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國無二主

bookmark

帳內,衆人跪倒一片,皆垂着頭,不敢直視坐在帥位的那人。

去年剛投靠燕王的陳亨,此刻心中無比驚駭。

剛纔那一眼,直把他魂都嚇出來!

他早年爲故元都統萬戶長,後因元末天下大亂,轉而追隨隨太祖起兵於濠州,輾轉多年,隨魏國公徐達北伐,才累功至北平都指揮使。

前年五月,太祖駕崩於應天府的事已經昭告天下,太孫即位已有兩年,怎麼如今太祖……

無人敢說話。

陳亨悄悄擡頭,再看一眼坐在帥位的人,剛好與對方的眼神對上,太祖雙目內平靜又蘊含凌厲,彷彿海面下洶涌的暗流,使人無法直視!

他慌張低頭。

“陳亨。”

帳內,衆人終於聽到太祖開口說話,叫的不是燕王,也不是朱高煦,而是陳亨。

“臣……在!”

陳亨恭敬的磕了個頭。

這聲音,沒錯,就是太祖的聲音!

當年太祖也是坐在帥帳內,指揮中山王、開平王、東甌王等將領作戰,那時的他只能遠遠看着。

“朕記得,你是在濠州跟在了朕的帳下,共同起兵反元。”

朱元璋緩緩道。

陳亨五味雜陳,只覺許多話在喉嚨間,又吐不出來,只能流着淚磕頭道:“陛下,臣……死罪!”

衆人心涼了一片。

“記得就好。”

朱元璋朝楚禎說道:“我們出外看看,陳亨,你去備馬。”

陳亨愣住半晌,直到旁邊人推了他一下,他纔回過神,站起身往外走。

忽又回頭,看向燕王殿下。

“去備馬!”燕王殿下低聲說。

陳亨這才走出帳外,命人牽幾匹馬過來。

“爹,怎麼辦?”

楚禎聽到了朱高煦的說話聲,儘管他壓低了嗓音。

楚禎看向這對父子,見朱棣咬着牙說“閉嘴”!依舊在跪着。

此刻就好像是他爹提起了一把刀,卻始終沒有砍下,使人心驚膽顫,不知他爹會砍在他哪裡。

幸好,馬匹很快牽來。

朱元璋招呼楚禎一聲,沒有理會跪着的朱棣,走出了帥帳外。

楚禎拉了朱棣一把,也走了出去,騎上馬。

朱棣這才起身,與其他人跟着出來,同樣紛紛騎上馬。

見太祖似是要去巡視軍營,張玉又連忙叫上了一隊護衛,儘管按理說來,太祖聖靈不怕刀劍。

但眼下究竟是怎麼個回事,誰也說不清楚!

他們只知道,太祖出現了!

原因就在於楚史官!

是史官把太祖叫來!

並且,太祖沒有厲聲呵斥燕王殿下。

雖然也沒和燕王殿下說半句話。

“爹,我爲您領路!”

朱棣騎馬在前,爲朱元璋領路,並露出殷勤討好的笑容:“爹你想去看哪裡?我帶您去!只是如今對面是…是朝中奸臣派來的六十萬大軍,您還是不要過去的好!”

朱高煦下巴都嚇掉。

他爹怎麼變成這樣?

以前他大伯死的時候,他們一家迴應天府,也沒見他爹這樣給皇爺爺盡孝心。

“奸臣?”

朱元璋高聲道:“那是大明的軍隊,什麼奸臣?!我看天下屬你燕王最奸賊!!”

朱高煦嚇得一哆嗦。

皇爺爺明明訓斥的是他爹,可他卻感同身受,皇爺爺的聲音如真龍在九天之上降下雷霆,打得人心底一跳。

朱高煦看了看周圍,見他們這些燕軍將領,此刻也全都縮了肩膀。

朱棣不敢吭聲了。

“你別再說話,再多說一句我抽死你!”

