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1章 爐森鐵河

墨家的困境,追根溯源,還是要聯繫到墨家祖師的隕落。

這位中古時代成道的偉大存在,比儒祖、法祖要晚一個時代。祂所開創的學說,一度遍傳天下、勢壓儒法,在諸聖時代達到巔峰,曾有“十書七墨”之說。

時至如今,也深刻影響着人族的生活。

縱是不爲墨徒者,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墨家的思想,懂得墨家的偉大。

沒有人知道墨家祖師是怎麼隕落的,那至今是一個謎團。只是突然有一天,人們再也感受不到祂的力量。

祂的思想還在闡發,祂的智慧還在傳承,祂的精神還被仰望。

但祂已經不存在。

那已經是道歷新啓之前的事情了。但墨家祖師具體隕落在何時,一直還沒有一個確定答案,或許墨家自己也不清楚……總歸是在近古時代發生,在諸聖時代之後,一真時代之前。

墨家一直隱藏這個消息,直至道歷新啓之時,再也隱藏不住。

在那場幾乎寂滅諸天萬界的大戰裡,墨家祖師都未現身,無法捍衛祂的思想,不能保護祂的傳承,不可承擔責任,也終於被確定了死訊。

作爲當代顯學,窮工於天下的墨家,竟無超脫強者鎮壓氣運。

名爲《昊天高上末劫之盟》的超脫共約,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護了墨家的。

道歷新啓,國家體制大興,龍蛇起陸,梟雄輩出,鉅城隱而不出……墨家幾乎未有感受太具體的外部風雨。

但哪怕剝離外界的影響,失去定海神針,失去一錘定音的意志,於一個顯學來說,其後果也是災難性的。

墨家學說從中古時代發源,歷經中古、近古兩個大時代,一直到如今,墨家內部也早就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派別。

在好的時候,是“學術方向不同”、“萬紫千紅總是春”。

在壞的時候,就是分歧。

墨家無超脫最直觀的後果是什麼?

是內部許多不同思想都擡頭,是外部的壓力一下子被清晰感知。

重壓之下,很簡單就分崩離析。

這也是現在許多墨徒陷入劇烈的思想衝突,不知該往哪個方向走的核心原因。連墨家最上層,參與“尚同”會議的這些人,在很多時候也都是茫然的。

作爲墨家最頂層的人物,他們當然相信自己的正確,但有些時候,好像別人也是正確的,可路卻從此分岔了。

饒憲孫所主導的“啓神計劃”的失敗,就是徹底引爆墨家內部矛盾的“潰山之子”,是公認的“惡手”。

墨家當時都已經在分裂的邊緣了,饒憲孫以死謝罪,繼任鉅子錢晉華大幅度轉向,“錢墨”應勢而生,纔將將維持住局勢。

彼時停擺“千機會”,正是爲了隱藏內部矛盾,彌合裂隙。關起門來自我消化,而後就是長達數百年的動盪與經營。

架橋底下是鐵水流動的湖泊,穹頂是蒸汽結成的雲。

“爐森”自有其粗獷的風景。

空中有一隻木鳶,做工十分粗糙,瞧來歪歪扭扭,像是那種剛剛接觸墨家機關術的稚童的作品。於此時發出聲音——

“現在說洗盡‘錢墨’流毒,我倒是可以理解。但前路該如何走?恕我直言,鉅子,您不該是提出問題的人,您應該是解決問題、拿出具體方法的人。”

一個寸發的、身形很是健美的女人,穿着一身看不出材質但非常利落的格鬥服,坐在鐵架上,馬靴垂對鐵河,聲音有些冷硬:“鉅子不是已經說了麼?‘正本清源’,迴歸墨家核心精神。”

木鳶繼續發出聲音:“不要給我說精神,說方向,說那些大而化之的東西。我來這裡參會,不是爲了聽你們務虛的。米夷,我要的是具體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距離木鳶不遠,有一道在鐵架上來來回回如鐘擺般的身影,那是某位墨賢隔世而降的投影,於此時道:“我們難得聚在一起,要說有意義的話,做有意義的事情。錢鉅子也可以說‘君子馭器,人人如龍’,具體是怎麼做的呢?最後呢?”

