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一所三院士

“什麼是忠誠?這個詞有很多種理解。當你想做一項事業的時候,往往需要很多的人形成一股合力。遺憾的是,絕大多數時候,人多了,力的方向會出現偏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對於忠誠的理解也會出現偏差。

有人表現忠誠的方式停留在嘴巴,會想盡辦法,試圖用語言,讓上位者覺得他言聽計從。也有人的忠誠,會用動作跟行爲來爲自己做註釋。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忠誠。

真正的忠誠,是認知上的,是真正的志同道合。可以通過很多方式表達出來,有人通過利益糾葛緊密聯繫,把自己的利益跟事業結合一起,但更高級的忠誠,我覺得還是信仰。

信仰讓這些人有共同的奮鬥目標,把持有同樣信仰的人聯繫起來,用正確的方式加以約束,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從而做到一些在外界看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對共同事業的信仰,對科學的信仰,都可以。這一點上你其實做的很好。但下一步卻是最考驗一個人領導能力的,形成合力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人信念動搖,目標出現偏差,這個時候就要看站在最高處的領導者,如何抉擇了……

對了,還沒恭喜你有了兩個孩子。我爲兩個小傢伙準備了兩份小禮物,走的時候務必帶上。”

……

這是喬澤到京城參加院士增補後第一次全體會議時,如上次般先跟一位老人見面後,得到的一些人生建議。

距離上次在西林召開的學術會議,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喬澤在上次會議上發表講話之後,面向世界廣泛招收人才的西林學社正式成立。

西林學社成立的目的也很單純,就是儘可能多的聯合一衆數學家、物理學家,在一個統一的大框架下,對q理論進行研究跟增補。最終目的則是解決困擾這個世界許久的大統一問題。

當然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最終目標是更清晰的認識人類所生存的世界。

在學術界西林學社的成立,影響頗爲深遠。喬澤在會議上的發言,也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傳遍了全世界。

由西林數研所跟西林工大主辦的《數理新發現》則專門在期刊中分出了一個q理論專題,同時也藉助西林學社成立,以及一些相關的宣傳,加上數十位諾獎、菲爾茲獎得主的宣傳,q理論已經成了學術界主流公認的最有可能解決大統一問題的理論。

沒有之一!

畢竟這是目前學術界唯一一個,從微觀世界出發,不止構造出了頗具美感的數學結構,同時還能在宏觀尺度上,得到一定驗證的理論體系。

漢姆·泰勒這個對於學術界還很陌生的名字,也因爲q理論的推廣被廣爲人知。

沒人能想到,一個年輕人,還在博士在讀期間,不務正業的靈光一閃,竟然能通過一個全新的理論,讓人類文明對於黑洞這種終極天體的理解更上了一個臺階。

除了對西林學社的推廣之外,西林這座城市也狠狠的上了一波分。

原因很簡單。

那次會議之後,在愛德華·威騰跟彼得·舒爾茨,以及會議組委會的邀請下,熱情邀請一衆來訪學者在西林玩了三天。可以簡單的理解爲帶薪休假。

跟往常組委會考慮各種因素之後,給出固定的遊玩地點不同,這次會議的組委會按照豆豆給出的建議,列出了西林所有值得一看的地方,讓大家自由選擇,自由組隊,自由出行。

組成臨時的小團體之後,組委會給每個團隊安排了一個助理機器人做導遊。

這個安排是真的很貼心,集體旅遊最麻煩的一點就是個人的時間跟行程安排必須遵從集體安排。個體的興趣點又是不一樣的。這就導致想玩的地方,時間到了還意猶未盡,不想玩的地方,只覺得時間難熬。

分成小團隊之後,更能滿足個性化需求。

喜歡購物的可以用三天時間,到各大商場各種路邊攤逛逛,還有機器人在旁邊當翻譯,幫着討價還價什麼的,保證購物體驗。喜歡體驗風土人情的,可以穿梭於各種大街小巷;喜歡去各種景點的,也能去看看泥人,看看古城牆……

