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1章 天子當國

bookmark

天京城自建立之日起,就號稱“永巋”!

這是古往今來最繁華的城市,也是茫茫現世最巍峨的堡壘。

它如一顆心臟泵動着中央帝國的鮮血,似一面旗幟張揚着中央帝國的威嚴。

在它建立的三千九百三十年裡,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動搖它。被它鎮壓的萬妖之門寂而無聲,被它封鎮的古今至惡之禪逐漸縹緲。天下中央,萬方來朝。

但今天,它動搖!

它一共只晃動了三次,但幾乎晃動了整座中央大殿的人心!

發生什麼事情?

吵架的顧不得吵架,站隊的顧不得站隊,看戲的也看不下去了。

殿中一衆大員,紛紛警醒。

平時鬥得再狠,中央帝國這艘鉅艦一旦沉沒,淹死的是船上的所有人!

“衆卿不必緊張。”

皇帝的聲音道:“動搖的確然是此方天地,但不是天京城——而是這座三清玄都上帝宮。”

轟隆隆隆!

大景帝宮收回了對所有人的限制。

中央大殿之外的視野得以清晰。

咆哮的氣流飄似尾羽,沉降的雲層好似山低,就這樣所有的風景都歷歷而下。

一衆天都官員這時候才發現,這座現世最巍峨的宮殿,竟已橫飛在高空。隨着大景天子視線的上擡而高升。

雲天何其廣闊,山河如此浩蕩。

天京城一霎都遙遙在下了,像是中域沃野上的小小泥丸——其它城池連泥丸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泥點。

先前甲葉撞響、慘叫連連,偶然沁進衆人之耳的懼怖,並不只是中央天子對宮衛的清洗。而是大軍集結,宮衛肅陣,整座輝煌帝宮啓動的預演!

皇帝只是抹掉了那些關鍵位置的不安全的人。

三清玄都上帝宮的前身,“大有空明之天”,在十大洞天裡排名第二。但作爲洞天寶具來說,它很可能已是天下第一!

因爲國家體制代表了當今這個時代,中央帝國代表了國家體制,而它又代表了景國!

傾天下之勢以奉也,它當然也有傾天下之威。

整座三清玄都上帝宮內,軍列遊集,兵煞騰雲。

令旗穿梭,繡物如有靈而張揚。

皇敕!

蕩邪!

中央八甲計有二十萬強軍,盡數填入此宮!

兩支八甲強軍已然各自合陣,像兩柄長刀歸於這名爲“三清玄都上帝宮”的猛將腰側。壯士仗刀,天下何當?

▪ttкan ▪C〇

大景宮衛盡數肅結,以堂皇兵煞填塞着偌大宮殿羣落裡的關隘,像是一塊塊散開的護甲,護住勇者的關節。

諸朝臣面面相覷,除了極少數的知情者,俱都人心忐忑,不知景天子意何在。

即便是“三清玄都上帝宮”,也作爲社稷之寶,幾千年都沒有挪動。上一次移動還是在景文帝時期,南下討楚,與章華臺硬碰硬,直接把那座天下前三的洞天寶具,砸成了離宮一座,幾千年都沒有完全修復,一直無法安進郢城。

景文帝一直說章華臺天下無雙,並不輸於三清玄都上帝宮,是他壓制了楚太祖,纔將章華臺擊破。

楚太祖則一直說三清玄都上帝宮是古今第一洞天寶具,中央帝國傾國勢以奉,遠邁諸寶,也就是他強過景文帝,章華臺才破而不毀,甚至將三清玄都上帝宮推回長河北岸。

時光浩蕩至如今,他們兩個或許已經分出了勝負來,但三清玄都上帝宮和巔峰時期的章華臺究竟哪個更強,卻成了一樁歷史公案,每每都能引發許多口水——或許只能留待將來。

社稷之寶不輕移,中央天子卻悍然啓動於今日,這是要做什麼?

景天子給出了答案。

他平靜地坐在那裡,像一座權勢凝結的雕塑。在殿中各異的眼神裡,發出近於永恆的溫緩的聲音——

“巫天師說得對,中央逃禪,中央失其責。”

“宗正是朕至親,天師是道國支柱,諸尊皆朕長者,亦道國之臣民,你們吵得讓朕心痛。這不是你們任何一個人的責任。超脫之責,非衍道可承。天下之垢,非臣民所擔。”

“沒有什麼藉口可以找,三脈交惡禪於中央,歷三千九百三十年而不移,卻動搖於今日,是朕之責也!”

