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122585、書蟲巨石的支持,謝謝!)
大興宮總體上分爲三個部份,中部皇宮大內,西側爲服務供應部分及作坊掖庭宮,東部是太子東宮。其面積,約相當於北京故宮五倍之大。
皇宮大內最主要的大殿是大興殿,又俗稱金鑾殿,其殿後是宮內第一條東西橫街,也是朝區和寢區的分界線。橫街北即是寢區,正中爲兩儀門,門內就是寢區正殿兩儀殿,由廊廡圍成矩形宮院。
隋立國後禮制上是遵漢魏舊制,多依周禮。宮中劃規爲朝區、寢區、苑囿三大部份。而朝區又分爲外朝中朝內朝,金鑾殿大興殿其實只是內朝。朝區爲處理國政、舉行大典的辦公區,象徵國家政權;寢區是皇帝的住宅,代表家族皇權。朝區正南是宮城的正門承天門,這裡是元旦、冬至舉行大朝會等大典之處,相當於周代宮殿的大朝或外朝,在國家禮制上,這纔是宮中禮儀中最重要的場所。在承天門外左右,建有高大的雙闕,闕外就是外朝堂。
而大興殿,其實禮制上屬於中朝,是皇帝初一、十五日舉行朔望朝會的聽政之所,除了初一、十五,非特別原因外,其實皇帝並不是在這裡聽政的。皇帝平時真正的聽政之所,是在內朝,也就是大興殿後面兩儀門內的正殿兩儀殿。平時皇帝召見重臣,基本上都是在兩儀殿中聽政議事。兩儀殿東面是萬春殿。西面是千秋殿,這三座大殿各有殿門,由廓廡圍成巨大的宮院。三殿並列。在三殿之北是宮中第二條東西橫街,街東日化門,街西月華門,橫街以北就是后妃們居住的寢宮,臣子等就不能入內了。這部份的正殿是甘露殿,殿東神龍殿,殿西安仁殿。同樣三殿並列,以甘露殿爲主。各有殿門廊廡形成獨立宮院。前後兩列,每列之殿是寢殿的核心,有圍牆封閉,其中兩儀殿和甘露殿性質上近於一般邸宅的前廳和後堂。甘露殿之北即苑囿。有亭臺池沼,其北即宮城北牆,有玄武門通向宮外。
說白了,大興殿、兩儀殿和甘露殿這三大宮殿羣,其實就相當於天子楊堅的前廳、書房和臥室了。
正旦和冬至時,楊堅在承天門雙闕外朝堂上舉行大朝會,以及特別之時在此舉行大典。而初一十五朔望之時,則是在大興殿上聽政。平時之時,則是在兩儀殿聽政。
但如果是平時辦公處政。楊堅卻更多是在甘露殿裡批閱奏章處理政務。大殿裡書籍盈架卷帙浩繁,原本就收集了許多孤本經卷,當初漢末中國開始歷經漫長而又混亂的分裂時代。漢民族陷入長達數百年的廝殺戰亂之中,春秋、漢代的文化典籍大半毀於點火,開皇三年,楊堅下詔求書,獻書一卷賞絹一匹,一時間民間異書。往往間出,經過十幾年的時間。朝廷擁有了三十餘萬卷,七千多類的圖書。楊堅特意建築了一座觀文殿用以藏書,不過甘露殿裡的這些藏書,卻非民間獻書,這些書紙張更加精美潔白細緻,印刷也更加的精美,字跡清晰墨跡乾淨,尤其是裝訂之法十分新穎別緻卻又遠勝從前。書的種類更是繁複,佛經道藏,詩書經典,周易春秋,詩詞歌賦,傳奇話本小說等等不一而足。此時甘露殿中,擺滿兩側牆壁的紅木書架上,就全都摞滿了這些精美書籍。而這些書籍,全都是由新冊封爲趙王的皇長孫楊林所進獻的。
皇孫楊林入京後,向天子進獻二物,一是塞外漠北優良戰馬一萬匹,另一個就是這懷荒印刷的精美書籍一萬本了。雖沒有進獻給天子一兩金銀,一串五銖,但楊堅卻對這兩份禮物十分高興。