這個時候的西林各種智能化基建項目差不多基本完成,都不需要這些學術界大佬刻意去拍攝,他們這三天的生活,遍佈全城的各種設備,已經讓這些成了永久的紀念。

並在三天後大家要離開的時候,每個人都得到了不等的由豆豆剪輯並記錄了他們在這三天裡遊玩精彩瞬間的視頻,當做小禮物送給了這些學者。

對於絕大多數來訪學者,這都屬於驚喜。

畢竟現在的西林哪怕是在華夏都是獨一份的。

在各大視頻網站上,西林各種生活中的片段,很容易就能直接上熱搜。

許多在華夏其他城市都聞所未聞的服務,在已經經歷了智能化改造幾個月的西林人眼中,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卻能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更別提這些只呆了三天的學者了。

遇到的新鮮事情太多,許多學者而且組委會送的這些視頻,甚至比他們自己拍的許多視頻更有紀念意義。

雖然沒人建議這麼做,但絕大多數學者選擇了將組委會送給他們的留念視頻,發到了各自的臉書上。一般來說,學者的影響力在網絡上自然是沒有專業的博主又或者明星那麼大。

但架不住這次發視頻的人很多,而且很多人在學術界很出名。

一幫諾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發佈旅遊視頻,也更容易被推廣。

於是西林在外網的影響力在這個九月大增。

其中最火的一個視頻是兩位物理學諾獎得主,結伴在廣場體驗華夏獨特文化時,遇到的一起小衝突。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傍晚兩家人帶着小孩在廣場納涼,結果兩個小孩子引發了紛爭,大人就在大人拉不下面子要下場的時候,兩個機器人播放着外放的戰歌,衝到了戰鬥現場。

然後兩臺機器人各自代表一方家庭,直接“吵”了起來,展開了一場精彩的罵戰。就是那種不帶一個髒字,各種拐着彎損人的刻薄言語。

精彩的是,兩個機器人一邊“吵架”,頭頂的顯示器上還各自顯示出當時小衝突的種種細節。

最後視頻的結果是,機器人這邊還沒吵過癮,分出個輸贏來,兩家的家長率先握手言和。

這個視頻火了之後據說還有後續,有人看到原本素不相識的兩邊男家長,算是不打不相識,還約着跑到廣場附近一個路邊攤上,擼串的故事。

視頻上還能看到兩人喝的是漢斯小木屋。

整個事件脈絡最搞的是,品牌所屬的啤酒飲料集團,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開始在小視頻上投放廣告,廣告語:“沒什麼矛盾是一瓶漢斯小木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一箱!”

對於兩位歐洲諾獎獲得者,在西林親生經歷的一次小衝突,結果被拍成了連續劇這種事,不管國內外的吃瓜羣衆都是喜聞樂見的。

尤其是在臉書上,視頻被無數大v轉發,本來覺得有趣全程參與的兩位諾獎得主卻成了背景板,評論區更是五花八門。

“我看到了什麼?天啊,這一定是本世紀最大的謊言,除非華夏人已經活在了未來!”

“哈哈,兄弟,知道嗎?這個事情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如果你相信我們的正經媒體,就會發現華夏人還生活在一百年前的封建社會;但如果你選擇相信諾獎親自經歷的視頻,又會覺得華夏人活在一百年後的未來時代。所以華夏人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你決定相信什麼。”

“是的,薛定諤的華夏。”

“三年前我曾經到西林旅遊,所以我是有資格參與這個話題的。我記得那時,西林還沒有那些在視頻中隨處可見的機器人。不過我問了西林認識的朋友,他們告訴我這些是西林成爲智慧試點城市之後的基礎設施。

而這個智慧試點城市是去年年底才啓動的。換句話說,華夏僅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對一座城市的智能化改造。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我對此深信不疑。因爲正如我之前說的,我去過華夏,我瞭解他們的基建速度。”