他說道:“朕來承擔,朕來面對。”

中央逃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景太祖時期就在萌發,在景欽帝時期由蒼圖神支持、以神使敏哈爾爲引,這中間陸陸續續嘗試、屢有衝擊,一直到這一次,宗德禎以一真遺蛻行刺、景天子直接被捲進互分生死的戰場。祂在帝國大覆一真、中央天子負創的關鍵時刻逃脫了!

包括巫道祐自己都清楚,實在很難說是姬鳳洲的責任。

甚至他巫大天師自己的責任,都該比姬鳳洲要嚴重。

這位皇帝已經在那個位置上,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最好——是哪怕知曉一切、塵埃落地之後再重來,也很難做到更好的程度。也幾乎是他巫道祐等身而替之,想象力的極限。

但姬鳳洲說,這是自己的責任。

而他要如何承擔呢?

巫道祐藏在皺壑之中的雙眸,就這樣看着皇帝。

皇帝平靜地道:“朕當親征。”

仿如平地起驚雷。

此句予人心之震動,更甚於先時以爲動天京!

這……怎麼就親征了?

天子已伐一超脫,還要另伐一超脫嗎?

泱泱大景,國勢浩蕩,固然可以承受超脫兩徵,短時間內兩次超脫層次的大戰……天子本人還能夠承受嗎?

“陛下——”副相師子瞻愕然擡頭。

應江鴻更是直接站起身來,舉凡傾國之戰,他這個守天門的南天師來爲國當之。豈能輕動天子?且天子負創未愈!

皇帝只是繼續道:“按景律,囚犯逃獄,無非擒之,刑之,殺之。古今之惡禪,天京弗鎮,三尊未誅,舉世莫能鎖,萬軍不可圍,朕當親征以執!”

“爲天下不可爲是天下之君,殺天下不可殺是太平天子。”

“中央天牢逃禪是國家一等大事,誠如巫天師所言,不能隱瞞,不該拖延。但之所以朕默許這消息不及時公佈,是因爲逃禪已然發生。而朕不打算認——朕準備戰爭。”

皇帝彷彿坐在雲端,聲音響在每個人耳邊:“戰爭不能發生在天京城。”

他體現得如此遙遠,而又同每個人都這樣接近:“天子威嚴雖重,重不過天京城裡億萬百姓。諸卿家眷,畢生榮辱,也都在其中。朕亦如此!”

騰飛離京的是【三清玄都上帝宮】的主體,後宮六院都還留在天京城。

而璐王府、瑞王府、長陽公主府,更都是分建在帝宮之外的。

皇帝的決心已然彰顯:“天京一磚一瓦,不可隨葬於匹夫。景法一繩一律,朕必提劍以衡!”

大景天子要駕馭【三清玄都上帝宮】,離開天京城,甚至離開景國去戰爭——逐殺那自中央天牢深處逃走的超脫者!

“陛下!”就連宗正寺卿姬玉珉也回身來勸:“天子當國不可輕動,此去山長水遠,須知人心難測,更何況天意如刀!”

作爲景國開創年代的人物,當年追隨景太祖建國的強者,姬玉珉是當年移禪之事的親歷者,他完全明白中央帝國承擔的是什麼責任,也大概清楚中央天牢底下封印的是什麼樣的存在。

連三尊都未能將其真正滅殺,只可封鎮起來,交由國家體制最巔峰的力量來壓制,用時代洪流來消磨,以無盡時光來放逐。

就這,也還是讓祂逃脫了!

天子要駕馭【三清玄都上帝宮】去徵彼輩,最後要殺到何處?

這一路跨越多遠山河,橫穿誰家國境?

國勢能不能撐得住,皇帝能不能撐得住,且都兩說。

天下窺中央久矣!

豈不怕兩敗俱傷後,有人橫起一刀?

雖有霸國不伐的共識存在,但在近在眼前的巨大收穫面前,難道要寄望於他人遵守所謂“共識”?

如此大爭之世,禮義早已是一張廢紙。盟約都能撕毀,誓言都可背棄,共識算什麼!默契算什麼!

