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9章 南風知我意

就整個齊國範圍內來說,石門郡是苦地。佔地雖廣,但域內大半是戈壁。物產不豐,氣候嚴酷。

東域腹地算得上豐饒,戈壁其實不常見,這地貌全因戰爭而形成。

初代摧城侯作爲復國功臣,封地有大把的富庶之地任選,他卻選擇了爲國守邊。

齊地最艱苦的環境,砥礪出了摧城李氏這樣的名門。

甚至是齊國名義上的第一名門。

初代摧城侯的靈位,可是一直祀於護國殿首祠。李氏榮勳,累代不衰。

但要跟冰凰島的環境比起來,石門郡都能算得上福地了。

此島孤懸在近海羣島最北,荒寂苦寒。常年北風呼嘯,霜刀割面。

也就是這些年經營下來,才漸漸有了模樣。

齊國的海權之路,分成了好幾步來走。最早並不直接與釣海樓爭奪海權,而是一邊修築決明島,鞏固海疆防務,加大迷界戰爭的投入,承擔更多的御海責任。一邊實行“世家出海”戰略,予境內世家以開拓權,任由他們自行在海上拓展。

如此日積月累,也就在近海羣島有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力。

這亦是後來釣海樓一朝飄搖,齊國能即刻接收鎮海盟,順利掌控近海的重要原因。

與田氏之“霸角”、“崇駕”,重玄氏之“無冬”等地理位置極佳、便通商貿的島嶼不同,李氏從一開始,就選擇荒僻之地,自顧往北探索——李正言當年親定開海戰略,曰“不與人爭,爭於天地”。

要向廣闊天地,爭奪人的空間。

李鳳堯很小的時候就來過冰凰島。李正言當年抱她過來,是想着女娃嬌弱,應該來這裡經受一下艱苦環境的考驗,砥礪一下性子,後來發現是自己想多了……

齊國國力蒸蒸日上,近海上的明爭暗鬥也愈發激烈。

冰凰島的發展勢頭並不好,後來李鳳堯索性搬到此地修行,也正式代表石門李氏,接管海上的經營。

正是對冰凰島的經營,讓她早早顯名,成爲臨淄年輕貴族圈子裡,大姐頭般的存在。擡一下眼睛,李龍川們就打哆嗦。

島上無春秋,四時唯冬。

身材高挑的李鳳堯,穿着霜色的甲衣,長髮簡單地束起,沒有戴盔。負手立在島上最高的冰峰,像是冰峰上的冰樹。眺望遠方的冰川,人比霜雪更冷。

她在等人。

等前些天路過此島,多次折回、窺探島上虛實的那兩個人。

那兩人自以爲神不知鬼不覺,也的確謹慎隱蔽,殊不知他們的惡念,早已映於冰鑑。

在剔透的霜心之中,任何一點陰翳,都十分顯眼。

她自神而明之後,整個冰凰島,都在她鏡映範圍裡,一切邪祟都無所遁形。

東海已是齊國後院,鎮海盟爲齊國所掌,懷島之上有夏屍,決明島上更是移來了天覆,夏屍統帥祁問、鎮海盟盟主葉恨水、篤侯曹皆,盡都在此。

但她並不打算求援。

兩尊神臨而已,島上有李氏家兵!

她李鳳堯乃兵家修士,據大島,握精兵,啓殺陣,又是以逸待勞、以靜制動,這還要求援,那就真是沒什麼擔事的能力,丟石門李氏的臉面。

國家體制何以大興?

是兵家修士橫推諸廟!

究竟什麼是兵家修士,她得叫這些宵小知道!

等待的時間比預計的要長一些。早該過來的兩個兇徒,到現在都沒有影子,不過她很有耐心。戰爭有時是狩獵,大部分時間都是等待和追逐,真正的交鋒,往往在很短的時間裡就結束。

急於求成者,常有急敗。

中古天路崩塌之後,對於近海形勢,她當然也有思考。知道與景國的衝突大概不可避免。

而她作爲石門李氏在海上的代表,勢必身在這場漩渦當中,

不過事情分兩面來看。這是麻煩,也是機遇。景國不來,迷界又鎖,海上還真沒有什麼建功的機會。

在大的近海戰略上,肯定以篤侯爲主。在小的近海格局裡,她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扎穩冰凰島的地基,鞏固冰凰島的地位,而非慌慌張張去內島給誰壯聲勢。

