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以爲能將文官集團慢慢的拖垮後屈服自己的意見,但他實在是不瞭解這些文官。批評他的人遠沒有氣餒。用皇帝自己的話來說,他們不顧懲罰以博取當前的名聲。
早在皇帝‘罷工’初期,大理寺評事雒於仁上書批評皇帝,說他有‘酒色財氣’四個毛病。說神宗“嗜酒則腐腸,戀色則伐性,貪財則喪志,尚氣則戕生”。
神宗看了他的上書後大怒,還是申時行代爲解免,纔將他削職爲民。時日一久,萬曆懶惰之名大著。有的歷史學家認爲他的惰性來自先天遺傳,也有歷史學家則懷疑他已經染上了抽鴉片的嗜好。
皇帝遲遲不立太子,導致皇宮內外和全國上下謠言四起。有些謠言還記錄於史書。比如說恭妃王氏是一個年長的女人,在和萬曆邂逅相遇的時候就已經消失了青春。此後她又一目失明,所以不能繼續得到皇帝的寵愛。另外一個故事則說是萬曆病重,自度即將不起,有一天一覺醒來,發現恭妃王氏的胳臂正枕在他的腦袋下,臉上的淚痕未乾,而貴妃鄭氏則無影無蹤。還有一個故事提到了常洛的祖母慈聖太后。她反對皇帝棄長立幼的企圖,爲此和他作了一次專門的談話:
皇太后:“如果你真要這樣做,你將何以向天下臣民交代?”
皇帝:“這容易。我只要說他是一個宮女的兒子就可以了。”
皇太后:“你不要忘了,你自己也是一個宮女的兒子!”
這時國內外形勢危機四伏,楊應龍在西南叛變。脖拜在寧夏造反。日本的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東北的建州女真,但是北京城裡的文官們最關心的,還是當今聖上一旦官車宴駕,誰將繼他登上萬歲的寶座。
有一位名叫顧憲成的文官,他的同僚王家屏因爲‘爭國本’批評了皇帝,皇帝一氣之下,就罷了他的官。閣臣缺員,照例由吏部會同其他官員“會推”幾個人選供皇帝選擇。而顧憲成等人把王家屏列爲“會推”名單中的第一人選,這不是分明在和皇帝對着幹嗎?不僅如此,顧憲成還得罪了首輔。有一回首輔王錫爵找他談話說:“現在竟有這等怪事!內閣以爲是的,外廷總要反對;內閣以爲非的,外廷卻都成!”
顧憲成針鋒相對回答道:“是啊!現在的事情實在奇怪:天下以爲是的,內閣都要反對;天下以爲非的,內閣卻都贊成。”這樣,他把皇帝和首輔全都得罪了,還能有好果子吃嗎?皇帝降旨:將他“削籍爲民”。這是萬曆二十二年的事。
回家後,顧憲成和朋友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人開了家書院講學。還把一幅對聯掛在門口: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如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末著名的“東林黨”,形成了!
東林書院將正直的士大夫吸引過去。而這些人自然支持書院創立者的看法,在他們看來,萬曆皇帝對他長子的偏見(這種偏見導致他偏袒他的第三子繼位)是不合乎道德,不合乎禮儀的。他們反對萬曆皇帝立朱常洵爲太子的熱情,不遜於任何狂熱的宗教信徒。
萬曆二十九年,皇帝最終屈服了,皇長子朱常洛被立爲皇太子,朱常洵爲福王。即日詔告天下。次年正月,併爲太子冊妃郭氏。但文官們看來事情還沒有結束。那位掩袖工讒的鄭氏日夜挨在皇帝身旁,誰敢擔保情況不起變化?
但萬曆皇帝在文官集團面前已經充滿了屈辱感和無力感,他對文官集團早就不再信任,現在更是滿懷憎恨,皇帝的罷工持續了下去。
臣僚們抗議的奏章不斷向他提出,他也不加答辯。因爲他知道,只要在奏本上一加未批,不論是激烈的駁斥還是冷靜的辯說,這些硃批和原來的奏摺都要送到給事中的辦公室裡傳抄公佈,這就正好中了那批抗議者的下懷,使他們達到了沽名買直的目的,而暴露了自己缺乏雍容的氣度。最合適的辦法就是把這些可惡的奏本留中,即扣押在宮內不加批示。
於是有良心的官員覺得無法執行他們的任務,只好提出辭呈。萬曆以同樣的態度對付這些辭呈,既不接例慰留,也不準離職。有的官員在盛怒之餘徑自掛冠而去,吏部建議對他們追捕而加以究問,萬曆同樣還是置之不理。
到他臨朝的後期,一個文官自動離職就意味着一個名位已被廢革,因爲不再有人補缺。到萬曆四十二年,政府裡的六部尚書中,現在只剩下一部有尚書了,全國的巡撫、巡按御史、各府州縣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皇帝即不批准吏部對官員的升遷,也不批准處罰官員。這等於將政府機構的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全部破壞。
但萬曆皇帝現在已經一無所求,既然愛子不能當上皇帝,那就多給他點零花錢吧。土地稅和人頭稅有明太祖制定的祖宗家法在,不到危急關頭不能加稅。神宗於是徵收商稅,除書籍與農具免稅之外,一切商品交易都收稅百分之三。另外就是臭名昭著的“礦稅”。
神宗派大批太監四面八方的出去收礦稅。只要“礦稅使”認爲甚麼地方可以開礦,就要地產的所有人交礦稅。這些太監無惡不作,隨帶太批流氓惡棍,到處敲詐勒索,亂指人家的祖宗墳墓、住宅、商店、作坊、田地,說地下有礦藏,要交礦稅。結果天下騷動。徵收的財物繳入神宗內庫的只十分之一、太監剋扣的是十分之二、隨從瓜分的是十分之三、流氓棍徒乘機向良民勒索的是十分之四。
萬曆皇帝給福王朱常洵婚娶時,排場闊綽,花費了多至三十萬兩白銀。建築王邸又花了二十八萬兩。
福王去河南就藩時攜帶了大批財物。百姓們默默地看着這個將富裕建立在他們苦難之上的年輕王爺,祈求上天給他懲罰。幾十年後,李自成大軍攻破洛陽,將福王的血和鹿血一起倒入酒中,取名叫“福祿酒”。在明代歷史中,神宗經常被過度地描寫成一個荒唐、好色、懶散的皇帝。從萬曆三大徵看來,神宗絕不是一個平庸的皇帝。雖然,我們可以說他是好大喜功,但是不要忘了,他在給朝鮮國王的信中始終強調朝鮮要力求自保的事實。實際上,神宗對於每一次軍事行動,似乎都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而且,在戰爭過程中對於前線將領的充分信任、對於指揮失誤的將領的堅決撤換,都顯示了神宗的膽略。
相比於萬曆爺跟文官集團的抗爭,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政治改制則更有目的性,也並不是爲了一己私慾!他是非常的有步驟有計劃的!
從崇禎皇帝朱由檢重生,一直隱忍到今時今日才正式拋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在當初建立皇黨的時候,就一股腦的開始改現代,不可謂城府不深!
因爲重生後的崇禎皇帝朱由檢非常的清楚,要對抗實力強大,以高尚的論調爲掩蓋,實則是一堆八股文造就出來的窩囊廢的這麼一個羣體,自己必須建立一個更加有體系的政黨來加以對抗!
縱然崇禎皇帝朱由檢的這個四不像政黨,還不能跟後世中國強大且偉大的政黨相提並論,但作爲政黨的凝聚力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所需求的!