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周幽王聽了也要爲之發笑!

大宋,汴京城。

李清照戴上白色帷帽,穿着旋裙騎驢子,女使桃琴拉着驢繩,兩人一起往東大街的相國寺走去。

出門前李清照並未說要去相國寺,桃琴也沒想着去,但相國寺卻是城內最熱鬧的地方之一,沒處可去遊時,去相國寺準沒錯。

“姑娘還是要多出來走走~”

桃琴衝她笑道:“這幾日姑娘要不是在院子裡發呆,要不就是在書房裡發呆,連沐發時都能呆得一頭栽進水盆裡,弄得滿屋子水。”

輕紗帷帽後,李清照那張臉羞紅起來。

她怎好意思再提起這幾日來胡思亂想的事?

自那日回來後,楚郎君的那句“聘了”,以及,她送與他的《點絳脣》,每每思及,總是令她羞從中來,想了又想,唸了又念,不知楚郎君會如何讀她的閨思詞。

下次……

下次再去楚郎君家裡,她…她怕是也不敢問的,只再送他一首詞。

可惜他不會寫詩作詞,不然也能期待他寫一首回贈她。

倒也無關緊要,有她教着,楚郎君總有一天能學會。

“姑娘!!”

桃琴氣惱道:“又發呆了不是?”

“沒有這事。”

李清照止住心中思念,又不禁嘆息了下,不知何時才能再去楚郎君家中?

“姑娘要去哪遊玩?相國寺?”桃琴問她。

“相國寺無意思,隨意走走吧,你累了再歇息。”

“聽說水門那邊好不熱鬧,不若我們去看看如何?”

桃琴提議道。

李清照答應了,她今日出來只是爲了排解心中思念,去哪都成。

桃琴便牽着驢繩,與她一塊往廣濟河以東的善利水門走去。

還未到城門,李清照遠遠的就聽到哐當、哐當的撞擊聲,問桃琴,她也不知道是什麼。

再往前,李清照見到了城門處許多人,用竹子在城牆旁搭建了巨大的腳手架子。

起初她以爲是在修繕城牆。

靠近後才發現,不是修,是在拆!

哐當的聲響,正是役夫用錘子掄起捶掉城牆外圍的青石磚發出!

“好端端的,爲何要拆牆?”

李清照驚訝道。

她騎着驢子往前,正打算問一問旁人,卻聽到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李小娘子!!”

李清照轉頭看去,看到趙明誠滿臉興奮的走來,不遠處有一位花甲之年、穿着紫色官服的男子,身後跟着幾個官員。

“見過小娘子!”

趙明誠深深行了一禮,難掩激動神色。

李清照下驢,還了他一禮。

她又不禁想到了楚郎君。

趙明誠先說了自己是與父親來這,又問:“不知李小娘子來這裡是……?”

“閒逛罷了。”

李清照淡淡說道,就要往前走去。

趙明誠看出她要去的地方,連忙跟上,併爲她講解說道:“水門過於狹窄,從兩浙路運來的太湖石高有五丈,船運不進來,故而拆了城門。”

“!”

李清照身子一震。

是花石綱!

她真蠢,早該想到纔是!

“你父親是御史中丞?!”李清照詰問他道。

趙明誠不明所以,點頭稱是。

“那爲何不進言此事?”

李清照手指遠處城門,氣憤道:“官家下旨要修艮嶽,先前就已聽說方臘等反賊,是因朝廷要運花石綱帶來的禍害,如今大石從兩淮、兩浙運來,竟要鬧到拆城門的地步!

御史臺就沒一個御史進諫?!”

李清照滿腔的怒火與不甘。

收了燕雲十六州的大明,洪武帝在推行新法、新政。

未能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大宋,宋徽宗,不,官家卻在拆了城門,運花石綱去裝飾園子!

所謂花石綱,就是宋徽宗……不,是官家要修萬歲山,命人從外地把奇花異石運到汴京,以十船爲一綱,故稱花石綱。

方臘反賊從去年開始起兵,聽說就是因此事鬧的。

再者,即便沒有方臘,如今爲了一塊奇石而拆了城牆,古今未聞之!周幽王聽了也要爲之發笑!

“這…”

趙明誠面顯尷尬,望了一眼遠處的父親趙挺之,對李清照無奈道:“御史臺、太學內,皆有反對花石綱者,稱其爲‘官吏倒懸,民不聊生’之舉,奈何有蔡相。”

蔡京!

林妹妹口中的大宋六賊之首。

李清照冷靜了許多,給趙明誠行禮致歉,表示自己不該如此。

她父親雖在朝中,可到底官職太小,也不會事事都與她說。

她又不是太學生,無法和趙明誠一樣得知許多消息。

“無妨,不怪小娘子也。”

趙明誠笑道:“太學內,也每日有人罵御史臺、罵蔡相,我明日去學裡後,再聯合一些學生,上書向官家陳述花石綱之弊害!”

李清照恭維道:“趙三郎不畏權貴,直言上諫,奴家慚愧。”

她又想起了楚郎君。

太學與御史臺都上書過,可這五丈高的太湖石還是運到了汴京城。

蔡京?

