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1章 尋找虞周

【無名者】流淚流得哀心如死,在場衆人聽得面無表情。

地藏說“無法相互理解的生靈”,或許是祂表述過的最深刻的禪理。

沒有一個人能夠感同身受。

祂的視線經過使勁往下壓劍的熊稷、頗不耐煩的凰唯真,滿眼悲憫的地藏——這人在什麼時候都要假裝理解你——最後落到姜望身上。

姜望默默地往凰唯真身後走了一步,指尖名爲【紅塵劫】的火,冒了出來,又被他按了回去。

凡人之慾,七情或悲。

一尊超脫者的眼淚,實在並不多見。也的確是【紅塵劫】最好的補品。

但對一尊如此真情流露的悲愴的乾屍先聖,有這般如見珍奇的動念,難道不會太殘忍了嗎?

當代人對“拯救世界”之類的偉大理想,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全都囿於小家小國,情情愛愛。

近古時代的犧牲,掀不起如今的波瀾。

這實在是一種悲哀。

當然【無名者】也明白,一個語焉不詳的故事,是不必妄想引起共鳴的。

倒是地藏還一如既往的慈悲寬容:“我明白那種不被理解的痛苦,我看到你孤獨前行的勇氣,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我需要做些什麼才能夠幫到你呢?”

【無名者】看着祂。

地藏道:“如果一定要殺了我才行,其實也不是不能商量……”

【無名者】道:“再給我一次機會。”

地藏慈悲而笑:“辦不到。”

【無名者】倒也不恨,只是滄桑地道:“你們修禪的,就是喜歡說些自己做不到的大話,騙衆生也騙自己,稱之爲大願——簡直是貸願取信!我禪功不深,就是少了幾分無恥。”

“真誓願和假噱頭,本自不同,倒也不必強證。心所至,力所及,我們講求一個盡力,盡緣。”地藏溫和道:“施主解禪已偏,看來這通百家,是百家不深——你若要幻想成真,應該找山海道主。”

【無名者】視線盡頭,只有凰唯真的衣角,怎麼都看不到衣角後面的人。祂呵然笑了兩聲:“活得越久,越覺得說話算話實在是很難得的品質!若姜望得超脫,我倒可拼盡全力,換你一諾!可惜你現在還幫不到我。”

姜望面無表情。

定定地站在凰唯真身後,甚至不去應聲,只默默壓制蠢蠢欲動的【紅塵劫】。

他倒不是覺得自己的無上道法殘忍,水火豈有其情?

他只是純粹地不想自作聰明。

一切超脫之下的苦心積慮,都很有可能成爲超脫者的路徑。

鬥昭鋪開的三途橋,誠可爲前車之鑑。

【紅塵劫】若能燒掉這些眼淚,當然受益匪淺。但被這些眼淚淹死,纔是更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至於【無名者】好像篤定能夠跟他交換什麼,他也不去好奇。他肯定玩不過【無名者】,所以不跟【無名者】玩。當前局勢已定,他不添亂就好。

場上這麼多絕頂人物在列,他不會認爲自己是唯一的主角。不會一定要出出風頭,站出來怎樣耀武揚威。

誰不是在書寫人生呢?

左囂的聲音這時候在空中響起,不似當年那般囂烈自我,反有一種時光賦予的寂寞:“你說我們……在毀掉什麼?”

姜望有些擔心地看了他一眼。

按照【無名者】所說,祂和楚國之間的爭端,全由左囂當年證道而起。

南國陷軍於林,雄楚大損國勢。一切皆由此發端。

雖然沒人真正在意。

只怕這老爺子自己在意……

“左公!您不必與祂廢話,這老狗堅持不了多久,您權爲旁觀,稍作等待!”大楚太子熊諮度貫甲高聲!

英明神武的父皇在側,他本不欲言語半聲,只展現一個謙謹兒臣的本分,但此刻還是開口:“隕仙林爲天下凶地,這裡發生的事情,都是祂的罪行。聽祂詭辯什麼?!”

“隕仙林裡死人,又不是您證道那日起。”

“履絕巔而高上,此修行宏業!您爲國而平險,又何錯之有?”

