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

bookmark

隋,大業十三年,十一月初。

緊閉十多天、經數場大戰後殘破不堪的大興城正東門,此刻正緩緩從內打開,隋朝百官排成兩列,在右翊衛將軍陰世師、京兆郡丞骨儀帶領下,走出城門。

門外,一身戎裝的唐國公李淵,面上難掩喜色,忙騎馬率二子,在親衛護送下,迎着隋朝百官而來。

“拜見唐國公!”

大隋朝文武百官皆跪下,以示臣服,門內諸多隋朝將士一同跪倒,朝着唐國公,以及他身後二十萬軍士行降禮。

這一刻,李淵身心萬分的舒暢,直想大笑一場!

圍城僅十日就將隋朝二都之一的大興拿下,城內百官臣服。

彷彿間他已然看到萬民跪伏,他李淵入主大興城皇城,坐到那把龍椅之上,在這一刻,太原謀事時忍耐思慮,正式起事時瞻前顧後,行軍時勞累疲乏,圍城時緊繃的心絃,盡皆煙消雲散。

“衛將軍請起,郡丞請起!”

李淵下馬,扶起他二人,李世民隨之下馬,持劍跟隨父親身後,李建成也連忙下馬跟上。

“傳令!”

扶起二人,讓百官起身後,李淵喝聲下令:“此次我李淵太原起兵,乃是廢昏立明,擁立代王爲隋帝,待我軍將入城後,百官仍居其位,衆將依舊領兵,城中百姓、士紳儘可安居也!”

得了允諾後,城內大隋守城諸多將士才依次出城,在城門處解甲,放下兵刃,走到遠處列隊聽候發落。

解甲的士兵越來越多,李淵再不疑有他,笑容滿面的傳令進城。

“父親,不如我先率兵進城去!您和兄長隨後再進。”李世民稟告道。

李淵略一思考,看了一眼城門,“好,二郎思慮周全,就由你先進城!”

李建成目送二弟進城,沉思片刻,又看向父親。

李世民領兵進城,先收繳城門處兵甲,再令親衛進城,佔據城門口,再登上城牆,完全控制城門後,方纔站在城牆上,朝父親揮劍示意。

即使城中有詐,李世民也能堅守到城外大軍趕到。

李淵很是滿意,正欲招呼隋朝百官與他一起進城,卻聽到原本守城的衛將軍陰世師,望着城牆上身披甲冑的李世民嘆道:

“不愧是承天命李家二郎,吾等如何能及?”

“承天命李家?哈哈,衛將軍這話大不敬也!下次不要再說了!”

李淵故作斥責道。

他原本以爲衛將軍陰世師乃隋朝忠義之士,誰知他在城內守軍尚有一戰之力時就投降,這也就罷了,守城十多天也算是對得起隋朝,可他竟然還奉承說他李家承天命!

李家承天命,不就是暗示他李淵該馬上登基,奪隋朝江山嗎?

這不成。

他是以尊代王之名號起兵,不能現在就登基,免得天下人痛罵。

不知爲何,李建成心中卻有了疑惑。

這到底是承天命李家,還是承天命李家二郎?

李淵父子領兵進了城。

“父親!!”

一位被奴僕護送過來的十餘歲少年,朝着李淵急奔而來,哭着跪在他面前,李建成定睛細看,正是當日他與元吉從河東郡逃走時沒有帶上的五弟,李智雲。

“五郎沒事就好,你母親多有擔心你,快起來!”

李淵大喜,將兒子扶起,讓人照看着,他則是繼續騎馬進城內。

不久後,在大興城皇宮正門前,見到了年僅十二歲的代王楊侑,

正領着宮內宦官焦急等候,見到他的人馬後,惶恐跪下。

“殿下請起!臣李淵來遲了!”

李淵上前扶起年幼的楊侑,讓他站着,在一衆隋朝百官及太原將士的注視下,李淵拜倒在楊侑面前:

“先皇寢疾於仁壽宮,時爲太子的楊廣命東宮兵士宿衛宮殿,宮門禁止出入,先皇乃崩。其竊據天子之位,然昏庸殘暴,大興宮殿,以致百姓民不聊生,羣賊四起。”

“唐,唐國公待如何?”

楊侑此時根本聽不進這些話,明晃晃的刀劍就在他眼前,身後一羣宦官們瑟瑟發抖。

“臣請代王爲帝!”

“我當皇帝?不不不,還是你來當吧!”

楊侑惶恐的說出這句話,李淵身後諸多將士,以及李建成盡皆單膝跪倒,高呼“:

“請大將軍入宮登基!”

李淵不從,再次請楊侑登基爲帝。

楊侑看了四周一眼,只得戰戰兢兢的點頭答應,又問:“大將軍還想要什麼?”

“臣願輔佐陛下!”

“好,封大將軍爲丞相!”

自命大將軍,又被封丞相的李淵,還是不滿意,但眼前代王卻不知該怎麼封他了。

正想作罷,卻有一宦官跪着上前,在代王腳邊低聲提醒:

“殿下,依內臣之見,唐國公立有大功,不如再授唐國公爲大都督,總領內外諸軍事,日後殿下登基,再授唐國公假黃鉞、使持節,進封唐王!”

“都依你們,都由你們!”

