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1章 天下不獨爲齊謀

第1631章 天下不獨爲齊謀

博望侯世孫和朝議大夫易星辰義女的婚禮,可稱盛大。

自是齊國新年以來,最引人注目的事情。

武安侯作爲鸞郎,難得的一整天沒有修煉,忙前忙後,全程陪伴這對新人完成了婚禮。總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然後送進了洞房。

如朔方伯府、博望侯府這樣的名門大婚,表現的是齊國伐滅夏國之後的穩定和繁榮。鮑易和重玄雲波都是在齊國軍政兩界摸爬打滾多年的人物,選擇在這個時間促成嫡脈晚輩大婚,也可算是一種政治表態。

當然在這個大的政治前提下,也有兩個家族內部複雜的成因。

而天下當然不獨爲齊謀。

且不說重玄勝婚禮第二天就被強行綁到深山老林去“特訓”,也不必說易家二公子易懷民,在婚禮第二天遭神秘人襲擊,被逼着抄了一部《阿含經》。都城巡檢府初步懷疑是枯榮院餘孽所爲,表示會全力追查,但至今未能找到有用線索……

現世各個角落,每時每刻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發生。

譬如西北極寒之地的雪國,長達數月的閉關鎖國已經結束。

這個向來與世無爭,同外界少有交流的神秘國家,在這段時間,新出了一位真君強者,自號冬皇!

這位冬皇證就衍道後的第一戰,便是遠赴荊國本土,挑戰荊國龍武大都督鍾璟。

荊國是由六護七衛所組成的軍庭帝國,軍主即國主,親掌六護軍中的上護軍、前護軍,以及七衛軍中的羽林衛。

龍武軍則在六護之列,是爲下護軍。

冬皇與鍾璟這一戰的政治意義遠大於戰鬥本身。

戰鬥的勝負如何,外人不得而知。

但荊國討伐西北五國聯盟的西擴之戰,在侵吞了大半個高國、小半個遼國之後,便戛然而止。

有說是雪國不能見邊境懸刀,因脣亡齒寒之理、借新增一真君之勢,擺出了不惜聯軍西北五國聯盟、共擊荊國的強硬姿態,終於穩住了西北局勢。

也有說是景國在吸收了大勝牧國的收穫後,暗中施加了影響。

當然荊國人自己的說法是——“小懲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表示他們並不熱衷於戰爭,只是因爲西北五國聯盟日漸囂張蠻橫的行徑,才基於維護西北和平的責任,出面給予一些教訓。

現在教訓的目的已經達到,他們也便可以安心退軍。

荊國就此罷手,絕不吃虧。他們趁景牧大戰發起的西擴戰爭,把五國盟軍打得七零八落,在西北五國聯盟的版圖上,幾乎是生生剜下了一國之地。

而代價幾乎沒有。

比起景國失去了的南域的影響力,比起牧國被打進草原裡的慘重損失,比起齊國冒着國滅的風險與景國對賭國運……在這場混亂大局裡,荊國完全可以說是撿到的收穫。

不過雪國新增一位衍道強者,西北五國聯盟損失慘重,景國又勢壓北域,現世西北的局勢,肯定有會變化。

接下來這段時間,西北絕不會平靜,全看諸方手段如何。

而悶頭修行如姜望,之所以能夠知曉這些天下大勢,是因爲這兩日他同上卿虞禮陽一起,列席了朝議。

虞禮陽參加朝議,是爲了代表夏地百姓,就夏地治理事宜進行一些溝通。齊國新據夏土,人手嚴重不足,又未併吞沿途諸國,相當於管理一塊疆域極闊的飛地,難免會有許多問題產生。

齊人治齊、治陽的法子,在夏地未見得就行得通。

便是齊國的律法,若是貿然加之,夏地之民也未見得能夠接受……總歸是各地風土人情有異。

移風易俗,需要漫長的時間。

在這種時候,虞禮陽的重要性就毋庸置疑了。他能夠最大程度上代表夏地百姓的訴求,與齊廷官員逐一地對接各類問題。同時他也可以讓齊廷的政令,在夏地得到最高效的推行。

神武年代,他是夏國人的驕傲。神武年代結束後,他是連接齊夏兩地的政治紐帶。

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心修行的姜望,之所會參加朝議……純粹是天子點名。

天子一日顧左右曰:“武安侯何在?冠軍侯何在?國家大事,不縈懷耶?”

