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政綱之傳

第1202章 政綱之傳

話題轉進得太突然,姜望有些反應不過來。

他心裡想的是,再強的人,那也難免有個意外什麼的……

但嘴上當然不敢這麼說,他也不想躺着離開長樂宮。

便道:“姜望魯鈍,實在不知。”

姜無華往後一收,坐直了道:“我們說回官道。”

姜望:……

他發現這東宮太子雖然向來以寬仁質樸聞名,其實本人是有點“調皮”的!

姜無華已繼續道:“官道是一體兩面的事情,稱職則人氣加焉,失職則人氣墮焉。以外樓爲例,若治下政通人和,自能幫助你錨定現世。若是民不聊生,人氣拉扯,因果糾纏,反倒會更讓你迷途呢!”

也就是說,若做官做得好,官道就是修行的助益。做官做得差,官道則會反過來拉修行者的後腿。

姜望自也不會蠢到主動去追問儲君的事情,沉吟道:“如此說來,世間爲官之人,豈不是不該有文恬武嬉者?”

姜無華笑道:“這又涉及到天賦了。天賦的範圍很廣,有的人有修行之天賦,卻沒有做官之天賦。有的人是能吏,於修行一路卻笨拙。不是你想好好當官,就能做好的。”

他言語之中那自信的笑意,彷彿明着在說——孤修行的天賦可能不如何,做太子的天賦卻很好!

“官道一則聚集人氣,二則聚集資源。有時候人氣與資源是相悖的。”姜無華問道:“你在青羊鎮也有過經歷,可能理解?”

“大概能明白。”

這很好理解。

譬如姜望在青羊鎮時,他可以大肆搜刮資源爲己用,如此就會失盡人心,也就是散去了官道所謂之“人氣”。但他不取百姓分毫,反倒諸多貼補,如此少了資源,卻收盡人心,能夠得到“人氣”。

“有那前途無量的,自然好生經營,要一個細水長流,百川聚海。有那道途艱難的,竭澤而漁也是正常。人氣可以幫助掃清矇昧,資源堆積到一定的程度也可以。”姜無華道:“所以修行者有勤有墮,爲官者有德有佞,亦復如斯。”

雖然都說竭澤而漁不可取,但於爲官者而言,還真是竭澤而漁能收穫最多的資源。

官道亦是一種修行,每個修行者在最開始的時候,肯定都是想要往前走的。但或囿於時,或困於運,慢慢不同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選擇。普通修者比如胡氏礦場那個葛恆,官道修者比如嘉城後來的繼任城主石敬,本質都是一類人。

前途光明的官道修者,當然是兩條腿走路,既要更多的資源,又要更多的人氣支持。前途有礙時,說不得便要做些難看的選擇。

聽着太子對官道的闡述,結合所歷所見,頗有撥雲見月之感。

“姜望受教了。”

“此外。”姜無華又道:“‘人氣’關乎人心,卻又不僅在於人心。官道之重,更在於‘功業’,所以奸者亦可爲能臣,惡者亦可有德功。”

說到這裡,他笑了笑:“其實善惡之事,又哪有那麼容易說得清呢?”

姜望嘆道:“確實如此。”

姜無華又道:“小到一鎮一城,大到一郡一國。在外樓之時,功業體現在人氣,人氣足則不虞迷途。在神臨之後,功業體現在道。爲官亦是闡道。如若人去政息,因官道而成者,也將因官道而退。所以政綱之傳,一似於道統。政見相左,常常生死成仇!”

姜望直到現在,還不知道太子到底想跟他說什麼。但太子這番官道之論說得真是透徹,官道亦是修行!

難怪很多朝堂強者在歸隱之前,都要找人繼承自己的政業,這其實是在保住自己的修行!

“官道修者,修行更易。但官道一體兩面,官道修者,亦要爲官道所累。政綱有繼,則可脫身,逐漸擺脫官道,修行歸於自身。屆時便是政息,也不足爲慮了。”

若政綱無繼,說不得便是“道消”。

聽到這裡,姜望不由得想到,大概這就是國家體制與宗門的不同!

依託官道修行,在修行上會更快。但純粹的宗門修士,也會少去官道的束縛。

這兩者孰優孰劣不好說,但現世的格局已經可見。除卻那些頂級大宗門之外,真是天下無處不成國。

毫無疑問,在國家體制之下,更容易誕生強者。這就是爲什麼道歷重啓以來,列國並起的原因!

歷史長河奔涌,多少浪花飛濺。

人族也在不斷地演進,多有變革發生。

從宗門林立到列國並起。

後人觀之,只嘆“原來如此”。

可若生在彼時彼地,那又不知是何等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種“道路”的變化,人道洪流的席捲,只消想一想,便覺宏大!

“甚至於真人……”

太子似乎越說越有興致,忽然問道:“你可知雍帝韓殷?”

姜望心中微動,反問道:“雍國太上皇?”

“他便是極好的例子。”

姜無華撫掌笑道:“他靠雍帝之位坐穩真人、更圖再進,但或限於時,或限於勢,總之力有未逮,不能使雍國寸進,他反而累雍國。雖則迫於壓力,傳位於韓煦,但仍然抓緊權力不放,是實際上的雍主。蓋因他的當世真人之修爲,需要不斷吸收雍國之國運才能維持。雍國若能不斷強盛,此是流水不腐,他吸收國運之時,修爲增益也能反哺國勢。雍國若止步,那麼他就成了雍國最大的蛀蟲,早晚受誅!”

