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練習賽質疑

發動機的聲浪,同樣帶動了現場觀衆的情緒,他們都用着充滿期待的目光看向賽道。

“練習賽要開始了,不知道張一飛跑的到底怎麼樣。”

“他都是F1車手了,難道F3賽事拿不下來嗎?”

“別小看F3賽事,很多F1車手都是直接從F3跳到了F1,之前車神塞納不就是這樣的麼?”

“沒錯,格蘭披治F3一向都是高手如雲,張一飛還沒有經歷過F1賽事的檢驗,別過於樂觀了。”

主看臺的觀衆議論紛紛,能特地到現場觀戰的,大多都瞭解一點方程式賽車,沒有盲目的樂觀。

畢竟張一飛之前在雷諾方程式的表現,這裡面幾乎所有的觀衆都沒有見過,他們只是從新聞報道上面,通過文字得知張一飛的成績跟實力。

沒有眼見爲實,心裡面的底氣終究是有點虛的,所以觀衆的心態不是那種絕對自信張一飛能拿冠軍,更多是一種好奇跟期待。

練習賽開始前最後三十秒鐘,科塞爾他們也離開維修通道,留下車手們做最後的起跑準備。

人員的全部撤離,視野也是一下開闊起來,張一飛習慣性的打量了一眼並排停放的對手。發現對方車身上滿,有着一面日本國旗,賽車編號是12.

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駕駛這輛賽車的車手,就是來自日本的F3冠軍佐藤琢磨。

說實話,張一飛沒想到這麼巧,佐藤琢磨會跟自己並排。想當初自己去到日本,接受方程式賽車職業訓練的時候,挑戰的第一個賽道記錄,就是身旁這位日本天才車手。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自己從當初的挑戰者,變成了同場競技的對手,這種變化真是讓人感慨。

可能是感受到旁邊張一飛的目光,佐藤琢磨也是下意識的轉頭看向張一飛。

對於張一飛曾經挑戰過自己豐田青訓賽道記錄的事情,佐藤琢磨自然是不知道。但是對於張一飛這個人,佐藤琢磨可是瞭解的很清楚。

畢竟他複製了基米·萊科寧的奇蹟,完成了從初級方程式,“三級跳”到F1的壯舉,成爲史上最年輕的F1車手。

這次澳島格蘭披治大賽車,佐藤琢磨也是把張一飛給放在了自己主要對手的位置上。哪怕就是沒有F1車手這個分身,張一飛橫掃雷諾賽事的戰績,也值得所有的亞洲車手尊重!

兩個人只是對視了一眼,彼此都看不到頭盔下面隱藏的表情,然後就把目光放在了指示燈上面。隨着指示燈全部都熄滅,練習賽正式開始!

方程式練習賽,其實就是用來取代賽前試跑的,一套完整的F1大獎賽流程,其實高達五場比賽,其中三場是自由練習賽。

這三場練習賽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車隊工程師評估賽道屬性,以及車手在駕駛過程中,反饋賽車的動力系統、傳動系統、空氣動力學套件、以及懸架系統等等問題,做出相應的調校跟改變。

一旦確定好車輛的調校數據後,第二場練習賽就是重載油的長距離測試,來驗證之前的賽車調校是否完美,以及各種硬度的輪胎壽命,以供策略組考慮什麼時間點進站換胎。

第三場練習賽,基本上就是純粹的測試輪胎了,畢竟F1賽事裡面最大的戰術策略,就是進站換胎的調整。

一場F1賽事,需要通過三場練習賽,來確定比賽時候賽車的最終數據。但是澳島F3賽事,只給了半個小時的練習賽,讓車隊進行賽車基礎調校。

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一方面是F3賽事不需要進站換胎,自然那些關於輪胎的練習測試可以省略。

另外一點還是封路成本問題,這種國際旅遊大都市,長時間大範圍的封路,實在是一件很影響交通的事情,需要找到一個最佳收益點。

所以經過澳島當局的計劃,把賽事過程壓縮在兩天時間,這樣既能吸引足夠的遊客過來觀戰,又能把封路的影響給降到最低。

這種收益計算帶來的後果,自然就是對於比賽時長的壓榨。畢竟單純一場F1賽事都需要三天,澳島搞三場不同類型賽車,卻只需要兩天時間,簡直都被榨乾了!