此即“人心難測”。

至於“天意如刀”,則是他更隱晦的提醒,他在強調那位逃離天牢的超脫者的手段。

今日朝堂中的種種碰撞,未嘗不受冥冥中某種意志的影響。

人心任性,往往是天意所引。

天子貿然移駕,說不得就爲其所趁。

但哪怕是並不知曉那惡禪手段的,僅聽姬玉珉這句,也是老成持重之言。

百官一時跪倒大片,皆懇聲以求:“陛下三思!”

晉王姬玄貞雙手一合,拜道:“天下之甲仗,若隨陛下移宮,則萬民何倚?一國之刀鋒,若盡仗於天子,則誰人握柄?”

“君乃上上之君,不可爲下下之勇。”

“臣匹夫也,願代陛下遠征。雖死無悔!”

如果皇帝是非要給三脈一個交代,一定要在中央逃禪這件事情上表現出態度,寧死不願以今天子請昔天子、大損威望,重蹈欽帝覆轍。那麼晉王願意來表這個態,甚至願意成爲這種表態的代價。

他姬玄貞代國而徵,沒誰能說帝室敷衍此事。他姬玄貞爲國而死,三脈或者也可以鬆一口氣!

皇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視線又自他而擴散至百官。

最後道:“諸卿愛國,故有良勸。”

“但朕擔天下,何能辭責?”

他一揮大袖:“朕意已決!”

“先有宗德禎馭一真遺蛻,後有中央逃禪。的確天心叵測,欲再試朕鋒——朕豈不如其所願!”

他站了起來,走下丹陛,在中央大殿裡,分列的百官中間行走。其身如山而撐天,其瘦如劍而剖地:“山河大地,皆從朕命,萬古千朝,伏於朕意。”

他的步子大而雄邁:“要教所謂天心知曉,這現世竟是誰人做主!”

轟轟轟!

三清玄都上帝宮高飛,現世皆驚。

離開天京城纔打這一仗,才更體現皇帝的決心。就像先前他選擇去郊獵,宗德禎的刺殺也選在他離宮之時——那是因爲宗德禎有替國的心思,也捨不得打碎了天京城。

才從中央天牢深處逃封的那位,可不會顧惜這些。早有準備的情況下,天京城或者也能自保,但逃禪事起突然,一時之間根本來不及穩妥應對。

超脫之威,不能相制。投鼠忌器,此戰必輸。

等那位逃犯離開了天京城,再上去追殺,才更無所顧忌,可以展現全力!

巫道祐一時不語。

他本心也想勸皇帝幾句,在當前這個階段,皇帝出事對哪一方都沒有好處。他要爭的是大羅山的利益,自身的利益,並不想爭姬鳳洲的命。

但姬鳳洲難道是破罐子破摔,逞意氣之勇的人嗎?

這位皇帝究竟有什麼底氣?

難道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一真遺蛻已經被他掌控?他可以馭一真而傾國?

又或者姬玉珉可以馭一真,天子傾國,如此乃成兩尊超脫戰力?

可姬玉珉的勸阻,卻也不像演戲……

巫道祐知道這位皇帝心思淵海,向來看不透。但怎麼也想不到,都帝宮離京了,還看得這樣迷惘。

皇帝還在巨大的殿堂裡邁步,在百官的注視和拱衛中往前,一邊走一邊道:“冼南魁!命爾神策守天京!”

棗紅臉的大帥大聲應喏,排衆而出,踏出三清玄都上帝宮,飛落天京城。

皇帝又令:“匡命!淳于歸!命爾等各自統軍,令歸一處,以軍勢奉國,隨時等待朕的命令!”

新上任的天都元帥匡命,履職不久的皇敕副帥淳于歸,同時一拜,一前一後走出中央大殿,各自歸陣,各統大軍。

皇帝又令:“着晉王守天京!”

他稍一停頓:“若朕此伐無功,則必無幸,國家社稷不可有失,青女、白年、簡容,擇一可繼!晉王臨機,不可如朕猶疑。”

又補充道:“若國家危難,小兒輩不堪用,晉王自取罷!”

姬玄貞本來已經拜倒,又悚然站起:“陛下——”

皇帝此時已經走到大殿門口,整個中央大殿裡的官員都隨他轉向,隊頭轉隊尾。

晉王在百官最後。

皇帝不回頭,只是一拂袖:“此君命!不復言!以江山爲重!”

