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禪大典舉行完畢之前,李佑是不可能離開長安了,於是暫時恢復了研究院的研究院工作。他一面加緊電臺的生產,一面整理科技資料。
他這些年來陸續撰寫的科技資料,已經對大唐的社會生活產生了及其重大重要的影響。這幾年來,長期在外征戰,撰寫科技資料的時間越來越少了,雖然也陸陸續續的寫了一些,但是整體看來,缺乏系統性。
李佑決定利用留在長安的這段時間,系統的編寫一套適合唐朝現狀的科普教材。
蕭婉玉和杜梅等人負責記錄和整理李佑提供的材料,日子過得十分平靜。
李泰住在芙蓉園裡,感到十分寂寞,他畢竟是受到貶斥的人,再加上他自私的人品,以前的那些曾經跟隨過他的人,都對他敬而遠之,甚至連一個來看望他的人都沒有。
這也難怪,人的天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如今的太子李承乾成爲了監國,長安城裡還有一個牛叉的西北王李佑,他們本來就跟李泰是對頭,還有誰願意冒着得罪李承乾和李佑的風險,去討好一個過氣兒的郡公呢?
就連芙蓉園裡頭的那些太監和們宮女,對李泰也是敬而遠之,沒有人願意跟他接近。
“哎!世態炎涼啊!都是一些勢利小人。”李泰對自己的親隨憤憤的說道。
親隨看着他心情不好,生怕觸怒了他,站在一邊不敢說話,默默地聽着主子發牢騷。
李泰想起長孫無忌對自己的態度,心中十分痛恨,忍不住罵了起來。
要是換上其他人,在長安遇到如此的冷遇,還真不如回到自己的封地。最起碼那裡是自己當家做主,所有人都在看自己的臉色,犯不着留在長安仰人鼻息。
可是,李泰是個狠人。他胸懷大志,發誓要臥薪嚐膽,等到他東山再起之後,再報復那些讓他難堪的人。爲了這個目標,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長安堅持下去,等到李世民回來。
他相信憑着自己對李世民的瞭解,以及和李世民之間的感情,終有一天,他會恢復自己親王的爵位,甚至將來有可能會更進一步的。
這天,李泰心裡實在是煩悶,決定上街走走。此時的長安城各條街道商業繁華,人流如潮。國家強盛經濟繁榮,反映在百姓的臉上,是歡聲笑語,是充滿了自信。
李泰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之中,卻感覺不到一絲歡樂的氣氛。他想想自己的處境,再看看這些可惡的jian民,想不透他們有什麼可高興的。
李泰十分鬱悶,走着走着,鬼使神差一般就來到了興通坊。興通坊是距離朱雀門最近的一個坊,李世民爲了照顧李泰,特地將魏王府設置在這個坊間裡面。
李泰離開長安以後,按照規定將王府交還給了朝廷,其他離開長安的皇子們也同樣遵守了這個規定。不過,李世民並沒有將這些王府用作他途。一來,長安沒有人住得起這些王府。二來,李世民準備當皇子們回來省親的時候,安排他們回到原來的王府暫時居住,不至於去住客舍。因此這些王府一直都在空着。
李泰從小的就是在魏王府長大的,對這裡的一草一木感情很深,也十分留戀在這裡生活的日子。他來到這裡,就是想看看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當他走到魏王府大門的附近時,就發現王府大門有很多工匠出出進進,王府的大門旁邊,還掛上了一塊碩大的匾牌,上面寫着“鴻盧寺迎賓處。”
儘管李泰的身份已經是個郡公了,以他這樣的身份,魏王府早已經就不屬於他了。可是他看到自己的王府被人佔據,而且是被禮部鴻盧寺佔據,頓時就想起了陰弘治,接着就想起了那個討厭的李佑。
李泰想起李佑仍然佔據着西北王府,而自己的魏王府竟然被禮部佔據,不由得怒火中燒。
他很想過去斥責工部的人,可是想想自己現在的身份,怎麼去指責人家呢。不過,他絕不肯善罷甘休,他讓親隨設法打聽了一下,原來是禮部爲了接待外國使臣,將魏王府用作接待處的。
李泰注視着魏王府大門,發了一會兒呆,忽然高興了起來,他覺得這是一個天賜的良機。他太瞭解李世民了,他認爲,只要自己將這件事情告訴李世民。李世民就會認爲李承乾和李佑等人,趁着他不在長安故意欺負李泰。
李世民是不會容忍這樣卑劣的行爲的。這樣,這件事情就會引起李世民對李承乾和李佑等人的不滿。出於同情,李世民也會更加心疼李泰的,這就爲李泰東山再起奠定了基礎。
李泰恨不得馬上回到芙蓉園寫上一封書信,然後派人去送給李世民。可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李泰也變得小心了起來。他沒有馬上採取行動,而是是親自到李恪過去的蜀王府,李愔的樑王府、李惲的蔣王府和李貞的越王府?轉了一圈兒,確定那裡沒有人佔據。
李泰心中暗暗高興,他馬不停蹄地回到了芙蓉園,寫下了一封書信,連夜派人送往高句麗東征軍大帥府。
不久以後,李世民接到了李泰的來信。李泰十分聰明,他送去了一些書畫詩稿。在信中,他首先表明自己對父皇的關心,可是通信不暢,無法表達對父皇的心意。這些話的意思是李承乾和李佑等人不讓他使用電臺,他纔不得不千里迢迢地派人送信的。
果然,李世民對於李承乾等人有些不滿了,他認爲李泰是自己的兒子,用用電臺又怎麼了?
