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6章 龜雖壽

bookmark

白玉瑕教的《小千相斬念刀》,是正意之法。這個“割發”當然不是真割頭髮,白掌櫃又不是和尚……而是取的“割去煩惱絲”之意。

斬雜念,去煩惱,存本真。

古來於五府海探索人身秘藏,是修行者對自我的追溯。

神通種子因緣際會,各有不同,也有很多修行者一輩子無緣得見。

理論上內府境是修行者向內探索的孤旅,理論上“神通自求”,但修行本就是不斷探索與突破的過程。

“自我定”是“真我定”的簡化版本,神臨之前也可以修功。先定“我”,至於這個“我”真不真,以後再說。

姜安安和褚幺,都是需要定一定的。

曾經吃百家飯、修百家藝的姜青羊,如今也是足夠開宗立派的姜真人,一念放開,即是百家真傳。

他自己倒是沒有什麼唏噓的感覺。唯是葉青雨站在旁邊,一時思緒頗遠。作爲姜真人親傳弟子,褚幺對於師父的“標準”,有一套自己的解讀方式。“不算辛苦”,就是練起來會“非常辛苦”。

“可能有點辛苦”,就是練起來“要人命”。

“還挺累的”,就是練起來就“不想活了”

安安小師姑一開口,就多了半個時辰的晚課。找誰說理去?

他閉上眼睛,心中默唸:“吾有斬念刀,吾有斬念刀”

見聞仙舟如破雲之刀,瞬念斬破雲海。

好像一張大幕被揭開,魏國的山河,就飄蕩在黑紅兩色的旗幟之下。

大魏處於長河南岸腹地,實是富庶所在。在“宗門興盛、百家立言”的諸聖時代,就有諸多大宗於此立派,但沒一個能長久的,總在此攻彼伐中消亡。

自國家體制開闢以來,此地也始終是四戰之地。魏國自立國開始,就是一塊硬骨頭!

北眺中央大景,南峙南域霸楚,西對宋,東望夏,哪個都不是弱旅,對哪個都不服軟。

當然,不服軟的代價,就是東邊挨敲,西邊捱打。國境越打越小,國勢越打越弱。也是諸方都留着手,尤其是景國和楚國都不願再直接衝突,需要個緩衝地帶,才叫它苟延殘喘。

然而今日五城,明日十城,越打越薄,實在日漸“消瘦”。在魏明帝登基之前,“魏”這個國號幾乎都要被抹去了!

但無論怎麼說,從大魏開國到現在,魏人的骨頭天下人是看得見的。

可以說魏國國力不強,不能說魏國的軍隊不強。那都是歷次戰爭累聚下來的老兵,多方強敵砥礪出的軍鋒。

魏明帝登基之後,勵精圖治,交結諸方,一改舊貌。三十年休養生息,三十年藏富於民,在執政的第六十年,才大刀闊斧改革,強軍備兵。

這位國君與景國天子在長河的會晤,也是載於歷史的名章。他以“十論魏邑”成功說服景天子,打破了景國長期以來對魏國的封鎖,開闢了通商窗口,在中域獲得大量資源。

當今魏天子,也是以一個蒙童稚子的身份,在那場會晤中,第一次登入史冊。時光滔滔如長河,經過魏明帝、魏欽帝兩代國君的嘔心瀝血,纔有今日這個堪爲“大國”的魏。

而如魏國大將軍吳詢所言,姜望這次赴魏,他即以枕戈多年的魏武卒,請現世第一天驕檢閱。

所以當見聞之舟穿破雲海而來,第一眼所見,即是一支萬人左右的方陣。

並非魏國山河不雄闊,並非魏地沒有奇觀壯景,而是這支軍隊,實在是太耀眼。列陣於平原,靜而無聲,卻是超越山海的壯麗存在。

見得此軍,方知何爲“氣壯山河”。

這萬人,皆爲武夫。僅僅只是列陣的姿態,就已經煞氣沖天。氣血之炙烈,直如火炬並舉於長夜。那自然蒸騰的氣血逸霧,在高穹聚爲赤峰。

再看那些軍士的模樣―個個身高九尺,膀大腰圓,魁梧雄壯。彷彿世間壯漢都聚到了一起,齊整靜默得如同雕塑。他們身披重甲,頭頂角盔,背箭囊、負犀櫓,手持長戈,臂掛強弩,腰懸血紋短劍,脛纏帶鉤鐵索。

這一身裝備,能夠適應絕大部分戰場環境。

僅僅負重就有千斤,個個武裝到牙齒,活脫脫殺人的兵器。有一員小將縱馬掠過只將令旗一舉。

嘭!

此萬軍齊將長戈一拄,似擂地鼓。並聲一喝,真如天雷:“武!”

但見血氣從他們身上蒸騰而起,一霎化爲兵煞。那極度凝聚的兵煞,在空中形成一條血脊黑鱗的惡龍,極其靈動,極具威嚴!