冰凰島位在最北,框定近海羣島的邊界。只要經營好這裡,景國人要往這邊來,都得看她的臉色。

說到底,齊國畢竟在海上經營了這麼久,哪怕是面對現世第一帝國的正面競爭,也必然佔據優勢。

與釣海樓競爭,跟與景國競爭,方略又不同。

同釣海樓競爭的時候,齊國儘可以徐徐圖之,一步步把優勢轉換爲勝勢,甚至可以放手讓釣海樓整合近海羣島。這是由雙方的實力所決定的,齊天子一再放任,是隨時準備鯨吞。釣海樓在諸島整合上所做的一切努力,最後也的確爲齊國做了嫁衣。

對景國則不同。目前雖然佔據優勢,但若不能迅速把景國的野心打掉,形成長久的拉鋸,結果就不太好說。畢竟景國底蘊太豐足,一旦在近海站穩腳跟,後續的力量必然源源不斷。

爲將者不能只着眼一時一地,真正的勝利,必要自全局而得。

李鳳堯等待着,也靜默地思考着。

在某個瞬間,她忽然轉過頭來,往南方看。

真奇怪呀。

冰凰島上,罕見地吹來了南風。

微風掠過她的髮絲,親暱地打了個旋兒,又戀戀不捨地遠去。

在北島見慣了凜冽,這真是,好乖的風。

……

……

呼呼呼~

狂風呼嘯。

因爲飛行的速度太快,迎面的風已如刀子一般。

田安平並不像其他修士那樣,會用超凡力量來消解它的鋒利,他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

疼痛是認知世界的方式,且比其它感受更清晰。

當然他已經很久都沒有感覺。

雲海翻波,日光灑金。

忽然間他身形一頓,頓止得太過突兀。由他疾飛所帶起的長長尾流,仍然尖嘯着前衝,破雲數千丈而不止。而他成爲風中的礁石,沉默地立在這片雲海。

雲海本身無波瀾,天清海澈無風雨。但他的道軀之中,驟然竄出碧光!

絲絲縷縷的碧光,如牛毛細針,裂道元縫隙而走。也尋毛孔而竄入,好似蛇遊洞。

咒道,碧遊針!

秦廣王,尹觀!

他報仇不隔夜,拿了田煥文的仙瞳,消化了萬仙宮裡的收穫,便以田煥文的瞳中水、血中髓,向田安平發起了反攻!

生怕慢了一點,田安平就反應過來,做好了準備。

在整個萬仙宮遺址的爭鬥過程裡,尹觀並不正面接戰,而是一再逃避。憑藉對萬仙宮的瞭解,設下一個又一個陷阱……儘管如此,還是被田安平打傷。

但在瘋狂逃竄的過程裡,他也早已留下了詛咒。直至逃到安全的距離,在遠隔萬里的此刻,才設壇作法,將之引爆。

不是閻羅不殺人,只是未至夜三更!

虛空出現一個身穿官服、手執鐵筆的小人,一手握書冊,一手執筆,點向田安平,蒼聲曰——“死期至矣!“

咒仙人·地獄判官!

那絲絲縷縷的碧光,一瞬間暴漲千萬倍。

田安平頓在空中,幾乎沒來得及做出什麼動作。只見得纖如牛毛的碧遊針,已密密麻麻地擠進他的道軀,彷彿將他紮成了一隻碧色的刺蝟!

叫他面目都不見,遍身無一隙。

比起萬仙宮中的那尊只顧逃竄的秦廣王,此刻的尹觀,才真正展現殺力。他的殺力也暴漲太多!

但田安平只是極空洞地立在那裡,根本見不着反擊,甚至也看不到生命的波動。

他像一顆死掉的樹,乾癟得一無所有。

碧遊針似魚羣在他的道軀洄游,不斷穿梭,又不斷裂分,最後形成一個巨大的碧芒所編織的雲團!