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姜無華並不敢真的大言不慚,聊聖天子爲何立儲。

但在闡述過官道之後,借韓殷之事輕輕一點,已經說得明白。

帝王之道,亦在國家體制中。

當今齊天子修爲蓋世,帶領齊國成就東域霸主,自是雄主功業。但於官道之上,想要再進一步,已是難能。

擺在齊天子面前的,其實只有兩條路。一是橫掃六合,一統天下,以此功業,自然蓋世無雙,超越超凡絕巔。第二嘛,便該嘗試脫離官道束縛了,但就像其他官道修士一樣,天子至尊之位,亦須有人承其功業。如果他退位之後,齊國勢衰,那他不僅無法脫離官道,將無上修爲歸於自身,反而會被衰敗的國家拖着下墜。

所以無論是從修行的意義上來說,還是從個人情感、功業上來說,天子都需要一個足夠繼承其功業、至少也是能保住齊國霸主之位的繼承者!

這是之所以需要立儲的原因!

神臨壽過五百,真人壽過一千。

但很少有國君掌權百年,就是因爲國君已是體制最高,進無所進,一旦國家停滯,需要不斷地汲取國運,以鞏固修爲,自身便成了國之蛀蟲。

要麼等着被人推翻,要麼拖着國家一起消亡。

如韓殷者,便是既在官道上無所進,又沒有脫離國家體制的勇氣,掌權三百餘年,其實是拖累着雍國一起腐朽。用雍國的國運,續他韓殷自己的真人修爲。

無怪乎雍國日薄西山。無怪乎莊高羨杜如晦君臣敢悍然開啓國戰,以弱擊強。

實是那強者,其實也外強中乾!

姜望只覺越是琢磨,越是感觸無窮。

以往許多想不明白的事情,現在豁然開朗,儼然看到了新世界。

不愧是合百家而成的“官道”,難怪在道歷新啓之後,至今日不到四千年的時間裡,就已經成爲現世主流。

真是一個浩瀚無垠的修行世界!

第477章 見我者第573章 戲本第1227章 本願第一章 曾記少年時第2444章 風起雲涌第九十八章 春寒料峭第2250章 陰陽隔世,三途之橋第1166章 ?似紅梅第315章 十步之內第1440章 楚歌(爲盟主白色的光芒加更)第667章 秘庫第1833章 須彌山和尚能死否?第二十七章 清河水府第1715章 人心是一片海(爲大盟我愛琪琪888第1048章 在北衙第五十一章 一草擔山第1654章 而遊雲已散落第二十五章 老嫗獨居,天下立武(求月票)第2210章 萬歲成空第2385章 歲歲年年第2389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500章 一劍已驚鴻第1400章 ?陛見第2533章 永爲此好第2414章 天下豪俠第1339章 規天第1752章 誠爲天下之憾第1716章 爲了誰第六十五章 豎筆、玉衡、飛來第667章 秘庫第1902章 何復如斯第1708章 一生負氣對斜陽第1633章 持節北出第753章 鄉人不知鄉人恨(爲盟主超能睡算不第1525章 雲霧第一百九十三章 超凡之巔第一百零六章 仵官第五十五章 血薔薇第707章 解釋第1412章 展顏即春(爲月票兩萬四加更)第三十章 我們不做善事,也不交朋友第2302章 九子鎮海第1246章 ?天欲墜(爲盟主中庸兩用加更!)第1857章 以彼萬失,得此一成第八十二章 一劍橫門第1696章 真耶?假耶?第1681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387章 ?天暗天明第十三章 晨接紫氣,暮引丹霞第1566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569章 神道大昌的時代第2372章 如海也如鏡第1463章 神名何在第1673章 有名褚好學者,七年未歸第2317章 意難平第1351章 殊榮第1724章 給我姜安安一個面子第204章 人間事第1720章 國仇私恨第九十二章 使天下人皆能視前路第805章 天地以隔第2271章 爐森鐵河第2274章 登頂者王驁第1618章 此爲“義”否第556章 追緝第一百八十二章 將有何求第1301章 ?空門求家第三十五章 山風過高崖第394章 高歌猛進第236章 機智如你第2295章 如果不能再見第2539章 相逢於故事第1092章 ?刀槍如林第696章 國戰落幕第八十五章 欠我一帖第766章 索求第2432章 自在(一)第四十二章 失落之河,見聞之舟!第1106章 ?身在風雲中(爲盟主賴皮不壞加更第四十章 他不配第1842章 我本鴻鵠,何懼鴻溝第一百零一章 長河無波,心生風雨第1309章 ?歲月不饒第1083章 ?朱禾之盟第十章 姜郎妙計第711章 開國隱秘第一百二十三章 黑暗漩渦第181章 似曾相識陸霜河第409章 後生可畏第2406章 人鬼殊途第1673章 有名褚好學者,七年未歸第2330章 天人無夢第1162章 誰人不曾傷心第2154章 太虛閣員,代天而巡第965章 ? 萬仙來朝圖第312章 不言之言第1874章 此山不必有名第875章 神魂獸化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才圓滿小週天第324章 過去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