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義商個屁

bookmark

陝州刺史府。

魏徵和黃素新從鄉間巡視回來,心情很壓抑。他們巡視了幾個縣,都發現旱災已經開始產生了影響。很多田地裡麥子開始枯黃,百姓們叫苦不迭,人心開始浮動。

陝州的地勢高,打井困難,工部派來的打井指導員,已經盡力了,可是整個陝州能夠打井地方很少,大約可以打1700口井。要想基本上消除旱災的影響至少要打出5400口井,差距很大。

這天上午,陝州各縣官員都來到了刺史府,商議賑災的對策。

陝州刺史魏洪亮望着縣令們一張張期盼的面孔,攤開手說道:“你們要糧食,我沒有啊。我已經上報了朝廷,可是朝廷也沒有糧食啊。”

盂縣縣令說道:“那怎麼辦?老天再不下雨,我只好讓百姓們逃荒去了。”

“是啊,是啊。”縣令們紛紛說道。

正在犯愁的父母官們,聽說魏徵來了,急忙出去迎接。

魏徵站在刺史府門口,卻不進去,他說道:“你們都隨我再此等待,糧食馬上就到。”

刺史魏洪亮好奇地問道:“我派人去戶部問過了,不是說沒有糧食嗎?”

齊王府長史黃素新篤定地說道:“別急,馬上就會有了。”

陝州的官員們將信將疑,隨着魏徵等人的目光一起張望。

“來了,來了。”這時,一個士兵騎馬過來說道:“糧車已經進城了,好幾百輛大車呢。”

果然,遠處不久就出現了一面旗子,上面寫着太原王家,後面是望不到邊際的載滿糧食的大車。

官員們都激動起來了,議論紛紛。

有人說道:“這怎麼是太原王家的糧食,他們是來賣給咱們的嗎?”

“是啊,朝廷要在商人手中買糧食,不定多貴呢?我手裡可沒錢啊。”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太原王家的商隊負責人來到刺史府門前。見到魏徵行禮商隊:“魏大人,我家主人讓小人送糧食來陝州,一共是30萬擔,請您接收。”

“哇,這麼多糧食,陝州有救了。”官員們都十分驚喜。

魏徵說道:“魏刺史,你派人接收吧。”

魏洪亮大喜,趕緊招呼人接收。不過,他還有些擔憂地問道:“多少錢啊,戶部沒有下撥賑災款,我們付不起啊。”

太原王家的負責人大義凌然地說道:“抗旱賑災義不容辭,不要錢,您儘管派人接收就是了。”

“哇,義商、義商啊。太原王家了不起啊,難怪人家名望那麼大,到底是世家大族啊。”官員們讚歎不已。

不久以後,送糧食的太原王家負責人交割完畢,帶人離開了。

官員們回到了刺史府。

刺史魏洪亮說道:“想不到啊,咱們大唐民風淳樸,就連商人也這麼仗義。義商啊。”

“是啊,是啊。”官員們一陣讚歎。

魏徵哭笑不得,搖搖頭沒有說話。

黃素新忍不住說道:“義商,義商個屁。義商是有,可不是這些傢伙。”

刺史魏洪亮驚詫地問道:“怎麼回事?這些糧食難道另有原因?”

魏徵點點頭說道:“不錯,這些糧食是齊王殿下跟他們換的。這些商人們啊。”說着,他搖搖頭。

“齊王殿下,不是那個……”作爲刺史一級的官員,對朝廷中的人事關係,都是有一定了解的。宜陽王、現在叫齊王了,那名聲魏洪亮也是知道的。他差點說出來李佑的不堪。

黃素新得意地說道:“不錯,正是我家殿下,不僅僅是你們陝州,整個關內道打井的資金和賑災的糧食,都是我家殿下提供的。”他現在談起李佑,不自覺地加上了我家殿下的字眼,很爲他感到驕傲。

“啊?還有這樣的事情?”官員們議論紛紛。

驕陽似火,大地乾燥,微風吹過,都能捲起陣陣煙塵。

五月一日,朔朝,京城九品以上官員齊聚太極殿。

李世民喜滋滋地宣佈,衆位愛卿,朕要宣佈兩個好消息。

第一個就是,大將軍李靖後天就要率領大軍凱旋歸來了,朝廷即將舉行獻俘儀式。朕將親手敲響景陽鍾慶賀。”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大臣們一陣歡呼。

等衆人平靜下來,李世民說道:“今年關中大旱,至今沒有下雨。然而,朝廷未雨綢繆,提前開展了賑災行動。到目前爲止,已經打出水井37600口,發放糧食80萬擔,另有儲備30萬擔。朕可以宣佈,即使今年整個關中地區夏糧絕收,也不會有餓死人的現象發生。”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衆臣們又是一陣歡呼。

