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中央銀行行長朱標

楚禎在大觀園住了兩日,就回到了家中。

剛坐下來沒多久,就又收到來自大明朝的消息,只需打開時空史記就能穿越過去。

但楚禎沒急着去。

先出門,開車去外面的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再從兩個水果店,買了幾百斤水果,再去租的倉庫那,把東西搬進車。

回到家,老朱已經在一樓坐着等候,見到他開車回來後,嘿的一聲笑道:“咱看你門前這車沒了,就知道你是出門買東西去了。”

“剛好。”楚禎笑道:“你把門給我開了,我倒車進去!”

朱元璋把門開了,看着這輛鐵皮車倒進來。

楚禎跳下車,打開車門。

朱元璋再伸腦袋進去看了看,看到方向盤,椅子,以及車後邊放着的大堆貨物。

“後世就靠這車來運東西?”

“對!”

“用的是你說的那石油?”

“也能用電,你想弄一輛在應天府飆車可以,但想組成一個車隊來運東西不可能。”

朱元璋飆車應天府,這一幕想想都美如畫。

但楚禎說實話,就古代的路況,非得是越野車才飈得動,越野車多吃油不用說了吧?

“嘖。”

老朱表示遺憾,幫忙一起將貨物運下,又問他:“這些花了多少錢?”

“加起來不到五萬塊,主要是這幾百把弓箭。”

楚禎想到件事,又說道:“上次我去看了你那火槍廠,覺得可以給伱大明買一些無縫鋼管回去,在我們這很便宜。”

朱元璋眼前一亮。

楚禎又笑道:“當然,別想讓我再在鋼管內壁刻膛線,犯法的,相當於你們那的自制盔甲。”

“現在大明的火槍也沒有膛線,夠用了!你們這的鋼管夠堅固吧?”

“保準炸不了膛。”

“那成,你買個十萬根回來,缺錢的話,你去內承運庫、廣盈庫裡找,看什麼東西值錢。”

“有玉石足夠了,黃花梨傢俱或原木也行。”

楚禎說道:“這些武器、物資什麼的,我只買夠讓大明將士打完倭國、遼東,以及元朝各殘餘地方。”

“足夠了。”

朱元璋笑道:“打完遼東,清掃一遍韃靼,把那地圖的地方大致收入大明版圖,朕也該當太上皇,讓標兒來即位。”

楚禎笑了下。

朱元璋又說道:“可惜如今大明實在缺錢,寶鈔停了,稅收沒改,市舶司有了些錢,但只夠老四上次出海巡倭一次。”

頓了下,說道:“咱打算用你上次說的,大明發行國債!”

楚禎哈哈笑,奉天承運皇帝終於肯向百姓借錢了?

朱元璋馬上又補充說:“朕讓戶部去建大明銀行,讓銀行去發你說的這些國債。可行否?”

“……溜了一圈,還是以大明的名義去發國債借錢。”

楚禎笑道。

“轉一圈,朕的天子臉面就有了。”

朱元璋將東西從車內搬出。

楚禎笑道:“現代國家缺錢了,就會發行國債,賣礦山,賣土地使用權,增發貨幣,增稅等。

增發貨幣也就跟大明印刷寶鈔差不多。”

朱元璋聽後,也笑了起來。

楚禎又說道:“我看史書,發現古代朝廷賣官也很普遍。”

“這可不成!要亡國時才賣官!”

朱元璋一口否定,堅決不賣官。

楚禎說道:“秦朝是賣爵位,不賣實權官職,大明不賣官的話,就給買國債的商人一些特殊的待遇,比如讓他們可以穿綾羅綢緞,四匹馬拉的車,買幾百萬國債的,賞賜一件飛魚服,允許他們上奏摺等。”

“允許商人穿綾羅綢緞?”

朱元璋猶豫起來。

楚禎再說道:“你定下律法規定每個人做什麼、穿什麼,想一勞永逸的管好天下百姓,但這是不可能的,不出幾十年,有錢的穿明黃色衣服不是稀奇事,更有人繡類似蟒的圖案。一項政令能維持二十年就已經是了不得,想長治久安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沉思了好一會,緩緩道:“你是想說,我朱家不可能永遠有天下,對吧?”

“這是必然的事。”

楚禎斬釘截鐵的說道。

東西搬運完了,朱元璋站在那不知在想什麼。

按照楚禎對洪武大帝的瞭解,他在對待家庭上,很有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老農性格,現在卻來到後世,見到與古代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也知道了他所創建的大明早已被推翻。

後世子孫……這個不提也罷。

“還有別的想要帶去不?”

楚禎問洪武帝。

“就這些吧,走。”

兩人一起來到了大明朝。

對楚禎而言是來,對朱元璋來說就是回。

華蓋殿內。

沙發上,朱元璋與楚禎坐着喝茶,四周十來個太監,外邊還有一羣錦衣衛,桌子是黃花梨的,茶葉是上等好茶,貢品。

回到皇宮後,朱元璋彷彿重新有了帝王之本色,坐在那沉思,就足以讓四周太監們心中緊張,不敢喘大氣。

“銀行要建!”