“姜真人!”此龍盤旋於雲空之上,低俯龍頭,垂對純白之舟:“觀我軍容如何一船的人都在修煉,姜望獨立舟頭。

他俯瞰一眼,見得那領軍的小將,只是一名武道二十重天的武夫,還未將氣血練出神性,未至“我如神臨”的層次。便隨口道:“玉嬋,大魏武卒已然正式成軍,你也剛就神臨,未曾舒展筋骨。不妨下去,一試長鋒。”

連玉嬋撤了剛學的真我定,神般的氣息頓時如放奔馬。她毫不猶豫地從仙舟躍下,並雙劍一錯,徑分此軍。

白玉京酒樓裡傳菜的店小二,也是神而明之的強者,放在小國,都能鎮國了。她一劍引得雲氣翻涌,雲海中雷鳴陣陣。一劍引得地氣咆哮,平原上處處裂隙。自那雲海深處,雷龍撲落。自那地隙淵泊,巨虎竄出。

這龍虎一會,整個演兵的平原,都混淆了元氣,顛倒了五行。半邊晴空半邊雨,風霜雪陽變幻不停。

此所謂,“兩儀龍虎”!但聽得-

勁風獵獵!

那嚴整軍陣頃刻掩於煞氣,又自那兵煞之中,搖出一杆黑底紅幟的大旗,正面一個“魏”字,反面一個“武”字,除此之外,再無任何多餘點綴。

此旗一豎,天地有序。風調雨順雷霜驟歇。

那血脊黑鱗之煞龍,恰於此刻回身,一爪按下了龐巨地虎,一尾抽開那帶電雷龍。

“放!”

這短促的命令,恰恰合於擂鼓,有攝人心魄的力量。那“武”字大旗一卷,頃刻弩箭排空,黑壓壓地飛來,這是一場人間落往天穹的雨!

這些弩箭非凡品,箭頭尖亮,箭桿中空,圓直的箭尾,鐫刻着金木水火土、不同的五行之紋。它們看似密密麻麻、雜亂無章,飛來的過程卻井然有序。在空中結成陣型,彼此推動,互相勾連。以至於這一場箭雨,冷過霜夜,疾逾雷霆!

連玉嬋在空中並劍旋身,正要迎勢反撲,忽而肩膀被一帶,就此飛回了見聞仙舟。

卻見得姜望立在舟頭,五指遙按―

那咆哮翻滾的兵煞之龍,呼嘯覆天的無邊箭雨,就此都定止在空中。全部被見聞之線鎖定!

而後被姜望大手一抹,消失無蹤。

就在這一定一抹之間,感受便已明晰。

姜真人亦在此刻,給出了自己的評價:“魏武卒,真天下壯武!”

連玉嬋立在姜望身後,有些意猶未盡,卻也知道沒有什麼再試的必要。她怎麼說也是將門出身,雖然白玉瑕總嘲諷她兵略呆板,只懂照本宣科。但她的兵略水平,並不會低,當然也識得眼前這樣一支軍隊的強大。

嚴格意義上來說,現在的魏武卒,還不能跟【鬥厄】那樣的強軍相比。但古往今來,鬥厄這樣的軍隊,又有幾支?

武夫那磅礴氣血在兵陣中的優勢,已經叫連玉嬋看得十分真切了。眼下武道纔剛剛打通,佔據武運先機的魏國,正是大有可爲!

此時卻見那武旗一展,山河捲簾。濃眉寬眸、身披重甲的吳詢,撥開兵煞,如推屏風。走到雲空上來,臉上笑容燦爛:“這“天下壯武”四個字,我當命人記下來,刻字爲碑,立於武卒軍寨!”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

以魏國現在的局面,他時時都要壓住嘴角。

姜望瞧着這位武道宗師,也笑道:“姜某不算知兵,對武卒的評價作不得準。倒是粗通一些武藝,能識得金玉。吳宗師等會切莫留手,當叫我知,何爲武巔!”

吳詢自信地道:“我們都不必評價自己。這塊石碑立在那裡,往後天下人都會知道,姜真人是何等眼光!”

他也不多說其它,立即接入正題:“你我若是放開了打,魏國八千里山河,不夠折騰。”

在雲空他伸手作引:“且往軍中校場一行,如何?以國勢圍疆,兵煞掠陣,虎符鎮場,咱們舒展筋骨,還是不成問題。”

姜望只道:“客隨主便!”

當即一前一後,隨之落下高穹。

先前在高處,只見得是一處平原,眼中都是魏武卒的軍威。此刻按落雲頭,便覺出幾分熟悉來。

姜望是來過此地的

雖然已經滄海桑田,景物全非,但它曾經帶給姜望的感受,卻是十分深邃。一行人直接落到魏武卒平時整訓的校場邊,所見空闊,隨處是刀箭之痕。吳詢道:“姜真人認出這裡是哪裡了嗎?”

姜望沉默半晌:“信瀾郡、謀城、晚桑鎮。”

昔年無生教祖張臨川,爲禍現世,欠下累累血債。其中一樁,便是這晚桑鎮慘案。

姜安安下意識攥緊了葉青雨的衣角,葉青雨卻是摸了摸她的頭。誰沒有讀過那封以血書就的公開信呢?

