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bookmark

北宋伐遼,五戰皆敗。

金兵南下,合圍汴京。

李清照一直不敢看《宋史》,如今聽了,只覺心塞。

她先前在楚郎君家裡,聽秦王李世民打仗,出戰則必勝,隴西平薛舉,晉陽滅劉武周,圍攻洛陽的王世充,再順道把竇建德俘虜了!

劉黑闥反叛,半年間便聲勢巨大,但只要李世民出馬,定能擒獲之。

又聽大明軍打仗,洪武帝寒微出身,卻最終北伐大元,攻克燕京,收復燕地。

二十萬大軍從建康府出發,兵分兩路,白石河一戰平定雲南。

彷彿領軍作戰也就這樣,打勝仗更是稀鬆平常。

可結果。

大宋官軍卻是一勝難求!

伐遼時一敗塗地,金兵南下時望風而逃!!

難怪會有靖康之難!

“還用我再說一說金兵圍攻汴京,以及汴京城被破後,城內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販夫走卒的遭遇否?”

楚禎詢問他們。

大宋羣臣中跪了不少人。

但站着的人都知道,不是他們不用跪,而是楚仙官還未點到他們的名!

金兵圍城,城內還不知該如何亂,朝中大臣不知還有多少醜相百出的!

衆人都不敢吭聲。

向太后嘆息道:“國破家亡,都城淪陷,想必那時候的汴京城慘狀是常人難以想象,才讓仙官下界警示官家。”

聽了這話,趙佶才強自擠出一個笑容,“仙官之意是……?”

楚禎說道:“靖康之恥非但你們不愛聽,我也不想多說,看得令人憋屈,就此結束了吧。”

結束?

衆人齊齊看來。

“宋徽宗有上中下三策,我也有三策。”楚禎說道。

“請楚仙官賜我救國之策!”

趙佶面露喜色,忙站起身行禮。

大宋羣臣紛紛看來。

李清照卻有不好的預感。

只聽楚禎說道:“上策,北宋皇帝去皇帝尊號,自封昏德公,奉北朝爲尊,汴京城由北朝管轄,其餘北宋疆域盡請自便,昏德公主動北狩!”

“!!”

趙佶目瞪口呆,羣臣面面相覷。

楚禎淡淡笑着問他:“你說你不是宋徽宗,那你可願選這一策?此策看似荒誕,卻直指結果,免去途中擔驚受怕之苦惱,一步到位,化被動爲主動,直接以北朝昏德公自居!豈不美哉?”

“噗。”

李清照強忍着笑意。

按理說這等嚴肅場合實在不能笑,可楚郎君一句“豈不美哉”,着實笑煞人。

“仙、仙官說笑了。”

趙佶擠出笑容:“朕非是宋徽宗也!!”

向太后很是欣慰。

鄭皇后悄悄看向官家。

“中策。”

楚禎繼續說:“北宋一邊備戰,一邊講和,能戰就戰,不能戰就講和,看誰能打就提拔,打不過或敵人問責就撤他,再來講和,反覆多次後,再看着辦是戰還是和。”

反覆多次,還要再看是戰還是和!

趙佶總算聽出了楚仙官之意,當即說道:“朕選下策!”

“下策便是戰。”

楚禎看向他,“主戰不一定勝,只能讓你站着死,不至於死得屈辱。”

向太后,鄭皇后,种師道,童貫,劉延慶等人,皆看向官家。

趙佶臉色變幻不定,看了又看楚仙官的臉色,最終才咬着牙道:“朕非是宋徽宗,也不願學那南唐後主做那亡國詞!!”

李清照偷偷看向楚郎君,郎君最喜愛李煜的詞,官家偏又提他!

“確定了?”楚禎問他。

“是、是,朕已決議要整軍備戰!”

趙佶狠下心來。

“我看你還未確定。”

楚禎站起身,對衆人說道:“我會留在汴京三日,三日後伱們君臣商議完畢,看是戰還是和,也無需來告訴我,更不要來問我,北宋是你們皇帝與士大夫的天下,百姓指望着你們,而非我。”

他說話時,李清照已經走到他身邊,說完這句話,楚禎就與她一起往宮門外走。

宋朝千餘臣子,目送他離開,一時還未回過神。

直到向太后朝仙官行禮,恭送其離開,羣臣才紛紛躬身行禮,“恭送仙官!”

“免了。”

楚禎朝後揮了揮手,李清照在他身旁好奇看着,忽然覺得這動作好瀟灑。

楚郎君爲何要等三日?

兩人走出了宣德門,門外又有上萬百姓聚集,見到楚禎出來後,全都踮起腳伸長脖子看着,喧譁聲傳出數裡地。

楚禎叫了一輛馬車,與李清照返回李家,車伕載了仙官十分地激動,說什麼也不要錢了。

進了李家大門後,總算清靜下來。

“郎君!”

李清照立馬問道:“你是要回家等,還是……”

“留在你家等。”

楚禎笑着又握住了她的手。

李清照羞澀起來,如今回到家裡了,也就由着他牽着,兩人一起走向內宅。

“郎君爲何要等三日?”李清照有些不解,“如今官家肯與金軍作戰了啊!”

“我看他神情就知道他又猶豫了。”

楚禎說道:“不逼迫他一把,等金兵來了又要議和,到時候再精妙再好的東西都不管用,是戰還是和趁早定下,絕不可再改!”

