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日出而天下明

bookmark

第197章 日出而天下明

這次見到張詠,對方可以說是性情大變。

驟遭變故,有此變化也是正常。

但是……總覺得哪裡不對。

就像當初在天府秘境外看到他的時候,雖然表現得內斂怯懦,很符合沒落望族後人的身份。

可總是莫名的感到不舒服。

這種“不舒服”,不是說姜望對其人有什麼意見或者不好的觀感。

恰恰他當時對張詠的印象很好。

只是他下意識的覺得不太妥帖,不夠自然。

就好像其人其時的那種狀態,有一些不諧。而此時此刻,形銷骨立的這個張詠,雖然悲傷、死寂,提防、痛苦,但姜望很奇怪的感覺,這纔是真正的他。

沒有任何邏輯理由,就是最直接的感受。

不管怎麼說,既然判斷暫時沒有招攬張詠的可能,姜望也就不留在這裡繼續浪費時間。

陽國位在齊國西北,駕車的是好手,拉車的是駿馬。

有重玄家的名頭,馬車一路暢通無阻穩穩前行。

而姜望端坐車廂內,閉目修行。

……

楓林城域。

幾乎所有的生機都泯滅了,只有一點微弱的命火,燃燒在一個形容枯槁的人身上。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時間。

楓林城域裡似乎失去了時間的意義,唯一能夠證明時光流逝的,大約只有此人身後……那曼延幾乎無窮的墳墓。

他一個人,埋葬所有人。

他記得這裡應該是王氏族地。

呵,楓林城裡的哪一處他不知道呢?

他在這裡生活了多少年?

記憶真是一種折磨人的東西啊。

淩河在廢墟里跋涉,

幽冥氣息的侵蝕或許早就應該奪取他的性命,但不知爲何,總是吊着一口氣在。

那口氣不是呼吸的氣,而是漂浮於通天宮中,一縷玄黃兩色分明的氣。

淩河並不清楚那是他用《太上救苦經》超度亡者所帶來的功德之氣。

上玄而下黃,天地之色也。

他只知道他還活着。

既然還活着,就總得要做點什麼,做完什麼。

他是執着有毅力的人。

正是憑着這份堅持這份毅力,他的修行纔始終沒有掉隊太遠。

淩河數不清自己埋葬了多少具屍體,堆積了多少墳墓。

他只是向前走,看到屍體,讓其入土爲安,爲其誦經超度。

如此,反覆。

他走到王氏最偏僻的角落,這裡大概是最受冷落的族人住所。

但淩河是不會在意這些的。他從來不在意貧富貴賤美醜,他是趙汝成嘴裡的“爛好人”。

奇怪的是,這裡好像死的人最多。

他們不是死於地災,而是死於某種強大的力量,幾乎是瞬息之間,就被毫無抵抗的殺死。

淩河抿了抿乾澀的嘴脣。

開始刨坑。

一路埋葬,一路建起墳塋。

面前有一處小院,出乎意料的是,在那樣規模的地災中,絕大部分的房屋都崩塌了。

唯獨這座小院,居然還完好無損。

但畢竟冷清。

淩河推門走進去,首先看到的是橘貓已經腐臭發爛的屍體。

這種屍臭味並不算什麼,這些天裡他早已經習慣。

令他不適的是,橘貓的死狀——應該是被誰肢解了。

這種殘忍令他皺眉。

他想了想,順手挖了一個小坑,將其埋葬,也爲它誦了經文。

淩河繼續往前走,走進臥室,發現了王長祥仰躺的屍體。因爲修行有成的緣故,屍體還未腐爛。

他在王長祥臉上看到的表情,是他這一路過來,沒有在任何人臉上看到的。

那表情,竟不太痛苦,反倒有一些……安心?

淩河沒有多想,上前把王長祥的屍體抱出房間,然後在院子裡挖了一個坑,將他埋在橘貓旁邊。

當忙完這一切,他回頭四望,在院子裡的那張躺椅下,發現了一本掉在地面的經書。

似乎是被誰翻到一半,但倉促掉落。

書的主人大概沒來得及撿起它。

淩河看了看王長祥的墳墓,想着這院子的主人應該不是王長祥,但一定與他關係密切。

淩河走上前,將這部經書撿起,看了看封面。

書封應該是經書主人自己做的,非常細緻妥帖。書封上用端正冷靜的字體寫着——《度人經》。

淩河忍不住在躺椅上坐下,開始翻閱這部經書。

他太累了,但肉體上的疲憊並不算難熬。

真正難以承受的,是心裡的痛苦。

他親手葬下的每一具屍體,都彷彿在告訴他,那些經歷,並非夢魘。

而是切實發生過,並且再也無法挽回的事情。

或許道經之中有辦法,能解決心靈的無依。

度人經本身雖然並無神通功法,但作爲經書道典,是蓬萊島一脈的核心經典。

它全名,應該是《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此經號稱羣經之首、萬法之宗、一切一法界之源頭。