不過也正因爲練習賽時間緊張,所有車手都儘可能的把控住這點時間,來發現賽車調校數據上面的一些問題,等回到維修站換胎的時候,還有一次微調的機會。

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搞事情的,並且練習賽猛如虎,跑個第一也沒什麼意義。

就連一向在賽道上喜歡激進的張一飛,這次練習賽都沒有搞事情,有些車手超車過去,他也沒有選擇超回來,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感受這一輛新F3賽車的特性。

畢竟相比較其他有車隊支持的車手,張一飛的賽車調校,完全是靠着科塞爾的經驗調校出來的,並不是根據賽道數據量身打造。

這也是爲什麼,越高級別的方程式賽車,都是以車隊的形式存在,而不想卡丁車、初級方程式那樣,還有着大量的個人付費車手。

就是因爲對於技術支持的要求太高,單單一個賽道歷史數據,就能難住一大片的個人付費車手。所以張一飛沒有在練習賽上面肆意妄爲的本錢,他必須要把賽道數據,通過口述跟賽車上面的傳感器,讓維修站的科塞爾得到最準確的數據。

不過相比較張一飛,科塞爾纔是最忙碌的人,他的目光死死的鎖定環形屏幕上的各種賽車數據,來確保自己的賽前調校,是匹配東望洋賽道屬性的。

如果哪一個彎道張一飛的速度或者是操控出現問題,那麼科塞爾跟山本右京兩個人,就要在短短時間裡面找到問題,並且記錄下來做出修改,等到進站換胎的時候。抓緊時間進行微調。

“科塞爾,空氣下壓力跳高一個檔次,超軟胎的抓地力還可以,太高的下壓力出彎加速太慢了。”

“懸架我感覺有點偏軟,東望洋賽道上有髮卡彎這種極低速彎道,過彎側傾有點大。”

“超軟胎的磨損有點嚴重,特別是急減速對於輪胎損耗很大,我儘量提高過彎速度,避免重剎車帶來的輪胎磨損。”

張一飛把自己在東望洋賽道上面的感受,通過車隊語音系統,不斷的傳遞到維修站,爲練習賽結束時候的進展調整做好準備。

但是張一飛這種“佛系”開車方式,卻引發了看臺的一些觀衆的質疑。

因爲新聞裡面的報道,簡直把張一飛給吹上天了,比如說什麼雷諾方程式三冠王,提前三站賽事鎖定總冠軍,被數家F1車隊爭相追捧,今年的歐洲新人王這些。

還有就是描述了他在賽道上面的激進風格,時刻都在挑戰着速度的極限,瘋狂打破賽道記錄等等。

雖然這些新聞報道都是事實,但是短時間裡面的大量報道,就很容易讓國內一些並不瞭解方程式的觀衆和支持者,對張一飛抱有很高的期望。

甚至認爲只要比賽開始,張一飛就能遙遙領先碾壓其他車手。

結果就賽道上面的情況來看,張一飛並沒有報道中的那麼激進跟出色,甚至有好幾位方程式車手都超過他了,也沒有看到張一飛有任何反超的舉動。

“怎麼回事,新聞不是說張一飛在歐洲很厲害嗎,爲什麼今天看起來,並沒有報道里面那種碾壓能力?”

“沒錯,感覺開的也並不快啊,難道是因爲升級跑F3的緣故?”

“但張一飛都是F1車手了啊,F3賽事對於他來說,不應該是降維打擊嗎?”

“他又沒跑過F1賽事,真要深究起來,還是雷諾車手啊。”

聽着旁邊這羣賽車“小白”的議論紛紛,一位港島老車迷忍不住開口回道。

“這只是練習賽,用來評估賽道跟測試賽車的,跑第幾並不重要。真正看一名車手的實力,要等到接下來的排位賽跟明天正賽。”

聽到這樣解釋,之前討論的一些觀衆這才恍然大悟。

其實今天從內地過來的支持者,超過大半都是這種賽車“小白”,他們甚至是因爲張一飛,才聽說過方程式賽車這個名字。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千里迢迢的趕到澳島支持張一飛,因爲這是中國第一位F1車手,如果連自己同胞都不支持,還能指望誰成爲他的後盾?