朝臣不能答。

第二天姜望和重玄遵就麻溜地跑來上朝了。

重玄遵甚至是從某個深山老林裡趕回來,每天上完朝後又擼起袖子往回趕……

姜望有時候也會跟着去觀摩一下。

觀察重玄秘術的種種對抗和應用,體悟道術的玄妙,感覺心情都變得很好。

唯一遺憾的是……重玄勝死活不肯接受助教。

姜望和重玄遵都有藉助國勢修行的資格,但這份資格,來自於他們的“爵”,而不是他們的“職”。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他們根本不必參加朝議。沒有什麼具體的工作要做,本身也都無心掌權。自身偉力,即是一切。

官道當然是現世主流,可是對於他們這樣的絕世天驕來說,自己就可以走通的道路,無須騎馬乘舟。

他們也的確是能避則避。

很多人視之爲權利象徵,能夠左右億萬百姓生活的朝議,他們幾乎從不參與。

但天子開了口,該“站崗”還是得“站崗”。

參與了幾天朝議,兩位新晉軍功侯爺都是一言不發,泥雕木塑般,潛神修行,時人稱之爲“站崗。”

倒是沒人苛責他們。

便是什麼話都不說,天子也很樂意看到他們站在人羣中。

皇帝私底下有一次跟江汝默說:“朕見武安、冠軍,憶昔風華少年,如沐春風。”

可見喜愛。

“牧國將在六月二十七日舉辦蒼圖神殿神冕佈道大祭司的繼任儀式。”朝議大夫溫延玉正在表奏:“國書已呈禮部,請我國前去觀禮,不知以何人出使爲宜,還請陛下定奪。”

姜望聞聽此言,心神已自修行中脫出。

這趟出使牧國大概不止是觀禮那麼簡單。

因爲擔心趙汝成,他與重玄勝專門聊過牧國的事情。

去年那場大戰,曹皆先替牧國拿下了離原城,之後纔有的牧景全面戰爭。齊國也由此才獲得了征伐夏國的機會。

齊國和牧國早有默契。

在剛剛結束的天下亂局中,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聯繫,也肯定不止是表面上發生的那些。

在現在的時間節點,回溯牧景之戰,有太多的事情讓人疑惑。

譬如牧國與景國全面開戰的底氣究竟來自於哪裡?

牧國籌謀良久,還與齊國達成默契,這才揮師南下,馬踏中域。又爲什麼會在那樣一場準備已久的戰爭中,輸得那麼快、那麼慘?

誠然戰爭是有無窮的變數,誠然決定勝負的因素有太多。

或者說,景國作爲天下至強之國,其實力底蘊天下皆知,歷史已經有無數次的驗證,牧國戰敗並不算奇怪——那爲什麼還會主動掀起這一戰?

景國天下駕刀,又多年根腐葉朽,或到了敗落之時;盛國愈發膨脹,愈見威脅;北域中域邊界摩擦已久,人心難抑;蒼圖神迫切需要開闢新的信土……真個要論起來,或許牧國有太多開戰的理由。

每一個理由都足夠推動戰爭。

可爲什麼是現在?

已經忍了那麼多年,爲什麼選擇在這一次不忍了?

牧國那位女帝,究竟是怎麼想的?

一定有一些不爲人知的理由,一定存在某種必須要開戰的真相,隱藏在波瀾壯闊的水底。

那是什麼呢?

“武安侯?”

天子的聲音從御座上落下來。

姜望略略躬身:“臣在。”

“就是你了。”天子道。

姜望愣了一下。

但天子已經轉道:“摧城侯上奏夏陵處置事宜,溫大夫儘快拿個章程出來……”

竟然就此跳過了出使牧國的議題,不再多說一句。

姜望半驚訝半迷茫地退了回去,但也沒誰跟他解釋什麼。

如此一直到朝議結束。

韓令宣佈退朝,百官陸續散去。

姜望卻沒有走,而是跟着御駕,一路往東華閣去。

天子坐在龍輦上回過頭,有些好笑地問道:“你跟着朕做什麼?”