詛咒的力量堆疊至此,已經是那位咒道祖師都難以控制的恐怖。

掠過哪裡,哪裡就要死人。若是墜落這片海,萬里海域無生機。

田安平卻在這個時候,擡起眼皮,睜開眼睛。

他睜開眼睛之刻,漫天碧遊針,竟都爲這雙眼睛讓路。成爲碧色雲團裡,兩個突兀的空洞。

他便這樣往外看,爲咒力所包圍,也循由咒力的聯繫,溯流而上,一念即至。彷彿間隔千里萬里,看到虛空之中,那一座高聳的法壇。看到法壇之上,立着的長髮垂踵的秦廣王。

相較於秦廣王那近癲若狂、殺氣森森的綠眸,田安平的眼睛倒是相當普通。既不凌厲,也不兇狠。

他的眼睛裡藏着興趣。他在秦廣王身上看到的,是迥異於所有人的一條路,是這個世界上,大約獨屬於尹觀的世界真相。他很願意在這個人身上看到更多可能。

而對於尹觀來說,他感到自己的碧遊針,紮在了虛空!

明明有不死不休的詛咒之力,明明這份力量如此強大,可是在刺穿這具道軀之後,竟就失去着落。按理說碧遊一針應入命,這億萬針下去,什麼都該死了。

但田安平的體內,似乎什麼都沒有,這具皮囊竟是枯槁的空殼。

當世真人,怎會是假殼?

田安平自然有其“真”。他緩緩擡起他的手。在他擡手的過程裡,密密麻麻紮在他手上的碧針,就已經大塊大塊的消失,像是地磚上流淌的污水,抹布一抹就是大片的空白。

這隻擡起來的手和這雙睜開的眼睛,成了這具道軀上,不被咒力沾染的“淨土”。

他的手擡舉到與海面齊平的位置,過分蒼白的五指就這樣張開了——

雲層上空飛出無數條線,這些線條也不知是從何而來、因何而生,徑在雲天之上穿梭,勾瓦編牆,頃刻搭成一座四方城。

它真是一座城池,而不僅僅是一個模型。

如此巨大,彷彿將雲海都裝入。

轟!

城池墜落。

這座城池在墜落的過程裡,似乎誕生了恐怖的吸力。

那密集紮在田安平道軀上的碧遊針,一根根拔空而起,好似萬鳥投林,呼嘯羣飛,盡入此城中。

哪怕是深入到田安平體內,入骨入髓,也有碧芒一縷縷地退出來,都往這座城池去。

唯獨尹觀能夠感受到,並不是這座城池能夠對碧遊針有多麼大的影響力,而是這些碧遊針,遵循詛咒的聯繫,去咒殺真正的田安平了!

這座城池纔是田安平?

那四方城的城門上空,匾額所懸,凝聚了一個道韻所成、清晰的“即”字。

“即城”在此。

這是田安平的內府!

體外的碧遊針已拔盡,站在雲空中的田安平,再次清晰了五官。他還是薄衣披身,手有斷鏈,毫髮無損。他隔空看着尹觀,不曾挪眼。

而他的身體裡面,還間有碧芒飛出,是殘餘的咒力,往即城而去——

在萬仙宮廢墟里的時候,他尚且未能察覺尹觀潛留的咒力。或者說即便有所察覺,也不可能除盡。此時卻已經表現出對咒力的瞭解,讓它在體內無所遁形!

碧芒飛去後,田安平有剎那的虛化。此刻可以看到,田安平那空殼般的道軀內,若隱若現,是宇宙虛空,星流如雲。

他的內府在外,是一座城。

他的外樓在內,是宇宙中心。

萬仙宮的《萬仙來朝圖》,開篇那段文字,在結尾部分寫着——

“人即宇,人即宙,人即萬仙之仙!”

尹觀和田安平各掠得一部分傳承,也各自有不同的理解,並不因循舊路。他們從不同的方向出發,一個先修萬仙之仙,一個先煉人身宇宙。

於此來交鋒。

尹觀的碧遊針扎進田安平道軀,卻是飛在茫茫宇宙中,自然找不到真身所在。

此刻“即城”如籠,擒碧芒飛鳥入籠中。

人近食器將餐也,所謂“即”字!迫不及待!

田安平以拇指在食指上一劃,頃刻飛血,以指點血,就這樣在虛空描出一個人形。指頭一按,這個血描的人形,就變成了一張描着血邊、內爲空鏡的人形的紙。

他的指頭還在淌血,又在這人形紙張的軀幹處落筆,寫下……“尹觀”!

