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海寺,大雄寶殿。
楊廣聽到易風在狐狸澱遇襲的消息後發怒了。
時間能改變一切,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過去,楊廣對於易風的觀感已經完全變了樣。
開皇十八年的年終末尾,三天不止的霏霏雨雪,籠罩了大隋河南鄭州滎陽。汴河早已經冰封,河岸邊的數行揚柳,也掛上了一層冰棱,銀裝素裹,閃亮晶瑩。汴河邊上的代海寺自北魏建寺以來,一直香火旺盛,尤其是在傳說觀世音菩薩北行渡人,移居滎陽,從此滎陽護城河開始隨海水潮汐漲落,越加使得這座供奉觀音的道場叢林多了幾分神秘莫測和法力高深之感。無數善男信女,香火不斷。
七層高的千佛塔,九丈高的滴水觀世音金身,還有剛剛落成不久的雄偉大雄寶殿,更讓代海寺如今越發的遠近聞名。臨近年關,許多善男信女不遠百里趕來燒香拜佛。甚至已經有不少人提前半個月就開始住在寺邊,準備爭搶上明年元旦的頭一柱香。
暮色雨霧中,代海寺傳來暮鼓鐘聲,在代海寺前汴河口那塊依託着佛寺而興量的河口草市,各種喧囂的草市叫賣聲、汴河冰上鑿冰釣魚的,冰上跑馬的,也都隨着這佛寺暮鼓鐘聲漸漸收歇。
大雄寶殿,剛剛換上了由晉王楊廣獻上的龍涎香燭,數十支粗壯的龍涎香燭燃燒着,發出紅亮的光焰。香燭裡摻入的龍涎香隨着一點一點的彌散開來。燭火驅散了殿內的陰暗,映照着殿中蒲團上正強壓怒火的晉王楊廣還有一旁神色淡然的揚州‘張三郎’。
殿裡沒有其它人,晉王楊廣入京。經鄭州時路遇大雪,暫時逗留,慕名前來代海寺拜觀世音菩薩。
世所皆知,當今天子乃是佛家金剛,誕生在馮翊的般若尼寺,由比丘尼智仙撫養長大,向來崇佛。北周之時。佛教盛行,周武帝滅佛毀寺。佛教曾大受打擊,但楊堅一即位後,便立即開始重尊佛教,不但自己帶着禮崇佛教。還讓百姓抄寫佛經,官府修建佛寺,就在開皇十八年一年,大隋就在全國各地修建了三千多座佛寺。天子如此重佛,晉王楊廣自然也不例外。楊廣在江南,就十分尊崇佛教。楊廣在揚州,不但建立慧日、法雲兩道場,還把江南佛界德高望重的僧人都請到揚州,給予優厚的待遇。讓他們整理經藏,研究教義。特別是他數次遣派使者迎接當時江南佛界最有名詞的智顗大師到揚州,智顗三辭而不至。楊廣不但沒有生氣,反而一次次禮下於人,最終將他請動來到揚州。
十一年,楊廣特於揚州設千僧大會,歡迎這位佛家高僧到來。就是在這次大會上,智顗爲楊廣受菩薩戒。取法名總持,尊稱總持菩薩。楊廣則爲智顗上尊號智者大師。
菩薩戒又名大乘戒,涵蓋了七衆戒,類似於八戒,但又超勝一切戒。
因此,在佛家中,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均可受持。
楊廣受了這大乘戒,既算入了佛門,又不必出家,算是在家修行的受戒居士。
去年,楊廣派人再迎智者大師往揚州。智者大師抱病前往,卻在途中病逝。今年,楊廣依智者遺願,在天台山建天台寺。這次來代海寺,楊廣也是來請代海寺的僧人爲智者大師唸經。另外,也是爲在此秘密與易風會面。因爲楊廣的到來,向來香客不斷的代海寺也不得不臨時關閉山門,只讓楊廣等入寺。不過今日也有例外,揚州大族張氏三郎一行卻得以悄悄入寺。
這次楊廣入京,不但帶着一家人上京,還把揚州匯聚的高僧大師們一起請來一起北上入京朝見天子。此時的代海寺內,高僧雲集,江南名僧有智脫、洪哲、法澄、道莊、智矩、吉藏、慧覺、慧越、慧乘、法安、立身、法稱等等,無一不是名重一方的高僧大和尚。
不過此時的大雄寶殿裡,卻只有楊廣和三郎,只是此三郎不是張三郎而是易三郎。
