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跟老四不像

bookmark

“楚大爺!”

剛回到海城的楚禎,就聽到了林妹妹清柔婉轉,又帶着幾分喜悅的聲音。

客廳內其餘兩人也看過來,李清照站起身迎他,笑盈盈道:“郎君回來了?”

楚禎發現,李小娘子現在喊他越來越少帶上姓,只喊郎君,教人恣意憐。

“玄武門結束了!”

楚禎笑着宣佈。

“嗯嗯~”

李清照走到他身邊,眉眼間滿是笑意:“郎君說要前往太極宮,我們就知道玄武門要結束……郎君可累了?”

她和林妹妹已經意識到,楚禎在秦王府又呆了半日,之前也未曾休息。

“先聊完事情再休息。”

得益於用史書給自己增強體質,楚禎現在每天精力充沛,熬夜兩三天都不是事。

林黛玉說道:“前邊的事我們已知道,楚大爺只說進太極宮後的事。”

“也行。”

楚禎看了一眼朱元璋,回電腦桌前坐下。

李清照給他倒茶,方纔坐在他右邊,與林妹妹一左一右的陪着他。

“李淵是怎麼答應立秦王爲太子的?”

朱元璋先問這事。

之前他只聽到李世民控制局面後,跪在泛舟的李淵面前,因此猜出李淵並沒有和史書裡記載那樣痛快交權。

三人都看着他。

楚禎在斟酌話語,老朱此刻不止是在問李淵,更是在問他自己。

“說到底,還是皇位惹的禍!”

“朕豈有不知?你就說經過就成!”

朱元璋補充道:“待會再說老四的事,你不是有那視頻,待會給我看下,看是不是老四!”

“行。”

見他情緒穩定,楚禎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把李淵想繼續當皇帝,但秦王府衆人都不允許,以及盜墓者父子典故的事說出來。

李清照聽了後,不禁嘆息着說:“自古以來,皇室傾軋之事不絕,紛爭不斷,所幸秦王是一代明君,天下更變,殺戮卻止於二人。”

或許是在楚禎身旁的關係,林黛玉話也多了些,說:“普通人家爲分家都鬧得不愉快,何況太子之位?”

“賈赦和賈政?”楚禎問她。

黛玉卻用團扇遮住小嘴,表示自己不在背後說長輩閒話,私底下說可以,但有外人在就是無禮之舉。

楚禎沒追問。

朱元璋說道:“藏起那些個侄子雖是仁義之舉,但免不了留有後患,你可在秦王登基當皇帝,或被立爲太子時爲他造勢,就跟你在宋朝一樣,如此一來,就真的是天命所歸,絕了李淵和一些人的心思!”

楚禎略微想了下,便答應下:“好,等二郎當太子時,我再送些禮物給他!”

現在的李世民優勢很大,不急着當太子,他要將李建成二人以王禮下葬,再讓李淵冊封他爲太子。

考慮到突厥可能在幾個月後南下,葬禮應該會從簡,十天差不多了。

“說說第五人的事。”

楚禎看了朱元璋一眼,見他還坐得住,也就放心的把監控錄像調出來。

樓梯處沒有監控。

楚禎找一樓的視頻,拖動進度條,很快定位到第五人出現的時間,從頭開始播放。

朱元璋看向投影儀。

畫面內,穿甲冑的人突然出現,定定的站在原地一會,似乎不知所措。

接着,他謹慎的四處走動,似乎想看看這裡是哪,有沒有人。

確認沒人後,他開始動手翻看楚禎家中貨架裡的東西,並找到了一支圓珠筆,拔出筆蓋後,試着用筆寫了寫。

見的確能寫出字後,他似乎有些驚訝,又寫了兩個字,順手蓋上筆蓋,將這支圓珠筆插在腰間。

“……”

一種既視感油然而生,楚禎看向了朱元璋,見他緊緊皺着眉,目光盯着畫面的那人看。

楚禎再看向視頻。

那人去了幾個房間查看,又來到門前,看了看院子裡停着的車子,打量一會後,來到樓梯前。

他似乎聽到了當時楚禎幾人說話的聲音,很謹慎的聽了一會,才選擇上樓。

一會兒後,他跌跌撞撞的回到一樓,逃離楚禎家後消失了。

“怎麼樣?”

楚禎暫停下視頻,問朱元璋:“是不是你家的老四朱棣?”

李清照林妹妹也看向他。

朱元璋先說道:“你把視頻調回剛纔,我要看看他的臉!”

“行。”

楚禎找了找,在視頻上找到一處合適的位置,朱棣,不,第五人在櫃檯時,離鏡頭最近。

朱元璋又緊皺着眉,看了半天,才說道:“是有些像,身高不差多少,臉也像,就是他的雙眼,神態,以及這謹慎小心的模樣……跟老四不像!”

“靖難。”

黛玉小聲提醒楚禎,沒有直接與洪武帝說。

李清照已經知道,洪武帝的四兒子謀反成功,從藩王變爲了皇帝。

楚禎笑道:“如今大明朝的燕王,年紀才二十一歲,剛剛就藩北平,與二十年後他打靖難之役時當然不同!”

靖難之役四字,直擊朱元璋心肝肺,一口氣差點上不來。

半晌,他才問:“這是怎個回事?豈不是有兩個老四?咱那裡一個,造反的又一個!”

從這句話可以聽出,老朱已經有一大半的把握,確認第五人就是朱棣!

