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民心似水,我爲河伯

bookmark

第157章 民心似水,我爲河伯

莊國新安城。

祀殿之前,一位花髮老人長跪不起。

偌大新安城裡,沒幾個人認得他。

但如果是在以前的楓林城域,他幾乎無人不知。

因爲他正是魏去疾之前的楓林城主。

他的治政,堪稱寬仁勤奮。

坐鎮楓林城域期間,雙腳走遍了治下的每一鎮、每一村。這是魏去疾不曾做到過的事情。整個莊國也沒有第二個這樣做的城主。

當年十三歲的杜野虎當堂殺人,就是他親手主持的翻案。還將杜野虎送進道院培養,這纔有瞭如今九江玄甲裡聲名漸起的杜軍爺。

他在楓林城域的時候,深受軍民愛戴。後來自覺年老體衰,鞏固不住修爲,主動卸任養老。

他這一生,無兒無女,無親無徒。

當年莊高羨伐雍,他在其間戰功顯赫。

因功從莊庭手裡接過楓林城,未取一分一毫,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之後,又將楓林城歸還國家。

而現在,楓林城域沒了。

整個楓林城域,一條狗一隻雞甚至一捧泥土都沒能留下。

說是白骨道作亂。

一個沉寂百年的邪教,哪裡來的這麼大能量?

莊國緝刑司是幹什麼吃的?爲什麼事先沒有絲毫察覺?

爲什麼整個楓林城域都死絕了,董阿卻得以獨活!

爲什麼董阿洞悉了陰謀,堂堂國師杜如晦,咫尺天涯列國聞名,卻還是趕不及!

爲什麼……

莊庭的解釋能夠說服天下所有人。

不是因爲那份解釋多麼完美、多麼跳不出錯。

只是因爲那些人,都不是楓林城域中人。

只是因爲楓林城域沒有人了!

只有他劉易安。

只有這一個老朽之身,將衰之命,還在苦苦追尋。

但是他問國相,國相避而不見。

他問君王,君王鎖住深宮。

他問羣臣,羣臣沒人理他。

誰會理會一個再無可能崛起的老者,一個氣息衰弱、修行垮塌,毫無戰力可言的老人?

尤其是他這樣執拗,在整個莊國欣欣向榮的時候,非要揭開爛瘡毒疤。

老人如今已是一介白身。

白身老人劉易安在偌大新安城裡孤獨來去,追問了整整九天。

整整九天沒有答案。

沒人理會。

第十日,他跪到了祀殿前。

他要問一聲太祖!

倘若太祖還在,見得今時今日,此情此景,會不會也一聲不吭!

“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啊!”

他在祀殿之前嚎啕大哭。

無助得像一個孩子。

……

祀殿外,對面長街的轉角處。

莊國副相董阿,袖手而立,一言不發。

……

……

楓林城域舊址外。

烏髮如墨的杜如晦垂手而立,面上雖有老態,脊背卻挺直如槍。

整個莊國,能令他如此恭謹的,自然只有一個人——莊國之主莊高羨。

那是一個面目平和的中年男子,正細細打量着被霧氣籠罩的楓林城域。乍看之下,與尋常遊玩踏春的富貴士紳沒什麼不同。

僅看外表,絕沒有人想象得到,他是那樣一個殺伐果斷的男人。他在國事上的強硬鋒利,超過莊國曆屆君主。

看過一陣,莊高羨含着笑道:“老師這一次,把白骨邪神徹底打疼了啊。祂要把這裡拖入幽冥,卻只拖到一半就停下。讓楓林城域沉入現世與幽冥的夾縫中,讓這裡成爲死地。既不被幽冥消化,又讓我莊境永遠留下一塊瘡疤。如此損人不利己,可見憤恨之心。”

楓林城域如果整體被拉進幽冥,現世中這塊地域就會被抹去。屆時鄰近祁昌山脈的可能是望江城域或者三山城域。日長月久,也就漸漸被人淡忘了。

但如今卡在現實與幽冥的交界中,白骨尊神平白耗費神力,自己收不到任何好處。而莊國也永遠留下這處死地。每個看到這片死地的人,都會回想起這段歷史。

早在莊高羨還是太子的時候,杜如晦就是他的老師。

莊高羨登基之後,國相之位,不做第二人選。

“陛下。”杜如晦躬身道:“老臣聽聞,古之聖主,民安則喜,民苦則泣。在楓林城域舊址外,您不應該笑。莊君登臨洞真,是莊國之榮。犧牲百姓以成此境,卻是莊君之辱。況且那些永遠不得安息的亡魂,正在陛下眼前。”

“高羨受教了。”莊帝立即肅容,慚聲道:“確實是追上了雍國那個老匹夫,想着從此邊境無患,百姓安寧,有些忘形。”

莊高羨如今的境界已經超出杜如晦,卻依然保持着學生對老師的尊敬。

杜如晦聞言,既不窮追猛打,也不老懷大慰。而是輕輕揭過這個話題。

“陛下可以在此域外立一生靈碑,以爲緬懷紀念。碑上自陳失土之責,記爲國仇。將拔除白骨道重新列爲國策,誓慰亡靈。如此,可以平民怨,收民心,聚民意。”

莊高羨歎爲觀止:“此誠金玉良言!”