不,怕是宋徽宗!

是官家不肯納諫!

滿朝文武官員,內外朝臣,怕是無人能制止官家再運這花石綱。

唯有楚郎君,或許方能……

“李小娘子,在下改日……”

趙明誠欲言又止,他父親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李清照搖頭,重新將白色帷帽戴好,與趙明誠之間隔着一層面紗,鄭重對他說道:“請趙三郎勿念,奴家已心有所屬。”

淡雅的言語飄入趙明誠的耳中,讓他呆若木雞。

連李清照什麼時候走遠都未曾察覺,只看着她窈窕的背影騎在驢子上,一點一點的遠離他。

誰?

誰竟能在未與李家結親前,就俘獲了這等才女的芳心,令她甘願等着他來說媒。

是誰……

“哼!”

身穿官服趙挺之走了過來,望着李清照的背影冷哼一聲,將兒子給拉走了。

……

走遠的李清照,回頭又看了一眼那正在拆着的城牆。

“你當你修的園子是大觀園嗎?”

她忍不住在碎碎念,忽而又想到,趙明誠怎麼會和他父親在這?

她回頭看了看,見趙明誠離開的地方前,是北朝的使驛館,莫非是與北方戰事有關?

李清照回到家中,晚上,迫不及待的問了父親關於花石綱的事。

她這才得知,原來花石綱與蔡京、朱勔有關,二者皆在六賊之列。

朱勔迎合上意,在蘇州設應奉局,將一批批的花石綱運回汴京。

直到這五丈高的太湖石運到,李清照方纔知道花石綱竟已禍害至此!

第47章 去提胡惟庸來第160章 芳齡一十有六,名清照是也~第164章 甄英蓮重逢生母第25章 勝利者書歷史第133章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第61章 文官,科舉,沈萬三第203章 大明科學院:音速光速,日食月食第315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上)第342章 見岳父第254章 朱棣,李世民第235章 昏德公,來觀牽羊禮!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第341章 賈府電臺第176章 楚先生,請!第83章 汴京城大,居之易也第121章 晉陽謀反第19章 知恩圖報賈雨村第63章 正式史官第255章 昆明池殺秦王第11章 仙官楚禎點迷津,城外破廟癩頭僧第57章 望遠鏡,指南針第234章 大宋朝會第75章 洪武帝彪炳古第337章 天下三分第99章 殺盡江南萬兵第188章 賈家家宴,楚神仙未婚第174章 元妃省親第113章 言官(上)第3章 奪地圖洪武大帝第223章 大順朝的父慈子孝第67章 宰相的最後一天第266章 劉姥姥仙姑轉世第53章 李世民在隴西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109章 二郎,你有僭越之罪第341章 賈府電臺第393章 慶中秋趙姨娘心生計第179章 林黛玉比剪刀手.jpg第238章 洛陽,天子旌旗第269章 電臺到貨第99章 殺盡江南萬兵第365章 黛玉釣魚,願者上鉤第68章 士大夫第386章 櫳翠庵妙玉誦經書第335章 再興漢室二百年第284章 下紅定,飲許口酒第43章 表姐夫蔡京,表妹夫秦檜第94章 誰可爲古一帝?第293章 大明不能亡!第378章 果脯宴第369章 河東獅一鬧榮國府,楚史官贈糖檻外人第133章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第271章 金榜題名第289章 你,朱棣,也想當太子?第169章 瓦崗鴻門宴,大唐玄武門第186章 真實宮鬥第161章 王師第285章 襪剗金釵溜第39章 隆慶開海,白銀三100000000二第107章 順朝齊王李世民第178章 唯願萬邦來朝第371章 倚門回首,卻把梅花嗅第15章 楊廣泛舟遊江都第211章 長孫氏,陰氏,楊氏第325章 太祖何故造反第182章 有了盛唐,纔會有李白第96章 當秦王,挺好第228章 應天府參謀處第331章 帥哥,加個微信唄第390章 襲麝秋碧第357章 櫳翠庵品茶第99章 殺盡江南萬兵第106章 舊日閨蜜今朝後第165章 林妹妹二送湯圓第277章 大唐有了自己的電臺第223章 大順朝的父慈子孝第378章 果脯宴第269章 電臺到貨第242章 楚禎老爺,黛玉太太第293章 大明不能亡!第8章 史官,楚禎第212章 秦王府宴會第290章 朱允炆:四叔吃飯沒?第389章 妙玉牌月餅第28章 佛祖見了我,也要拜山頭第395章 慶中秋楚史官品妙玉茶第309章 解圍北平第390章 襲麝秋碧第16章 好一個大唐皇帝李世民!第55章 好劍!第401章 宴席第27章 林妹妹的腳好小第395章 慶中秋楚史官品妙玉茶第176章 楚先生,請!第229章 平梁王第64章 隴西有工匠,薛舉好神弓第210章 劫數歷盡,塵心已了第277章 大唐有了自己的電臺第110章 青銅器判多少年?第137章 哄人玩時就叫林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