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看看這個。”尉遲寶琪興奮地說道.
擺在李佑面前的是一塊12斤重的紫銅錠,散發着玫瑰紅色的光暈。
尉遲寶琪說道:“殿下,目前銅礦已經開始生產了,第一座冶煉爐每天可以生產紫銅160斤,第二座冶煉爐也快建成了。
一個月後,預計每月可生產紫銅8千斤,一年就是10萬斤以上。”
李佑有些感慨,後世的銅礦生產動輒年產百萬噸。咱這裡卻是年產幾萬斤,這差距,唉。
他說道:“多建幾座冶煉爐吧,這產量不行啊。”
尉遲寶琪說道:“是,殿下,臣也覺得產量太低了。”
趙富說道:“王爺,意外之喜啊,就在銅礦不到一里處,發現了一座銀礦,品質不低呢,您看看。”
他從揹包裡取出了一塊2斤重的銀錠。
李佑拿起來看看,讚道:“不錯,冶煉的純度也很高啊。”
尉遲寶琪說道:“還有一項驚喜呢。你再看看這個。”
他讓兩名工匠擡上來一塊水泥,說道:“殿下你看,是這樣子吧。”
李佑說道:“拿大錘來。”
尉遲寶琪說道:“殿下,您身體還沒有恢復,就不必試了,臣已經試驗過很多次了,硬得很。
殿下,學校裡面的地面和門前的那條路,都已經開始鋪設水泥了,下次您去的時候就完工了。”
李佑說道:“不錯,辛苦了,中午我親自下廚,好好犒勞你們一下。”
中午,聞訊趕來的高靜明,吃着齊王府的美食,卻惦記着礦業學校那點收入,他說道:“殿下,戶部的鑄幣處已經快斷料了,銅礦的銅是不是先緊着這裡啊?”
李佑笑道:“太子殿下剛剛給戶部上交了不少的鹽稅,我這點東西你也好意思惦記?”
高靜明說道:“不一樣,現錢不夠用啊。”
李佑問道:“高大人,你老家是哪裡人啊?”
高靜明說道:“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今山西河津市)人。”
李佑笑道:“難怪呢,原來是山西老摳啊。哈哈。咦,等等。”
他突然停下了,似乎想起來什麼。
“嗯,我想起來了。高大人,你們那裡有沒有個叫薛禮,字仁貴的人?”薛仁貴的老家就是河東道絳州龍門縣的人。
高靜明想了想說道:“薛禮薛仁貴?沒聽說過。”
李佑一想也對,此時的薛仁貴只有21歲,還是個無名小卒,高靜明一個堂堂的戶部尚書,怎麼會認識他呢。
李佑也感到目前市面上用於流通的銅錢太少,已經開始制約整個經濟的發展了。銅的問題,應該上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了。
他說道:“銅礦,咱們大唐有的是,關鍵還是缺乏人才的問題。好在經過了礦業學校的培養,很快就能抽調出一批人才來。”
說到這裡,他喊道:“喜鵲,叫人取輿圖來。”
全唐輿圖是畫在布上面的,很沉重,喜鵲指揮着一個內侍抱了進來。
李佑指着饒州樂平縣(今江西德興)說道:“這裡有大唐最大的銅礦,可以露天開採,這些銅開採出來,以大唐目前的需求量,足夠使用二十年的。”
高靜明激動起來了,說道:“殿下。趕緊去開採啊。”
李佑笑道:“等吐谷渾的事情了了,我就去這裡。”
……
李佑之所以沒有跟着慕容翎一起前往吐谷渾,除了協助李承乾籌集軍餉以外,還有其它的事情要做。
東宮。
這天早朝後,李佑求見李承乾。
李佑對李承乾說了一番話,李承乾大喜,說道:“五弟,辛苦你了,我這就去稟報父皇。”
李佑說道:“等一下。”說着,掏出了兩張簡歷來,說道:“大哥,這倆個人你在吏部給辦個手續。”
李承乾接過簡歷,看了看說道:“這個高賀年是你府上的醫師,這個薛仁貴是誰啊?”
李佑說道:“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家道中落,目前在鄉下務農。此人是個軍事人才,爲人忠誠可靠,我打算給他個出身,帶他去吐谷渾建功,然後留在身邊聽用。”
唐朝當官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就跟後世的公務員一樣,要經過複雜的程序才行。
李佑在尉遲恭那裡給薛仁貴弄了個軍籍,然後讓李承乾到吏部給他安排一個從九品的武散官。
別小看這個小小的從九品武散官,還要動用尉遲恭這個金吾衛大將軍、太子李承乾和吏部尚書長孫無忌三位大員才行。
就這還不算完,還要由金吾衛發函,到薛仁貴的家鄉縣衙爲他補辦入伍手續。
有了這個入門的階梯,薛仁貴要是有了軍功,就可以正式成爲唐軍的軍官了。
李承乾將兩份簡歷收下了,說道:“放心吧,明天我就去給你辦了。”
他接着說道:“五弟,我這就去見父皇,你那裡準備好了,隨時等我消息。走,咱們一起出去吧。”
齊王府。
回到府裡,李佑叫來了侍衛王三,對他說道:“你帶上兩名侍衛,去找尉遲將軍,跟着他派去的兵役官,到河東道絳州龍門縣去爲薛仁貴辦理軍籍手續。
給薛仁貴一筆錢,讓你帶去的人,將薛仁貴的家眷接到長安來。
你和薛仁貴直接前往鄯州,在那裡等着我。
記住,薛仁貴是個人才,你不要怠慢了他。”
“是,王爺。”王三領命出去了,他邊走邊想,這個薛仁貴是何許人也,怎麼能夠得到王爺的垂青呢?
接着,高賀年被叫了進來,李佑問道:“高賀年,你準備的這麼樣了?”
高賀年說道:“殿下,臣已經準備好了。您就放心吧。”
李佑說道:“那就好,這次去吐谷渾,你就跟着我一起去吧。”
高賀年擔心李佑的身體,知道他要去吐谷渾,很爲他擔心,聽到自己能夠跟着他一起去,心裡很高興。
李佑說道:“高賀年,你跟着我這麼多年了,一直是個正八品的醫師,這次隨軍,我給你弄了個從七品。”
高賀年說道:“謝殿下了。”他很高興,這表示殿下在意自己。
唐朝的醫生在人們眼中,和工匠是一類人,地位普遍不高。太醫署的監正是正六品,太醫院的院正是從六品。醫師最高是正七品。
李佑說道:“這算什麼,高賀年,這次從吐谷渾回來,我給你弄一個正五品官噹噹。”
“什麼?”高賀年大驚失色,說道:“殿下,您這是幹什麼?臣不要,臣不要離開您啊!”
說着,高賀年躬身行禮,竟然流出了眼淚。
給高賀年升官,他爲什麼會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