戶部尚書高靜明出來說道:“陛下,這次賑災籌款,齊王府主田敏運籌帷幄,功勞甚大,還請陛下給予褒獎。”

接着,魏徵出來說道:“陛下,齊王府長史黃素新在籌集糧食,監督地方官府賑災的事情上,不辭勞苦,功勞很大,建議陛下給予褒獎。”

李世民點頭說道:“兩位卿家言之有理,此二人功勞甚大,朕決定授予黃素新一等子爵,授予田敏二等子爵,品級擢升一級。”

在衆人羨慕的眼神中,黃素新和田敏出來謝恩。

接着,王德出來宣佈了此次賑災有功人員名單,有高靜明、皇甫睿、魏徵、張寶貴、陰廣浩、一些州刺史、縣令和其他相關人員。大家注意到,除了黃素新和田敏以外,齊王府還有好幾名官員受到嘉獎。

可是,唯獨沒有齊王李佑,而且,朝會李佑也沒有來參加。

這件事,又引起了大臣們的猜測。

衆人都知道陰弘治和李佑的關係,於是把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陰弘治目不轉睛地研究自己的手掌,看不出什麼表情。

魏王府。

李泰看到這次賑災受獎的名單中沒有李佑,心中暗喜,他覺得李佑在李世民眼裡還是不受待見,否則,獎勵了齊王府的官員,卻沒有提到齊王,而且連上朝也沒有讓他來參加。

長史王聰酸溜溜地說道:“殿下,齊王府的長史和主簿竟然獲封了子爵,看來陛下對齊王殿下很是重視呢。”他是真的羨慕黃素新和田敏。

第四百三十七章 懷英是誰第九百一十一章 不敢見人罷了第二百零三章 還讓不讓人好好吃了第七章 佛跳牆第五百零一章 薛仁貴的新思路第二百二十章 真是太爽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神人啊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賊難防第四百一十九章 個人心思第一百九十三章 套路是套聰明人的第七百零二章 慰問團第九百一十章 不甘心啊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個理由朕喜歡第七百九十四章 善於發財的大食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食人的陰謀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宮來客第九百零八章 這都是你父親逼的第九百零九章 就知道欺負我第一百五十五章 番邦使團第六百六十八章 李世民的疑惑第九百一十六章 吃飽了撐得第三百零三章 一定要改變歷史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認你這個爹了第七十五章 這次拍賣什麼?第四百八十四章 濟州島羈縻州第五百零三章 撬開蛋殼第五百五十九章 深層次的信任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敵的代價第二百零一章 危急時刻第八百四十九章 我難道也不是好人嗎第八百三十三章 忠貞不二的岑文本第九百五十一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謀而合要打臉第四百零八章 情況突變第七百一十二章 又是美女刺客第二百一十三章 開戲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幫人精第五百七十四章 機敏的李世民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恪對李佑的重要性第六百零七章 努力沒有白費第三百零八章 一盞油燈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要再說這樣的話第四百三十八章 神童狄仁傑第五百五十九章 深層次的信任第七百三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六十五章 佑哥接旨第六百一十三章 我打算這樣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最大限度的成果第九百零一章 這些人不好對付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唐毒瘤第六百零一章 影響深遠的戰略思想第一百三十二章 飛吻第九百八十二章 坑人的套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造世界貨幣第六百零九章 我們是你們的朋友第三百二十一章 高人指點第八百六十八章 豔遇的期待第五百五十一章 戰略投送能力第二百零五章 又見神箭第二百六十七章 唐軍與波斯武士第九百二十五章 替主子分憂第二百四十五章 情聖高賀年第九十五章 勝過十萬大軍第六百零一章 影響深遠的戰略思想第八百三十六章 條件第二百八十六章 產業工人的誕生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謀而合要打臉第八百八十一章 一字並肩王第七百一十七章 毒招第九十七章 各方心思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神奇的王爺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泰的殺招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安城的困境第九百三十八章 悲壯情懷第二百四十一章 還讓不讓人活了第五十二章 臥底計劃第七百五十三章 天下第一大馬屁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棍子打蒙第四百三十五章 親情與江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要建保護傘第七百零二章 慰問團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男人的典範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大難題第六百零六章 大食遊騎第八百一十五章 相同的處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佑的盤算第一千零九章 百年海軍第八百零六章 又是天大的難題第二百九十三章 彈劾總爆發第二百七十六章 宿營之後第五百八十九章 給我們留條活路吧第九百二十一章 英雄救美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戲開始了第八百八十章 真是好手段啊第六百九十八章 託孤第七百零六章 靈光一閃第九百六十六章 榮耀留給王爺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教阿史那晴第九十五章 勝過十萬大軍第六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