朱元璋有了武器,手中一條馬鞭。

衆人都不懷疑,太祖是真敢抽一鞭燕王!

楚禎笑道:“燕王在前邊領路,我們去看看四周軍營,也順便看看河對岸的軍營。”

“好,按史官說的去辦!”

朱棣如蒙大赦,叫了朱高煦上前來,兩人一起在前邊領路。

“爹伱叫我來幹嘛?你一個人就行了。”

“閉嘴!前邊領路!”

於是,朱棣父子在前面領路,後面跟着楚禎和朱元璋,張玉、朱能、陳亨等將領跟隨,又有上百護衛在左右保護。

一行人在軍營內四處查看,不一會就出了主帥營地。

“你們不必跟來了。”

朱元璋忽然對陳亨等人下令:“回去駐守各處營地,防止有人來襲營!”

衆人面面相覷。

足足有數息時間,他們既沒聽太祖旨意,也沒詢問燕王命令,像是呆愣住。

直到朱棣開口:“陛下有令,你等回軍營駐守!”

“是!”

衆將紛紛拱手行禮,調轉馬頭,各自回了營地去。

朱元璋一言不發,策馬往河岸走,朱棣父子趕緊跟上。

楚禎笑了下。

國無二主,軍無二帥。

剛纔那沉默的數息時間,已說明了許多事。

爹還是爹,兒子還是兒子。

但身爲兒子的朱棣,已經有了站在他爹面前的資本。

燕地許多將士,都未見過朱元璋。

如張玉,他在洪武十八年才從北元歸附,一直都是在燕地領軍,參加捕魚兒海之戰,後升爲燕山左衛指揮僉事,隸屬燕王。

如朱能,他今年才三十,出生在燕地,生長在燕地,他只聽燕王之令。

朱元璋指揮不動這支軍隊。

一行人騎馬走在路上,四周隨處可見營地,大營套着小營,十多萬人佔據了方圓數十里地。

來到河邊,楚禎舉起望遠鏡看向對岸,依舊是密密麻麻的營地,縱橫交錯的排布着。

這是一場硬對硬的廝殺,規模遠超唐朝的香積寺之戰,慘烈度或許不及——指戰死率,但死傷的人卻不比那一戰少。

白溝河之戰,被淹沒在靖難之役數場大戰中,知道的人遠比香積寺之戰少。

但此戰的規模,幾乎可以說是古代史上的頂峰,雙方皆是正規軍,披甲率驚人,是重兵集團軍的硬碰硬。

朱高煦更是創下硬闖大陣,連殺瞿能父子三人的恐怖戰績,堪稱楚霸王再世。

除瞿能父子三人外,還有俞通淵、藤聚等將領,也在這一戰中被斬殺,足以見得此戰烈度。

“四周地形開闊,河流淺而小。”

楚禎邊看邊搖頭,感嘆道:“沒有奇謀和地形之利,只有正面對決!”

朱棣把自己望遠鏡給朱高煦,示意他拿過去給他皇爺爺,又接過楚禎的話題,說道:“如史官所言,明日之戰,我軍只能渡河速戰,以求一線生機!”

楚禎知道,這句話是朱棣說給朱元璋聽的。

朱棣此刻是在求一線生機,而非皇位。

六十萬大軍壓境,擺開的架勢足以嚇破人膽囊。

“渡河速戰?”楚禎問他。

“不錯,我軍渡河求戰,士氣才能在我這一邊,且南軍兵馬數倍於我,若他們派出一支奇兵繞後,我軍未必能發現,只能速戰。”

朱棣解釋着,見他爹策馬在河岸走,也跟了上去。

父子二人未曾正式對話過。

走出一段路,朱元璋正舉着望遠鏡查看四周地形,忽而聽到不遠處有人大喊,放下望遠鏡一看,見是河邊有一隊人在取水,喊話的人是一名鬚髮皆白的營將,正滿臉激動的看向他。

朱棣心中一緊,卻見他爹已騎馬走過去,他只能跟上。

“老丈認識我?”