楊侑連忙應下。

李淵這才滿意,站起身,讓衆人也跟着起身,再親手將那宦官扶起來,問他是什麼人。

“內臣柴東,見過大將軍!”

“好!”

李淵拍他肩膀,朝楊侑說道:“請殿下居東宮,由柴東任長秋監令,領宮內事!”

年僅十二歲的楊侑再次答應下來,由李淵父子護送,文武百官相隨,正式入住東宮。

李世民站在城牆,遙望遠處皇宮。

諸事定下後,李智雲前來拜訪。

一見到二哥,他便跪下來, 心有餘悸道:“多謝二哥相救!”

李世民將他扶起,抱了一抱他,“自家兄弟別說這些話……不過,五弟是怎麼知道這事的?”

“那陰世師告訴我的。”

“他?哼。日後別人問起,你只說不知道此事,勿要再傳出去。”

“我聽二哥的!”

李智雲笑了起來,“即便父親和大哥問起,我也不說!”

李世民爲之一笑,讓他回去了。

……

大順朝,揚州。

林黛玉捧着冰涼涼的奶茶,來到母親房中。

“這是什麼?”

身體已經好了許多的賈敏,看到女兒雙手捧着一個杯子,外邊有許多水珠。

林黛玉看了一眼丫鬟婆子們,賈敏便讓她們都先出去。

林黛玉才笑說:“媽,這是楚大爺點外賣時送給我和清照姐姐的奶茶,我吃了一口覺得好喝,就送來給母親吃。”

“點外賣是什麼?”賈敏奇道。

“我也說不上來是什麼,楚大爺問我們吃不吃午飯,我和清照姐姐說不吃,他就用手指在一個發光的板兒上點了點,一刻鐘後,楚大爺下樓去,拿上來一盒吃食並三杯奶茶,看着像是外邊酒樓的索喚,送吃食到家裡。”

“……果然神奇!”

賈敏思慮半晌,又看向女兒,頗爲訝異的問:“楚大爺留你和易安居士吃午飯?”

她已經知道了,那位楚仙官是一位年紀輕輕,家裡沒有女主人的男人。

林黛玉臉一紅,搖頭道:“我未答應留下,清照姐姐也是。”

第280章 見蘇軾第354章 吾願效仿世祖,再立大漢!第405章 瀟湘館神仙授課第1章 兄友弟恭李世民第55章 好劍!第399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上)第18章 喝酒打馬李易安,羞也羞死林妹妹第371章 倚門回首,卻把梅花嗅第353章 許田圍獵,桃園結義第389章 妙玉牌月餅第315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上)第40章 玉米,土豆,番薯第94章 誰可爲古一帝?第217章 大明人的第一個科普視頻第260章 甘露之變第27章 林妹妹的腳好小第26章 全球衛星地圖第291章 北平燕王府第39章 隆慶開海,白銀三100000000二第178章 唯願萬邦來朝第339章 大明打王鞭第189章 大明應天護國楚真君第150章 歸來路在何方?第386章 櫳翠庵妙玉誦經書第194章 宋徽宗有難了第119章 削藩,北平第261章 玄武門之變第42章 祖訓,靖難,清君側第313章 妙玉送茶第8章 史官,楚禎第235章 昏德公,來觀牽羊禮!第111章 天天往孃家帶東西第203章 大明科學院:音速光速,日食月食第259章 太宗見太宗第35章 秦王府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第148章 楚郎君都沒成婚呢!第406章 重陽日可卿欲語還休第228章 應天府參謀處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第379章 顰顰史官過情人節第9章 落筆改史第115章 言官(下)第26章 全球衛星地圖第229章 平梁王第222章 可卿今晚留下來第84章 大明海軍都督府第56章 十萬鐵甲,十萬大明軍第208章 警幻仙姑之妹第152章 魯國公,楚禎第1章 兄友弟恭李世民第13章 還有高手!第202章 大明國子監,孔廟第306章 十七弟,四哥來看你了第5章 北宋李小娘子第390章 襲麝秋碧第394章 慶中秋團團圓圓第201章 明成祖這廟號不要也罷第268章 神仙夫人第127章 朱元璋:我看現場版第14章 圍攻隋朝都城,大興!第364章 俏平兒巧語勸熙鳳第71章 五姓七望,托塔天王第391章 晴雯鬧榮府第220章 再一次四人聚會第258章 密謀第357章 櫳翠庵品茶第188章 賈家家宴,楚神仙未婚第21章 林妹妹好詩第234章 大宋朝會第341章 賈府電臺第119章 削藩,北平第47章 去提胡惟庸來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第298章 勇晴雯甘當暖牀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第174章 元妃省親第137章 哄人玩時就叫林妹妹第16章 好一個大唐皇帝李世民!第343章 瀟湘館打仗了第154章 竇建德不能殺!第111章 天天往孃家帶東西第315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上)第65章 你這傷害是穿透的?第341章 賈府電臺第241章 業餘無線電臺第275章 最後的秦王宴第311章 暖閣脈脈情第239章 獵於上苑第280章 見蘇軾第142章 林妹妹搬出賈府第303章 爹,你有年號了第287章 朱棣:見過國瑞兄第33章 我大明女子,皆不許纏足第68章 士大夫第176章 楚先生,請!第376章 王熙鳳巧諷河東獅第74章 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