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民是這個世界上最能夠吃苦耐勞的人了,特別是擁有理想、被激發出極大熱情的華夏人們,所能夠迸發出來的能量,能夠超乎人們的想象。
從人們彙集到鹽場這裡的第一天開始算,到整個鹽場被徹底的建設完畢,不過是用了九天的時間。
九天的時間裡,一條三裡多長、差不多得有四米寬的水渠,出現在了這裡,清凌凌的河水,沿着水渠一路延伸到了鹽場這裡。
一個佔地面積達到二十畝的大院落憑空出現,同時裡面還修建起了大大小小七十六間的屋子。
屋子全部都是用泥土夯成,房頂上面鋪設着瓦。
房間裡的地面,也被衆人一一夯實,並且所有的房屋裡面,都被點起柴堆好好的烘烤了一番。
這樣可以儘快的將房屋裡面的潮氣除去,儘快的投入使用。
在將這些完成之後,這些勤勞的人還將之前被青雀村的人初步休整過的、從青雀村通往青雀鹽場的道路,再次休整了一番,使得變得更加寬敞平坦,方便日後製造出來的食鹽往外運輸。
甚至於在將這些都給做好之後,還都自發的前往青雀村,幫助那些匠人修建韓成家的房屋。
這些事情他們做起來心甘情願。
拋開這青雀村的鹹魚少年做出獻出珍貴法子這些不談,單單是這次在這裡服勞役時受到的待遇,就足夠令他們自發的這樣做了。
一天兩頓飯從來不缺之外,午時還會有加餐,這就相當於一天三頓飯了!
而且這還不算,中午的那一頓加餐吃的還是乾飯!
早上、晚上吃的也是插筷子不倒的稠粥!
不僅僅有一些醃菜、醬料下飯,隔三差五的還能夠吃到一些被蒸的很是美味的鹹魚。
這樣的吃食,就算是家裡農忙的時候,他們也都捨不得,現在,卻在這裡吃到了。
這讓他們如何不積極。
他們中的許多人或許不知道什麼大道理,但別人對自己好,自己就不能虧欠別人卻是知道的。
如今這韓家小郎這般的對待自己等人,那自己等人自然就不能做的太差……
韓成看着這拔地而起的院落,以及院落裡面修建出來的房屋,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些圍牆以及房屋,雖然是夯土而成,但是卻很是結實,尤其是地基,更是結實的不像話。
這主要是因爲往下挖不了太深,就遇到了石頭層,而這些埋藏在地下很淺的大量石頭,也都是鹽礦石。
豐富的鹽礦石儲存量,使得韓成以及李靖、魏成,對這片鹽鹽場變得更加重視起來。
同時,也是因爲這片地下,埋藏有大量鹽礦石的緣故,使得開挖好的水渠,和之前預料的相比,往南面推移了將近一百米。
察看了這些東西之後,韓成和魏成就趁着彙集在這裡的衆人都還沒有離去的機會,將鹽場準備招募人手進行製作食鹽的事情給衆人說了。
同時告知衆人的還有在這裡熬煮食鹽,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待遇。
毫無疑問,這樣的消息傳出之後,立刻就引發了新一輪的沸騰。
這一方面是因爲這些在韓成這個後世人看起來極其低廉的工錢,在這個時代人看來已經非常的優厚了,畢竟這個時代的人,除了種地,以及紡紗織布之外,很少有其它獲得財富的途徑。
另外一方面就是,隨着勞役日益繁重,這些人早已經習慣了無償爲官府做事情的模式了。
現在這青雀鹽場給出了這樣的待遇,不僅僅管吃住,而且還給工錢,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想不激動都難。
許許多多的人都生出了在青雀鹽場工作的念頭。
而先將鹽場招募人手的事情告訴這些人,從前來的這些人手之中進行招募,也算是韓成對這些人能夠過來參與鹽場建設的一種獎勵。
按照韓成與李靖、魏成他們商議,此次鹽場準備招募兩五百人,加上青雀村的人,能夠達到三百多人。
如果衆人都做的熟練的話,這如今各種基礎設施都建設好的情況下,這三百多人一日可以產出的食鹽,就算是達不一萬斤,七八千斤還是有的。
這樣多的鹽出來之後,馬邑鹽荒能夠得到迅速的遏制。
雖然衆人都想要成爲青雀鹽場的工人,但許多的人再三權衡之後,還是無奈的放棄了。
因爲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家裡的頂樑柱,單單是地裡面的活計,就足夠他們忙活的了,根本就抽不出身來做這些事情。
青雀鹽場招人的一個硬性條件就是需要長期在這裡勞作。
對於這個時代大多數的人而言,家裡的田地纔是根本,做工這些只能是做幫襯。
所以這一個條件就刷下了大多數的人,只有那些家裡的勞動力比較富裕的,或者是家裡的田地少,依靠田地根本就顧不住生活的人,纔會選擇加入青雀鹽場,成爲一名光榮的製鹽工人。
也是因此,在場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爲青雀鹽場的優厚待遇而心動的情況下,一番的招聘下來之後,只招收到了一百八十三人,距離預想中的兩百五十鹽人還有不少的缺口。
不過韓成對此並不擔心,畢竟青雀鹽場的待遇在這裡擺着。
等到這些人回去之後,將青雀鹽場的事情給傳開,那麼剩下的這些空缺,很容易就會被填滿。
就比如孔老漢就想到了那個被他臨來之時兩頓鞋底子揍成豬頭的二兒子孔有德。
家裡的田地,離不開他還有大兒子孔有才,但二兒子孔有德在家裡基本上就屬於廢人一個。
以前的時候,孔老漢還不覺得自己的二兒子這樣有什麼不好,但最近一段兒時間隨着以往被他認爲遠不如他家兒子的韓成的強勢崛起,孔老漢的這個想法就被徹底的改變了。
甚至於越看越覺得這傢伙不順眼起來。
如今鹽場這裡要招收人,並且還有空閒的名額,他就動了將不成器的二兒子弄來的念頭,也好讓這個白養了十多年的兒子,爲家裡掙上一些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