史書裡,金兵圍城了宋徽宗和宋欽宗還在爭權,朝中主戰主和派依然在鬥,鬥得汴京城第二次被圍時甚至沒有一個統帥!

宋欽宗各種腦淤血操作也很多,第一次守住汴京後,立刻把功臣李綱、种師道等人解職,解散二十萬勤王軍。

第二次汴京被圍,幾十萬勤王軍來了,宋欽宗又忽然下令讓他們不許來,在議和中。

於是,宋高宗——也就是完顏構,就真的不來了,南下建立南宋。

但凡有個正常人,汴京指不定就守住了。

“唉。”

楚禎只能搖頭,“宋徽宗兒子一個兩個都是拉胯的!否則自己讓他傳位兒子,還更方便些。”

李清照知道,讓官家傳位給其他宗室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兒子裡選。

楚郎君即便能指定一個人做皇帝,那人也無法令羣臣聽令,只會讓大宋分崩離析。

“郎君的意見……是戰還是和?”

李清照小聲問道。

若是今日之前,她一定會說寧可學項羽自刎於烏江,也不肯投降講和。

但聽了大宋軍的表現,實在讓她失望透頂。

“你肯定是主戰派,對不對?”

楚禎笑問她。

李清照默認了。

她的確更想看到大宋官軍能奮勇殺敵。

“如果再議和,那又是一個澶淵之盟。”

楚禎往前走去,說道:“且金國的胃口比遼朝還大,宋朝連年賠款,也只能苟存下去,百姓依舊窮苦。”

李清照望着他定定出神,心情悲憤交加,不由得說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項羽於烏江自刎,至死不肯回江東苟全,我大宋也該如此,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楚禎回過頭,詫異看向她,“你這首詩……”

“詩?”

李清照回過神,隨口便補完它:“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唔,連起來讀,算作一首尚可的詩作。”

尚可?

楚禎不禁笑起來,行,尚可就尚可,誰叫你是原作者呢。

李清照正要說話,卻見郎君走過來,一把將她擁住。

“我果然喜歡詩詞。”

她聽郎君這樣在她耳邊說,一時間羞紅了耳朵。

第75章 洪武帝彪炳古第370章 汴京梅花開第259章 太宗見太宗第299章 大年三十第143章 省親,林如海升遷第72章 大唐楚先生第106章 舊日閨蜜今朝後第77章 打完遼東前不能變第110章 青銅器判多少年?第98章 天下財富第17章 茶與手電筒第208章 警幻仙姑之妹第370章 汴京梅花開第341章 賈府電臺第209章 史官之筆,仙官之玄第276章 冊命皇太子李世民第272章 新科進士聽課楚真君第87章 我父非石虎,我兄非石宣第139章 科學第377章 李宮裁赴宴神仙府第36章 林黛玉垂簾聽政第332章 明珠塔,自助餐廳第148章 楚郎君都沒成婚呢!第132章 你的楚大爺怎麼是短髮?第30章 郎君走了,又和誰說去?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第231章 恭迎仙官第332章 明珠塔,自助餐廳第67章 宰相的最後一天第143章 省親,林如海升遷第135章 扒灰(中)第29章 李清照,《汴京城遊記》第59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48章 我有一計,可斬曹操第232章 你宋軍什麼水平,也想北伐?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第7章 從天而降林妹妹第403章 送禮物妙玉陷迷茫第80章 賈敏回門第259章 太宗見太宗第134章 扒灰(上)第198章 大爺好俊的指法!第238章 洛陽,天子旌旗第42章 祖訓,靖難,清君側第359章 少女茶第144章 大明數學家第267章 瀟湘館發電站第401章 宴席第268章 神仙夫人第166章 黛玉更衣第216章 白話文報紙第104章 長安歲一年(中)第197章 林妹妹是吃醋了?第48章 三句話救一個丞相第196章 給宋朝一個強光燈震撼第13章 還有高手!第341章 賈府電臺第147章 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第27章 林妹妹的腳好小第247章 兩封聘書,一份你的,一份林妹妹的第103章 長安歲一年(上)第389章 妙玉牌月餅第80章 賈敏回門第69章 大明應天護國真君第105章 長安歲一年(下)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上新強了,感謝大家支持第157章 她住京城四合院第391章 晴雯鬧榮府第347章 曹操好人妻第63章 正式史官第12章 我大明十萬閹人?第333章 皇權沒有永恆第388章 王熙鳳問計楚大爺第128章 故宮一件,我一件第283章 草貼,細貼,聘禮第83章 汴京城大,居之易也第228章 應天府參謀處第150章 歸來路在何方?第121章 晉陽謀反第367章 贈妙玉喜糖第21章 林妹妹好詩第340章 瀟湘館晴雯反擊第174章 元妃省親第175章 楚大爺一進大觀園第199章 李代桃僵秦可卿第173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370章 汴京梅花開第172章 史官楚禎穿越前的準備第328章 太子朱棣第333章 皇權沒有永恆第239章 獵於上苑第98章 天下財富第114章 應憐香菱第297章 冬日蔬菜宴第191章 給未來的明成祖第116章 拜楚先生爲工部尚書第252章 玄武前奏(上)第199章 李代桃僵秦可卿第49章 若是你兄長被殺,我立你爲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