一萬卷新書擺上甘露殿的新書架,雖然事務繁忙,可卻有許多書都有翻動閱讀過的痕跡。在碩大的御案上一角,還擺着一本翻開的三國演義,顯示着主人最近正閱讀這本作者署名易風的奇特小說。在碩大几案之後的正面牆上,懸着一塊黑板泥金的大匾,上書宵衣旰食四個大字,這是天子當初遷都入大興後親筆所書,一直懸掛在這裡,時時警示着天子自己勤政。而他也確實如此般做到了,每天天還黑着沒有亮就開始穿衣起牀理政,每天一忙碌起來,往往都不能按時吃飯。
按規矩,甘露殿其實是皇帝的寢宮,外臣都不得擅入,就是後宮妃嬪們,無旨也是不能擅入的。不過楊堅有時忙起來了,也顧不得那些,經常召三省六部五臺九寺十二衛府的重臣要員們應召入宮前來,在這裡直接垂詢軍政大事。有時忙碌上頭,甚至也沒時間去後宮嬪妃們的寢宮,就直接叫陳、蔡二妃前來應侍。而獨孤皇后宮中地位超然,卻是不用遵守這些制度,居住於立政殿的獨孤皇后,有事情找皇帝時,往往都是直接過來。
雖是臘月時節,但殿中燒了銅盆炭火,甚至宮殿營造之時牆壁裡還留有專門的煙道,外面生起火來,煙往牆壁走,雖寒冬臘月,宮殿內也溫暖如春。
今日雖非朔望大朝之日,但今天拜封了北伐突厥的元帥和各路行軍總管,另外還正式拜長孫楊林爲趙王、上柱國、司空、雍州牧和幽州大總管,因此,今天的朝會是中朝的大興殿上開的。這個時候廷議已畢,楊堅直接回到了甘露殿中,剛一坐定,內侍省內侍王海就馬上召御膳房準備點心。隨時侯命的御膳房動作很快,很快就擺上一桌的茶點,琳琅滿目不下十幾樣。若是早個十年,這樣的茶點肯定會被楊堅斥爲奢侈,但是這幾年,楊堅年紀越來越大,對於生活,雖不至於處處求奢侈。但也不再一味堅持儉樸了。折騰了大半天的楊堅,早已飢腸轆轆。小宦官添一碗加了蜜棗枸杞的八寶粥捧上,楊堅接過就喝。三五下將一碗粥喝完。剛入下碗,卻一眼瞥見桌上還擺着一個晶瑩如玉剔透的白瓷瓶,透過薄如蛋殼晶瑩剔亮的瓶壁,能清楚的看見那瓶中裝着的是紫色的液體。
“這是什麼?”楊堅問。
小宦官如實回道,“回稟至尊,這是皇后差人送至御膳房的紫酒,說是讓傳膳時進給至尊。”
“紫酒?”楊堅有此疑惑的問道。朝廷禁私釀兩年,但並不是真的就禁絕飲酒。只是爲了節省糧食而已,實際上朝廷還是有專門經營釀酒的官釀酒坊。不過宮中有來自各地的貢酒以及宮中御釀,但是這種紫色的酒還真是沒見過,更何況居然還是皇后弄來的。
小宦官只是辦事的。哪裡知道的那麼多,一時怔在那裡,不知如何回答,頭上馬上冒出汗來。還是王海見狀連忙上前,打開了木賽,頓時一股醇香瀰漫開來,這下連楊廣都不由的有些迷醉這股香醇之中,揮手示意王海倒酒。王海拿過一隻夜光杯,爲楊堅倒了一杯美酒。不過倒完後,卻又特別把酒杯端起來搖晃了一會,才捧到楊堅面前。見楊堅面有疑問。忙道:“皇后送來這紫酒,乃是選用最上等的桑椹果,採用最新的釀酒技術釀製,這種酒已經非普通糧食釀酒,雖用桑果而又米麥,但聽宮中御醫們研究卻發現。這種紫酒不但味道更醇厚,芳香迷人。而且口感極佳,最爲珍貴的是這種酒還有養生保健之功能,實爲良藥。具有滋陰補腎名目,養血補血駐顏,烏髮生髮防脫髮,以及治療關節疼痛、治便秘、胃病、排毒等諸多功效。這種酒十分寶貴,飲用之前也還需要一道特別手序,那就是得先醒酒。醒過酒後,再飲,味道更佳。”王海如同一個優秀的推銷員一樣,抓住機會向楊堅推銷起來。
