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

隋,大業十三年,十一月初。

緊閉十多天、經數場大戰後殘破不堪的大興城正東門,此刻正緩緩從內打開,隋朝百官排成兩列,在右翊衛將軍陰世師、京兆郡丞骨儀帶領下,走出城門。

門外,一身戎裝的唐國公李淵,面上難掩喜色,忙騎馬率二子,在親衛護送下,迎着隋朝百官而來。

“拜見唐國公!”

大隋朝文武百官皆跪下,以示臣服,門內諸多隋朝將士一同跪倒,朝着唐國公,以及他身後二十萬軍士行降禮。

這一刻,李淵身心萬分的舒暢,直想大笑一場!

圍城僅十日就將隋朝二都之一的大興拿下,城內百官臣服。

彷彿間他已然看到萬民跪伏,他李淵入主大興城皇城,坐到那把龍椅之上,在這一刻,太原謀事時忍耐思慮,正式起事時瞻前顧後,行軍時勞累疲乏,圍城時緊繃的心絃,盡皆煙消雲散。

“衛將軍請起,郡丞請起!”

李淵下馬,扶起他二人,李世民隨之下馬,持劍跟隨父親身後,李建成也連忙下馬跟上。

“傳令!”

扶起二人,讓百官起身後,李淵喝聲下令:“此次我李淵太原起兵,乃是廢昏立明,擁立代王爲隋帝,待我軍將入城後,百官仍居其位,衆將依舊領兵,城中百姓、士紳儘可安居也!”

得了允諾後,城內大隋守城諸多將士才依次出城,在城門處解甲,放下兵刃,走到遠處列隊聽候發落。

解甲的士兵越來越多,李淵再不疑有他,笑容滿面的傳令進城。

“父親,不如我先率兵進城去!您和兄長隨後再進。”李世民稟告道。

李淵略一思考,看了一眼城門,“好,二郎思慮周全,就由你先進城!”

李建成目送二弟進城,沉思片刻,又看向父親。

李世民領兵進城,先收繳城門處兵甲,再令親衛進城,佔據城門口,再登上城牆,完全控制城門後,方纔站在城牆上,朝父親揮劍示意。

即使城中有詐,李世民也能堅守到城外大軍趕到。

李淵很是滿意,正欲招呼隋朝百官與他一起進城,卻聽到原本守城的衛將軍陰世師,望着城牆上身披甲冑的李世民嘆道:

“不愧是承天命李家二郎,吾等如何能及?”

“承天命李家?哈哈,衛將軍這話大不敬也!下次不要再說了!”

李淵故作斥責道。

他原本以爲衛將軍陰世師乃隋朝忠義之士,誰知他在城內守軍尚有一戰之力時就投降,這也就罷了,守城十多天也算是對得起隋朝,可他竟然還奉承說他李家承天命!

李家承天命,不就是暗示他李淵該馬上登基,奪隋朝江山嗎?

這不成。

他是以尊代王之名號起兵,不能現在就登基,免得天下人痛罵。

不知爲何,李建成心中卻有了疑惑。

這到底是承天命李家,還是承天命李家二郎?

李淵父子領兵進了城。

“父親!!”

一位被奴僕護送過來的十餘歲少年,朝着李淵急奔而來,哭着跪在他面前,李建成定睛細看,正是當日他與元吉從河東郡逃走時沒有帶上的五弟,李智雲。

“五郎沒事就好,你母親多有擔心你,快起來!”

李淵大喜,將兒子扶起,讓人照看着,他則是繼續騎馬進城內。

不久後,在大興城皇宮正門前,見到了年僅十二歲的代王楊侑,

正領着宮內宦官焦急等候,見到他的人馬後,惶恐跪下。

“殿下請起!臣李淵來遲了!”

李淵上前扶起年幼的楊侑,讓他站着,在一衆隋朝百官及太原將士的注視下,李淵拜倒在楊侑面前:

“先皇寢疾於仁壽宮,時爲太子的楊廣命東宮兵士宿衛宮殿,宮門禁止出入,先皇乃崩。其竊據天子之位,然昏庸殘暴,大興宮殿,以致百姓民不聊生,羣賊四起。”

“唐,唐國公待如何?”

楊侑此時根本聽不進這些話,明晃晃的刀劍就在他眼前,身後一羣宦官們瑟瑟發抖。

“臣請代王爲帝!”

“我當皇帝?不不不,還是你來當吧!”

楊侑惶恐的說出這句話,李淵身後諸多將士,以及李建成盡皆單膝跪倒,高呼“:

“請大將軍入宮登基!”

李淵不從,再次請楊侑登基爲帝。

楊侑看了四周一眼,只得戰戰兢兢的點頭答應,又問:“大將軍還想要什麼?”

“臣願輔佐陛下!”

“好,封大將軍爲丞相!”

自命大將軍,又被封丞相的李淵,還是不滿意,但眼前代王卻不知該怎麼封他了。

正想作罷,卻有一宦官跪着上前,在代王腳邊低聲提醒:

“殿下,依內臣之見,唐國公立有大功,不如再授唐國公爲大都督,總領內外諸軍事,日後殿下登基,再授唐國公假黃鉞、使持節,進封唐王!”

“都依你們,都由你們!”

楊侑連忙應下。

李淵這才滿意,站起身,讓衆人也跟着起身,再親手將那宦官扶起來,問他是什麼人。

“內臣柴東,見過大將軍!”