不過這樣的討論,還引發了一些人對於張一飛的譏諷。

“呵呵,練習賽照樣有爭第一的,他這F1車手頭銜,裡面有多少水分,難道心裡面沒數嗎?”

“聽說張一飛這次回來,跟華夏石化達成了某種協議,準備賽後發佈。估計他這個F1車手身份,都是靠着華夏石化贊助用錢買來的。”

“新聞不是總吹什麼雷諾最強車手,結果練習賽就開始露餡了,中國車手就是不行!”

這種譏諷的聲音並不少,畢竟港澳特殊的歷史原因,白人跟東南亞裔同樣不少,他們對於張一飛可沒什麼同胞認同感。

另外還有一些長久殖民統治下,思維已經完全轉變的“香蕉人”,簡直已經膝蓋生根默認老外最強,同樣不想張一飛在澳島跑出什麼好成績。

觀衆席的議論紛紛,絲毫沒有影響到張一飛,反正頭盔裡面啥也聽不見。

“科塞爾,練習賽快要結束了,反饋問題有調校方案了嗎?”

“這還用問嗎?”

科塞爾語氣不爽的回了一句,張一飛這簡直就是在質疑他的能力。

“那好,我要準備進站了!”

張一飛說完之後,把賽車開進了維修通道,並且速度降低到80km/h,他將完成自己方程式生涯第一次進站。

254 豐田事變421 四面楚歌285 鎖定冠軍632 勢不可擋712 血統之戰(第一章)457 前所未有的壓力(第三章)757 不欠人情(4K+)576 王對王485 極端超車(第二章)020 一代車王615 日本風雲216 雷諾發展車手306 中國最強車手529 憑什麼擋我!244 征服賽道743 令人驚歎的圈速(7K)441 你認識車手飛嗎? (第二章)423 只給五圈051 卡丁車俱樂部166 沒有欺騙(第五章)389 這是個局?460 故意戲弄023 展現職業實力648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章)725 勾心鬥角(4K)096 頂級山道水平765 東海國際賽道299 天賦VS努力628 冰人的怒火385 遺憾VS慶祝030 強的可怕648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章)405 誰弱誰有理302 轟動現場135 日本街頭文化202 另類過彎路線(第一章)100 跑爲上計174 背後黑手105 謝天成出面107 比賽臨近718 我想上位(加長)677 冬測來臨 (加長)205 我說到做到(第一章)242 比誰更瘋684 喜歡玩是嗎?404 你別嚎了531 同歸於盡 (第二章)396 雨中塞納478 黃金一代(第一章)465 挑釁者(第一章)502 重返賽道089 港島大帽山327 車隊冬訓692 好久不見542 普羅斯特崛起 (第二章)550 全面吊打 (第二章)551 不當懦夫 (第三章)390 車隊轉場702 新加坡戰術(第二章)190 玩火自焚637 越戰越強286 我要退賽677 冬測來臨 (加長)779 夢境成真414 強勢迴應(第一章)091 元朗車隊(求推薦)228 慌的一批649 理智VS感性(第二章)355 挑戰全部459 絕對性能差距644 衆志成城(第二章)718 我想上位(加長)705 不容小覷(第二章)369 車隊突破048 林少認輸(求推薦收藏)313 激進風格主場376 起步混戰152 試跑跟調校(大章節)737 皇冠摩納哥(6K+)250 底薪車手784 力壓雙雄413 僚機舒馬赫481 不敢相信 (第一章)713 夜戰之王(第二章)667 未來的野望 (第二章)583 高手寂寞 (第一章)064 出發羊城237 三家車隊474 冠軍的戰鬥 (第二章)405 誰弱誰有理714 揭幕戰杆位(第三章)482 車隊的戰爭 (第二章)233 棋逢對手531 同歸於盡 (第二章)038 出發港島005 福特眼鏡蛇443 中國賽車未來564 我要更強!(第三章)323 首席比賽工程師078 邀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