姜望往前趕了兩步,略略發愁地道:“陛下讓臣出使牧國,難道沒有什麼吩咐嗎?”

“朕不是已經吩咐了麼?觀禮就行了。”

就這?

但看皇帝的樣子,也不像是開玩笑。再者說,也沒有拿國事開玩笑的道理。

姜望本以爲,這應該是一個無比艱鉅的任務。

持節出使,遠赴草原。齊牧之間的默契,當世霸主國的合縱連橫,攪動天下風雲的佈局與隱秘……

現在就真的只是觀禮而已?

“呵呵。”齊天子饒有興致地看着他:“你難道以爲,朕派你去牧國,是要給予他們什麼支持,幫他們做些什麼?又或者說,是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計劃,要讓你去溝通執行?”

“呃……”

姜望確實是這麼想的。不然天子怎麼在朝堂上什麼都不說呢?

這不就是事關重大,需要私授機密麼?

所以他姜侯爺纔會在朝議後也不離開,放着重玄遵暴揍重玄勝的保留節目不看,跑到皇帝這裡來。

他臉上的尷尬已經暴露了一切。

齊天子哈哈大笑起來:“姜望啊姜望,你以爲霸主國爲什麼是霸主國?難道覺得牧國輸了一場就不行了?你以爲赫連山海是何等人物?朕都不敢說能把握她的想法。你竟以爲掛一個齊國使臣的名號,就能影響北域局勢麼?”

姜望已經放棄掙扎了,也不想再被天子嘲笑,便只道了聲:“哦。”

齊天子收住笑聲,總算是回覆了幾分天子的端莊,輕聲道:“帶一雙耳朵,一雙眼睛,多聽,多看,回來告訴朕,你都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如此便可……”

他看了看姜望,補充道:“如果有把握的話,跟牧國天驕切磋切磋也行。”

哦,切磋。

你早這麼說,我不早就明白了麼?

姜望腹誹了幾句,嘴裡很溫和地應道:“臣知曉了。”

說罷便是一禮:“臣告退。”

“等等。”天子忽又道。

姜望就是一驚。難道天子和觀衍大師一樣,也有他心通?我這也沒罵人啊。

便聽得天子道:“來都來了。韓令,你留下來考考他的《牧略》,看他背得怎麼樣。免得到了草原什麼都不懂,讓人笑話。”

韓令躬身道:“如若武安侯背不出來呢?”

“那你就督着他背完再走。另外……”天子沉吟了片刻,簡短有力地道:“罰俸!”

龍輦毫不停留地離開了。

姜望茫然地立在原地。

五月的臨淄不知爲何,有些寒冷。

“侯爺?”

姜望回過神來。

紫色內官服的韓令,正袖手於身前,笑吟吟地看着他:“咱們是在這裡背,還是換個地方?”

……

……

姜望的俸祿現在主要是三塊。一個是武安侯的俸祿加三千戶食邑,這個是大頭。一個是三品金瓜武士加三品青牌捕頭,因爲前者只是虛職,後者他也沒在巡檢府幹什麼正事,故而俸祿並不多。再一個就是青羊鎮封地的稅收,他可以定期取一部分自用。

這三塊加起來,足可以讓他過得很舒服。德盛商行還在不斷地鋪攤子,賺得多也花得多,太虛角樓的收益全部投在其中,倒也沒什麼好說。

總之今時今日他姜某人,也是很有資產的。外出飲宴時,只要晏賢兄不在場,搶着買單也不是什麼問題。

但是離開齊王宮的時候,姜望的腳步是虛浮的。

現在才五月,他今年的俸祿已經不屬於他自己了……

那殺千刀的韓令,也不知是什麼時候得罪了。天子只說罰俸,可沒說每錯一句都要罰一筆啊。

姜望真想問他一句——“韓內官以爲吾劍不利否?”

但畢竟打不過,話出了口,只能是——“韓內官莫忘了往日交情啊。”

所以韓內官好歹沒有給他扣到明年去。

“晦氣啊晦氣。”

一直都快走出齊王宮了,姜望還在心中嘆氣。

忍不住對送他出來的丘吉道:“丘內官,你說大家都在站崗,出使牧國的差事,爲什麼是落在我頭上,而不是冠軍侯?”