“別說隕仙林這地界沒有刻寫祂的名字,即便真是祂的家,咱們在這裡死了這麼多人,也已經是楚人的冢!”

楚帝先前不論,是因爲沒有必要跟【無名者】廢話。楚太子現在論,是爲了寬左囂的心。

從楚世宗到當今楚帝再到楚太子,熊姓皇帝對左囂的態度倒是一以貫之。

此戰時,左囂不全禮,但也對熊諮度微微低頭:“太子殿下,老夫自不會因祂動搖。如今發蒼蒼而心疲矣,不復舊觀,已絕輕狂。只是有時候會想起,想要看一看,究竟是什麼樣的道路,將老夫的道路截斷。”

“我們之間的對錯,我已無心分說。在覆滅整個人間的巨大災厄前,一切都是那樣渺小。我錯了,或者你們錯了,又有什麼分別呢?無非黃土一抔,與這萬萬人,萬萬事,都化塵埃!”【無名者】慨然而嘆。

祂嘆息道:“當年百家爭鳴,我們一羣人也是明爭暗鬥,打得面紅耳赤,不免白首按劍……直到那真正的危險來臨。”

“起初並沒有人在意。”

“誠如烈山人皇卦解,羣龍無首,天下大吉。那是一個烈火烹油的時代,大學問家不斷涌現,天地至理探手可摘。千萬條大道橫列眼前,修行之路不斷革新。在內鼎革現世,在外開拓萬界,一切都欣欣向榮——我們以爲那是最好的時代。”

祂的聲音低沉下來:“直到有一天,小說家真聖虞周,死在了他的小說裡。”

“我們是突然知道的這個消息,就好像我們親身經歷了這段故事,但故事已經被抹去,只留下結果。這個消息就像是對於天地的認知,是我們所學習的某個道理,在我們觀察世界的時候,很直接地被我們獲得了。”

【無名者】的聲音裡,有一絲驚恐:“小說家死於小說……並不是絕無僅有的事情。點燈熬油,竭壽不鮮。在虞周之前也有小說家死過,或陷心而死,或勞意而死——可這次死的是真聖虞周,而我們都忘了那本小說的名字!”

“我們甚至不覺得這件事情有問題,差一點就這樣如常過去——回溯過往,又有多少不該忽略,而被我們忽略了的事情呢?不敢細想!”

“醫家真聖長桑君,有朝夕自察的習慣,當日晚省時,驚覺有恙,稱以怪病名‘不察’,自問所得有失,卻不知所失爲何。”

“長桑君以病見我,我窺其陰陽,見陰失三毫,而不知所去……乃憶虞周之死,覓其魂息而無跡,故而驚覺有異!爲了隱秘成事,我以清氣傳信,秘予諸方。才於陰陽界內,諸聖聚首,我們坐而論之。”

【無名者】佈滿風霜的崎嶇的臉,蜿蜒的濁淚描繪着過往:“農家真聖許辛,說他在壟間聽虞周講過那個故事,但他回憶不起隻言片語,只說‘黍離或悲,人或搖愴。’……”

“縱橫真聖龐閔,說虞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找他取過材,可究竟取材的哪一點,他也沒印象。”

“我自負通曉陰陽,也記得虞周寫了一部非常誇張的小說,曾予我書稿。可那份書稿我怎麼都找不到了,小說的內容,我也一個字都想不起來。”

“不記得!”

“一羣尊得‘聖’名,自以爲掌控天地至理的人,竟然在同一個時候,針對同一件事情……全都不記得!”

【無名者】露出一個自嘲的悽笑:“有一種超乎想象的力量,把我們的認知抹去了,而我們全然無知!我們修行那麼多年,窮天地之理,對於虞周之事,只得一個‘好像有’!這是何等癡愚,有何顏稱聖!”

