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我大明女子,皆不許纏足

正月初五,羣妃奉皇后懿旨,於清晨攜帶自己女兒、兒子來到坤寧宮。

來到宮門前,衆妃才發現,今日的問安比之正月冬至的朝會儀更顯隆重幾分,除卻皇太子及親王沒有來外,皇后內大大小小的管事,左少監,太監,右少監,司禮監,神宮監等宦官。

又有尚宮局,尚儀局,宮正司等六局一司女官。

衆妃嬪拉着小公主,帶着小王爺進了坤寧宮內,一眼看到了正中多了一張御座,正是陛下之龍椅也。

除開幾位年幼小公主吵鬧外,坤寧宮內外肅靜整齊。

不多時,皇上與皇后從東門走進,有司贊唱:“拜!”

衆妃才拉着公主王爺一起跪下,口中念着:

“妾李氏/寧氏……恭迎陛下,皇后。”

坤寧宮內外衆宦官、女官皆跪拜。

朱元璋拉着馬皇后坐下,隨口道:“都起來吧,後面的禮節省了。”

司贊太監又唱和:“萬歲爺有旨,免禮。”

衆人方纔起身,低頭站立。

朱元璋本想開口說話,但看到底下女兒朱善清,正睜着烏溜溜的大眼睛擡頭看着他,小公主年紀才四歲,長得很是可愛。

“清兒過來。”

朱元璋慈祥笑着朝她招手,朱善清一時呆住,直到她母妃讓她過去,她才跌跌撞撞的往父皇那走。

朱元璋看女兒走路模樣,不禁爲之心疼,待小公主來到身旁後,一把將她抱起來,低頭看了看女兒的腳。

腳上穿了一雙很小的鞋子。

“清兒,你母妃也讓你纏足了?”朱元璋問道。

底下衆多妃子不明所以,連馬皇后都疑惑看向他,又看了看自己的天足,臉上不禁羞赫。

朱元璋還未一統天下時,敵人往往會在罵朱元璋時,順道罵她叫做馬大腳!

蓋因她少年時未曾纏足,導致一雙腳太大,而她當時又是王后,不免被人指責嗤笑。

“嗯,爹爹……纏足好疼的。”朱善清可憐兮兮說道,“清兒不想纏,但母妃每天拿着布給裹上,疼死了。”

“清兒不要胡鬧!”

朱善清母親惠妃郭氏連忙站出來解釋。

朱元璋大手一揮:“從今天開始,清兒不用再纏足!”

“啊?”

小公主呆住了。

惠妃嚇得跪倒在地,懇求陛下不要責罰。

畢竟先前陛下下令過,只有丐戶的女兒纔不允許纏足!

“從今日起,皇宮之內,一律不得纏足!”

朱元璋又說出一句堪稱驚雷一般的話,讓坤寧宮內外宦官和女官以及一衆妃子都呆住。

“正在纏足者,從現在起立刻解開,不得再纏!纏足已定型者,方可穿小鞋小襪。”

朱元璋又再次強調。

馬皇后這纔回過神,低聲和他說道:“你這不許纏足的聖旨,也是楚真人指點你的?虧我還矇在鼓裡。”

朱元璋笑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絲毫不敢毀傷……漢唐女子皆不纏足,纏足之風自宋起愈演愈烈……蓋因腐儒士大夫扭曲審美所致!”

說了一通話,所表達的只有一個旨意:

從今以後,皇宮及親王府內,公主、郡主皆不許纏足!

此外,所有宮女,妃子也不能纏足,凡纏足者不能進入皇宮,親王郡王皆不得娶纏足女子。

已經纏足定型的除外。

“爹爹!”小公主聽懂了父皇的話,

小臉笑開花似的問:“清兒以後都不用纏足了嗎?”

“對,不用纏了,再纏足就不是爹爹的女兒!”

朱元璋捏了下女兒小鼻子,放下她,命惠妃將她帶回去,不許再讓小公主纏足!

“妾身遵旨。”

惠妃猶豫了下,又說道:“陛下,可如今世人皆以女子小足爲美,清兒若是……”

“以後沒有小足爲美!”

朱元璋站起身,高聲對坤寧宮內外衆人道:“從今日起,普天之下女子皆不許纏足,不分民戶丐戶賤籍,全都不得纏足!”

馬皇后知道他要離開,便說道:“妾身會下令宮內女子解開纏足布,陛下先去上朝吧。”

朱元璋點頭,囑託她一定把旨意下達到位,有暗中纏足者,一律重罰。

等他離開後,馬皇后招宦官女官進殿,命他們即刻起通知皇宮內各處,不許再有小宮女纏足,具體章程之後再頒佈。

宦官女官們不敢怠慢,領了命後退出殿外,待會回去馬上傳達帝后旨意。

陛下連早朝都耽擱着,就爲了這件事來坤寧宮,他們豈能看不出陛下十分重視此事?

“賜荔枝!”

馬皇后含笑吩咐一聲,惠妃,李妃等妃子們紛紛擡起頭。

昨晚陛下與皇后吃荔枝的事,今早就已經傳遍皇宮,太監宮女都在議論,紛紛興奮的討論着,她們伺候的主人能不能分到一顆。

貴妃倒不擔心,荔枝必有她們一顆。

可貴妃畢竟才三兩位,餘者皆是嬪妃,受寵程度不一,孃家背景不一,生的兒女也不同,誰也不知道馬皇后究竟會賞賜荔枝給誰。

此刻皇后一說“賜荔枝”,衆多妃子就按耐不住心中渴望,紛紛擡頭看去。

果然看到二十多位宮女,捧着一個個精美的碟子走進來,碟子中央,或擺着一顆鮮紅鮮紅的果子,或是一顆碩大的……楊梅和草莓?!

