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相信歷史

bookmark

李佑笑道:“大家都知道我愛吃,我的一個下人替我去找一種新鮮食材,剛好從吐谷渾回來,他親眼看見侯將軍打了勝仗,過幾天捷報就會傳來了。”

這時,人羣中的一個白衣人說道:“別信他的,要是這樣,爲什麼李大將軍的軍報上沒有說明?”

李佑說道:“我問你,李大將軍的軍報上是不是說他們沒有見到侯將軍的信使啊?”

“是啊,這你怎麼解釋?”不少人問道。

李佑說道:“我告訴你們吧,侯將軍已經佔領了伏俟城,只是沒有抓到吐谷渾可汗伏允,薛萬鈞將軍已經去追趕他。侯將軍正在等待消息,因此耽擱了。”

他說得是歷史上的記載。他已經想明白了,歷史在某些細節上有出人,像戰爭這樣的大事,經過了多少人的記載,不會有大的出入。他堅信,侯君集一定能夠打贏的。

衆人聽他說的有鼻子有眼,都相信了大半。

這時,那個白衣人說道:“不可能,你的下人怎麼知道的這麼詳細?”

李佑怒道:“你什麼意思,難道是要咒大家都死嗎?各位鄉鄰,你們是相信他的,您們的親人都死了,還是相信我說的,你們的親人他們很快就會凱旋呢?”

沒有人願意相信自己的親人死了。哪怕只是個希望,衆人也願意相信李佑的話。於是,大家紛紛說道:“殿下,我們相信您。”

“等一下。”那個白衣人還要說話。

李佑早就注意到了這個人,他喝道:“來人啊,把他抓起來。”

白虎和黑豹上去就抓住了那人。

李佑大聲說道:“各位鄉鄰,這個人你們誰認識?他根本就不是西征軍的眷屬,他是混進來故意挑撥鬧事的。”

周圍的西征軍家屬都怒了,紛紛問道:“快說,你是什麼人?”

李佑認爲,這個鬧事的人一定不是西征軍的家屬,如果是的話,他擔心自己的親人,絕不會如此搗亂的。李佑猜測得沒錯,這個人還真是被人派來的,他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來。

這下,衆人更加相信李佑的話了。人們紛紛向李佑表示感謝。

李佑微笑着說道:“大家回去吧,別讓壞人利用了,到時候沒法跟你們德勝回來的的親人交代啊。”

“是啊,咱們回去吧。”衆人紛紛離去。

這時,一直站在人羣邊上的兩個俊俏的公子,望着鎮定自若的李佑,感到有些詫異,其中一個說道:“杜梅,你哥哥一定沒事的。咱們也回去吧。”

太極殿。

朝堂上亂哄哄的,今天有點奇怪,歷來都是幾派人馬互相攻擊,今天的目標卻出奇的一致。除了太子李承乾出來爲李佑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以外,沒有人爲李佑說話。

陰弘治是李佑的舅舅,他要避嫌。而且,他即使說了也沒有什麼分量。

李世民很生氣,一方面,他再三強調不準將西征軍的情況泄露出去,卻偏偏弄得軒然大波,讓他很被動。另一方面,他真的不喜歡李佑,多年來形成的印象,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的。因此他明知道李佑是冤枉的,這件事的責任不在李佑,可是他還是覺得李佑就是個惹禍精。

就在衆人紛紛指責李佑的時候,有人出來說道:“陛下,臣有不同意見。”原來是魏徵。

魏徵說道:“陛下,臣以爲,宜陽王殿下沒有過錯,他積極爲西征軍出謀劃策,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錯誤。即使西征軍遇到了困難,戰場上瞬息萬變,出現意外也在所難免,過失也不應該記在宜陽王殿下的頭上。”

接着,程咬金也出來爲李佑說了幾句公道話。

可是,彈劾李佑的人太多了,那些御史們將以前的陳芝麻爛穀子也都翻了出來,將李佑說得一無是處。

魏徵真是覺得李佑冤枉,他再次站出來,要爲李佑說話。他說道:“陛下,臣以爲……”

就在這時,金吾衛中郎將派來的信使進來稟報,他說道:“陛下,承天門外,西征軍的眷屬越來越多了,他們聚集在那裡,羣情激憤,要求處置宜陽王殿下。”

李世民英明神武,他也覺得事情不對。心道:“這裡面一定有人在操縱,不然事情不會發展成這個樣子。”他覺得應該先平息事態,然後再調查處置。他說道:“魏徵,你不要說了。你和房玄齡立刻趕到承天門,平息事態。”

