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海軍的重要性

“你們看看,撒爾帝國終於吃不住勁了,竟然滿口的維護世界和平。”趙守宏冷笑着將撒爾帝國的照會扔在桌子上,對着特區大員們說道:“當初條頓國與撒爾帝國展開軍備競賽,戰列艦一條條的下水,他們可沒想過世界和平,否則這大戰也就不會有了。”此時正是每月的政府例會,政府所有大員皆在場,聽到趙守宏如此說衆人鬨堂大笑。

張列五笑道:“說白了就是沒錢,國家的經濟實力決定對外態度啊。”

“當初撒爾帝國規定本國艦隊噸位必須相當於世界第二海軍和第三海軍的總和,而且單艘戰艦噸位要更大,火炮口徑要更粗。”鄧之誠說道。

“如今撒爾帝國也會玩世界和平了,還真是好笑,彷彿以前侵略別國不是他們乾的一樣。”謝明爵也是一陣嗤笑。

“好了,現在我們先研究一下,這件事情應該如何應對。”趙守宏笑容一斂說道:“這次會議我們是不能不去的,否則就是與全世界爲敵,所以我已經答應了。但是如何在這次會議中,爲國家爭取最大的利益,這是我們今天需要探討的。”

“我認爲應該據理力爭,我們的造艦計劃足夠龐大,如果要限制海軍,我們至少要與撒爾帝國擁有相同噸位的軍艦。”參謀總長蔣方震列席了這次政府會議,說到軍事他自然是最有發言權的。

儘管在歷次戰爭中,西特軍的陸軍和空軍大放異彩,海軍似乎沒有多少用途。但是以蔣方震的戰略眼光看來,一個國家要想真正屹立於世界之林,成爲有話語權的強國,海軍的強弱纔是重點。這也是爲什麼當初羅剎帝國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國土和陸軍,卻只能算是二流強國的原因。

對於蔣方震的說法,不少政府官員都不以爲然,因爲西特軍的海軍實在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戰績。而海軍每年所吞噬的軍費,卻佔到了歷年總軍費的一半,這樣的消費比讓官員們有些肉疼。

看到大家不以爲然的樣子,列席的東大洋艦隊司令蔡廷乾和齋尼洋艦隊司令沈壽堃卻急了。如果政府對海軍的投資不認可,因而縮減海軍經費,那麼他們剛剛打開的局面,就很可能因而夭折。

“我認爲海軍的擴建剛剛開始,我們決不可因爲撒爾帝國的壓力而縮編,那等於自廢武功。”沈壽堃出言說道,如今的海軍第一人正在蘭芳共和國任職,他這個資歷僅次於程壁光的海軍老人,自然要第一個出來發言。

“海軍所耗經費太多,如果有這麼多錢,我們都能建立幾十個步兵師了。我看藉着這次機會,縮編一下也好。”楊粲三顯然是心疼錢,每年的海軍經費流水一樣花出去,卻看不到成效,他自然希望減少一些。

“海軍縮編絕不可行,就算你有百萬陸軍,一旦海外有事,難道讓他們游泳過去不成?”蔡廷幹顯然有些憤怒了,說話有些衝。

“我們的土地大多在陸上,哪有那麼多海外的事情要去。”楊粲三是鐵了心要少花錢,所以對海軍司令們的話毫不退讓。

“這件事情不用討論。”趙守宏當即阻止了雙方的辯駁,他起身說道:“作爲一個要屹立於世界之巔的國家,決不能只靠一條腿走路。華蘭國數十年來屢次受到列強欺侮,所欠缺的就是海軍。說起快來自從鴉片戰爭開始,華蘭國最安定的那些年,正是北域水師強盛之時。到了甲午戰爭之後,北域水師一旦而亡,八國聯軍纔敢聯手入侵。”

趙守宏的話說得在座所有人都連連點頭,對於過往的歷史細數起來的確如此。趙守宏一揮手道:“我們的經濟崛起到一定程度,國內購買力已經無法完全支撐工業的發展。所以我們的經濟要走出去,去賺外國人的錢,這就是外向型經濟。而這種經濟是非常脆弱的,它唯一的保障就是國家的海軍。只要我們有一支堅強的海軍,別國就不敢隨意截斷我們的航線,就不敢在我們的海岸線上爲所欲爲。”