這張紙燃燒起來。

飛灰席捲着黑色的力量,徑投虛空而去。

他大概早就研究過咒術力量,而在與尹觀的交鋒裡,有所學習。

竟在此刻,反過來詛咒尹觀!

咔嚓!

他那隻描人寫名的手指,在這刻詭異地向後翻折,外凸白骨!

咒術畢竟是尹觀的大道所在。

田安平毫無疑問地被反噬了!

甚至他的瞳孔也在這時候如琉璃碎裂,那裂隙盡是血線。

但他只是將眼皮一搭,再次睜開之時,眼睛已復原。就這樣面無表情地,將斷折的食指又掰了回去。

尹觀在虛空中被注視的形象已經消失了,一起消失的還有咒道的力量。這位地獄無門的首領,見事不可爲,走得倒是乾脆。

田安平張口一吞,吞下自己的即城。

他也不去追逐尹觀,追不上,更沒那個必要。徑而轉身,往天涯臺飛去。

天涯臺前……樓約在!

第1029章 齊帝問政第十五章 一整個春天第1375章 ?共祭第2327章 抑海枕戈第三十六章 紅蓮歸魏寫故事終是寫人第1545章 明月照江河第2186章 朱雀燕文第六十三章 山闕萬間都做土第1080章 ?星光似我第648章 我有何懼第691章 大戰方酣第一百八十章 天佛第2254章 行水則竭,行草則死第529章 追查第1145章 ?誰能爭魁名?第739章 水萍花開第三十四章 人心荒蕪第七十一章 天地廣闊無拘也第148章 天佑之國第1139章 得意第554章 遠行第917章 面死而行第146章 暫別於雲上(爲盟主烏列123加更1/3第1789章 眸光似水鏡如湖第1156章 焰花未曾凋第2432章 自在(一)第二十八章 一死永逸第1857章 以彼萬失,得此一成第1189章 ?內府何在第1556章 天下險關第316章 一路殺穿第539章 誰是第一騰龍!第431章 祭司第1132章 ?不學無術能長安 (爲盟主中庸兩用第1895章 只鱗半爪在雲外第一百二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964章 萬仙之仙第2393章 三月三第902章 交代第2593章 贈禮七恨第1321章 ?看來你意已決第158章 此去無回者第一卷總結兼感言第954章 回命無命,還魂無魂第787章 樓裡樓外第280章 浮事第1411章 ?見我無須避道(求月票)第二十章 你如此溫柔地看着我第1870章 昔我往矣第1114章 ?誠而近僞第442章 工欲善其事第944章 水隨天去秋無際第1405章 易勝鋒第392章 智算第十二章 勿忘心安(待更新)第二章 禮贈龍宮第634章 交鋒第699章 清江底第1368章 扶搖(求月票)第1750章 驚聞晴空走雷霆第1602章 又見神臨(爲大盟燕少飛加59/78)第465章 黑暗時期的真相第704章 魔聞第148章 天佑之國第466章 這裡的夜晚沒有明月第1103章 ? 風雲(爲月票一萬二加更!)第161章 還有誰知……鳳仙張!第1009章 世間事,難分說(爲盟主陳澤青加更第430章 神蔭之地第2606章 良宵吉逢第2459章 恐怖之潮(本月最後兩天求月票)第729章 血傀第1483章 世界不是隻有山和海第895章 安息第726章 肝膽相照第1809章 自有後來者第六十三章 山闕萬間都做土第三十六章 紅蓮歸魏第2209章 百無禁忌,生來無涯第2520章 毋失此吉!第2407章 行於長夜第1433章 不爲楚歌,便爲楚悼第1903章 爾輩亦名將第1335章 ?誰能算盡第967章 雨打風吹去第三章 此恨難償!第1039章 恩賞無加,情義無價第1171章 劍可通神(爲盟主楊騷騷加更3/3)第363章 應棋第2457章 無妨行在雨中第2389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496章 “規則視野”第1714章 人生風雨折故枝第741章 男兒雖少第720章 問世間誰能無愧第453章 小煩第1176章 ?天下第一 (爲盟主人生重來好了加第一百零五章 少年時第2296章 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