“哥們,請允許我向伱隆重介紹視頻中,那兩個全程像好奇寶寶一樣圍觀吵架的西方人,他們一個叫皮埃爾·杜邦,另一個則是羅德·穆勒。然後你再去看下諾獎官網去看一下2018年諾獎獲得者的名字跟照片。

然後請你問問自己,諾獎獲得者是不是會比你更愚蠢,把本世紀最大的謊言發到自己的臉書上,標語則只有一個單詞,unbelievable。”

“如果你們想體驗真正城市便捷,建議你們去遙遠的東方,去華夏。告訴你們一個容易破防的事情,我在華夏的朋友告訴我,在華夏三公里內如果沒有一家大型超市,如果沒有一家好醫院,沒有一所過得去的學校跟遊樂設施,那就分文不值。

可怕的是,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從事着很普通的工作。我不知道他的這種認知從何而來,畢竟在這裡那屬於灣區的富豪才能享受的生活,直到我去那裡呆了一個暑假。”

……

是的,如果說之前西林的網紅城市定位,還侷限在華夏跟國外一小部分羣體,那麼這次許多大學者遊西林的系列視頻放出去之後,西林徹底在國外諸多社交軟件上火了起來。

熱度壓都壓不下去那種。只要帶着西林旅遊的視頻,播放量都開始飆升,如果視頻中還有西林街頭機器人維持秩序的畫面,播放量更是高漲。

許多兢兢業業,一直專注於將國內的小視頻往外搬運的博主,依靠西林這面大招牌,賺得盆滿鉢滿。

這種大背景下,西林學社跟西林城市的宣傳工作,明顯起到了相互促進的效果,事半功倍。對西林學社感興趣的科學家,還會被動了解到西林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心生嚮往,堅定決心。

對西林的智慧化建設持懷疑態度的人,得知西林學社的存在,還吸引了許多頂級科學家,又會下意識的開始懷疑自己所懷疑東西。

最具現化的反應就是現在想到西林留學越來越難了,不只是西林工大,只要是西林的高校都是如此。

酒店也越來越難預定了。尤其是能夠提供安排大型會議的酒店,成了香饃饃。到了十月,國內外各類學術跟技術方面的會議,都開始向西林集中。這種效果之前許多人都沒想到的。

沾了西林數研所的光,西林工大也成了西林市對外知名的名片。

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西林數研所今年申報的三個院士人選,都成功當選。

是的,十月公佈的增補院士名單中,喬澤、李建高跟許昌樹的名字都在,一個都沒少。

許昌樹不知道的是,喬澤的確給數理學部去過一封信,不過內容並沒有他說的那麼簡單。當時表達的態度是,如果西林數研所只有兩個名額的話,直接給李建高跟許昌樹就好了。

主要是不想廢話那麼多。

畢竟現在的喬澤已經不是曾經那個,要在網上查怎麼評院士的愣頭青了。那些明的暗的規則,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對於院士的稱號,也沒太多念頭。

無非是慣性的認爲他李叔必須成爲院士。他作爲李叔的學生,上不上院士,或者什麼時候上院士都無所謂。

喬澤的想法很樸素,但在開會的時候,卻成了擺在大佬面前的一道難題。

今年這個時間節點卡的很巧,院士增補之後,明年就是四年一度的數學家大會,大會的一項重要議題就是直接爲當年的菲爾茲獎獲得者頒獎。

衆所周知,喬澤本就是2026菲爾茲獎獲得者最熱門的候選人,沒有之一。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喬澤今年不上院士,哪怕是他的本意,明年拿了菲爾茲獎,後年再入院士,就顯得科學院很沒骨氣。

恰好西林數學院在弱化國際學術大獎影響,強化本土學術影響力又走在前列。

從某種意義上說,喬澤自然科學獎可就是對標諾貝爾獎,甚至有數年後將諾獎拉下神壇的架勢。這樣一對比下來,就顯得科學院很拉後腿。

但問題可不止出在外部,還有內部。

喬澤的院士申請雖然是通過數學這塊報上去的,但其實推薦喬澤的同樣有物理院士,這不又巧了嘛?

