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0章 復見何年

第1670章 復見何年

人生是一幅漫長的畫卷。

自楓林城覆滅後,姜望和張臨川這兩個曾經的“師兄弟”,都開始了自己波瀾壯闊的故事,都有了飛速的發展和進步。

但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路子。

一個在萬衆矚目之中光芒萬丈,一個在無盡黑暗裡瘋狂蔓延。

張臨川今時今日最大的優勢,是他藏身暗處,藏得非常深。與無生教下面的各級駐地,全都是單線聯繫,通常只通過信仰連接神道世界。他的行蹤極難捕捉,他的實力高深莫測。

低調隱匿的無生教,看起來像是一個路邊的小水坑,但誰若是貿然一腳踩下去,可能踩進的是萬丈深淵。

而以姜望現在的眼光來看,張臨川最大的弱點,也正是他藏身暗處,他見不得光!

他選擇經營邪教這一條路,固然可以讓他最快地強大起來。可也讓他爲昭昭天理所不容。

先賢所謂“爲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

便是這一點,讓張臨川就算再強,再狡猾,也要比莊高羨好對付。

其人與莊高羨最大的不同在於——

姜望可以毫無顧忌地動用自己大齊武安侯的能量,滿天下地絞殺他!

這是陽光,對黑暗的壓制。

如果說時至今日,在自身的修爲之外,張臨川的經營,是在黑暗世界裡極速膨脹的無生教。

姜望的經營,就是他可以坦然展現在陽光下的一切,他的權勢,他的名望,他的地位。

就像這一次在牧國,姜望只是跟宇文鐸說一聲,都不用到赫連雲雲那個層面,就輕易地抹去了草原上的無生教駐地。

無生教中的優秀人才、獲封“無生老母”的地靈使者,帶隊來草原發展信仰。

爲取信赤哈部,無生教護教法王翼鬼親自到草原與兀赤顏面談。

草原在無生教的發展規劃裡,一定不是無足輕重的一環。

但是卻被抹去得如此輕易。

一者在於姜望今時今日的地位,一者在於無生教本身即是邪教,見不得光。宇文鐸剿它是名正言順,半點不用考慮其它。

這一次的行動,就是很好的例子。要對付張臨川,就應該從這方面入手。用煌煌大勢,去碾壓黑暗裡的一切,管它是如淵似海,還是曲折萬端。大日東出,自然光照山河。

對付莊高羨則不同。

莊國是天下列國承認的正統帝國,莊高羨是正朔天子。上附玉京山,朝於天京城。與莊高羨對決,沒有以勢壓人的可能。甚至於更多時候會被反過來在勢上壓制。

對付莊高羨,姜望沒有犯錯的餘地,所以他必須小心再小心。就像莊高羨上次借勢玉京山,行雷霆之舉,功敗垂成後,亦是元氣大傷。他卻沒有莊高羨那樣的底蘊,試不了幾次錯。

但話又說回來,張臨川又何嘗是個好相與的?白手起家,成就這樣一番基業。這等恐怖非常的人物,若是不能一次按死,必然遺禍無窮。

其實這話反過來也成立。

在莊高羨的眼中,姜望、祝唯我又如何不是心腹大患呢?上古誅魔盟約、不贖城,兩次出手,都是不動則已,一動就要斬草除根。

莊高羨是敵人,某些方面也是可以學習的對象。

按照姜望和王長吉達成的默契。

現在王長吉作爲明棋,卻潛行暗處,遊獵天下,與無生教互相追逐。

姜望身在明處,步步登高,卻爲暗棋,積蓄實力的同時,只在暗中收集無生教的相關信息。

有朝一日姜望在臺前站出來,在明處出明手,就是他們徹底解決張臨川的時候。但那一天,亦不可急切求之。

“不多留幾天麼?”馬車中宇文鐸一臉的遺憾:“神恩廟的風光,你都還沒有去見識過。”

姜望客氣道:“這次時間緊張,就算了。回頭你去齊國,我帶你見識臨淄七景。”

“咦?”宇文鐸詫道:“不是四景嗎?紅袖什麼的,溫玉什麼的。”

他對這些倒是門清!