只是不敢百分百肯定。

“相當於平行時空!”

楚禎簡單解釋平行線的概念,李清照和林黛玉都已學過一些初中數學,只解釋給朱元璋聽。

“也就是說,他跟咱沒什麼關係?”

朱元璋似乎不想摻和進這事來,楚禎回答他道:“對,如果他是朱棣,那在他那個時空裡,他爹已經駕崩,現在是朱允炆當皇帝。”

頓了下,楚禎說道:“下次他來時,我跟他說話就好。”

朱元璋思考了一會,才擡眼問他:“伱是想記錄我老四當皇帝的歷史?”

他記起來了,這小子是史官!

“怎麼說呢。”

楚禎想了想,笑道:“雖然你不愛聽,但靖難之役是華夏五千年裡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以藩王的一隅之地,對抗大一統的王朝,且還是在開國沒過多少年,朝中有開國功勳的情況下,造反成功了!”

朱元璋黑下臉來,果然是不怎麼好聽的話。

李清照和林黛玉都掩着小嘴笑,剛見識完玄武門,又遇到了大明朝的靖難之役。

時空史官就是爲了記錄這些事的嗎?

半晌。

看着視頻內那人的朱元璋,才又問道:“史書裡的老四,這個時候纔剛要起兵造反?”

不叫靖難,叫謀反。

楚禎從頭開始說:“史書裡,朱棣就藩北平後,一直駐守在邊疆,屢次領兵出戰,並在就藩的十年後,生擒乃兒不花,被明太祖盛讚‘清沙漠者,燕王也’。”

“生擒乃兒不花?”

朱元璋心中一動,這不孝子倒是的確會打仗,乃兒不花是北元太尉,歸降大明後又在幾年前反叛回了漠北,正月裡又來寇邊,不勝其煩。

林黛玉看了一眼清姐姐,對楚禎說道:“也有人質疑此功是晉王立下,是那人主動歸降的。”

“雖然野史也有一定可信度,但這事我信朱棣。”

楚禎說道:“朱棣登基後,幾次親征,且在靖難時,擅長奔襲千里擊垮敵人,他有能力做到生擒乃兒不花!”

林黛玉嗯了一聲,她也只是提了下。

第241章 業餘無線電臺第160章 夜語,大逆不道第39章 隆慶開海,白銀三100000000二第282章 說媒人第277章 大唐有了自己的電臺第9章 落筆改史第17章 茶與手電筒第116章 拜楚先生爲工部尚書第218章 天文地理第333章 皇權沒有永恆第274章 泳衣裝第394章 慶中秋團團圓圓第174章 元妃省親第327章 侄兒,四叔回來看你了第134章 扒灰(上)第343章 瀟湘館打仗了第342章 見岳父第148章 楚郎君都沒成婚呢!第188章 賈家家宴,楚神仙未婚第349章 主公,請殺劉備(等待更新)第4章 超時空史記第137章 哄人玩時就叫林妹妹第16章 好一個大唐皇帝李世民!第335章 再興漢室二百年第91章 魏徵第6章 不會寫詞李清照,寫詞一般蘇東坡第215章 我竟是宋徽宗!第204章 報紙,出征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第333章 皇權沒有永恆第339章 大明打王鞭上架感言第157章 她住京城四合院第332章 明珠塔,自助餐廳第207章 秦氏兼美,字可卿第56章 十萬鐵甲,十萬大明軍第217章 大明人的第一個科普視頻第393章 慶中秋趙姨娘心生計第364章 俏平兒巧語勸熙鳳第401章 宴席第77章 打完遼東前不能變第35章 秦王府第172章 史官楚禎穿越前的準備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第69章 大明應天護國真君第321章 朕沒死呢!第268章 神仙夫人第76章 朕養萬兵,不費姓一粒米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上架感言第287章 朱棣:見過國瑞兄第194章 宋徽宗有難了第262章 見天子不拜第391章 晴雯鬧榮府第110章 青銅器判多少年?第338章 計賺劉備第131章 開海禁,楚真人海圖第63章 正式史官第4章 超時空史記第97章 唐詩宋詞,盛世風韻第243章 閒來餵魚醋意起第336章 孔明醒來否?第61章 文官,科舉,沈萬三第104章 長安歲一年(中)第64章 隴西有工匠,薛舉好神弓第128章 故宮一件,我一件第273章 展望蒸汽機第102章 懿旨第319章 時代變了,突厥人第130章 朱元璋:這猴子怪好看的第247章 兩封聘書,一份你的,一份林妹妹的第252章 玄武前奏(上)第365章 黛玉釣魚,願者上鉤第67章 宰相的最後一天第203章 大明科學院:音速光速,日食月食第36章 林黛玉垂簾聽政第135章 扒灰(中)第261章 玄武門之變第303章 爹,你有年號了第382章 大唐工業革命從東宮織布機開始第311章 暖閣脈脈情第110章 青銅器判多少年?第362章 新隆中對第95章 爲閨閣立傳第72章 大唐楚先生第52章 你明兒再想要我的東西,可不能了第355章 離許都第124章 帝皇家事第34章 沒事叫秦王第299章 大年三十第89章 程咬金,秦瓊第38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02章 懿旨第136章 扒灰(下)第259章 太宗見太宗第14章 圍攻隋朝都城,大興!第165章 林妹妹二送湯圓第361章 賈詡:爲了活命第139章 科學第259章 太宗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