“良杞、明翌,兩位都是我的前輩。墨家重矩,鉅子高於一切,我坐在這個位置上,就不加敬語了。”魯懋觀開口說話:“兩位的意思我明白。現在我們正是要把具體的方略拿出來討論。只是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建立共識。在一定的共識之下,同心協力,纔有解決問題的可能。”

“共識是什麼?全盤否定‘錢墨’?”名爲‘明翌’的墨賢投影道:“千機樓還開不開?各地的商業渠道還要不要?生意還做不做?那些最耗錢的機關術還投入嗎?”

魯懋觀面色凝苦,有歲月賦予的沉毅,老農似的輕撫大鐵爐的外壁,像是撫摸他的莊稼:“開,爲什麼不開?生意做得好,爲什麼不做?其實很簡單,錯的反對,對的保留,我們墨家一直是這樣求實的。我不會否定錢晉華的所有。”

明翌道:“鉅子說不會否定錢晉華的所有,但下面正在這樣做。現在那些爲墨家賺取最多財富的人,正在遭受最苛刻的指責。”

魯懋觀看着他:“你是覺得矯枉過正嗎?”

明翌反問:“鉅子覺得呢?”

“矯枉必須過正!”米夷出聲道:“不如此不足以打散‘錢墨’之心。我們拖到今天才來召開這尚同會議,不也是想多看看鉅城在衝突下的變化嗎?”

她隨手取出一根鐵條,將它壓得拱起:“我們把鐵條彎到這個程度,正是給它留下回彈的餘地。”

然後一鬆手,鐵條瞬間繃直。

明翌的投影有些模糊,但他的聲音很清晰:“當你說出‘矯枉必須過正’這句話,伱不會只是把鐵條彎到微微拱起的程度。你這句話傳到下面去,他們一定會把鐵條反向折斷。”

米夷道:“反之亦然!當你覺得貢獻可以掩蓋錯誤,那些錯誤就永遠不會被正視,只會在往後的時間裡,愈演愈烈。這根鐵條永遠也直不起來。”

眼瞅着這兩位的討論有趨向激烈的架勢,代表墨賢‘良杞’的木鳶,換了一副語氣:“看來兩位有‘矯枉’的共識,只是在程度上有爭議。但要我說,米夷只是‘激烈’,還遠遠夠不上極端。如果舒惟鈞在這裡,聽到鉅子不肯否定錢晉華的全部,說不定轉身就走。”

墨家太古老了。萬萬載的時光沖刷太多支流,哪怕同爲“舊墨”,內部也有不同。

如果說魯懋觀是“崇古”,舒惟鈞就是“泥古”。那是個事事都要因循墨家最初規矩,不容許有一丁點改變的人。

“尚同”會議的參會人數,一般都是十一人。

錢晉華死了,魯懋觀替爲鉅子。魯懋觀原來的席位,也有其他人頂上。但之所以現在還是缺席一個,少的正是舒惟鈞。

舒惟鈞常年不在鉅城,甚至不在現世。他行走在諸天萬界,身體力行,砥礪武道,傳播墨家的思想。

在錢晉華當上鉅子、推行‘錢墨’之後,他拒絕再跟鉅城聯繫,是一位性格非常鮮明的武道宗師。

魯懋觀慢慢地說道:“舒惟鈞有舒惟鈞的想法,良杞有良杞的想法,魯懋觀有魯懋觀的想法。分歧一定會產生,但最後我們還是要團結往前走,這正是‘尚同’的意義。”

“他不來,就等於同意所有。”有着鐵一樣的黑亮膚色的米夷說道。

“現在好像都反對錢晉華了,似乎他什麼都不是,但是當初支持他的人也不少。我有時也感到很困惑。不如直接說共識吧。”架橋的遠端,一個鋼鐵所鑄的人形走近了,鐵靴和鐵架碰撞,是鐵和鐵的交響。

他的聲音也是真正的鋼鐵之聲,分不清性別:“我們的確需要統一一下觀點。”

魯懋觀道:“既然欒公都這麼說了——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正本清源’。錢晉華的確扭轉了鉅城的財務窘境,這一點不可否認。但‘錢墨’思想蔓延帶來的問題,我們也不可忽略。在過去的那些時間裡,我們正在失去自己,如人們所言變成一個純粹的商會組織。”

他面上的皺紋裡滿是真摯,懇切地看着所有人:“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爲我們首先要在精神上回歸墨家核心,遏制‘金錢至上’的思想。在具體的方法上,要做出相應改變。經商必須要牟利,但牟利需要有底線,要‘取之有道’。我們的底線,就是墨家的精神。”