姜望大大方方地一笑:“四大名館我也很熟!到時候一準帶伱去。我有一門道術‘八音焚海’,就是在四大名館裡找到的靈感。”

“這個好,這個好。”宇文鐸頓時樂呵呵。

姜望一拱手:“山長水遠!”

宇文鐸回禮:“會有再見!”

待他的手放下來時,來自東齊的武安侯已經消失不見。

念及這段時間的短暫相處,宇文鐸忍不住慨嘆:“問世間有幾多英雄?”

青天碧原間,仍是這一輛馬車在疾行。

馬車之內,宇文鐸又皺了皺眉:“爲什麼我就沒有在神恩廟裡領悟什麼道術呢?”

“看來還是去得不夠勤。”他總結出了原因。

又是一嘆:“不愧是汝成的三哥,武安侯的境界,真是讓人高山仰止,難怪他不屑同我去耍!”

自此以後,草原上便總有人傳,說是大齊武安侯一身秘法,皆悟自溫柔鄉。引得不少草原貴族,遠赴東齊朝聖,“尋找靈感”。

也不知是誰傳的。

……

……

草原之行便這樣結束了。

裝載着對牧國時局片鱗半爪的見聞,大齊使臣兀自東歸。

借宇文鐸出面掃蕩無生教駐地,是姜望在草原上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在這之前,姜望還在赫連雲雲的安排下,在不開放的環境中,約戰了已經在王帳騎兵裡獨領一軍的“狼孩”那良,以壓倒性的優勢戰而勝之。

又在同樣的環境裡,約戰了宇文鐸的堂兄,“穹廬三駿”之一的宇文烈,小勝半招。

戰後同宇文烈喝酒,宇文烈自陳在蒼瞑面前是毫無還手之力。可惜現世神使蒼瞑這段時間不在至高王庭,不然姜望也很想挑戰看看。哪怕是捱揍,想來也會有很多收穫。

但其實在兩場挑戰結束後,使節隊伍就已經光明正大地離境。

而姜望悄悄留在草原,一是爲了在黃舍利那裡等一個答案,二就是爲了處理無生教的事情。每次去黃舍利那裡,也都是潛蹤匿跡,馬車直接停在軍堡外。

在齊國使節隊伍離開草原後,無生教纔出事,如此便不容易招致聯想,引起張臨川警覺。

此事一畢,他也沒有多逗留。連夜追上了隊伍,無聲無息地坐進牛車裡——原來的那輛馬車送給了宇文鐸,現在這輛,是宇文鐸的回禮。拉車的白牛,則是赫連雲雲的禮物,據說是在神廟養大的,靈性十足,比之養在青羊鎮的焰照也不遑多讓。

沒有見到汝成當然是一種遺憾,但出使一趟,也不能就這麼在草原住下來。國內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少,譬如他在故夏還有一處新的封地,現在還沒有去看過,也該去瞧一瞧了。

自草原而至東齊,一路再無什麼意外。

姜望在路上也只是專心修行。

先前與鬥昭的那一場決鬥,意外捲入塗扈對幻魔君的佈局中,塗扈表示要給予補償。在覆盤過兩人的戰鬥之後,特地讓人給姜望送來了一門神臨層次的煉體功法,名爲《玄天琉璃功》。

隨功法還附送一段話。

寫的是蒼圖神文,翻譯過來,意思是——

“願至高神靈護佑你,草原的朋友。願你擁有更多的選擇。”