“好!”

李淵拍他肩膀,朝楊侑說道:“請殿下居東宮,由柴東任長秋監令,領宮內事!”

年僅十二歲的楊侑再次答應下來,由李淵父子護送,文武百官相隨,正式入住東宮。

李世民站在城牆,遙望遠處皇宮。

諸事定下後,李智雲前來拜訪。

一見到二哥,他便跪下來, 心有餘悸道:“多謝二哥相救!”

李世民將他扶起,抱了一抱他,“自家兄弟別說這些話……不過,五弟是怎麼知道這事的?”

“那陰世師告訴我的。”

“他?哼。日後別人問起,你只說不知道此事,勿要再傳出去。”

“我聽二哥的!”

李智雲笑了起來,“即便父親和大哥問起,我也不說!”

李世民爲之一笑,讓他回去了。

……

大順朝,揚州。

林黛玉捧着冰涼涼的奶茶,來到母親房中。

“這是什麼?”

身體已經好了許多的賈敏,看到女兒雙手捧着一個杯子,外邊有許多水珠。

林黛玉看了一眼丫鬟婆子們,賈敏便讓她們都先出去。

林黛玉才笑說:“媽,這是楚大爺點外賣時送給我和清照姐姐的奶茶,我吃了一口覺得好喝,就送來給母親吃。”

“點外賣是什麼?”賈敏奇道。

“我也說不上來是什麼,楚大爺問我們吃不吃午飯,我和清照姐姐說不吃,他就用手指在一個發光的板兒上點了點,一刻鐘後,楚大爺下樓去,拿上來一盒吃食並三杯奶茶,看着像是外邊酒樓的索喚,送吃食到家裡。”

“……果然神奇!”

賈敏思慮半晌,又看向女兒,頗爲訝異的問:“楚大爺留你和易安居士吃午飯?”

她已經知道了,那位楚仙官是一位年紀輕輕,家裡沒有女主人的男人。

林黛玉臉一紅,搖頭道:“我未答應留下,清照姐姐也是。”

第143章 省親,林如海升遷第324章 太祖顯靈了!!!第186章 真實宮鬥第383章 夏金桂毒設連環計第95章 爲閨閣立傳第107章 順朝齊王李世民第127章 朱元璋:我看現場版第146章 勾結倭寇者,夷三族第26章 全球衛星地圖第320章 大明電報司第72章 大唐楚先生第255章 昆明池殺秦王第396章 慶中秋王熙鳳夜宿大觀園第172章 史官楚禎穿越前的準備第234章 大宋朝會第27章 林妹妹的腳好小第298章 勇晴雯甘當暖牀第197章 林妹妹是吃醋了?第172章 史官楚禎穿越前的準備第366章 妙玉牌奶茶第77章 打完遼東前不能變第73章 大航海時代第55章 好劍!第391章 晴雯鬧榮府第241章 業餘無線電臺第229章 平梁王第25章 勝利者書歷史第285章 襪剗金釵溜第237章 五百大炮守汴京第283章 草貼,細貼,聘禮第168章 我給爹孃看一下楚郎君第114章 應憐香菱第385章 秦妃娘娘第196章 給宋朝一個強光燈震撼第60章 別罵了別罵了,朕改!第21章 林妹妹好詩第325章 太祖何故造反第404章 櫳翠庵楚禎品茶第372章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第385章 秦妃娘娘第155章 時空點數破十萬第293章 大明不能亡!第10章 楚郎君是真的第6章 不會寫詞李清照,寫詞一般蘇東坡第172章 史官楚禎穿越前的準備第328章 太子朱棣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第380章 秦可卿傾心第104章 長安歲一年(中)第251章 北宋軍事演習第325章 太祖何故造反第406章 重陽日可卿欲語還休第215章 我竟是宋徽宗!第29章 李清照,《汴京城遊記》第372章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第83章 汴京城大,居之易也第191章 給未來的明成祖第2章 亂世天機,廟號:唐太宗第202章 大明國子監,孔廟第294章 起兵靖難,五萬軍!第347章 曹操好人妻第259章 太宗見太宗第153章 秦王破陣樂第308章 請史官做見證!第354章 吾願效仿世祖,再立大漢!第277章 大唐有了自己的電臺第405章 瀟湘館神仙授課第244章 楚公子,楚哥哥第348章 我有一計,可斬曹操第75章 洪武帝彪炳古第211章 長孫氏,陰氏,楊氏第331章 帥哥,加個微信唄第122章 米書,水調歌頭第298章 勇晴雯甘當暖牀第113章 言官(上)第144章 大明數學家第217章 大明人的第一個科普視頻第239章 獵於上苑第367章 贈妙玉喜糖第7章 從天而降林妹妹第95章 爲閨閣立傳第113章 言官(上)第405章 瀟湘館神仙授課第359章 少女茶第369章 河東獅一鬧榮國府,楚史官贈糖檻外人第1章 兄友弟恭李世民第347章 曹操好人妻第365章 黛玉釣魚,願者上鉤第58章 華夏之大第257章 太白復經天第133章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第302章 士氣如龍第59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31章 帥哥,加個微信唄第113章 言官(上)第111章 天天往孃家帶東西第360章 壞了,我成臥龍了!第105章 長安歲一年(下)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