姬玄貞再次如山拜倒:“臣必爲天子守社稷,臣不死,則天京不搖!”

就此大步而去。

皇帝又令:“南天師!晉王用政,天師用軍,朕在外,國家有賴!”

應江鴻本有千言萬語,但君命已出,軍令已下,他再不復言,只鄭重一禮,離殿而去。

皇帝一步踏在門口,往眺萬里,只道了句:“江山仍在,社稷不移,朕爲天下徵——有三大天師並宗正隨朕往伐,足矣。”

一拂袖:“都退下吧!”

百官皆拜,除了部分需要輔助支持三清玄都上帝宮運轉的,齊齊落下天京。

此青天白日,但見百官如星落,帝宮如月升。

現世轟隆,神陸搖動!

這是最後一個劇情,結卷肯定會加更爆發,提高閱讀體驗。

但今天加不動,剛開戰,接下來的內容需要再磨一下。

才寫完誅殺無名者,楚帝退位,腦子不夠用,精力也跟不上。希望體諒。

第2453章 持刀者誰第1104章 逢山鬼第152章 爲衆人抱薪者(爲盟主烏列123加更3第664章 無心之緣第574章 大幕高估自己了……再續三天假第396章 榮名:太虛六合第979章 鏡花 (爲盟主林又雪加更)第532章 東街口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間炙熱第五十四章 走出神話第1782章 水月第1420章 茫然的山海遊記第939章 殺意藏鞘 (爲盟主安淺凌加更)高估自己了……再續三天假第1683章 留步!(爲大盟燕少飛加76/78。)第969章 驚聞第1538章 奪帥第397章 人力有時而窮第2224章 壽星嘉賀, 闔家健康第679章 好久不見第1409章 王者所居 (爲一萬二月票加更)第325章 幽雷禁法第258章 我等你特輯番外·鳳溪第1832章 衆生有憾第2295章 如果不能再見第1908章 萬般不足夠第926章 無舟可渡第573章 戲本第2517章 佛陀贈我蘭因夢第1177章 羣星閃耀時(最後一天雙倍求月票!第1179章 ?迎面如刀第240章 黑紅爲子,屠此大龍第858章 爲何而死第2264章 叩門第210章 嘉城第2282章 摩睺羅伽亂披風第1367章 此後他們稱之爲“月”第1702章 論功論德第660章 必不生怨第2236章 神龍潛淵第845章 覺悟第1571章 不敢有蟻潰第1760章 我怕猿仙廷誤會第707章 解釋第1479章 離不得(月底求月票)第872章 “異化”第1017章 ?自此以後十九息第2155章 在日落之前第2504章 有酒有歌第1828章 壁立千仞,非無慾而剛(請假補更5第316章 一路殺穿第九章 哀心如死第993章 ?以待來日第397章 人力有時而窮第1852章 不必有我第154章 你以爲的正義第1770章 天下皆幻,永生一真第817章 你不夠第1144章 ?披衣而起第四十三章 古義今尋第2184章 先削帝號,再削長生第161章 還有誰知……鳳仙張!第2294章 長旅第1826章 壯哉斯名第1590章 月光如水照岷西第508章 天魁第1280章 隔帷兩世第313章 會獵於赤尾第1754章 今日無風雨第2510章 屍陀,吉祥(6k)第2251章 九鳳齊天第1292章 ?留待他日賞第2289章 滄海橫流亦從容第451章 源水第536章 保護第346章 神道第720章 問世間誰能無愧第1415章 升龍宴,君子論第903章 當賞第719章 伏手第2599章 遂有天魔生第516章 “老朋友”第750章 “再戰真人”第1286章 ?不悔此時第1375章 ?共祭第九十四章 良夜(求月票!)第756章 如在昨第918章 現在不是開玩笑的時候第九十六章 太上忘情第九十章 我所見者第1574章 爭門第727章 ?日落第177章 勝者(爲盟主阿甚的小棉襖加更1/3)第966章 五仙如夢令 (爲情何以甚的帥氣加更第二十二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六十一章 八門法界,衆生平等(最後一天求月票)第1655章 如得廣聞第162章 最強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