楊梅、草莓怎麼會成熟那麼快?!

“這些荔枝,草莓,楊梅。”

馬皇后坐在御座上,含笑對衆人說道:“乃是楚真人所種植,陛下體閔我等,故從楚真人處購得,賜予諸位品嚐。”

“謝陛下賞賜,謝娘娘賞賜。”

衆位妃子不管有沒有分到,都先跪拜謝恩。

一位宮女將一張寫好的紙交給司贊,司贊立刻明白,拿着紙高聲唸到:“賜惠妃郭氏荔枝一枚!”

“謝皇后娘娘恩賜!”

惠妃郭氏面露激動之色,在衆多妃子羨慕的眼光中,接過宮女送過來的碟子。

司贊一個個念下去,所有妃子都得了賞賜, 或荔枝,或草莓,剩餘多的幾個,則是賞賜給了幾位年幼的小公主和小王爺。

坤寧宮內外,一片喧囂。

……

朱元璋來到華蓋殿,六部尚書、侍郎,御史臺左右御史中丞等官員已經在等候着,見到他來後,衆官員紛紛跪下。

“免禮。”

朱元璋坐上龍椅,看了看他們的臉色,笑道:“衆愛卿可有事啓奏?”

“……陛下!”

左御史中丞安然站出來,“臣有一事,乃是關於右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朕已命太子主審,不必再提。”

聽了皇上這句話,衆人不敢再提胡惟庸,心中已然明白,右丞相徹底倒了。

“陛下!”

禮部侍郎李冕站出,“臣聽聞皇宮內有賞賜衆妃荔枝,這荔枝……陛下,猶記得唐玄宗……”

“朕豈有不知唐玄宗與楊貴妃之事?!”

朱元璋冷哼一聲,“但你們這羣人,又怎知朕賜予皇后的荔枝從何而來?你們一概不知,只會胡亂上諫!”

衆大臣面面相覷,這荔枝不是從嶺南運來,還能是從天掉下不成?

朱元璋說道:“比起胡惟庸和荔枝,有一件事纔是值得你們討論的!”

“陛下,不知是何事?”吏部尚書偰斯站了出來。

“纏足!”

朱元璋朝他們一笑,“給朕擬旨,自今日起,我大明女子皆不許纏足!”

各部尚書,侍郎,御史臺官員,再次齊齊驚愕。

女子不許纏足,比右丞相胡惟庸還大?

第12章 我大明十萬閹人?第188章 賈家家宴,楚神仙未婚第216章 白話文報紙第91章 魏徵第84章 大明海軍都督府第366章 妙玉牌奶茶第337章 天下三分第334章 海城第二日第260章 甘露之變第395章 慶中秋楚史官品妙玉茶第228章 應天府參謀處第294章 起兵靖難,五萬軍!第183章 登徒子楚郎君第73章 大航海時代第104章 長安歲一年(中)第227章 先飛無人機,再定計策第246章 夜宵,留宿,交易第287章 朱棣:見過國瑞兄第262章 見天子不拜第256章 玄武門之變從玄武門起第232章 你宋軍什麼水平,也想北伐?第315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上)第50章 我爲元帥,兄長請先回長安第28章 佛祖見了我,也要拜山頭第395章 慶中秋楚史官品妙玉茶第169章 瓦崗鴻門宴,大唐玄武門第350章 天下之勢,在南陽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第251章 北宋軍事演習第120章 敗將尉遲恭第271章 金榜題名第220章 再一次四人聚會第15章 楊廣泛舟遊江都第19章 知恩圖報賈雨村第196章 給宋朝一個強光燈震撼第51章 等薛舉死第174章 元妃省親第28章 佛祖見了我,也要拜山頭第58章 華夏之大第158章 林妹妹情繫香囊第144章 大明數學家第315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上)第388章 王熙鳳問計楚大爺第86章 韓國公李善長第78章 林黛玉初進榮國府(上)第58章 華夏之大第406章 重陽日可卿欲語還休第201章 明成祖這廟號不要也罷第26章 全球衛星地圖第281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38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15章 我竟是宋徽宗!第210章 劫數歷盡,塵心已了第149章 如此字謎,怕是楚郎君水準第80章 賈敏回門第85章 你那是什麼神仙?上架感言第117章 封宜妃,加封鳳藻宮尚書,賜延祺宮第51章 等薛舉死第171章 朱元璋:我有上中下三策第370章 汴京梅花開第179章 林黛玉比剪刀手.jpg第370章 汴京梅花開第406章 重陽日可卿欲語還休第48章 三句話救一個丞相第97章 唐詩宋詞,盛世風韻第364章 俏平兒巧語勸熙鳳第93章 真巧,你也受了九錫之禮?第49章 若是你兄長被殺,我立你爲太子!第6章 不會寫詞李清照,寫詞一般蘇東坡第149章 如此字謎,怕是楚郎君水準第17章 茶與手電筒第340章 瀟湘館晴雯反擊第194章 宋徽宗有難了第171章 朱元璋:我有上中下三策第300章 朱元璋:你皇考打不死你第114章 應憐香菱第325章 太祖何故造反第176章 楚先生,請!第210章 劫數歷盡,塵心已了第12章 我大明十萬閹人?第294章 起兵靖難,五萬軍!第387章 王熙鳳二借金銀財第209章 史官之筆,仙官之玄第72章 大唐楚先生第223章 大順朝的父慈子孝第248章 千年之計定雲南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第366章 妙玉牌奶茶第295章 雪滿瀟湘館第144章 大明數學家第349章 主公,請殺劉備(等待更新)第114章 應憐香菱第91章 魏徵第184章 楚大郎攜才女遊汴京第115章 言官(下)第173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364章 俏平兒巧語勸熙鳳第259章 太宗見太宗第212章 秦王府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