“這個前提我是同意的,相信大家沒誰會反對。”代表墨賢‘良杞’的木鳶道:“鉅子不如具體說說你和韓煦的合作。我對直接下場參與天下之爭,還是有些疑慮。”

爲了挽救墨家,很多人都做了很多努力。如果說“啓神計劃”是饒憲孫的嘗試,“錢墨”是錢晉華的嘗試,墨家入雍,就是魯懋觀的嘗試。

錢晉華和魯懋觀雖然思想對立,幾成仇讎,一度老死不相往來,但是誰也不曾壞過誰的事。

因爲他們都是真正爲墨家着想,只是各自路不同。都知道現在的墨家經不起折騰。

哪怕墨驚羽作爲墨家入雍的重要人物,在意外身死之後,被錢晉華順手做局。在新墨舊墨對立的關鍵時候,有不少人懷疑墨驚羽的死有問題,有可能是錢晉華在干擾魯懋觀的路線,多次要求反擊,也都被魯懋觀壓下了。

魯懋觀自己是從未懷疑過。

“說千遍不如看一遍。”魯懋觀對墨家入雍的戰略還是很自信的:“你有空不妨自己去雍國看一看。錢晉華當初說,他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對機關的使用,過上富足的有尊嚴的生活——我們正在雍國實現這件事情。”

這時在那流動的“鐵河”之中,忽然探出一隻手。

一個滿頭白髮、赤裸上身、很是健壯的男人,只穿一條黑色的長褲,就這樣從鐵河中走了出來,鐵水順着他肌肉的流線滴落。

他的面容是看得出老態的,皺紋很明顯,當初神臨的時候,必然並不年輕。但在已經一千多歲的今天,身體線條實在完美。

“舒惟鈞。”欒公在架橋之上,壓低鑄鐵的頭顱:“你是什麼時候回來的?”

“沒多久。”舒惟鈞平淡地道:“來得早,順便在鐵河裡遊了個泳。”

天下武道宗師裡,舒惟鈞是年紀最大的一個,也大概是最不被看好的一個。

道理很簡單——他若能成,早該成了。

窮苦出身的舒惟鈞,今年已經一千零三十六歲。比另外四個“天下武道前三”加起來都大。

歷代武道真人雖然不多,成就武道二十六重天的強者更是稀少,但在漫長的時光中,卻還是累聚了一些。

當年與舒惟鈞同爲武道宗師的人,都已經在探索武道絕巔的道路上消失。

用一生的奮進,爲後世武道修者,排除了一個錯誤答案。

舒惟鈞卻還在這裡,與新時代的武道宗師爭路。都快在武道二十六重天的境界,待到壽限了。

但絕對沒有人敢真正小覷他。

因爲五百年前,他就已經站在武道最前沿,五百年後,仍然站在武道最前沿。對武道的理解,恐怕天下難出其右。

若說武道有什麼底蘊,他就是武道的底蘊。

此刻他從鐵水中走出來,像是對這次“尚同”會議並不感興趣,徑自往“爐森”外走。

“舒惟鈞!”代表‘良杞’的木鳶道:“對這次會議,你有什麼看法?既然來了,不必吝嗇言語。”

舒惟鈞停下腳步,終於是說道:“先賢在四象星域定下四字,爲後世墨徒之大道。此四樓,曰威、潔、容、武。”

他回過頭來,視線一一在衆人身上掃過:“請教諸位,此一‘潔’字何解?”

衆人一時都未言語。

那粗糙的木鳶發出聲音:“人生在世,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你不好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對和錯有時候沒有那麼複雜。”舒惟鈞道:“走了!”

衆人都只目視他的背影。

唯是魯懋觀道:“你這次回來,墨家上下,有什麼能幫助到你的嗎?”

他明白一直待在天外的舒惟鈞,這次爲什麼會回來。

因爲已經到了衝擊武道最後一步的時候。

舒惟鈞壽限已近,已經沒有太多時間等待。但舒惟鈞修武千年,始終站在武道最高處,又等到了最好的時機——武道發展至今,天下龍虎欲動。

楚國都出了一個不到四十歲的武道真人,這足以說明這條道路的地基已經夯實,武道天驕已經可以和主流修行路競爭。

那公認的武道第一人王驁,據說已在嘗試。

在這種關鍵時刻,誰都不會相讓。誰先走出那一步,誰就鎖定了超脫!

