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條件

bookmark

李世民派人提前通知暫時停止早朝,令很多大臣鬆了一口氣。

李承乾和李佑被禁足了,肯定不會參與早朝了,這種情況下大臣們去上早朝,等於贊同了李世民的意見,這就違背了他們當初的心願。可是不去上早朝,就等於直接跟李世民對着幹,實在是令大家爲難。

李世民的做法令衆人感到慶幸,他畢竟是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知道審時度勢,不會因爲個人的喜怒草率從事,從而令事態難以收拾。

李世民照舊來到了兩儀殿辦公,開始逐個找大臣們談話。

長孫無忌雖然沒有跟着衆人鬧着辭職,可是他一貫是支持李承乾的,他的態度李世民不用分析就分清楚。因此,昨天早朝發生了問題之後,李世民就沒有找他談話,他不想逼着他做違心的表態。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兩人的關係十分密切,這件事情得到他的支持十分重要,而且他也相信長孫無忌是會支持自己的意見的。

李世民昨天沒有找長孫無忌,是要給長孫無忌留出時間,考慮他自己應該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出什麼態度來。

長孫無忌對於昨天早朝上的的突發情況,心裡十分擔憂,他太瞭解李世民了。他認爲在這件事情上,李承乾和李佑犯了一個很低級的錯誤,他們不該當衆頂撞李世民。即便是要阻止李泰留在長安,這件事情也應該私下來談,不至於把事情鬧得如此僵化。

以李世民的脾氣,當衆不給他面子,他是下不了這個臺階的。他一定會努力的維護自己的權威,因此他一定會堅持把李泰留在長安的。

長孫無忌分析的沒有錯,李世民目前的狀態正是如此。李泰的去留問題,已經成爲了李世民的面子問題。

目前李承乾和李佑的態度也十分堅決,他們跟李世民已經是頂牛的狀態。

要解決這件事情,一定是要有一方進行妥協的。

長孫無忌第一感覺,就是想勸說李承乾和李佑向李世民妥協。如今他們二人被禁足,他也不便去當面勸說他們,避免被李世民猜疑,因此心中暗暗着急。

他知道李世民一定會找自己談話的,於是他就到尚書省當值,隨時等候李世民的傳召。

果然,今天他到了尚書省後不久,就被李世民傳喚到了兩儀殿。

“輔機,昨天的事情你是怎麼想的?”李世民直接問道。

“陛下,臣認爲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的態度是不對的,即使是他們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也不該當衆頂撞逼下。”長孫無忌知道此時決不能嗆火,他首先選擇了譴責李承乾和李佑。

李世民說道:“輔機,自從貞觀6年以來,還沒有發生過如此嚴重的事件,這件事情一定要嚴肅處理。你要對這件事情有明確的表態。”

貞觀6年發生過文官罷朝的事件,也就是從那次事件開始,唐朝實行了散官制度,實際上是李世民做出了妥協。在李世民的執政生涯中,這時一件是令他感到恥辱的事件。

如今的的李世民威望如日中天,他絕不會做出當年那樣的退讓的。因此他在徵求找孫無忌的意見之前,就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長孫無忌知道李世民一定會問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意見的,他也提前想好了自己的對策。

他說道:“陛下,您說得對,這件事情是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的不對。於公他們是不尊重君父,於私他們是沒有盡到孝道。臣以爲他們應該向陛下認錯,來請求陛下的原諒。”

李世民聽到長孫無忌的態度,明顯的就是在和稀泥,把這件事情僅僅說成是李承乾和李佑並無大錯,只是在不當的場合說了不當的話而已。

李世民厲聲問道:“輔機,這就是你要表明的態度嗎?”

長孫無忌知道自己的回答難以令李世民滿足,可是對這件事情他拿定了主意,他堅持李承乾和李佑只是對李世民不禮貌,屬於人民內部矛盾,不能上綱上線。

他低着頭不說話,等着李世民繼續訓斥自己。

李世民繼續說道:“輔機,太子和李佑如此的目無君父,必須要嚴肅處理,否則無以正朝綱。你身爲朝廷重臣,對他們的罪行,一定要有鮮明的態度。”李世民開始上綱上線了。

長孫無忌並沒有被李世民惡狠狠的話語說嚇住,他了解李世民,知道李世民越這樣說,就越不會嚴厲的處置李承乾和李佑。他之所以要對長孫無忌說這些,一定是有着他的目的。

對這件事情,長孫無忌早就分析了無數遍了。他認爲李承乾和李佑這些年來並無過錯,相反的,他們的表現可圈可點,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應該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李世民不會就爲了這件事情,如何嚴厲的處置他們的。

可是在這件事情上,李世民一定要找到一個臺階下,那就是他一定會會堅持把李泰留在長安,使得這件事情看起來是他獲得了勝利,從而找回了他的顏面。同時讓他在面對李泰的時候,不至於感到尷尬。

因此,長孫無忌認爲李世民最終的結果,是要求李承乾和李佑向自己當衆認錯,並且同意李泰留在長安。

長孫無忌在李世民的逼問下,故作爲難的說道:“陛下,臣真的是很爲難。太子殿下和青雀都是臣的親外甥,您讓臣表態,別讓這不是讓臣夾在他們中間左右爲難嗎?”