誦唸此經,據說可以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男女皆受護度,鹹得長生。

此乃傳道之經,並非修行根本經,所以倒並不絕密。

其原本當然神通無量,但副本並無神異。

真正的價值,在於經書所闡述的天地奧秘。有慧根的人,或能從中索取一二。

自古以來,也不乏皓首窮經、不修神通功法的道士、大儒、禪師。

而這等學問深厚者,窮極經典之秘,不乏一朝得悟,以大智慧得大神通,一步登臨超凡絕巔,被傳爲美談。

據傳,能讀透《度人經》者,號稱“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上開八門,飛天法輪。罪福禁戒,宿命因緣。普受開度,死魂生身。身得受生,上聞諸天。”

當然亦只是傳聞,並未有誰真的見識過。

倒是蓬萊島一脈的根本修行道典,《高聖太上玉宸經》,倒的的確確是神通無量。

與玉京山一脈的《紫虛高妙太上經》、大羅山的《混元降生經》、《開皇末劫經》,並列於天下至強的修行法中。

淩河所得的這本經書,特殊之處,在於經書原主的註釋。

在他看來,其人應是一個皓首窮經的老道士,不知爲何閒居王氏族地。其人對於道典有非常深刻的認知,行文落筆,平淡悠遠,深得道門韻味。

有些觀念淩河並不認可,但也不得不承認對方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越往後翻,越能感受到一種隱隱的壓抑。

“或許,讀經讀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經預感了今日的悲劇?”

淩河腦海中的念頭淡淡轉過,

他拾起一片枯葉作爲書籤,將這本道經帶上,離開了小院。

要繼續超度亡者的事情了。

他決定每天讀兩頁經書,闡述自己的理解,並與其上的註釋印證。

這將會是艱難日子裡,難得的有趣之一。

如果,他還能活下去的話。

感謝書友賴皮不壞、書友夜盡仙鳴、書友血色寒冰、書友甲乙丙丁42、書友櫞兒、書友沈阿曜、書友狂刀n浪的打賞。

第1288章 以火明長夜第1705章 長相思羞對弱者第2435章 自在!!!【終】第九十五章 梨花曲(求保底月票)第1651章 二一添作四第1832章 衆生有憾第八十章 小心!第三十三章 豈有此理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橘肥貓深院第912章 公竟渡河第1015章 吾悉得聞(爲盟主譚山長加更!)第1756章 天息荒原第1239章 正餐第1807章 今人視昔第1850章 如意第1808章 迷途知聞第702章 何勞相請第1152章 歸去來兮第2164章 三千里愁龍渡第151章 人不平,有人鳴第2434章 自在(三)第613章 鬥殺第494章 待機而動(爲盟主慢西慢看書加更!第526章 唱賣第1109章 ?敵之所願第六十二章 紫氣東來,諸侯西望第2545章 橫舟對月第1618章 此爲“義”否第1735章 皆有恙衆生!第2213章 諸空妙有因緣混仙陣第867章 同罪第1253章 惡貫滿盈(爲盟主Bili八個牙露加更第834章 斯人若夢第696章 國戰落幕第1847章 無妨!第2337章 哀心在此,不妨成燼第1328章 燕春回第544章 軍神,兇屠第1015章 吾悉得聞(爲盟主譚山長加更!)第七十五章 孔恪韓圭已成祖第1521章 我以有情付無情第1535章 此心如何第1867章 風景未看盡第1765章 一口欲吞十萬兵第2313章 日月斬衰第1220章 ?顧師義第288章 鎖境第2428章 乘槎星漢(最後一天求月票)第六章 仙都第1894章 燭歲提燈第1485章 爭渡第1435章 我不要兩手空空第1771章 竟不以我莊國爲國第五十四章 山河不過盆中景第599章 海上紀事第2181章 神亦罪之第1602章 又見神臨(爲大盟燕少飛加59/78)第305章 受降第1088章 只爲問劍第1505章 因緣第1009章 世間事,難分說(爲盟主陳澤青加更第七十一章 天地廣闊無拘也第2304章 九子降世,滄海監天第683章 月黑風冷人寂第163章 ?天府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切來不及的告別第33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519章 她(他)是神第1719章 不共此月,也不共他日!第2368章 事敗即罪(最後一天求月票)第892章 以一敵九第1411章 ?見我無須避道(求月票)第四章 請決死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877章 鼎足第1301章 ?空門求家第九章 此心不囚第310章 能奈我何第2526章 贈我以瓊瑤第444章 世界的規則第五十九章 世間豈有門戶,能攔相思第一百零一章 今日記死第460章 驟返第1243章 客之美我者第三十六章 秋將盡第2177章 江湖路遠,後會有期第2370章 四十二年,無事發生第1544章 降心猿,定意馬,能悟空第375章 恕不遠送第1759章 九城清查,敏而好學第836章 大人物第2399章 天既傾血雨,地當涌血河第1338章 如在追思第1781章 雲海星空都無垠第1022章 月色雪色兩不如第2303章 大國氣象第六章 天下豈是如此逼仄之天下第1214章 觀屍(求月票)第1524章 世如苦海,你我皆爭渡第917章 面死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