朱元璋翻身下馬,衆人也跟着下馬來。

纔剛問,這鬍鬚都白了的營將就已跪下來,恭恭敬敬的磕頭道:“太祖之靈在上,老將郭福叩拜!望太祖不要怪我跟着燕王造朝廷的反!”

那跟着他取水的兵卒都吃了一驚,紛紛扔下木桶,也跟着叩拜起來。

雖不知是否真的是太祖聖靈。

楚禎不禁對朱棣笑了下,看來靖難這種藉口,也就粉飾一下,實際上人人都知道燕王是在造反。

朱棣尷尬極了。

“你們都起來。”

朱元璋吩咐道,將這郭福扶起來後,與他握着手親切交談,先問他爲何一大把年紀還當兵,在燕地過得好不好。

郭福呵呵笑道:“我跟太祖您打了一輩子仗,老了不繼續打仗,還能去種地不成?”

楚禎點點頭,這話倒是實在,古代官員有告老還鄉,但農民可沒有退休的概念,能走得動路就繼續幹活。

這郭福很是激動,絮絮叨叨的說起了當初跟隨太祖起兵的事,想不到今日還能見到太祖等等。

朱元璋頻頻點頭,最後才問他:“你們怎麼就肯跟着燕王造反了?”

一句話把朱棣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郭福和他手下這羣兵都露出尷尬之色。

郭福慌忙又跪下:“太祖別降罪,我們…還有燕王殿下,都是被逼着才造反的!”

朱元璋笑道:“我那老四是被逼的,但你們可不是,換一個王爺對你們來說都是一樣的。咱們來說說心裡話,你們爲何也跟他造反?”

這是他第一次稱呼朱棣爲老四。

郭福這才說:“跟着誰不是打仗?平日裡燕王殿下對我們好,殿下反了,我們也跟着反……何況現在殿下有天命,是太宗!”

郭福兩眼放光,忙問朱元璋:“太祖您既然顯靈了,就跟我們說說,燕王殿下是不是太宗?!”

楚禎知道,這羣人從見到朱元璋後,腦海裡就有些分不清。

“他是成祖,哪裡是太宗?”

朱元璋冷聲說道,與郭福等人告別,騎馬回了營地,又坐回了帥位上,準備與楚禎商議事情。

帳內只有朱棣、朱高煦父子二人。

楚禎召出了史書,說道:“既然是太祖顯靈,那乾脆來一場大一點的動靜,先從太祖託夢開始……”

這一句句太祖,讓朱元璋眼皮子跳了下,卻又沒法反駁,只能罵道:“都是你們兩個釀出來的禍,害得咱成了太祖!”

朱棣忙笑道:“我也是太宗……況且,是建文削藩……”

被朱元璋眼神一掃,他識趣的閉了嘴。

他爹說是他惹出來的禍,那這鍋就只能是他來背!

“史官您是要幫我們打仗?”朱高煦驚喜的問,他不敢問皇爺爺。

朱元璋瞥他一眼:“我們若是來打仗,還來做什麼?讓你們打生打死算了!”

朱棣又忙點頭,“史官是想爲我們制止這場干戈……但究竟要怎麼做?託夢給李景隆?”

“不止是他,還有其他人,否則一個李景隆也策反不了六十萬大軍。”

楚禎略想了想,用春秋筆在史書上寫下夢裡的內容。

寫到瞿能時,看了一眼朱高煦,在夢裡面給他加上封號:

漢王朱高煦。

“漢王?”

朱元璋、朱棣兩人都看向了他。

“我是漢王?還一戰斬殺了三位大將?!”

朱高煦先是滿臉驚喜,但轉而反應過來,愕然看向楚禎:“不是,史官……我不是太子嗎?!我是仁宗……”

“你想當太子?!你還想當仁宗?!”

