艱難的組裝起重機槍,再用水壺裡的水加滿冷卻套筒,纔可以進行射擊。因爲華軍射擊了兩分鐘以後,澳軍的機槍纔開始射擊。

澳軍一個連只配備三挺重機槍,儘管重機槍的火力密度比輕機槍高,但也難以壓制對面的五挺輕機槍。很快這些澳軍重機槍就倒黴了,兩門擲彈筒開始不歇氣的往澳軍一方投擲了十幾枚榴彈。儘管擲彈筒的瞄準系統不佳,士兵也都是新手,但好在對方沒有壓制火力。在戰士們的努力下,經過了十幾次發射,一枚榴彈終於命中了機槍。

一挺維克斯重機槍被直接命中,射手和副射手遭到彈片射殺,機槍也歪在一邊完全損壞了。對方搜索隊居然有‘炮’,這個消息讓澳軍大吃一驚,他們萬萬想不到,對方僅僅三十多人就擁有火炮,這樣的配備密度在澳軍是不可思議的。

不等澳軍選擇撤退,華軍方面組裝完成的三挺零八式重機槍就狂吼了起來,密集的彈雨籠罩了澳軍部隊,讓他們完全擡不起頭來。在兩門擲彈筒的通力合作下,澳軍剩下的兩挺機槍也相繼報銷了。

失去了重火力的支援,澳軍立刻選擇了後撤,但華軍火力太過密集,稍一起身就有可能被擊中。在損失了十幾個人之後。澳軍搜索隊不再選擇撤退了,他們只能趴在地上拼命的射擊,阻止對方發起衝鋒的同時,祈禱着大部隊趕快來救援。

澳軍主力前進的速度很快,二十分鐘後就抵達了交戰地域。見到己方吃虧,澳軍主力立刻架起山炮對着華軍猛轟。見到對方出動了炮兵火力,華軍搜索隊立刻選擇了撤退。在機槍的掩護下,華軍搜索隊丟下了七八具屍體,很快撤回了樹林中。

聽說前哨戰失利,搜索隊損失超過半數,威廉格蘭特十分生氣,尤其是在聽說對方人數少於己方之後。不過這也算是個好消息,從搜索隊人數上推算,對方大部隊的人數並不算多。

澳軍主力繼續向南挺進,打算與華軍來一次硬碰硬的接觸。大隊前進了五公里遠,就望到了遠處的步兵陣地。原來聽到前方密集的槍聲之後,15團的團長就知道遇見了對方大部隊。威廉保險起見,他並未帶隊前往救援,而是就地挖掘陣地,準備阻擊敵人的進攻。

因爲時間緊迫,他們沒有構築密集的防禦體系,大家多數只是挖掘了散兵坑。零零散散分佈在陣地上的散兵坑組成了華軍的防線,這些只是臨時工事,最多作爲單兵掩護射擊的屏障而已。

很快15團各級指揮官的望遠鏡裡,就出現了澳軍士兵那特有的寬檐帽。儘管澳軍參加了數年殘酷的西大陸作戰,他們的軍隊中依然充斥了浪漫主義氣息,軍方寧可捨棄實用的鋼盔,也不肯放棄具有牛仔風格的寬檐帽。

這些尚未有機會進入西大陸戰場的澳軍士兵們,對戰爭毫無懼怕,尤其是在對付黃種人的時候,他們更加不會害怕。海軍的失敗需要歸罪於他們的疏忽,這是軍官們給的說法,而光榮的陸軍可不會如海軍一般窩囊。

西戰血的教訓擺在眼前,澳軍依然採取了步兵衝鋒,第三師六旅17團首先發動了衝鋒。兩千餘名戰士手裡拿着菲爾步槍,拉開散兵線向着華軍陣地衝來。

面對着敵軍的衝鋒,華軍立刻以機槍火力予以反擊。不過華軍的還擊很快招來了澳軍炮火的報復。在澳軍炮兵的密集炮擊下,兩挺重機槍登時被炸燬當場,四名機槍手陣亡。

華軍頂着澳軍強大的炮兵火力,堅持對澳軍衝鋒隊伍發動反擊,在他們並不算精準的射擊下,澳軍的衝鋒隊伍損失不小。在這個時候,就顯示出了輕機槍的作用。

輕機槍移動非常方便,華軍機槍手往往打出一個彈匣就轉移一個散兵坑,這樣往往讓澳軍炮兵找不到目標,炮擊只能是徒勞無功。有這些輕機槍的支援,澳軍的衝鋒道路佈滿了屍體和傷兵。

, !

第五百七十一章 倭國賠款第六十一章 袁隗的麻煩第八十一章 裕泰茶館第四百六十三章 賭約勝出第九百六十三章 與敵皆亡第三百八十八章 江上遭遇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雨林伏擊第五百七十三章 攜手北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爛醉如泥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反擊”白蘭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條奧合併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路運動第六百四十七章 登陸夷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金融動盪第一千零八章 態度不明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精兵匯聚第五百四十九章 華蘭的情報第六百九十一章 戰爭公債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開戰誘因第八百八十九章 冷門的匯市第四百三十章 海上敵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火箭筒的威力第七百零九章 借繩過河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兩棲作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前發炮第七百九十七章 軍事法庭第三百零八章 全面防疫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同樣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破壞規則第九百零四章 踊躍捐款第七百一十四章 潛艇封鎖第九百八十三章 尼赫魯的考慮第四百二十六章 宴請官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土著人的異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袖手旁觀第一千零五十章 長空格鬥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元帥的心事第四百零七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七十四章 要求指揮權第一百零八章 救援黃炎培第七百二十二章 長遠眼光第七百七十六章 分配任務第六百一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六十三章 水上飛機第二百八十二章 超時代武器第三百一十七章 給倭國添堵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軍隊改編第六百二十七章 鐵甲列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空中新戰術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深水發射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元帥的心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紅菊贖身第六百六十七章 寸步不讓第一百八十七章 製藥產業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白鷹國異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栽贓嫁禍第三百七十八章 共興會的分裂第二百九十三章 兌換雜幣第六百三十二章 被迫後撤第一百三十六章 川劇名家第六百零二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零八章 全面防疫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白鷹國擴軍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配戰艦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求支援第八百零六章 瘟疫傳入第六百九十五章 工藝配方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空陸協同第四百二十一章 袁隗入都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入茶館第一百二十七章 開闢山洞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取尼布楚第三百一十二章 瘋狂的投資第八百零二章 塔洞公園集會第八百五十四章 全軍抵達第六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六十三章 賭約勝出第五百三十五章 袖手旁觀第八百七十七章 不惜代價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朝貢制度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線輸電第六百零六章 拜見梁啓超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內戰終結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才自薦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截斷歸路第六百零四章 搶先一步第四百七十三章 遊行隊伍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皮面具第一百一十六章 只參股不掌權第一百一十七章 嫁禍岑春煊第五百五十一章 卑劣的倭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突破防線第五百零五章 四方支援第八百四十九章 經濟轉型第一百一十六章 只參股不掌權第三百六十三章 起義計劃第八百八十章 反攻敵境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平山周晉見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服馬福祥第七百八十三章 集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