晉王楊廣,剛過而立之年,美姿儀,面目英俊,眉宇間躍動着勃勃英氣。一襲黃袍在身,臉上沒有半分年輕國王的浮躁,不過與往日那個事事穩重的神態不同的是他此時臉上多了幾分怒氣騰騰,甚至隱含殺意。這殺意自然不是衝着易風來的,今天,易風終於抵達河南,悄悄到達鄭州以揚州張三郎的身份進入代海寺中與楊廣會面。易風如實的把在幽州遭遇到黑風賊數百賊子伏擊,並把幕後顯然是由漢王楊諒操縱的事實全盤說了出來。
楊廣一聽說漢王先前派人前去懷荒索要錢財,被易風果斷拒絕後,居然又暗中派出馬賊伏擊攔截,他的神色就變的嚴峻而隱含殺氣了。
大半年前,在江淮初見易風,雖然發現易風居然是自己的私生子後有些震驚,但也多是震驚而已。帶着對當年元氏的那段最早的愛戀的記憶,對這個私生子他有幾分庇護之情。雖然明知對方是個馬賊,可也依然存了維護之心,但沒有想過太多。庇護之時,心裡還想着如何不讓這個突然出現的私生子危及到自己的地位。因此最後不是讓他留在身邊,而是遠遠的打發去了塞外北疆的懷荒。只是這個私生子總是讓他預料不及的,短短的時間,那個曾經讓他隱隱有些避之不及的私生子,居然已經如此不可忽視了。
如今的易風,已經是天子都爲之掛念的皇孫,是東宮的嫡子。手裡還掌控着一支大軍,一個流金淌銀的懷荒。現在的易風,對於楊廣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對於他暗中謀劃的那些,更是有極大的幫助。他需要易風的支持。不可缺少。
其實剛剛他臉上的怒氣與殺意,有三分是真七分是假。他對於楊諒敢向懷荒伸手十分憤怒,因爲他早已經把懷荒當成了是自己的地盤。是自己的錢糧財源之地。特別是在易風先前將兩千匹上等塞上戰馬秘密送到江南後,之後又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再向他秘密提供五千匹戰馬以及數千套的鎧甲軍械後,楊廣對於易風這個私生子已經看的不比自己的那兩個嫡子輕了。前後加起來就是七千匹戰馬啊,以後還能得到更多的戰馬,這對身處於江淮不產馬之地的楊廣來說這是極爲重要難得的。尤其是在天子去年剛剛大規模的全面清理了牧場馬政之後,楊廣想要從朝廷的牧場裡伸手,已經不可能了。而在這個奪嫡的關鍵時候。一支忠於自己的力量十分重要,而騎兵更是重中之重。
楊廣知道自己的這個五弟因是天家幼子。不同於他們這幾個哥哥早就出鎮就藩,楊諒一直留在宮中,十分得二聖喜歡寵愛。正是仗着這份寵愛,楊諒對於大隋朝沒立過寸功。卻輕鬆的擁有了諸兄弟們都沒能得到過的最強的幷州地盤。在太子失寵,秦王被禁,蜀王向來風評不好的情況下,如今向太子之位爭奪最有利的競爭者就只有楊廣和楊諒了。
楊廣也從所未有的對於這個五弟生起了防範之心,楊諒向易風伸手,就是在向他楊廣發起挑戰,這絕對是不能忍的。
不過他心裡又有幾分高興,高興於易風能如此不拖泥帶水的拒絕了楊諒,甚至還做出了那般明顯沒有轉寰餘地的迴應。而楊諒沒出所料的派出了山賊伏擊易風,兩人之間的關係再不可能緩合,楊廣也心裡暗鬆了一口氣。易風的作爲。正讓他和楊諒從此再無緩和可能,如此一來,易風只能是堅定的站到自己這一邊了。
這次會面,是這父子攤牌的重要時刻,年輕的晉王楊廣揣着一顆狂跳的野心,向跪坐在觀世音金身前的兒子易風望去。只見易風神情平常。氣宇軒昂,整個人靜穆沉穩。這讓楊廣對這個兒子越發的讚賞起來。臨大事越沉穩,這也讓楊廣這段時間來心裡一直擔憂的心慢慢放了下來。這樣的易風,是個冷靜的讓人震驚的年輕人,從他身上楊廣看到了自己。但正是這樣的冷靜的易風,讓楊廣相信,他肯定早已經明白了要如何選擇如何站隊。
他想到了近一年前在江淮的第一次見面,易風主動來見自己,那時他正和高家姐妹被他圍困在高家莊裡,生死懸於一線。