聽王海說的這麼神奇,而且這酒是皇后送來,又經過御醫推薦,楊堅也不由的大感興趣。他端起舉杯,舉杯觀望許久,見這酒液紫色,香氣四溢,光看外表和聞其氣味,已經確實相當不錯。當下先放到鼻子前聞了幾下,深吸一口氣,細細品味,然後放到脣邊,輕抿了一小口。
酒一入喉,他就立即發現這酒也普通酒的不同之處了,首先就是比原來的酒要有勁的多。但這酒有勁,卻又並不是衝也不嗆,吞下去後,再細細品味,馬上就能感覺隨着酒勁升騰的還有純正的口感,以及清亮的色澤,伴隨着那四溢香氣的是濃香味醇,綿軟乾爽。楊堅雖不是馬上打天下的皇帝,但楊家也是關隴軍事貴族起身,加上關隴地區崇尚武風,性格也相當豪邁,因此這種略帶着些衝勁的紫酒,卻讓楊堅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好酒!再來一杯!”楊堅品着品着一杯酒已經見底,當下面上帶着泛起的紅光,大聲叫好,又讓王海滿上。
王海給楊堅又倒了一杯,“聖人吩咐過,紫酒雖好,可千萬不要貪杯,一次當飲三杯爲最,再多就不免過了,過則不及。”孤獨皇后與天子楊堅在宮中被並稱二聖,皇后說的話,有時候在宮裡甚至比皇帝還管用。
“這酒真的是桑果釀造,不用糧食?”楊堅放慢速度,慢慢品味,皇后交待了只能喝三杯,他也就打算只飲三杯。不過他馬上想到了一個問題,酒是一種相當不錯的商品,可酒卻偏偏又耗用糧食,如今大隋與突厥將展開大戰,對糧食的需求更大,這個時候他可不能因酒而浪費寶貴的糧食。
“這酒是趙王進貢宮中,趙王除了進貢紫酒,此外還有各種珍釀,據趙王所說,這些酒絕大部份都是採用各種水果爲主料釀造,僅僅是添加了少量高粱摻入配製。”
楊堅聽到酒是楊林進貢的,當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楊林在釀酒,而且釀造的規模還很大,這事情其實楊堅是知道的。特別是因楊諒因懷荒的酒坊而與楊林關係不睦後,他更是派人深入調查此事,對懷荒的釀造販酒之事,也瞭解的越發的深入起來。他知道,懷荒的酒坊其實是私酒坊。而懷荒這個走私違禁的酒坊產能相當的大,據報每天能產酒十萬斤以上。而且懷荒的酒質量極佳,十分深受歡迎。每天都有無數的商人跑到懷荒去買酒。甚至出現有價無市,供不應求的現象,甚至連他們的訂貨單都已經炒的火熱,成爲商人們爭相交易的一種“商品”了。楊諒正是因爲如此,纔想要謀奪楊林的這份產業,但卻被自己的長孫毫不給情面的拒絕了。原本他還有些震怒,楊諒巧取豪奪。甚至奪到自己人身上了十分可惡,可楊林身爲皇長孫。居然不顧法令,私釀販酒,而且又是在眼下朝廷與北方大戰之前,這時耗費大量糧食去釀酒販賣。更是種沒有大局觀的做法。但是經過深入調查後,卻又發現,楊林釀酒,卻並不怎麼耗費糧食,這是一個十分讓人難以相信的結果,可事實卻就是如此,據說楊林有種特別的配方,是用水果釀造,而且還可以直接用水勾兌。可只用極少量的給畜牲吃的高粱,加以水果,再用勾兌之術。就能釀出源源不斷海量的極受歡迎的美酒。雖然他想不明白楊林是如何變出的這個戲法,但既然楊林釀酒沒有浪費糧食,那楊堅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楊林是皇長孫,在懷荒鎮守,朝廷又沒拔過軍餉糧草,他自己也需要錢糧來源的。若是一般臣子。楊堅已經可以據此降罪了,但既然是皇孫。這就是件不傷大雅的小事情而已。