這個故事聽起來的確是非常恐怖。

一羣超越絕巔、接近超脫,有宏道之功業而名“聖”的強大存在,洞知世間真理的大學問家,竟然被某種超出想象的力量肆意擺弄認知。

但對在場的兩尊超脫者來說……

其實也還好。

尤其是凰唯真。

祂並不覺得更改認知有多麼匪夷所思。

畢竟從“凰五類”到“凰九類”,就是祂的創舉。

那是傳說、書刻,過去、歷史、現在,全都改變。讓“凰九類”成爲不可磨滅的現實。

祂本身即是從幻想中歸來的超脫者。

當年諸聖若在今,也當誦讀“凰九類、德不違”。

也就是超脫者,會在這種認知外。祂們的力量和認知早就超脫現世,不會被現世的改變影響。

所以唯一需要掂量的是……【無名者】所說的諸聖,包不包括那幾尊“至聖”?

【無名者】彷彿聽到祂的心聲,繼續道:“我們都知道,這件事情大概已經超出我們的能力,非真正超脫者不得解。”

“在好友的陪同下,我以陰陽之意往謁,問於至聖孔恪。”

“祂只說……子不語。”

“再問於至聖韓圭。”

“祂閉宮不應。”

“再問至聖墨祖……”

“墨祖消失了!”

【無名者】的眼睛,猛地睜圓了,像是重現當時的驚悚:“甚至祂的名字已經消失了!只剩下一個‘墨’字!”

“祂是在尋找答案的路上消失的!”

“所以後人稱祂,也只能言‘墨’,或曰‘墨祖’。”

“這個“墨”字是因爲顯學傳世而存在,而不是說祂與那種恐怖對抗後,留下了什麼!”

姜望這時才悚然而驚。

儒祖法祖都有名字傳下來,墨祖的確沒有名字。

原先他以爲是儒祖法祖還在沉眠,而墨祖已衰死的緣故——這理由的確經不起深思。

幾代人皇都死了,也沒誰留不下名字。

墨祖的情況,的確是有特殊的原因。

究竟是什麼樣的恐怖,才能夠抹掉一位顯學祖師的存在呢?

【無名者】又道:“你們是不是想問——爲何當時我們不去問三位道尊……現世最古老的超脫者?”

沒誰搭這個腔。

倒是【無名者】自己接道:“我們幾個在這裡討論,倒也不會被祂們聽到。”

“看你們一個個茫然的眼神,近古時代的煙塵,沒有落在這個全新的時代啊……”

【無名者】道:“道門最早是修行源流,後來是顯學第一。在諸聖時代,同樣在現世之巔。有大羅道主、玉京道主、蓬萊道主,三尊並世,也有一真道主鋒芒畢露——那時候一真就已經成道,統合道門內部自所有一真思想,成爲集大成的存在,第一個證道者。那時候祂所宣揚的道路,還是‘以永恆求一真’!”

“我們都知百家爭鳴,都知天下修行路,皆以道爲源。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諸聖不包括道門,至聖不包括道主。”

“不是我們不肯,是祂們不肯。”

祂就那樣掛在巖壁上,投來一種叵測的眼神:“後人總是想當然,將幾大顯學強行歸類,以爲都在百家之列,實際上當時並無此說,彼刻祂們絕不承認,現在祂們懶得迴應。”

其中深意雖未明言,卻已經十分明顯——

諸聖懷疑那種恐怖與道門有關!

所以隱匿,所以恐懼,所以抹去歷史嗎?

姜望本能地捏住了懷裡小財神的腦袋,捂住她的耳朵。下意識地想要拽着左爺爺走,這種事情……哪怕只是猜疑,是我們能聽的嗎?

【無名者】仍在講述:“我們在陰陽界中的第一次會議,代名爲‘尋找虞周’,這次會議沒有結果,只是在我們心中埋下了一顆恐怖的種子。此後歷史如你們所知的那樣前行……”

“事情真正發生決定性變化,還是我們開啓【蓮華聖界】的構想,打算永滌禍水的那一次。”

【無名者】的聲音重新變得凝重:“因爲長久以來的憂思沒有答案,我們心裡始終有一根刺,紮在我們的要害。令我們束手束腳,不敢大步前行。又一次陰陽界會議後,我們決定先除內患,解決現世範圍內我們還未能根除、而又藏有無限隱憂的病症。禍水便是第一個——那一次,我們暫止外拓諸天萬界之腳步,聯手於禍水宏道十年,正式開啓【蓮華聖界】。”

“那一次征程,諸聖齊聚,甚至儒祖和法祖都參與。”

“也正是在那一次,我們收到了墨祖的告警!”