丘吉一本正經地道:“想來是因爲武安侯美姿儀、俊容顏,更能代表我大齊天威。”

姜望沉默了一陣,語重心長地道:“丘內官,你可得努力啊,早點把韓內官頂下去,回頭興許能少扣我點俸祿。”

丘吉只笑呵呵地道:“咱儘量。”

說到這裡他就止步,往前擡了擡眼,示意有人在等。

這位秉筆太監的靈覺,可是非同一般。

姜望心中微動,但只是不動聲色地往前看——

那是一個發如銀絲的老嫗,靜靜地站在宮門外。

見得姜望看過來,才躬身道:“侯爺,華英宮主請您過府一敘。”

前些天才一起喝過酒,爲什麼今夜突然相請?

姜望擡頭看了看月色,也不知爲什麼,突然心情不錯。

他笑了起來:“我猜是有什麼好消息。”

第310章 能奈我何第2386章 求道者第1466章 混沌第1340章 三裡聞臭,萬國傳名(求月票)第三十四章 人心荒蕪第2461章 世上所有的裂隙(最後一天求月票)第四十三章衆妙之門第488章 勇敢者第230章 倒懸如林第1722章 互爲魚餌互爲鉤第九十七章 劍有三尺,劍芒七指!第2278章 三寶雷音第1618章 此爲“義”否第1881章 我不譴責第1750章 驚聞晴空走雷霆第342章 求仁得仁第二十七章 無憂(最後一天了,求月票!)第1558章 不見壯烈第605章 殺意第四十六章 貼身短打第360章 石門草第二章 洞真墟之主第1756章 天息荒原第九十五章 肩承萬鈞者第864章 且拔一毛第1870章 昔我往矣第1635章 不亦樂乎第1015章 吾悉得聞(爲盟主譚山長加更!)第349章 有情衆生第2591章 有德者苦第二十四章 無人不死第215章 就在這裡審判你第2454章 觀瀾天字叄第795章 溫玉水榭第二十七章 無憂(最後一天了,求月票!)第607章 豈曰世間無絕色?第2215章 正是春時第1197章 龍虎金縷第1312章 ?十九弧式第428章 龍神使者第568章 獨孤小的小週天第873章 第一位海族第467章 離界第1680章 子落棋枰第1826章 壯哉斯名第二章 禮贈龍宮第1310章 一念放不下第1100章 ?乘風第1883章 請亮尊臀第953章 四月二十二第319章 等第2501章 兩氣開天第2426章 不允第1721章 乾坤豈爲東國清第413章 踐行第1859章 人間遙望多少年第2227章 心嚮往之第1854章 三生蘭因,雪落光橋第515章 姜大人!好久不見!第193章 孤狼絕食而死,獨鷹觸柱而亡第1873章 祁笑不笑第653章 鬥戰金身第965章 ? 萬仙來朝圖第九十三章 也如紅顏不見老(最後一天求月票)第2274章 登頂者王驁第1269章 我若爲魔(爲盟主凌晨霸主加更。)第1692章 難道是我輸了?第674章 恨心第1164章 天子劍第692章 殘陽如血第九十九章 我未獨行第1655章 如得廣聞第1160章 ?鵲橋第1872章 我試着追逐一種可能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間炙熱第2597章 我願如此第七十七章 真人世間遊第1630章 我眼中的他們第1619章 青史自有言第1813章 今日是良日,今緣盡良緣第2269章 尋親覓故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橘肥貓深院第1269章 我若爲魔(爲盟主凌晨霸主加更。)第1074章 ?其樂融融第211章 其舊如之何第三十三章 新莊第1698章 本來無一物第1290章 風雪滿天第1358章 ?爲一束花開等五百年第502章 且待天明第769章 池陸第七十一章 天地廣闊無拘也第1549章 天子爭於國第1699章 九萬里風波平第169章 九死毒下無生人第2447章 出門見喜第1896章 蜉州第2416章 其身之隙,裂如長河第1015章 吾悉得聞(爲盟主譚山長加更!)第1094章 ?云云(爲盟主人間湊數的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