雖然說數理學部通常來說是一個整體,但其實也沒有那麼整。

每年的名額也是分開給的。

雖然數學的名額不多,但物理這邊名額擠一擠還是有的。

評不上數學院士,可以評個物理院士。畢竟喬澤也是物理諾獎獲得者,不管是量子蘊含理論,還是現在的q理論,其實都包含了物理學思想在內。

粒子物理、量子物理、又或者高能物理,反正都有名額。

據說是提出了這個建設性想法當天科學院的數學大佬們就擱置了爭議,確定了接下來的會議上,名單上三個人都通過,這大概也再次證明了,只要引入外部競爭機制,擱置內部爭議也沒那麼難……

第229章 遠方的來信第87章 最好都別太激動了第336章 收穫的季節第157章 風景獨好第61章 防內不防外的保密工作第307章 來,讓我們一起揭開他們的面具第332章 它真的,人哭死第343章 禁令後的第一次接觸第456章 沒借口出門了第98章 信息的傳導效應第131章 連鎖反應(求月票)第109章 關於二篇構想的論文第380章 站在勝利者的一邊第259章 雙贏說明跟感謝(重要)第343章 禁令後的第一次接觸第189章 是真不值得啊!第352章 劈開黑暗的那道閃電第291章 審稿階段第152章 選擇題總做錯怎麼辦?第131章 連鎖反應(求月票)第138章 就是這麼硬氣第61章 防內不防外的保密工作第321章 爲了自保改變下世界,這很合理吧?第197章 那就算了第271章 完美的體驗第142章 不公平的事很多,習慣便好第189章 是真不值得啊!第66章 天才的迴應第185章 你想體驗數學家的憤怒嗎?第106章 真當我是神仙第256章 CERN的捷報第384章 誰給誰洗腦?第448章 遇見真實發佈會(下)第176章 這孩子太強了!第459章 新的開始第201章 隔空出題之穿越維度之門第218章 雷厲風行第385章 重新分配?第325章 走得走,來得來第186章 你是專家聽你的第421章 收穫的季節第149章 喬澤的同情心第389章 另類的情報驗證方式第105章 當然是重新定規則第142章 不公平的事很多,習慣便好第448章 遇見真實發佈會(下)第58章 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第409章 時間去哪了?第80章 你快來啊!第220章 那還不趕緊去道歉?第315章 不該打聽的少打聽!第420章 潛移默化的變化第59章 神話也不能這麼寫啊第402章 相互理解第108章 總不能錦衣夜行吧?第88章 這些大人能懂什麼?第133章 熱鬧的迎新日第129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353章 收穫季?第429章 攀比?第325章 走得走,來得來第357章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第413章 不像曾經的你了!第292章 你們的數學跟我們的數學不一樣的!第291章 審稿階段第109章 關於二篇構想的論文第39章 老子躺平了第183章 懵逼樹下你我他第231章 利害關係第110章 初至華夏的奇遇第387章 想要對撞機嗎?第311章 獎金?不,賠款!第373章 人間又一春第378章 人工智能的商業模式降維打擊第125章 小目標《數學年刊》第47章 他怎麼敢的?!第214章 順手的指點第9章 挖金礦第270章 雙喜臨門第250章 重要的任務第304章 不同凡響的不同反響第217章 分工明確第113章 因爲我最近補了歷史第246章 怎麼能睡得着覺呢?第340章 考爽了!第119章 喬澤的覺醒第68章 大家都高興就好了第24章 可怕的請求第143章 不共戴天第224章 異常的傳導效應第321章 爲了自保改變下世界,這很合理吧?第121章 真大型突發事件第409章 時間去哪了?第74章 窗外,陽光正好第76章 連錢都不要了?!第209章 論文結題是真失落呢第347章 被驚喜嚇到的人們第98章 信息的傳導效應第413章 不像曾經的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