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亢奮的李世民

bookmark

長孫皇后離開了兩儀殿,馬上就來到了天牢。

“承乾、李佑,事情已經很嚴重了,你們要趕緊去向你們的父皇認錯。你們在外面搞的那些事情,我也都知道了,趕緊派人去通知他們取消,不要讓事態繼續擴大下去了。”長孫皇后憂心忡忡地說道。

“母后,我們已經沒有了退路,這件事兒必須堅持下去。”李承乾說道。

“傻孩子,你們真是不知輕重,事情已經不是像你們想象的那樣了,你們的父皇已經真的生氣了。他……總之事情已經很嚴重了。”長孫皇后也不能說李世民對他們已經起了殺心,她也只能說到這種程度。一邊是丈夫,一邊是兒子,她真的是十分爲難。

李承乾說道:“母后,這件事情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兒臣已經無法退縮了,除非父皇將李泰趕出長安,永不敘用。”

長孫皇后看到李承乾仍然還在糾纏這樣的事情,不知道已經大禍臨頭了,她急切地說道:“你呀,我怎麼跟你說呢,事情已經非常嚴重了,嚴重到早已經超出了你的想象,我這麼說你還不明白嗎?”

李佑說道:“母后,您彆着急,所有的事情我們都已經清楚了。”

對於李佑,長孫皇后還是十分信任的,此刻她聽到李佑這樣說,心中更加害怕了起來。

這麼多年來,李佑在長孫皇后的心目中樹立了一個完美的晚輩形象,對於他的聰明才智深深信服。

此刻,看到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似乎已經洞悉了李世民的圖謀,並且已經做好了準備。這樣就更加可怕了,這是要跟李世民刀兵相見了。

長孫皇后嚇壞了,她似乎已經看到血淋淋的宣武門事變即將重演了。

她急忙說道:“李承乾、李佑,你們千萬不能做傻事兒啊!有什麼事情跟你父皇好好商量。”

李承乾堅定地說道:“不達到兒臣的要求,此事絕無商量的餘地。”

長孫皇后說道:“爲了一個李泰值得嗎?”

李承乾說道:“這話要去問父皇,爲了一個李泰是否值得。”

長孫皇后欲哭無淚了。

她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承乾、李佑,我已經跟你們的父皇說好了,你們當面談一下,我也在場,幫助你們調和,行嗎?”

李佑不想讓長孫皇后着急,他說道:“母后,要跟父皇見面可以,但是要等到今晚8點以後。”

長孫皇后不知道他們在等什麼,可是她知道李佑既然這樣說,必然有他們的理由。她果斷的說道:“好,這件事情就說定了,我馬上去見你們的父皇。”

說完,她急匆匆地離開了天牢。

李承乾和李佑在等魏徵等人送來李泰的罪證,他們也決定再給李世民最後一次機會。

正如李靖分析的那樣,李承乾和李佑之所以敢繼續留在天牢裡,的確是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此時,在監門衛大將軍成宿、百騎司副總管周攀和已經被收買了的天牢的獄丞、司獄等人的幫助下,一個加強分隊的50名飛虎軍精銳已經秘密進入了天牢。

成宿在皇宮也秘密安排了1000名監門衛的親信士兵,東宮在張玄素的安排下,秘密安排了1500名士兵,隨時可以打進天牢,救出李承乾和李佑。

在外面,飛虎軍的副統領侯成和高通等人,已經接到了命令,一旦皇宮打響,馬上消滅千牛衛的主力,控制全城。

尉遲寶琪已經做通了尉遲恭工作,在這次事件中保持中立,但是要配合飛虎軍控制好全城的治安,防止城中發生暴亂。

至於城外的軍隊要入城,成宿早已經安排好了,夜間緊閉城門,將他們擋在城外。

這些情況按說是瞞不住百騎司總管馬宣良的,在周攀的安排下,他跟李佑秘密見面,在李佑做出保證不傷害李世民的前提下,馬宣良保持了沉默。

馬宣良忠於李世民,可是他厭惡李泰,而且現在半個長安城都在反對李泰,至少在長安,李承乾和李佑的勢力已經不是李世民短時間可以抗衡的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告訴了李世民也無濟於事,只能使得事態更加惡化。