初次見面,兩人都爲他們的相貌如此相像而驚訝,更爲之後的父子重逢而震驚。但現在想來,那天初次見面,留給他印象最深的還是易風當時一語道破他奪嫡圖謀,甚至還給他出了許多大逆不道的建言。雖然那些謀劃,其實很多都是他當時已經正在實施或正準備實施的,可那份見識依然讓他震驚。因此,他才收起了除掉這個節外生枝的打算。現在,時間過去這麼久,這個私生子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當初留下他有多麼的正確。
即將入京,這次入京,京師必然會有一番龍爭虎鬥,楊廣雖然手上已經有了不少籌碼,但當初的一個小兵,卻已經過了河,直逼老帥,轉眼間,易風這隻小棋子竟然成了他手上最重要的一張牌。入京之前,他需要先與他達成進一步的穩固約定。
時隔大半年後,父子再次重逢。
楊廣心情感嘆,打量着眼前儀表堂堂,偉岸英俊,比起當初更添幾分沉穩大氣的易風,一身紫袍,頭戴折上巾,腰佩寶劍,頜下甚至已經有了短短的鬍髭。
“七年前,我在揚州舉辦千僧大會,請來江南佛家高僧智者大師爲我摩頂受戒。”
易風覺察到楊廣話中有話,因此沒有插話,安靜的聽着。
楊廣好像陷入回憶之中,沉吟半響,許久才又道:“你知道嗎,七年前,正是你母親去世的那年,你知道她是怎麼死的嗎?”
“民間傳聞,元妃心疾暴斃而亡。”易風淡淡道。
楊廣聽到這個回答明顯的一愣,其實關於元太子妃之死,是一樁早就公開的秘聞。當年元妃暴斃,獨孤皇后很快就查明瞭真相,元太子妃是被雲昭訓毒殺,而此事還牽連到太子。太子同意,雲昭訓策劃,然後一個醫者執行。當年獨孤皇后雖然查出了真相,可人已經死了,加上太子妃沒有子嗣存留,而云氏卻給太子生了四子,且這事真要公開,那太子也無法脫離直系。最後,此事也就此壓下,宮中下了禁口令,不得外傳。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元妃真正死因,還是很快就傳了出去。但事涉太子,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當初楊廣正好回京,獨孤後親自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楊廣。
楊廣相信,以易風如今的能力,應當是早當清楚元妃之死真相的。卻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居然是這樣的一個回覆。
“她是被太子和雲氏謀害死的,在湯裡下了毒藥,直接被毒死了。此事千真萬確,當初皇后親自查實,並告訴我的。”
易風嘆氣:“大王是要奪天下,坐天下的未來至尊。那麼早就當明白,真相有時並不是很重要,證據更無所謂。真相如何,有無證據,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要怎麼做!一直執著於真相如何,執著於追求證據,那只是弱者的表現。就如元妃之死,皇后早已經查明真相,掌控了確切證據,可是事實的結果呢?不了了之!爲什麼會這樣?因爲那個人是太子,他是國之儲君。只要他一天太子之位不廢,那麼就算他謀殺妻子,又如何?”
楊廣驚詫,面色動容。
“當年我從皇后處聽聞這個消息後,震驚萬分,悲傷不已。回到揚州後,就遍召高僧,舉辦千僧大會,還請智者大師爲我受菩薩戒。其實,天下又有幾人明白,我當時做的這一切,其實並非是因爲我如何尊崇佛教,也非是因爲我想要借佛教來安撫江南,其實我做的這一切,只是因爲你母親。我那時就發誓,一定要讓太子爲此付出代價。”
“大王睿智,要想向太子討回這個公道,最好的做法就是將他的太子之位奪去,讓他成爲一個廢人。非如此,不能報此仇。”易風陰沉低語道。
楊廣沉默許久,終於放下心來,易風對太子如此怨恨,再不用擔心回京後易風的立場了。先與漢王結怨,又與太子生死不兩立,易風今後只能站在自己這一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