李世民知道長孫無忌是明白人,他已經從長孫無忌的話中,清楚了他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李世民說道:“李承乾和李佑實在是太過分了,都是自己的兄弟,做事卻如此的沒有分寸,真是不知所謂。你這個當長輩的,一定要好好的管教一下他們。”

在管教李承乾和李佑方面,有李世民在這裡,哪裡輪的上長孫無忌呢?長孫無忌頓時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自從這件事情發生了以後,長孫無忌十分擔心李世民受到某些人別有用心的挑撥,在盛怒之下會做出過激的反應。如今看來,李世民保持了頭腦的清醒,他還是那個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

聽到李世民把這件事情看做了家庭糾紛來處理了,長孫無忌徹底底鬆了一口氣。

他認爲這件事情李世民已經做出了讓步,李承乾和李佑應該做出相應的妥協,這件事情也就雨過天晴,風平浪靜了。

他高興地說道:“陛下,如果您同意,臣願意去見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當面指出他們的錯誤,讓他們感受陛下您對他們的寬宏大度,讓他們做到作爲臣子和兒子應有的本分。”

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你去吧,就代替我教訓他們一番。這兩個混賬東西,多大歲數了,還如此的不知長進。”

長孫無忌出了兩儀殿,走了沒有多遠,就看到魏徵走了過來。看樣子,他是要去見李世民的。

長孫無忌擔心以魏徵的脾氣,會說出什麼話來激怒了李世民,於是趕緊攔住了他。

他說道:“魏大人,你是要去見陛下嗎?”

魏徵說道:“是啊,我有些心裡話,想跟陛下唸叨唸叨。”

長孫無忌說道:“魏大人請相信陛下,這件事情已經作爲陛下家中的事情來處理了。你就不要去添亂了。”

魏徵也是個聰明人,聽到長孫無忌這樣說,心中頓時也輕鬆了很多。他對長孫無忌拱手說道:“有勞長孫大人”說完,他朝着自己的辦公房走去。

長孫無忌望着魏徵的背影,心中有些感慨。他知道魏徵這個倔頭,對李承乾和李佑的關心,出自一片真誠。

不久以後,長孫無忌來到了東宮,他對把守大門的飛虎軍軍官說道:“奉陛下口諭,我要去見太子殿下。”

第四百七十九章 立即攻擊,打沉它第一千零七章 自己選擇第四百一十八章 錢多信譽高啊第四百七十八章 叛亂第三百七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四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第五百二十五章 尉遲恭的秘密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四章 意外的原因第八百零二章 最後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八章 行動暗號第一百六十四章 坑人計劃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要管閒事第八百七十章 溫柔的殺機第七百九十九章 比較第一百零四章 像聽評書一樣過癮第一百一十五章 藏頭詩第九百九十三章 可怕的希臘火第五百四十三章 難纏的崔氏第二百二十一章 真正該謝的人不是我第二百零三章 還讓不讓人好好吃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仗第八十九章 男人要有秘密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出題第八百一十章 大國情節第二百二十章 真是太爽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國寶換破爛第七百五十章 死磕九百四十八章 到底是什麼目的第三百七十章 商業奇才武則天第四十九章 穿穴錢和剪邊錢第七百六十章 找回當年的你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出題第八百七十章 溫柔的殺機第八百三十章 長孫皇后的智慧第七百零五章 格物改變生活第九百四十章 蘇東坡是誰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淳風和推背圖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不是簡單人物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誰讓我有個好兄弟呢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出題第六百零六章 大食遊騎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還有什麼秘密可言第八十五章 李佑的禮物第二百八十二章 殿下救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世民的心願第七百四十三章 霸道夫權第八百五十五章 決裂第七十七章 心真大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生研究院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呸,你就是個窩囊廢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賊難防弟九百五十章決戰前夕第五百八十四章 震驚第九百四十七章 勝利者第九百一十一章 不敢見人罷了第九百九十五章 共同的敵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好了,你贏了第一百六十章 老婆你來了第二百章 神蹟第三百八十章 寒夜來客第七百零八章 天火焚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救出李泰的方法第九百三十八章 悲壯情懷第七百三十四章 移民政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彩票九百四十八章 到底是什麼目的第五十七章 下馬威第一百三十章 一物降一物第九百八十章 埃及豔后第二百五十九章 這樣也行啊第八百九十八章 你是不是失算了第五百零三章 撬開蛋殼第八百三十三章 忠貞不二的岑文本第七百四十三章 霸道夫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佑的盤算第七百二十八章 空襲第三百六十八章 就讓他猖狂吧第六十六章 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兒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泱泱大國王霸之氣第五百二十六章 延續生命的人第九百二十七章 還有後招第一百零八章 李淳風來訪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一盤大棋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位熟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要管閒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武則天的怒火第三百六十一章 給奴家籤個名吧第六百六十九章 很想這個兒子了九百七十九章 大國心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誰讓我有個好兄弟呢第四九十四章 大國臉面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假狼王第七百一十一章 劃時代的發明第五百九十一章 無解之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送你一件大功第九百九十九章 好歹活一個第三百八十二章 如此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