如果真的發生了兵變,他跟着李世民也只有死路一條。

而且,李世民一旦知道了李承乾和李佑等人有過反叛的準備,父子之間的關係就再也無法調和了。因此,馬宣良做出了佯裝不知情的明智的選擇。

李承乾和李佑之所以沒有通知侯君集和李靖等人,是因爲他們還不想發動兵變,不想讓唐朝陷入動亂之中,力求事態能夠在今天晚上解決。

而且,這件事情只是動用的李佑體系的人馬,李承乾的親信漢王李元昌和駙馬杜荷等人全都沒有參與,事情和平解決以後,不至於造成李承乾跟李世民之間的無法調和的矛盾。

不過,他們這樣做的風險也很大,假如出現了其他的意外,那股不明的勢力進來攪局,事態恐怕就難以控制了。

侯君集等人萬一出現盲動,局面就很難控制了。

還有,即使所有的努力都做到了,李世民仍然不肯妥協,事態如何發展也很難預料。

李世民安排的右驍衛大將軍李志先和左威衛大將軍黃徵的人馬,要在子夜進城,監門衛肯定會阻止他們,到時候雙方發生了衝突,一起都無可挽回了。

李承乾和李佑必須把所有的問題在子夜之前解決。

李承乾有些擔憂地說道:“五弟,今晚一定能夠解決問題嗎?”

李佑笑道:“大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解決得了最好,解決不了又有什麼了不起?”

李佑事先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發生什麼意外,他們就打出皇宮去,到了這種程度,就不必顧忌那麼多了,一定要設法控制局面,他們會跟大將軍李靖和侯君集他們取得聯繫,演出第二次玄武門之變了。

假如再出現什麼意外,無法控制局勢,他們也不會留在長安城裡任人宰割。

他們準備在飛虎軍的掩護下逃出長安城,逃往西北道安身立命,假如前往西北道的道路被截斷,他們就前往洛陽,那裡有高勇的3萬大軍,足以掩護他們逃到海上,然後乘坐軍艦繞道前往西北道。

只要到了西北道,他們背靠着波斯和大食兩大強國,聯合吐蕃、吐谷渾,再加上薛延陀,過個安穩的小日子不成問題,然後相機向天竺等地發展,開創一個新天地。

假如李世民還不放過他們,那就起兵反擊,也不怕打不過唐朝的兵馬。

當然了,這只是最壞的結果。

既然最壞的結果都可以接受,何況還有機會爭取最好的結果,李佑他們都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不過,李佑打造一個無比強盛的唐朝的願望,就徹底落空了,這將是李佑一生的遺憾。

長孫皇后又來到了兩儀殿,她說了李承乾和李佑會在晚上八點鐘以後,來向李世民認錯,李世民也同意在晚上8點以後,跟李承乾和李佑見面。

長孫皇后請求到時候她也在場,李世民也答應了。

長孫皇后心中寬慰了許多。

李世民爲什麼答應的這麼痛快呢?因爲千牛衛大將軍馬林會在晚上8點去接管飛虎軍。只要控制了飛虎軍,李世民絕對的勝券在握,他這時候就開始動手,開始收拾李承乾和李佑了。

李世民現在也沒有想好最後該如何處置李承乾和李佑,他要看李承乾和李佑在錯誤的道路上會走多遠,然後再決定對他們的處置。

可是無論如何處置,也要等到他完全掌控了局面以後再說。

此時已經是下午6點了,李世民離開了兩儀殿,回到了帝寢。

李泰對於外面的局勢也不是很清楚,他身邊的人不是自己人,都是李世民的親信,也可能有別人安插的人,他也不敢問,擔心自己說話不慎,傳到別人的耳朵裡面。

這時,一個內侍過來傳他去跟李世民一起用晚膳。

在帝寢的餐廳裡,李泰見到李世民後,就注意觀察他的表情,他看到李世民面帶微笑,似乎還有些亢奮。

李泰知道這是李世民已經做出了重大的抉擇,並且已經勝券在握的表現,這種神情李泰再熟悉不過了。

此時,還有什麼事情能夠讓李世民有這樣的感覺呢?不用問,李世民一定是針對李承乾和李佑來的,這就說明李世民要對李承乾和李佑動手了。

李泰極其聰明,他知道即使用的那些包括苦肉計在內的手段,起到了作用,自己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只要搞垮了李承乾和李佑,自己真正出頭的日子就來了。