魏徵只好領旨,和房玄齡出了大殿。

太極殿裡,吏部侍郎蕭東昌站出來說道:“陛下,宜陽王殿下行爲不端,在長安城中屢遭百姓非議。爲了避免給皇家造成不好的影響,臣建議他應該離開長安到封地就藩。”

蕭東昌是長孫無忌的副手,他說這番話是長孫無忌授意的。而且他本身就希望李佑離開長安,他擔心李佑糾纏自己的女兒。李佑畢竟是皇子,萬一李世民賜婚,蕭東昌會很爲難的。

他的話一出,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李恪和李泰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他們就覺得趕走了李佑,等於是打擊了李承乾。於是暗示手下的死黨們也支持蕭東昌的意見。

這時,長孫無忌出來說話了,他說道:“陛下,雖然宜陽王殿下屢屢遭到百姓非議,可是他畢竟年紀尚小,離開長安似乎不妥。應該留在長安爲陛下盡孝纔是。”

他的話看似是在替李佑說話,其實是在提醒李世民,意思是李佑名聲不好,留在長安礙眼。而且李佑的年紀也不小了,也該去就藩了。同時,他知道李世民不喜歡李佑,說讓李佑在他身邊盡孝,也是提醒他趕緊打發李佑離開長安。

長孫無忌太瞭解李世民了,他的話真的提醒了李世民。李世民忽然覺得,李佑留在長安,實在是令他心情不爽,此時他很想打發李佑遠離長安了。

他想了想陰妃,有點不忍心。可是想起李佑以往的惡行,儘管最近有了一些改變,仍然令他不舒服。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他挺直了身子,說道:“衆位愛卿言之有理。李佑已經年滿十六歲了,應該去封地赴任了。朕決定,宜陽王李佑改封齊王,兼任齊州都督。”

第九百四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五十九章 深層次的信任第五百九十章 計劃有變第八百九十三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人如玉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點點地改變着唐朝第三百四十三章 稱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無可避免的一戰第五十章 邂逅第八十六章 除了二傻子,就是他了第八十八章 李恪的盤算第二百三十章 這幫陰人,小瞧你們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要有大格局第四百八十章 最後的機會第八百二十八章 出大事兒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藤原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坑人計劃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出題第五百一十一章 朝堂上最好的時候第三十五章 高御醫的好奇第九百一十三章 暴發戶第五百九十二章 高效的決策圈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佑的盤算第七十章 叛亂第四百六十六章 需要開酒肆賺錢嗎第九百七十八章 成敗在於細節第七百八十章 第一個掉進坑裡的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劃時代的發明第七百六十四章 風雲突變第七百七十八章 做事的底線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七百六十一章 又一位名人第九百九十八章 去向第五百一十三章 你家錢藏在哪兒第九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組團忽悠第四百二十一章 野蠻的殺神第九百三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九百二十八章 軍隊的根基第八百二十四章 你也可以利用他呀第六百五十九章 還怕你們不成第一百五十五章 番邦使團第九百二十一章 英雄救美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泰的殺招第八百零四章 鬆贊ganbu的態度第二百一十四章 盜墓賊引出的神物第八百九十八章 你是不是失算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是吃貨該管的閒事第五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會來的第七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目標第四百三十一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第五百六十三章 腦子一熱的後果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宣良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二章 絕對想不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坑人的前奏第七百五十九章 任我行的創意第九百二十八章 軍隊的根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七百四十四章 李世民賜婚第三百五十七章 耳目一新的李承乾第一百四十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四十七章 無可避免的一戰第九百六十三章 活下去的理由第三百一十三章 還有什麼意外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人不同命第九百零一章 這些人不好對付第五百四十三章 難纏的崔氏第二百三十八章 生活要有改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親情與江山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五十五章 決裂第三百五十二章 難解之局第六百四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李世民第五百七十章 李佑的大蛋糕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賊難防第八百二十四章 你也可以利用他呀第七百一十六章 全靠狗鼻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朕決不輕饒第四百四十一章 比基尼第七十三章 專門禍害御史第八百五十六章 驚天動地第二百一十七章 狼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語言學院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被坑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最可怕的結果第七百二十一章 病危之後第六百八十三章 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一役第九百七十二章 轟天雷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着就好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臉的開胃菜第六百二十章 心裡不平衡第九百六十四章 他們到底在幹什麼第七百六十六章 一盤大棋九百五十七章 咱們又見面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不眠之夜第九百四十九章 櫻花計劃第六百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一聲嘆息第七百零一章 做一個有秘密的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藤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