“總領大人說得太對了,我們與列強歷次作戰吃虧,就吃虧在沒有制海權上。”蔣方震也點頭表示同意:“如果沒有制海權,陸軍人數再多也是白搭。擁有制海權的敵人能夠從任何一處登陸進攻,而我們只能被動防守。試問我國海疆萬里,陸軍又豈能處處設防。”

“沒錯,所以我們的海軍不但不能縮編,反而還要繼續擴充。”趙守宏道:“這次的事情不能只讓外交部派人,我看需要一名海軍要員跟隨前往,以防止吃虧。我看這次就由顧維鈞和蔡廷幹一起去好了。”

“是。”兩人同時起立大聲應諾着。

這次會議要解決的問題不少,趙守宏先讓大家談了關於經濟建設方面的問題,主要還是政府投資鐵路和修建新城區的問題。經過大家討論,會上還拍板決定在蜀都城南面修建新城區的同時,建造一棟百層高的鋼筋混凝土大廈。如今有大量條頓工程師在特區內,修建這樣的高樓完全有條件,而趙守宏打算借這棟大樓爲契機,將蜀都城建成西部地區新的金融和經濟中心。

軍事方面的調動不大,除了確定加大科技投資規模以外,趙守宏還特別提到了新加入特區的華蘭人才問題。因爲華蘭國北方前一段時間的軍閥大戰,讓北華城內多所大學中教授們的工資都發佈下來了。

各路軍閥都忙着搶地盤,誰還有精力去管那些讀書人,結果讓諸多大學教授們沒米下鍋。

, !

第六百六十五章 發行華元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士師的請求第五百一十章 變換的旗幟第八百八十四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打算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哥薩克的對決第第十三章 神秘的同學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線輸電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火燒芝加哥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引路的營長第四十一章 追悼大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衆人的困惑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先生的身份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電波干擾車第八百五十三章 海南求援第九百五十二章 聯合艦隊出擊第一百零六章 艦隊司令程璧光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備控制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全面搜索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火燒平壤第七百六十二章 參戰軍的轉變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羅剎出擊第九百六十九章 曹錕賄選第一千零十三章 倭國人的心思第五百七十九章 懦弱的楊春榮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空襲撒爾艦隊第一百二十八章 彭英甲來訪第五百九十四章 試探口風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列斯特和約第二百二十一章 菸草貿易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五十五章 喬裝入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斯曼雄起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技師行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黎元洪上位第五百二十七章 炮兵優勢第七十六章 使館交鋒第一千零六十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零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親身試驗第四十七章 各負其責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士師的請求第五百七十四章 愛佔便宜的北域系第一百九十章 雪佛蘭三兄弟第九百零一章 別無選擇第六百零六章 拜見梁啓超第六百零一章 段瑞泉的手段第六百六十章 騎兵追擊第七百七十二章 抵達白鷹國第九百八十二章 孫立人的來意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殘酷的真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賣國到底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壓倒性消耗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黎元洪的邀請第七百一十一章 統一的弊端第八百七十二章 趙守宏的新研究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羅剎出擊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無一倖存第一百一十一章 特色早餐第一千零十五章 倭軍增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援助難民第九百章 還款條件第九百八十七章 和平談判第八百四十三章 無奈的奧布里第五百五十六章 倭軍登陸第八百七十章 演講的小鬍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良弼的能力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取尼布楚第八百六十三章 整軍備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直接宣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攻克冬宮第五百五十八章 深夜出航第七百八十四章 攻克後勤基地第一千零五章 集成芯片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第四百八十一章 一本‘好書’第四百九十六章 蔡廷乾的邀請第二百一十八章 登船離開第一百五十八章 起義準備第四百五十五章 艱難渡河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紅衣國內戰第七百三十章 夜戰政府大樓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裝甲洪流第二百五十四章 縣立醫院第四十七章 各負其責第二百九十五章 朝廷陰謀第六百一十八章 路遇火車第八百三十三章 軍方大清洗第二百六十三章 暗藏的槍械第三百二十三章 加入先鋒黨第六百一十章 羅剎入侵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兩大原則第六百一十八章 路遇火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火燒關東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作戰動機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紐倫堡法案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元帥的心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五百零二章 戰況激烈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血戰阿拉曼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經濟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