不過,這些心思是決不能擺在臉上的,李泰小心翼翼的陪着李世民用膳。

李世民真的有些亢奮,自從玄武門事變之後,他也經歷了無數的大風大浪,可是已經好久沒有這樣刺激的感覺了。

李世民是大丈夫、大將軍,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也是一個錚錚鐵骨的好男兒,他不懼怕挑戰,內心深處甚至渴望挑戰。李承乾和李佑等人發動的這場挑戰,竟然令他有些興奮不已。

晚膳期間,李世民談笑風生,甚至吟詩一首: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璫。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穆矣薰風茂,康哉帝道昌。繼文遵後軌,循古鑑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豔昔年妝。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好詩,父皇此詩氣勢恢宏,意境高遠,乃大唐少有之佳作。

父皇您在詩中說,您繼承周文王的事業,遵循他的先例、並借鑑古代帝王們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來治理國家,此乃是您的謙虛之詞,其實您的功業早已經遠超了這些古代賢明的帝王。

春天來臨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樣沐浴在春風裡,梅花也像往年一樣綻蕊怒放。我想渡過巨大的河流到達彼岸……”

李泰不愧是李世民的知己,他恰如其分地理解了李世民在詩中想要表達的意境,和抒發的情感。

李世民跟李泰侃侃而談,等待着決戰時刻的來臨。

長安的冬季,天色很早就已經暗淡了,家家戶戶開始點燈,長安城燈火通明,祥和寧靜。

晚上7點,魏徵、閻立本和高賀年夫婦一起來到了天牢。

第五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一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位熟人第六百九十八章 託孤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五百九十五章 脫胎換骨第九百一十八章 夜幕之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偉大的勝利第九百零二章 我女兒是傻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就這麼巧第三百三十三章 鐵浮屠出擊第七百五十五章 大唐第三實權人物第一百一十五章 藏頭詩第六百八十章 要成全千古佳話第五百九十九章 可怕的阿拉伯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提前下手第六百八十章 要成全千古佳話第八百六十二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六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假齊王第二百零四章 帶犄角的八卦陣第一百四十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一十四章 最受歡迎的人第九百三十六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八百零一章 敢給老子上眼藥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幫人精第六百一十八章 諺語怎麼說的第三百九十三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七百九十二章 心結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六百一十九章 組團忽悠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淳風和推背圖第九百四十一章 女皇的招數第五百九十九章 可怕的阿拉伯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古老的漕幫第四十八章 波斯吃貨第一百三十二章 飛吻第六百六十九章 很想這個兒子了第六百零四章 吃貨的驚喜第八百三十六章 條件第五百七十八章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第四百一十九章 個人心思第七百八十七章 罷演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淳風和推背圖第四百八十四章 濟州島羈縻州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要管閒事第三章 我要回家吃飯第一千零一章 早有準備第四百三十一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第一百一十三章 高尚的李淳風第五百七十八章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第三章 我要回家吃飯第四百六十章 水師老將的感慨第七百三十九章 高橋家族第八百一十四章 意外的原因第六百一十九章 組團忽悠第四百七十七章 黑鍋背定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傻作詩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臉的開胃菜第九百四十七章 勝利者第八百五十四章 亢奮的李世民第三百三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七十九章 是親的嗎?第四百七十五章 女刺客第九百零六章 惡魔終於要來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多派點兒船過去第三百零三章 一定要改變歷史第五百三十八章 輿論導向和報紙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傻作詩第二百一十三章 開戲了第三十八章 抗旱不是容易的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您兒子的眼光差不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憤怒的武則天第七百零六章 靈光一閃第四百九十六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高尚的李淳風第六百一十九章 組團忽悠第四百五十七章 海盜必須從根源杜絕第一百二十九章 人家不見第六百零八章 兵行險着第一百零二章 給臉不要臉第二百九十八章 鋼鐵爲先第五百四十五章 緊急狀態第七百三十五章 高句麗新軍第七百零九章 李恪帶來的難題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東方帝國的實力第九百九十章 傲慢與無知第二百三十八章 生活要有改變第二百一十四章 盜墓賊引出的神物第三十五章 高御醫的好奇第三百一十七章 齊王殿下的面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突圍第七百三十四章 移民政策第五百七十九章 無法掩飾的失望第四十九章 穿穴錢和剪邊錢第四百四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第六百零五章 多大點事兒啊第一百六十四章 坑人計劃第二百零七章 囂張的夷男第六百零四章 吃貨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