此時親口品償到懷荒不用糧食生產出來的神奇美酒,楊堅也確實十分驚訝。
“這個須彌,這是不務正業。堂堂皇家嫡長孫,居然去釀酒販賣。現在起,他就是一品趙國王,又是幽州大總管,這次又授任北伐突厥的東路大總管,朕對他還寄予重望呢,希望他以後能多做點正經事,也多爲朕分擔點擔子。”說話間,楊堅的眉頭也不由的挑了起來,到了此時,他心頭其實也還拿不定,自己這次將楊林如此高高捧起,授予重任,要藉助這位皇嫡長孫來平息眼下朝中太子和晉王二黨越來越急迫激烈的矛盾之舉,是否是步好棋妙着。但願能夠奏效,與突厥大戰在即,這將是場關乎大隋國運命脈的大戰,他必須舉國用心,團結對外,絕不能在此時內亂黨爭。東征失敗之後,他想了許久許多,最後認爲,東征失敗,有一個很重大的原因,就是因爲諸皇子之間的矛盾,正是因爲太子、晉王、漢王三皇子之間的爭奪,大大影響了這一戰的結果,導致了東征大敗。輸了東征之戰,大隋還只是元氣小傷,大隋還承受的住。可是對突厥之戰,大隋卻只能勝不能敗,也敗不起。
這個時候,不管如何,他要做的都是得把朝內爭鬥壓下去,先把這一戰打好再說。可他也知道,太子無能,雖有高熲等相助,但太子黨和晉王黨的鬥爭形勢越見清晰,很明顯,晉王一黨已經全面壓制了太子一黨,若是他再不干涉,只怕到時形勢就會失控,朝中必要大變了。爲了避免在這個關鍵時候朝中發生動亂,楊堅也只能暫時把原本心裡換儲的心思打住。
甚至爲了壓制晉王一黨,他還不得不把太子嫡長孫,皇嫡長孫楊林在這個時候極爲高調的捧起。封趙王、拜上柱國,晉司空,授雍州牧,乃至加封幽州大總管,其實都只是爲了借楊林來加強太子黨的實力,用以暫時壓制晉王系,來增強朝內的平衡。
這一步棋走的大膽,畢竟楊林回朝不到半月,歸宗也不到半年,這樣的一位皇嫡孫,其實籌碼並不重,可這個時候,楊堅也確實沒有什麼更好的籌碼了。本來廢儲換嫡也是他心裡的想法,可誰又知道最後關鍵時候,突厥人卻又趕來插上一腳,尤其是在經歷了東征高句麗大敗後,楊堅不得不小心謹慎起來。這個時候,換儲之事不得不暫停,反過來又得打壓晉王。本來楊堅是想要用漢王楊諒來打壓下晉王,平衡下勢力。可漢王楊諒這個小兒子,卻是讓楊堅大大失望了。
甚至這一次,他其實並不想讓楊廣掛帥的,他更想用太子掛帥,用高熲統軍,然後讓漢王和蜀王、晉王三位皇子各擔任一路大軍名義上的統帥,可最終,太子漢王一個不如一個,關鍵的時候全都慫了。弄的他最終不得不讓楊廣來擔任這次大軍統帥。漢王的不堪大用,使得楊堅不得不轉而把楊林推到臺前來,借用楊林皇嫡長孫和東宮嫡長子的這個名頭,來和晉王對抗。甚至最終,爲了加強楊林這個籌碼的份量,他不但封了楊林爲國王,還封了司空、上柱國、雍州牧這些銜頭,甚至最後把楊諒的幷州大總管太行以東北部的十一州之地,加上新規劃出來的三蕃羈糜二十一州,給單獨組建了一個幽州大總管。
一切能做的他都已經做了,剩下的就看楊林的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