接着,李泰在信中請求離開長安,說他在長安的日子很難熬,有些勢利小人看到他遭到貶斥,給他臉色看。接着就說魏王府被挪作他用,長安空出了那麼多王府,爲什麼就只是佔據魏王府呢?
李泰說自己在長安待不下去了,就不等李世民回來了,他要直接返回封地去了。
其實,他這是以退爲進,他知道李世民要面子,不可能讓他離開的。這只不過是激將法而已。
李世民真的生氣了,他很同情李泰,認爲李承乾等人不顧念兄弟情義,也不給他這位老爹面子。於是,他給李承乾發去了措辭嚴厲的電報。
李世民想了想還不解氣,給李佑也發來了電報,讓他不要跟李承乾合夥欺負李泰。
長安城,東宮。
李承乾笑道:“五弟,李泰果然跳出來了,他自己要往坑裡跳,找着被打臉,活該!”
李佑笑道:“他就是那個人品,自私自利,整天就知道在背後算計人,扇陰風點鬼火告黑狀。這樣的人,你就是不給他挖坑,他也會給自己挖坑往裡跳的。”
李承乾有些擔心地說道:“五弟,父皇畢竟是寵愛李泰的,李泰留在長安,遲早是個大麻煩。”
李佑笑道:“不一定。父皇過去是寵愛李泰,可是人是會變的,現在大家都變了,父皇對你我的看法也都變了,對李泰的看法也會發生改變的。”
李佑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人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對於兒時的玩伴,曾經十分要好的同學,在分開之後,美好的感覺會保存在人們的記憶之中。這種感覺能夠長久的保持,甚至當人老去之後,仍然會懷念兒時那份純真的友情。
可是,人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當人們懷着美好的期望見到昔日的好友的時候,由於長期的分離,每個人所走的道路不同,身份地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之而來的價值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人們很快就會發現,他們之間已經十分陌生,再也找不到當年那種親密的感覺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不會再繼續來往下去了。
李世民畢竟跟李泰已經分開了好幾年了,李承乾和李佑等人也變得越來越優秀,李世民和李泰想回到從前的那種狀態,恐怕也很難了。
李承乾也很自信地說道:“五弟,那我就給父皇回電了。”
東征軍大帥府。
李世民接到了李承乾的電報,電報裡說了事情的經過,出示了當初中書省的備案。並且說了使用魏王府,是因爲那裡距離承天門最近,便於安排使臣朝見的理由。
李承乾在電報裡特別指出,這次動用閒着的王府,不僅僅是魏王府,還動用了蜀王府。蜀王府被用作民族事務管理學院的辦學地址,當初徵求了蜀王李恪的意見,李恪也表示了同意。
電報裡還提供了李恪與李承乾的電報往來的內容,以及電報往來的時間等,讓李世民可以派人去查詢。
之所以沒有徵求李泰的意見,是因爲李泰已經不是親王了,沒有必要徵求他的意見。
接着,李佑也給李世民發來了電報,電報裡說道:“父皇,兒臣等人整天忙碌,一心一意地爲父皇和朝廷做事,唉,不說了。都是您的兒子,看來我們不是您親生的啊。”
李佑這些年來,跟李世民建立了彼此的信任,也只有李佑敢跟他開玩笑,李世民也不會因此而生氣。
李世民想想李佑等人這些年來的表現,忽然心裡有些慚愧,再想想李泰的表現,忽然覺得有種不舒服的感覺了。
李世民想了想後,說道:“麗質,給你五哥發電,就說老子是你親爹,還有承乾也是我親生的兒子。今後再敢胡說,回去收拾你們。”
李麗質笑道:“父皇,我也是您親生的女兒吧?”
李世民笑道:“調皮,跟你五哥就不學好。”
李麗質嘻嘻笑道:“五哥哪兒都好,要是您的兒子,都能像五哥一樣能幹,您可就省心了。”
說完,她問道:“五哥派人送來了12部電臺,在下發之前,是不是讓各部派人來學習報務啊?”
李世民說道:“行,這些事情你看着安排吧。”
李麗質說道:“父皇,那兒臣就先去給五哥回電報了。”
東宮。
李承乾看到李世民的電報,欣慰地說道:“看來父皇真的是變了。”
李佑受到:“大哥,父皇英明神武,絕對是千古一帝,有這樣的父皇是咱們兄弟的幸運。”
李承乾笑道:“我現在很期待,下一個跳出來的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