魯懋觀雖然堅信自己的道路,纔是對墨家來說最好的選擇。他更明白,舒惟鈞不參與“尚同”會議,是有其更激烈的想法。

一旦舒惟鈞成功走出那一步,墨家就要從此轉向。

但儘管如此,魯懋觀還是願意毫無保留的支持。

因爲墨家需要超脫。

因爲一尊超脫的出現,就意味着墨家多了許多犯錯的可能。遠比他的一次正確要重要得多。

舒惟鈞踏着鐵水往“爐森”外走,不回頭地道:“我在這條路上走了一千年,看到一個個武道修士以身爲石,以身投淵。有朝一日武道真人的屍骨填滿深淵,填平天塹,前方的道路也就出現了。不需要誰再來冒險探索。”

“你們說,我是鋪路的骸骨,還是走過去的人呢?”

他展在後背的肌肉如此完美,像是一個清晰的“脊”字。

每一道肌肉線條,都像是一道陡峭的路。密集的狹路最後匯聚到中央,那是一條昂首登天的龍。

人身四海,脊柱大龍。

百鍊成鋼,萬劫登天。

他已經得到幫助了,幫助他的,是古往今來所有修習武道的人。

人和人,人和書之間,都是需要一點緣分的。

第1318章 青史第一寫給你的信第504章 紅豔第一百二十三章 黑暗漩渦第342章 求仁得仁第149章 詛咒紙人(爲盟主烏列123加更2/3)第456章 顱林深處有人家第922章 難言勝負第1080章 ?星光似我第243章 性命交修於一劍第1755章 別來幾度寒第1654章 而遊雲已散落第1130章 九龍捧日,永鎮山河第1117章 朽木參天第八十四章 一旦山崩第1388章 ?明光智鬥胖侄兒第1598章 柳暗花明第1598章 柳暗花明第1844章 神靈並世第830章 八音焚海第二十三章 中央大景,上府十三第2383章 有懷第163章 ?天府第1680章 子落棋枰第447章 屠蛇之舞第338章 錦書來第1721章 乾坤豈爲東國清第1478章 不在今日,就在明日第747章 面具遊戲第1009章 世間事,難分說(爲盟主陳澤青加更第1682章 千軍萬馬盡低頭第512章 懲處第784章 仙主第2245章 柳條抽枝成新綠,長堤舊枕復何年第1076章 ?回禮(爲盟主20181004211950939加第499章 追逐第1082章 ?“佛緣”第790章 仍要見天涯(爲盟主六子怕水加更)第2215章 正是春時第四章 請決死第2329章 恐怖天君第966章 五仙如夢令 (爲情何以甚的帥氣加更第745章 良晤第二十章 一生薑安安第233章 寶物出世,各憑手段第1498章 一方領袖,坐地猛虎第1251章 ?申飭第351章 平生未見臨淄第1105章 六合之柱第2431章 非劍無以言第264章 聰明人第1106章 ?身在風雲中(爲盟主賴皮不壞加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碑石不言第八章 囊括寰宇,豈無險壑第十一章 曾記否,仙人問道第526章 唱賣第245章 九十老叟爲誰哭第1466章 混沌第1725章 拆骨爲筆第2227章 心嚮往之第1462章 不速之客第2426章 不允第2514章 開道填恨,皆在畫中第427章 相狩第2548章 風雪故歸第487章 幽天第2433章 自在(二)第663章 買命第1901章 明日復明日第331章 已至!第1008章 ?郎心似鐵第325章 幽雷禁法第三十七章 豈遂我意第1483章 世界不是隻有山和海第1044章 十年落魄,一筆勾仇(求月票!)第1207章 ?仰面而死第1622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1761章 武安城內無有名武安者第1019章 徒有桃枝不見春第756章 如在昨第1398章 元鳳三十八年敘第279章 心魘第2375章 熾盛第2550章 卸甲!第1414章 此身如鞘(爲月票三萬二加更)第八十六章 歲寒晝短第2463章 封禪第1680章 子落棋枰第1704章 世事雖然如棋,莫以爲他人皆子第459章 七樹第455章 懸顱之林第六十四章 削得“天”字去兩橫第849章 忍見她苦第1766章 你們要退三十一!第611章 駝峰第一百三十七章 故人心第627章 一劍斬破生死途,人間誰配我回頭?第一百九十三章 超凡之巔第1364章 他的五百年第2250章 陰陽隔世,三途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