一直以來,姜望的防禦,基本都是用天府之軀來覆蓋,他更側重於進攻端的強化。

塗扈顯然是爲了讓他補完短板,肉身防禦若是提升起來,在戰鬥中自然就會有更多選擇。

至於這句話有沒有別的意思……

管它有沒有。

姜爵爺反正是不懂。

離齊的時候是五月,歸齊已經七月。

作爲使臣,姜望歸國後的第一件事情,自是要向天子彙報。當然,遞交給政事堂的外事帖,也是要在路上就寫好,回國便得交上去的……相當於要報告兩次。

大齊武安侯回到臨淄的時候,天子正在紫極殿朝議。韓令親自出來,將他引到了東華閣等待。

這地方他已是輕車熟路,一應佈設,都能認得全了。

韓令將他領過來,便又回了紫極殿。

閣外立着兩名宮衛,閣內再無旁人。

獸爐裡焚的香味道極淡,有撫平心緒的力量。

姜望默默地坐了一陣,又情不自禁地起身來,走到那張刻畫衆生相的石屏風前,靜靜地欣賞。

這幅畫常看常新,畫中衆生,各自鮮活,人情百態,躍然紙上。

今時今日姜望人字劍已經通神,卻也不敢說自己對人道的認知,能超過這幅畫去。

這幅衆生相他細察過不知多少遍,總能瞧到一些新的意趣。

今日他又發現一處細節。

畫中有一條長街,一支賣酒的旗幡被風吹展,半掩着一扇臨街的窗。雖只半窗,但是從窗口也可以看到裡間的書桌,桌上壓着一張紙,紙上有字。

細看來,寫的是——

“放鳶黃童,拄杖白翁,嬉遊漫步,復見何年?”

畫裡的這條街靠近城門。

在城外的原野上,就繪有拄着木杖笑容慈祥的老翁,和跑來跑去放紙鳶的頑童。

這處畫面他是有印象的,但是對應的這張紙,這行字,卻是今天才瞧見。想是不太應該,因爲這不是什麼意趣、暗喻的疏漏,而是對具體細節的缺失。

他當時指着這幅畫破案,反覆察看了不知多少次,怎麼會錯過這樣的細節?

再細看那老翁,發現他的相貌,依稀有幾分……肖似當今天子。

姜望明白了。

這不是他漏掉的細節,而是在後來的時間裡,由另外一個人增加的細節。

那人改了這幅畫,改了這一小處,讓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住進了畫中。

千言萬語,難以盡述。

只有一句——復見何年?

“在看什麼?”

忽然有聲音問道。

聲雖溫和,卻行在九天。

齊天子的聲音!

這位大齊至尊竟不知何時已至東華閣,是一點動靜都未傳出來,簡直想要嚇死人。

姜望瞬間驚醒,連忙轉身行禮:“見過陛下!”

“免禮。”齊天子只是一擡掌,仍是饒有興致地看着石屏風上的這幅畫,彷彿只關心他剛纔問的那個問題。

天子的心事,你是知道得好,還是不知道得好?

姜望把心一橫,高聲道:“微臣冒死直諫!”

齊天子顯然有些意外,移過視線,瞧着姜望:“講來。”

“天子行止,不可無威儀。”姜望道:“您怎麼可以這樣悄無聲息地來去,一點動靜都不給微臣?”

韓令在一旁默默地跳着眼皮。

很難想象武安侯出使了一趟草原回來,竟然敢‘惡人先告狀’了。

偏偏還的確抓住了理。

有句話怎麼說來着?

理直氣壯?

“唔……天子行止,不可無威儀。愛卿講得很有道理,可見是讀過書的。”齊天子好整以暇:“但朕剛纔回東華閣的時候,明明前有儀仗,後有宣聲,很是吵鬧啊。”

他的聲音不重,反而放輕了:“咱們到底誰說錯了?”

“……”姜望低頭:“是臣說錯了,只怪臣剛纔走了神,沒有聽清楚。”

天子笑着伸指點了點他:“姜青羊啊姜青羊,理直但氣不壯。”

轉身走向龍座,隨口道:“說說吧,這趟去草原,你都看到了些什麼,聽到了些什麼。”

姜望老老實實跟在皇帝身後,將自己此去牧國的所見所聞,不夾雜任何觀點地陳述了一遍。

天子端坐高處,始終靜如淵海,不對牧國事務發表任何看法。

只是在姜望講完之後,忽然問道:“武安侯這次去草原觀禮,一會天下使節,可與誰切磋過?戰果如何?”

姜望大聲道:“臣未嘗敗績!”

天子笑出聲:“看來愛卿很會選對手。”

“實不相瞞,臣來者未拒!”

這回韓令也笑了。

天子又問:“那麼愛卿這次所遇對手,可有誰讓你印象較爲深刻?”