朱棣語氣嚴厲起來。

朱元璋氣笑了,“你兒子跟你一個德行!他是不是也要學你靖難?!”

朱棣氣勢頓時又弱下去。

楚禎笑起來,寫完後,撕掉了紙條,讓李景隆等人今晚陷入夢境中,做下一步準備。

朱元璋沒有多留,先行返回海城,等到時候再出現。

朱棣徹底明白史官要做什麼,一整天都是滿面紅光,下令約束各營,暫且避戰。

第172章 史官楚禎穿越前的準備第89章 程咬金,秦瓊第288章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僅此而已第338章 計賺劉備第281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201章 明成祖這廟號不要也罷第25章 勝利者書歷史第371章 倚門回首,卻把梅花嗅第58章 華夏之大第153章 秦王破陣樂第255章 昆明池殺秦王第354章 吾願效仿世祖,再立大漢!第208章 警幻仙姑之妹第291章 北平燕王府第137章 哄人玩時就叫林妹妹第184章 楚大郎攜才女遊汴京第50章 我爲元帥,兄長請先回長安第243章 閒來餵魚醋意起第325章 太祖何故造反第36章 林黛玉垂簾聽政第361章 賈詡:爲了活命第168章 我給爹孃看一下楚郎君第311章 暖閣脈脈情第266章 劉姥姥仙姑轉世第203章 大明科學院:音速光速,日食月食第365章 黛玉釣魚,願者上鉤第41章 司禮太監,內閣首輔第184章 楚大郎攜才女遊汴京第358章 鳳穿牡丹秦可卿第260章 甘露之變第43章 表姐夫蔡京,表妹夫秦檜第293章 大明不能亡!第355章 離許都第28章 佛祖見了我,也要拜山頭第303章 爹,你有年號了第228章 應天府參謀處第189章 大明應天護國楚真君第276章 冊命皇太子李世民第357章 櫳翠庵品茶第390章 襲麝秋碧第232章 你宋軍什麼水平,也想北伐?第45章 王羲之真跡第369章 河東獅一鬧榮國府,楚史官贈糖檻外人第13章 還有高手!第88章 半路殺出個李世民第90章 虎牢關外第384章 神仙姨娘第369章 河東獅一鬧榮國府,楚史官贈糖檻外人第47章 去提胡惟庸來第183章 登徒子楚郎君第131章 開海禁,楚真人海圖第46章 楚郎君答應我一件事第24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第154章 竇建德不能殺!第383章 夏金桂毒設連環計第242章 楚禎老爺,黛玉太太第37章 李世民在長安第33章 我大明女子,皆不許纏足第283章 草貼,細貼,聘禮第270章 點狀元第251章 北宋軍事演習第45章 王羲之真跡第405章 瀟湘館神仙授課第267章 瀟湘館發電站第198章 大爺好俊的指法!第31章 榮國府消息第217章 大明人的第一個科普視頻第29章 李清照,《汴京城遊記》上架感言第138章 三個世界的照片第44章 趙佶他沒那個實力!第236章 仙官下界,大赦天下第313章 妙玉送茶第45章 王羲之真跡第387章 王熙鳳二借金銀財第365章 黛玉釣魚,願者上鉤第397章 慶中秋孽緣生孽情第270章 點狀元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第216章 白話文報紙第3章 奪地圖洪武大帝第238章 洛陽,天子旌旗第364章 俏平兒巧語勸熙鳳第239章 獵於上苑第62章 贈禮,回禮第56章 十萬鐵甲,十萬大明軍第105章 長安歲一年(下)第266章 劉姥姥仙姑轉世第113章 言官(上)第378章 果脯宴第118章 春分了,該削藩了第310章 絳珠仙子買菜圖上架感言第74章 民族英雄第204章 報紙,出征第128章 故宮一件,我一件第50章 我爲元帥,兄長請先回長安第60章 別罵了別罵了,朕改!第278章 千家萬戶看煙花第115章 言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