“【蓮華聖界】的構想,正是墨祖早年提出,由我們聯手完善。而在我們聯手宏道於禍水的那些年,消失的墨祖始終在和那種恐怖對抗,最終默默無聲地衰死!”

“你們能夠理解嗎?”

【無名者】的殘軀在抖,也不知是因爲回憶的痛楚,還是熊稷的劍已經剖至下腹,即將完成分屍。祂顫抖着道:“墨祖或許就在我們身邊,或許就在我們眼前,這樣一尊偉大的至聖,一點一滴地衰死了。而我們全都……看!不!見!”

“甚至只有通過【蓮華聖界】,才能接收祂的遺念,才能得到祂的告警。”

【無名者】長長地喟嘆:“正是在那一天,我們下定了決心,啓動‘大成至聖’計劃。”

當初在禍水的時候,姜望一直在想,爲何諸聖當年會將【蓮華聖界】計劃擱置,轉而將之設計成一個留待時光發酵的局,這纔有後來的孟天海入甕。

從【無名者】此刻的說法,倒是一個很合理的解釋。

諸聖當時遇到了意外,臨時改變了計劃!

第八十八章 第一次見面,就見過你的裸身(爲盟主烏列123加第三更)第1125章 如此計昭南第1835章 未遂平生憾第二十二章 秉性忠良第一百二十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一百三十七章 故人心第2398章 有惑第920章 渡河而死第1428章 ?賊人休走第一百章 陰曹第519章 難求摯友第2560章 良圖第2287章 命衰矣第800章 北衙的未來第七十一章 狂徒第231章 禍氣第1805章 蘭因絮果第1458章 人生當見一驚鴻第1276章 ?風后密林(爲盟主叫我胡來大法師第303章 心甘情願第286章 烏禍之烈第1865章 再會第一章 他驚人的毅力並無觀衆第195章 解封演道臺第1810章 神霄之局第1604章 真火燎原!第647章 有錢人家第723章 畫眉第445章 前“夜”的侵襲第2429章 財神謫仙(月初求保底月票)第1084章 五馬客第915章 強突第318章 赤焰之尾第611章 駝峰第330章 勇烈第743章 爲師第401章 挑夫第580章 嘯海第952章 ?早生十五年第1566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2493章 真經難求第2592章 心中無事第1262章 ?好消息(爲盟主苟聖門下一紙人加第1722章 互爲魚餌互爲鉤第458章 人道二式第三章 此恨難償!第2510章 屍陀,吉祥(6k)第194章 兇屠第1027章 ?待良時 (爲盟主今白夜加更!)第1796章 血月落在羣山裡第二十二章 緊急徵調第262章 劫案第209章 自負生平第859章 你是何人第2596章 萬仙之仙第1258章 ? 勝者可以有閒情第1488章 觸手……不可及第2324章 一劍西來第2159章 大鬧天宮第2163章 掌中乾坤第1500章 一劍已驚鴻第2454章 觀瀾天字叄第2441章 見信速回第2301章 曾舉天第2447章 出門見喜第五十九章 蓮心一片紅第364章 樂候醉酒第2470章 不敢言名第九十四章 天雷地鼓第2160章 放吾心猿更新延遲通知第1718章 星月皆冷第2225章 長壽爲福,短夭爲殃第1393章 恐難戒言第1647章 今時人,古時路第338章 錦書來第2553章 人間各風雪第1541章 酒壚意氣曾少年第963章 不負我者,我必不負第2410章 此身爲旗第1374章 ?滿城雪第811章 海門第883章 幻第1133章 曾見天驍掌中舞(爲盟主是Ming呢加第192章 生來如此第1101章 蒼青第871章 歸祭第1627章 拂袖風雲動第1119章 ?英雄之志第1470章 玉線第2249章 北斗殺南鬥第1503章 來人第三十二章 八月高秋,故人安否第1236章 青羊鎮事第605章 殺意第1167章 ?“懂事”(求月票)第一百零三章 此中少年第1749章 舉我紫旗!!!第908章 爭隙第1272章 ?無可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