“沒有誰讓臣印象深刻。臣只專注於自己的修行,爲齊國榮譽而戰。”姜望繼續大聲。

立在雲紋獸爐旁的韓令,使了個不輕不重的眼色。

姜望趕緊補充:“不過那個楚國的鬥昭,還是有點麻煩的。”

齊天子點了點頭:“彼岸金橋。鬥老太君的看家本領,還是很難有相配手段的……韓令,稍後你帶武安侯去內庫,幫他選一樣能夠抗衡的神魂秘術。免得讓人說咱們齊國術法不如人,也讓咱們的侯爺,以後可以少些麻煩,下回能夠更大聲。”

韓令低頭道:“臣一定盡心。”

姜望心知,這就是這趟出使的“酬勞”了。

很是滿足地彎腰拱手,規規矩矩地行禮:“臣謝過陛下!”

但這邊廂腰還未直起來。

耳中便聽得天子又似是漫不經心地問了句:“聽說這次出使,你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在使節隊伍裡?”

忽如平地起驚雷。

此話叫姜望心頭劇震!

感謝盟主塗山灼眼打賞的新盟!

第十一章 相安無事第534章 “無聲斬首令”第九十八章 春寒料峭第780章 平步青雲第418章 坐“井”觀天第1220章 ?顧師義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878章 萬瞳第九十九章 我未獨行第2163章 掌中乾坤第六十章 禍水起拳峰,世間第一高第1054章 裸身銜玉 (求月票!)第672章 抱雪山第852章 同類 (爲盟主狄D加更!)第2347章 賊可來,我亦可往!第五十八章 今天是姜安安的生日第369章 乏見血色第一百一十章 上新安!第1859章 人間遙望多少年第663章 買命第1744章 小舟浮碧海,潮聲一疊疊第2576章 天下無事(求保底月票)第二十七章 清河水府第567章 青羊事第527章 太慢第1788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2345章 餘有路,志於萬里第2591章 有德者苦第2563章 重歸神座第631章 望江城之夜第六章 天下豈是如此逼仄之天下第189章 義不受辱第1492章 鐘鳴鼎食第1434章 ?御用大廚第563章 南遙事第四章 若無閒事掛心頭第240章 黑紅爲子,屠此大龍第1368章 扶搖(求月票)第2292章 平安鎮第六十八章 金風玉露人間事第1220章 ?顧師義第903章 當賞第1588章 生公侯,死秀峰第1125章 如此計昭南第二十三章 中央大景,上府十三第九十章 如我願第630章 魘第1405章 易勝鋒第1437章 與我決死第2548章 風雪故歸第1849章 問於時光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間炙熱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539章 誰是第一騰龍!第683章 月黑風冷人寂第1667章 萬事可愛第六章 仙都第六卷總結兼感言第2407章 行於長夜第666章 靈空殿第2367章 弈者何罪第2536章 願君好眠第1889章 萬聲倒伐,八方通行第445章 前“夜”的侵襲第八十三章 能得一魁否第1516章 沒有誰一身錦繡第一百九十一章 山盟海誓猶在耳,癡情兒女願成真第2404章 衣冠鏡知,德行心知第1323章 ? “誠意”第1102章 ?萬國風光皆來此第2160章 放吾心猿第八十六章 歲寒晝短第一章 曾記少年時第1079章 ?人不同第876章 波瀾壯闊第2577章 橘生淮南第573章 戲本第327章 凡軀敵神第1763章 天有絕人之路第1047章 問話(求月票!)赤攖·第一幕·不必如我第770章 指點江山於鬆海第371章 乞罪於天,剖以肝膽第2464章 確名第1234章 螳臂當車第1684章 此中有真意第1133章 曾見天驍掌中舞(爲盟主是Ming呢加第2278章 三寶雷音第2188章 度厄第1145章 ?誰能爭魁名?第721章 到苦海翻覆此身第1787章 黥面第1540章 是年三月,太子射龍狐第713章 食恨第499章 追逐第2568章 不妨一直驗證第1348章 劍仙人駕臨第2296章 宮第2200章 鬼獄秋聲(月初求保底月票)第216章 以我姜望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