朱元璋沉聲說道:“國債也要發,我讓人定一些條例,凡是買一定數額國債者,許以衣着、禮儀上的特權。”

楚禎說道:“恐怕還不夠,不如以國債加一定數額的錢,允許商行在某地開設地方銀行,作爲中央銀行的補充,規定借貸利率,不允許民間放高利貸。

中央銀行管理地方銀行,收稅,業務範圍,監督等。”

古代皇權難以鄉下,想讓民間百姓不去借高利貸,轉而在銀行貸款,非得需要地方商人、大地主的支持。

不是全部的地主,是朝廷收編一部分,讓其他地主把錢存進銀行,再貸款給縣以下的百姓。

最終還是靠縣裡面的地主負責放貸、收貸。

只不過中央銀行調控、監督。

“和宋代王安石的青苗法相似。”

楚禎笑道:“青苗法結果如何,宋史裡已經有,銀行能不能成,還是得看大明吏治水平。”

只要不像青苗法那樣強行攤派,楚禎倒不擔心會亂。

再亂,能有朱元璋一年印發九千萬貫,讓大明寶鈔淪爲廢紙亂?

古代不是現代,只要不動稅收,不動老百姓手裡的糧食,其他事情在皇權前都不是事。

銀行沒有保證金又如何,誰敢擠兌?

宋寧宗甚至強制貶值舊鈔。

古代紙鈔,能做到別大肆印發,允許百姓拿紙鈔少量兌換銀子,就已經是成功。

沒有保證金,就允許百姓用寶鈔交稅,依舊能撐起紙幣的信用。

“千萬別爲了解決錢的事就超發紙幣,除非大明要完蛋了!”

楚禎再次強調。

四周太監偷偷看過來一眼,天底下也就只有楚真君敢在陛下面前說“大明要完蛋”這些話。

朱元璋道:“朕正要召見戶部和一些商人,說銀行的事,你待會給他們說一說,這銀行和國債到底要怎麼實行!”

“行。”

楚禎答應下來,又笑道:“不過我也就說一下後世的銀行職責,具體政策別來問我。”

朱元璋點頭,下令召見戶部官吏與一衆商人。

另外,讓太子朱標也過來。

楚禎本來是想來去國子監上課的,沒想到先給古代商人上一課。

朱標來到華蓋殿後,其他大臣和商人也很快來到。

朱元璋這次請楚禎來,就是爲了銀行和國債,解決了錢的事,造船和打雲南才能去做。

“參見陛下!”

衆人烏泱泱的行禮,人太多了,錦衣衛進入華蓋殿維持秩序,保護陛下。

“年逾半百者,賜座!”

朱元璋吩咐下去,很快有太監搬來椅子,給五十歲以上的人坐下。

至於其他人,就只能站着聽。

楚禎不知道來了多少大臣,上次朝會見到的站前面的官員也來了,胡惟庸,李善長,六部尚書等。

商人也有不少,估計應天府一帶的豪商,都被朱元璋叫來了。

不過,楚禎現在倒是越來越習慣大場面——朱元璋和朱標都在聽,其他人就更不算什麼了。

“我叫楚禎。”

在衆大臣,衆大商人的注視下,楚禎慣例報上姓名,“陛下親封的護國真君,你們叫我楚真君也好,叫楚真人也罷,甚至直呼我名也行。”

這句話主要是緩和氣氛,免得這些商人都繃緊神經,聽不進去。

楚禎開始講,先粗略的講貨幣演變,從先秦時期的貝殼貨幣,到青銅鑄幣,再到宋朝交子。

“交子與大明寶鈔一樣,都只是一張紙,爲何人們會用它來充當一般等價物?”

“因爲信用!”

“最早的交子能從商戶那裡換來有價值的東西,但商戶有私心,在交子被其他商鋪認可後,他們就多印刷了交子,從其他商鋪騙取錢財……

鑑於此亂象,宋朝將交子收歸國有,卻慢慢的也開始濫發,造成通貨膨脹,紙幣淪爲廢紙。”

“元朝一樣有紙幣濫發現象,不再贅述。”

“到了我大明朝,因爲朝廷缺錢,戶部也印發了許多寶鈔,造成現在民間寶鈔四五貫纔等同於一貫銀錢。”

底下。

戶部試尚書範敏臉色不好看,但下令印發寶鈔又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幾個戶部侍郎對視一眼。

吏部尚書胡惟庸用眼角餘光看了一眼陛下,立刻挪開眼神,不敢直視。

楚真君說的這些話,大明朝不是沒人看出來,但無人敢說。

倒是楚真君提出了一些新穎的詞,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等,很值得細思。

“信用是紙幣的根本!”