莊國上一次以拔除白骨道爲國策,還是太祖莊承干時代。當時也確實將白骨道連根拔起。

今時今日,死灰復燃的白骨道聲勢遠不如當年。但重立此策,還是能喚醒莊國百姓的記憶。既表達了維護祖制的心意,又表明了與白骨道不共戴天的決心。

將所有的民怨都集中在白骨道身上。一旦拔除白骨道,莊高羨不但不會因爲楓林城域的失陷而被唾罵,反而會因爲親復國仇而贏得民心。

杜如晦落子如春風化雨,手段老辣圓潤。

這也是他能在莊高羨養傷的時間裡支撐莊庭的重要原因。

楓林城域裡霧氣涌動,也遮掩了其間的慘烈。彷如這片地域上發生的所有故事,都已失陷陰陽間。再無天日。

“無生無滅陣也看過了。陛下將欲何行?”

莊高羨輕輕一撣衣袖:“既然來了清河郡,怎能不去清江拜訪長輩?”

……

……

自佑國離開後,姜望繼續往齊國的方向前進。

天佑之國於他只是旅途中的一程,他有他自己的路要走。

趕路並不是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一路上煉劍,煉身,煉心。

以天地爲爐,紅塵爲火,己身爲銅。

從小週天,走向大周天。

遇山登山,遇河涉水,遇店歇腳,遇不平……拔長劍。

腳下路越走越長,修行路越拓越寬。

他逐漸感覺到某種變化在發生。

就好像雲遮霧掩的一條路,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篤定。

第969章 驚聞第1367章 此後他們稱之爲“月”第一百零九章 星河論道第661章 分生死,定勝負第1759章 九城清查,敏而好學第1886章 徵旗獵獵,福禮爲祭第1358章 ?爲一束花開等五百年第161章 還有誰知……鳳仙張!第1555章 百萬大軍如海,向劍鋒山奔流第339章 青羊鎮男第2473章 涉過海嘯一百年之海第2564章 萬載事,不過萬頁書第550章 帝室第810章 同行者第1506章 日拱一卒第393章 論劍時第675章 歲除第1543章 捨我其誰第667章 秘庫第599章 海上紀事第1815章 百代何贖!第1356章 ?握如星沙第469章 七明而二隱第378章 白骨餘事第四十八章 山蠻!第487章 幽天第1331章 卜廉第1069章 寧劍客(爲盟主雲上清波加更!)第1379章 ?可憐孤似釵頭鳳第1611章 春色好第1171章 劍可通神(爲盟主楊騷騷加更3/3)第五十一章 一草擔山第1629章 喜日第2531章 往事猶記否第1811章 時間迷途第930章 氣壯山河第2195章 奉香而死,爲有蓮生第2481章 尋找虞周第873章 第一位海族第1765章 一口欲吞十萬兵第904章 青爺第1256章 ?我不懂第2233章 言傳身教,何日夢真(月初求保底月第1504章 銀月當空第2239章 譬如蟪蛄死第732章 覆面第1410章 像是一顆太陽熄滅了(爲月票一萬六第1744章 小舟浮碧海,潮聲一疊疊第1319章 從此不敢比驕陽第778章 恐怖故事第2486章 緣起第1060章 人間燈火天上星第1385章 ?觸手可及(爲盟主我本登徒子加更第291章 爲父何罪?第四十六章 世上無人不染塵第1324章 ?“來世”第七十一章 天地廣闊無拘也第1805章 蘭因絮果第1771章 竟不以我莊國爲國第2397章 燃燈過去第2587章 棋枰子落鳴飛雹第1860章 轟烈第2339章 誠求賜我一敗第2280章 劫無空境第2258章 長生鎮第1455章 君子之爭第二十四章 無人不死第1353章 事急第2369章 景臣第2369章 景臣第七十八章 大道如青天第969章 驚聞第1021章 ?曾記三分香(月票兩千五加更,感第550章 帝室第2356章 名稱第六十四章 削得“天”字去兩橫第811章 海門第1299章 ?得見寶光第1480章 春生百草我無生(求月票)第973章 席位(爲盟主滷蛋一米九加更)第2391章 歲月如流不少年第2367章 弈者何罪第九章 此心不囚第943章 各人霜雪各人知第1333章 ?道不同第195章 解封演道臺第1702章 論功論德第三章 此中有真意,欲語忘言第1712章 怎奈凋花黃葉已老去第1732章 此劍起自野人林第1837章 苦海曾聽潮聲惡第1874章 此山不必有名第453章 小煩第2469章 無名之輩第848章 獄卒第856章 問座第352章 不送第237章 信者,人言也第1321章 ?看來你意已決第八章 囊括寰宇,豈無險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