吳詢道:“那件事之後,這裡不方便再住人。我們把它夷平了,作爲武卒的軍寨之一。晚桑軍寨,現在算是我們武卒最大的一個軍寨了。”

他邊說邊往校場中走,佩劍撞甲葉,嘩嘩的響:“這地方怨氣重,只有軍隊鎮得住。”

武德第一,是以武安邦。軍勳第一,是保境安民。

晚桑鎮慘案,無疑是魏國軍人的恥辱。雖說舉魏軍之力去尋一個藏形匿跡的張臨川,是巨弩射蒼蠅難有準頭。雖說張臨川極其狡猾殘忍,輾轉齊、丹、宋、越、

高多地都未肯伏誅。這事實在也怨不得魏軍疏漏,不能說他們沒盡力。

但見證晚桑鎮慘案的魏國軍人,卻很難原諒自己。

那時候負責封鎖晚桑現場、覈驗凶事的將軍覃文器,被張臨川種下惡種,作爲帶他逃離魏國國境的載體死去。彼時隨覃文器出國追緝的士卒,有十二個在晚桑鎮自殺,有七個瘋掉了,還有一個在修行的過程裡,因爲急於求成、衝關過於激烈而死去。

當然,這些事情對魏國之外的人來說,並不重要,大概不需要被記得。史書寫一筆,都算贅餘。

姜望跟着吳詢往校場走,終是道:“好在張臨川是死了。死得很乾淨。”

偌大的校場早已被清空。除了一杆在風中獵獵作響的大旗,就只有分別站在校場兩邊的絕頂真人。

吳詢不說別的話,單手舉起他的青銅長戈,橫在身前:“此爲武戈,名爲“龜雖壽'。”

又用另一隻手拍了拍腰側短劍:“此爲殺劍,名爲“大鄴”。”

“姜真人,請賜教。”

第1584章 乃自今日始第1126章 猶記否第六十一章 世有厄,天傾毓秀第2233章 言傳身教,何日夢真(月初求保底月第1587章 飛光拄筆寫天問第1853章 南轅北轍亦爲前第2541章 此心張羽,扶搖九萬里第625章 遲雲山第464章 知他心第1149章 鷹化爲鳩第1125章 如此計昭南第1304章 ?今當付賬第178章 故人第2441章 見信速回第1759章 九城清查,敏而好學第419章 星位開第615章 近鄉情更怯第496章 “規則視野”第二十六章 捨生第2451章 吉祥第544章 軍神,兇屠第五十章 舊債四千年第1303章 五獄皆空有厄來第320章 踏我生死門第313章 會獵於赤尾第2402章 此門中第636章 好眠第549章 華英宮主第1247章 一錯再錯第1425章 ?休要戀戰(爲盟主是夢落呀加更!第1156章 焰花未曾凋第1600章 未回頭!第1057章 齊天子遙在東國第十八章 青史第一真第1160章 ?鵲橋第七十七章 時光中不能回頭的交流第1323章 ? “誠意”第939章 殺意藏鞘 (爲盟主安淺凌加更)第1329章 高山雖緘默,深藏有萬鈞第1749章 舉我紫旗!!!第六十六章 天下除名第224章 好漢饒命第996章 囚我於水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切來不及的告別第1130章 九龍捧日,永鎮山河第1464章 來成正覺第二十三章 遂意此生第1747章 輝煌時代已成空第1320章 仙宮力士第1099章 鶴唳(爲盟主20181004211950939加第1084章 五馬客第488章 勇敢者第七十五章 熹微而遙遠第467章 離界第1629章 喜日第二十四章 無人不死第736章 歧途第2540章 世尊太遠,日暮太近第502章 且待天明第600章 我與姜望平分秋色第517章 男兒不可身無錢,世人避我如蛇蠍第1642章 厄耳德彌第2184章 先削帝號,再削長生第六十章 你可聽見,鶴鳴?第一百零一章 八百里清江第一百零五章 有人虹上來第813章 翠芳蘿第2534章 如玉有缺第一百二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1372章 在路上第1525章 雲霧第757章 威寧府外第796章 水中亭第951章 ?人恆殺之第2616章 抱財天君第一百零八章 錢貨兩訖第825章 此非神人耶第1459章 曾記否第2530章 乃有舍利出第785章 原天神第836章 大人物第1209章 ?無緣之人第五十二章 貫通天地第1039章 恩賞無加,情義無價第1240章 撫寧(爲盟主陳澤青加更!)第2551章 天不遂願第1612章 彰極武功第736章 歧途第1617章 靜虛想爾第1730章 大紅燈籠高高掛(七月最後一天求月第1078章 ?星月如故第233章 寶物出世,各憑手段第663章 買命第935章 不周第391章 人道之劍第四十五章 以後不做白日夢第329章 死生未必同第1756章 天息荒原第274章 大可不必第1631章 天下不獨爲齊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