楚禎總結道,“沒有信用,紙幣就是廢紙,任何時候銀行都不應該大肆印發紙幣,錢不會憑空生出,通貨膨脹的結果,就是物價飛漲,紙幣崩潰。”

他這些話估計這些商人都懂。

但由“楚真君”說出來,卻有不一樣的效用。

這等於是對大明所有商人宣佈,今後大明寶鈔會維持住一個穩定的匯率,爲銀行、國債做背書。

“楚真君”的名頭,能用一次。

如果朱元璋轉頭就大肆印刷寶鈔,楚禎天天刷祥瑞都不管用,信用崩了就是崩了。

“陛下即將創立的大明中央銀行,將會監管未來寶鈔的印發,由各地地方銀行彙總,統計各項數據,決定明年印多少寶鈔作爲補充,或者多印發一些,以刺激人們花錢。我稱之爲消費經濟……”

楚禎列舉了銀行的好處,說出中央銀行未來的功能。

底下商人有不少都心動了。

按照楚真君的說法,地方銀行不會太多,一個布政使司內大約也就兩三個,由地方銀行管轄各縣、鄉的放貸、收貸。

“總結來說,中央銀行有兩大作用:

一是制定金融政策,發行國債等。

二是指引借貸有序進行,百姓免受高利貸之苦,讓民間商業活躍起來。”

“有宋朝青苗法在前。”

楚禎笑道:“我相信陛下和朝廷定下的政策,在中央銀行管轄下,不會再有地方銀行強逼人貸款的事。”

歸根到底,還是吏治,各項細節都得由地方實行。

朱元璋最後下令:“太子,你來擔任中央銀行第一任行長!”

“我?”

不止朱標,華蓋殿內衆人都大受震驚。

太子任戶部尚書都是委屈了,如今卻要當中央銀行的行長。

就算是掛虛職,也是超格。

由此可見聖上對銀行的重視。

楚禎笑了起來,有太子背書,國債應該會有人買了。

第179章 林黛玉比剪刀手.jpg第88章 半路殺出個李世民第361章 賈詡:爲了活命第312章 黛玉:好小氣的神仙第266章 劉姥姥仙姑轉世第129章 時空史官的私人展會第378章 果脯宴第103章 長安歲一年(上)第24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第312章 黛玉:好小氣的神仙第93章 真巧,你也受了九錫之禮?第380章 秦可卿傾心第174章 元妃省親第237章 五百大炮守汴京第345章 給太太請安第90章 虎牢關外第15章 楊廣泛舟遊江都第214章 北宋皇帝趙佶何在?第293章 大明不能亡!第61章 文官,科舉,沈萬三第347章 曹操好人妻第199章 李代桃僵秦可卿第251章 北宋軍事演習第312章 黛玉:好小氣的神仙第338章 計賺劉備第57章 望遠鏡,指南針第55章 好劍!第73章 大航海時代第177章 天仙寶境並寧府,一起送第221章 誰有福氣娶了林妹妹第380章 秦可卿傾心第286章 燕王朱棣第186章 真實宮鬥第176章 楚先生,請!第99章 殺盡江南萬兵第290章 朱允炆:四叔吃飯沒?第54章 免二死劉文靜第259章 太宗見太宗第53章 李世民在隴西第187章 瀟湘妃子,清照黛玉第250章 請斬朱勔,傳首四方第112章 薛蟠案第135章 扒灰(中)第144章 大明數學家第316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下)第69章 大明應天護國真君第66章 藥方,本草集,玉米第358章 鳳穿牡丹秦可卿第369章 河東獅一鬧榮國府,楚史官贈糖檻外人第207章 秦氏兼美,字可卿第129章 時空史官的私人展會第256章 玄武門之變從玄武門起第245章 戲班子,大觀園財權第75章 洪武帝彪炳古第252章 玄武前奏(上)第289章 你,朱棣,也想當太子?第114章 應憐香菱第399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上)第281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250章 請斬朱勔,傳首四方第223章 大順朝的父慈子孝第63章 正式史官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164章 甄英蓮重逢生母第181章 不見長安第362章 新隆中對第82章 捲簾人第212章 秦王府宴會第373章 寶釵之請第331章 帥哥,加個微信唄第160章 夜語,大逆不道第145章 大明海軍,鳥糞石第174章 元妃省親第175章 楚大爺一進大觀園第27章 林妹妹的腳好小第117章 封宜妃,加封鳳藻宮尚書,賜延祺宮第205章 家家戶戶送仙官第150章 歸來路在何方?第211章 長孫氏,陰氏,楊氏第54章 免二死劉文靜第182章 有了盛唐,纔會有李白第167章 楚郎君合該住天仙寶境第158章 林妹妹情繫香囊第144章 大明數學家第255章 昆明池殺秦王第197章 林妹妹是吃醋了?第280章 見蘇軾第400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下)第404章 櫳翠庵楚禎品茶第166章 黛玉更衣第358章 鳳穿牡丹秦可卿第61章 文官,科舉,沈萬三第269章 電臺到貨第47章 去提胡惟庸來第323章 國無二主第386章 櫳翠庵妙玉誦經書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95章 爲閨閣立傳第114章 應憐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